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向榮怒斥陸建瀛錢江計斬蔣文慶

關燈
向榮疑有伏兵;正在躊躇,忽又見後路相隔十餘裡一帶森林,火光沖天而起,軍心大亂。

    原來曾天養得了錢江密計,從小路偷過向營後,在樹林裡放起火來,好擾亂向榮軍心。

    向榮知不是頭路,下令三軍退後,且戰且走,那陸建瀛且不知先逃到那裡?張國梁因在軍不能得脫,向榮便奮力殺進右軍來救,正遇洪仁發。

    死命殺了一陣,救出張國梁,又救出軍士大半。

    急令張國梁、張敬修,分兩路且戰且退。

    自晨時開仗,到這時已是日暮。

    約行十餘裡,忽一聲梆子響,左有韋昌輝,右有曾大養,都從林内殺出。

    向榮大呼道:“這時若不奮戰,全軍皆死矣,諸軍不可不死裡求生。

    ”軍士得令,一齊上前力戰。

    那張國梁觀得親切,槍聲響處,天國猛将曾天養不及提防,竟中槍落馬而死。

    韋昌輝不敢戀戰,率軍士搶回天養屍首而逃。

    向榮直透重關,回望後軍,喊聲又起:卻是洪軍大隊複行趕到。

    向榮即傳令望東而逃,并教陳勝元、張國梁斷後。

    誰想石達開、陳玉成、韋昌輝、羅大綱四路會合。

    風馳雨驟,利害異常,向榮不能抵敵。

    陳勝元已死于亂軍之中,向軍大亂。

    向榮聽得陳勝元已死,急今後軍先逃,自己力敵洪軍;怎奈軍無鬥志,洪軍又來得勢迫,向榮且戰且走。

    時已日暮,再走上數裡,将近石牌,猶望陸建瀛、蔣文慶引兵救授。

    突見前頭旌旗齊整,一帶火光,勢若長蛇。

    向榮正自驚疑,隻見前軍報道:“此錢江兵也,早知我們由此路逃走,故預先埋伏于此。

    ”向榮歎道:“吾中狡夫之計了!一着之差,乃至于此。

    彼志在吾先,安慶亦恐不能守。

    ”隻得傳令三軍,望集賢關而奔,以為安慶聲援。

    洪軍趕了一日,知離安慶不遠,即令紮下大營。

    韋昌輝進道:“今向榮業已大敗,正直乘勢奪取安慶。

    軍師卻紮營不進,何也?”錢江道:“不勞諸軍虎威,三日内安慶可下,而蔣文慶首級至矣。

    ”衆将猶未深信。

    陸建瀛道:“安慶不打緊。

    若南京有失,關系甚大。

    我為兩江總督,不得不先顧根本;中丞慎守此城。

    我今要先回南京去矣!”說罷領軍自行,蔣文慶留之不住。

    清軍将士,亦困陸建瀛不戰自逃,莫不憤怒;蔣文慶隻得将安慶省城四門緊閉,終日納悶,一籌不展。

    是時城内紛紛警耗:有說錢江将來攻城的;有說洪軍大隊水師,已排江而下,不久就到安慶的。

    蔣文慶已沒了主意。

    壽春鎮總兵李乘鳌進道:“某願領軍三千,防守江口,以當洪軍水師去路;中丞卻督率諸将守城。

    一面八百裡加緊飛報京裡,催取救兵為是、安慶據南京上流,倘有差失,南京便不能保矣,不可不慮。

    ”蔣文慶從之。

    乘鳌去後,有左右報稱潛山江藩台行營,差人奉文書到此。

    蔣文慶急令引帶書人進來。

    那人到了撫署,自稱江忠源部下前軍前左營營官、都司王興國,奉了江帥之命,帶書到此。

    蔣文慶忙索文書看了,卻是江忠源因潛山緊急,張國梁已去,兵單将寡,不能抵敵,故乞兵求救的意思。

    蔣文慶暗忖安慶已危在旦夕,如何能顧得潛山?正躊躇未決,王興國隻是催速。

    蔣文慶把文書細看了一會,覺得那一顆關防,的确屬實。

    正計算發付來書,突聽得城裡喊聲大震。

    蔣文慶正在派人打聽,旋見參将李時中飛奔衙裡,報稱洪軍水師,已由南城濠殺進來了。

    将文慶一驚非小。

    李時中道:“洪軍大隊已離城不遠,水師又已攻進來,恐不能守矣。

    不如逃去。

    現向榮駐兵池州東北,為金陵聲應,到那裡與向軍會合,再圖恢複之策可也。

    ”王興國争道:“向榮為欽差,有軍事之權,無地方之責。

    今安慶失守,責在大人。

    不如到潛山與江忠源會合,徑奔桐城,握廬州之險,亦足以窺安慶;且與向榮分峙兩路,究足以壯聲援。

    若同奔池州,則反嫌勢孤矣,望中丞思之。

    ”蔣文慶深以王興國之言有理,便決意棄去安慶,來奔桐城。

    蔣文慶即令提督福珠隆阿、總兵李乘鳌、參将李時中,一齊殺出北門,直望潛山而去。

    因恐大兵誤了時日,才出了集賢關,即轉小路而行。

    ?行不上十餘裡,隻見路途僻小,樹木叢雜,心甚狐疑。

    王興國道:“待某先行探路,大人等随後進發可也。

    ”蔣文慶從之。

    時王興國去了,卻許多時不見有回報。

    蔣文慶一發憂懼,李乘鳌道:“卑職在兩湖已久,不聞有都司王興國其人。

    此人神情恍惚,力勸大人不可奔池州,恐有詐僞,不可不防。

    ”蔣文慶道:“他文書裡所用的關防,視本帥從前與江忠源來往的一樣;人可假冒,這顆關防,又從哪裡得來?”李乘鳌道:“中丞差矣。

    江忠源與各鎮常有來往文書,錢江降了宿松,拿住湯贻汾的文件,那有模仿不得?!恨不留王興國以作按當,實為失算。

    ”蔣文慶聽了,不覺目定口呆。

    還未說得一句話,隻聽一聲梆子響,樹林裡現出洪軍旗幟;左有李世賢,右有黃文金,大呼蔣文慶快來納命。

    管教:複收安徽,妙算獨推錢策士;安排埋伏,奇謀又賺蔣中丞。

     畢竟蔣文慶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