第二十五回李秀成平定南康城楊秀清敗走武昌府

關燈
秀清亦怒李秀成。

    但不敢明責之,殆亦慮秀成輔天王之意。

    楊秀清是時,隻顧經營一身大事,對于漢陽軍情,不甚留意。

     當時清國鹹豐帝,以先後所用之滿大臣,如賽尚阿、琦善等,皆不能得力;主意專用漢臣:日前以江忠源為安徽巡撫,以胡林翼為湖北布政、兼署巡撫,又恐漢臣或有異志,因複以官文調任鄂督,名為助手,實是監督一般。

    此時清國各軍,多以光複武昌為急務。

    内中曾國藩以湘團出境,先欲截九江要道,暫駐端州,兼援應湘鄂;官文駐軍荊州;故林翼亦已到嶽州地面。

    這三路人馬,至少亦有一萬八千。

    秀清到此,始有幾分害怕。

    隻得把争位之事,暫且按下,要商量應敵。

    故每日文書,如雪片飛到金陵,日盼救兵不至。

    隻聽得譚紹洸帶兵到武昌助守,而漢陽急迫之際,尚無增兵消息,楊秀清大以為慮。

    是時清兵已四面将抵漢陽。

    部将汪有為進道:“漢陽守兵有五六萬之衆,可以一戰,何必多懼?”秀清道:“所慮者,秀清不能擋數面之衆耳。

    吾欲拔武昌守兵,前來助戰,尊意以為如何?”汪有為道:“琦善倘若乘機而襲武昌,則兩地俱危矣!不如固守為上。

    ”楊輔清奮然道:“擁五萬之衆,而不能一戰,是示人以弱也。

    不如你們固守城池,吾領兵獨當胡林翼之衆。

    戰如不勝,再退未晚。

    ”楊秀清從之:遂使輔清領兵二萬,出南門駐守,專候清兵。

    楊秀清即自固守城池,不在話下。

     且說胡林翼,領清兵到漢陽城外,約二十裡紮下大營。

    一面打聽官文何時進兵?志在會合齊進。

    誰想官文部下,皆是民丁,疲弱無用。

    雖有四五千之衆,不能濟事。

    故亦打聽胡林翼何如舉動,再定行止。

    時胡林翼方飛書知會官文進兵,自卻與楊輔清開戰。

    忽聽得楊輔清人馬二萬有餘,心上轉吃一驚。

    暗忖彼軍乃乘勝之師,清兵原屬屢敗之衆,深恐軍心有怯,因而不敵,不免委決不下。

    随接得官文回複,約定起兵時限。

    胡林翼即又知照曾國藩,将救江西之兵折回,遙為欲攻武昌之勢,以為聲援;遂拔寨來攻楊輔清。

    當下楊輔清知胡軍已到,忙令準備接戰。

    忽楊秀清飛報專差道:“清将官文一軍已直攻漢陽,曾國藩現欲攻武昌,李續賓亦有回武昌之說。

    因此已調譚紹洸新軍,堵禦曾國藩矣。

    ”并囑楊輔清勿得輕出。

    那楊輔清自忖道:“曾國藩一路有譚紹洸抵禦,可以無優。

    若官文些小人馬,何足以下漢陽。

    我軍若能退得胡林先令部将李孟群、張運蘭先進。

    楊輔清急令人壓住陣角,一面調撥三軍成列。

    胡林翼望見楊輔清軍中,煙塵紛起,乃大笑道:“彼不料吾軍猝至,今直移兵成列也。

    彼真呆子,吾破之必矣。

    ”說罷,即令軍士再進。

    皆大呼道:“汝武昌已被曾軍襲破矣,無家可歸,尚欲何為?今降者免死。

    ”當時天國兵聽得此言,未知是真是假,一時慌亂。

    李孟群、張運蘭乘勢猛攻,彈如雨下。

    楊輔清大驚,即令軍還槍混戰。

    奈全無隊伍,各軍士又聽得謠傳武昌失守之說,皆無心戀戰。

    楊輔清欲鼓勵三軍,便馳馬當下督戰,冒煙夫人,反撲胡林翼軍中。

    胡軍紛紛退後。

    部将曾國葆大怒,立殺數十人,并呼道:“前軍已得勝矣,中軍有退者俱斬。

    ”軍士聽得,皆回頭奮戰,反把楊輔清困在垓心。

    那楊輔清全無懼怯,竟領親兵殺入重圍,望後路而走。

    部将春魁、汪有為,皆受重傷。

    及回至大營,原來已被胡林翼攻破了後路,曾國葆、張運蘭正迫得緊急。

    胡林翼一支軍從斜刺裡又殺入,把楊軍截做兩段。

    楊輔清不暇兼顧。

    又恐為清兵乘勢殺進,不敢奔回漢陽,隻望武昌而逃。

     忽前路一彪人馬截住去路:乃曾國藩部将羅澤南。

    奉将令把守漢陽、武昌往來要路。

    楊輔清欲奪路而走。

    羅澤南把人馬一字幾排開,楊輔清不能得脫。

    兩軍混戰。

    少時李孟群亦到,楊輔清大敗。

    正在危急之際,忽李孟群後軍自亂,人馬紛紛亂竄。

    原來天國大将伍文貴,奉李秀成之令,正領軍由甫康趕到。

    出其不意,殺敗李孟群一陣,楊輔清乘勢殺出,幸得水師營将官蘇招生、吳文彩,接過武昌去了。

    此時楊秀清已知輔清大敗,奈被吳文熔牽制漢陽,不能相救。

    不多時胡林翼亦迫到城下,炮火喧天,喊聲震地,都望漢陽攻來。

    楊秀清即奮然率督諸将,死力相持。

    奈清軍自屢敗之後,得此一勝,大為奮勇。

    秀清料不能固守,急飛調武昌守兵來救:秦日綱在武昌得知,即令馮雲山子馮兆炳領兵六千,來救護漢陽。

    惟隔于羅澤南駐紮之路,不能過要道。

    楊秀清望救兵不至,挨到第三天,人馬困乏。

    清兵複分三路來攻。

    看看東南城角将陷,秀清即令大将李開芳、神将洪容海、蕭羽,一頭修理,一頭抵禦。

    誰想槍聲響處,蕭羽已中彈倒在城上。

    血肉相薄,胡林翼與曾國藻,即督兵踏肉林而進。

    洪容海軍早退下來。

    胡軍直入,皆不能抵當。

    秀清聽得東南角陷,忙令人将倉庫器械盡行焚燒,一連燒了幾個火頭。

    然後領軍棄去漢陽,望武昌而去。

    管教:光複城池,轉瞬再變裘羶之地;莊嚴土地,瞥眼竟成瓦礫之場。

     要知後事如何?再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