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左宗棠應聘入撫衙洪天王改元續漢統

關燈
話說郭嵩焘獻策創練水軍,曾國藩深信其言,便與張亮基商議:依廣東拖罟之法,制造舟師,不在話下。

     張亮基因這時光,軍務憂勞,染上了一病,故軍事反決于曾國藩之手。

     但是胡林翼對張亮基說道:“某昨探洪軍帷幄主謀之人,上者是錢江,次則李秀成,此兩人好生利害。

    ”張亮基道:“此兩人從那裡出身?”林翼道:“昨據廣西知縣李孟群馳書來報,稱李秀成向來隐居不仕,躬耕隴畝,研究兵法,善于臨機應變;并且馭衆有方,人為樂用,不可輕視也。

    錢江向參粵督林則徐幕府,因事充發新疆,不知怎地便能脫回。

    此人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諸子百家,無所不曉。

    且政治軍旅,更其所長,活是王佐之才。

    吾軍中實無其右者。

    明公當謀以對待之。

    ”亮基道:“賢士歸于洪秀全,羽翼成矣。

    不知錢江是充發軍台的,何以擅自回來?亦不可不查究!”林翼道:“由廣東至新疆,路經百數州縣,應有押送犯人文憑,隻不知是在那個州縣逃脫?抑有頂冒?此人狡計極多,無從查悉;或者從新疆逃回,亦未可知。

    目前查究事小,應敵事大,明公以為然否?”亮基道:“人謂滌生徒好虛名,今果然矣。

    誠不如足下知彼知己也。

    為今之計,申奏朝廷,令江、浙、湖北各省準備戒嚴。

    奈目下軍糧支绌,難募新軍。

    某不特恐湖南難保,即長沙亦屬可危,非能事者不足以定大計。

    今湖北撫、藩,尚在待人而用,某欲破格保足下為湖北布政,兼署巡撫,俾握軍事,以壯上流聲勢,足下意下何如?”林翼道:“某若湖北安身,則為湖北之事,不複為明公效力矣!此間軍事需人,又将奈何?”張亮基道:“可擇賢士以代之。

    ”林翼道:“賢士不可多得。

    某舉一人,可以敵錢江者,明公欲聞之否?”亮基道:“那有不願?足下速為我緻之。

    ”林翼道:“此人性質豪邁,識略冠時。

    若得此人,軍務必有起色。

    但他素性最鄙滌生,恐不願與同事左宗棠應聘入撫衙洪天王改元續漢統耳!”亮基道:“究竟此人是誰?若與滌生有些意見,某可從中調停之。

    ”林翼道:“此人湘陰人氏,現居長沙省城,壬辰科已登賢書姓左,名宗棠,别字季高,即意誠先生所謂今亮的便是。

    ”亮基道:“吾聞此人久矣。

    但此人學問雖高,隻性質甚傲,将來何以馭之?”林翼道:“明公欲用其人乎,抑欲馭其人乎?如欲用其人,則但求于國家有濟可也;若徒欲馭之,則某亦從此去矣。

    ”張亮基聽罷,恍然大悟,先向林翼謝過,遂托林翼往訪左宗棠。

    林翼不敢怠慢,便親自造左宗棠的宅子來。

    先把個名刺,傳進裡面。

    左宗棠見是胡林翼到此,料然為着軍務而來,便請進裡面來。

    分坐後,宗棠道:“詠芝軍書旁午,今撥冗到此,有何見教?”林翼道:“弟應撫台張公之聘,以公事頗繁,未能拜谒。

    今長沙各軍,連戰皆敗,雖然衆寡不敵,亦是人謀不及使然。

    倘洪氏大勢一成,國勢恐不可為矣。

    今奉張公之命到此,願足下出其餘緒,以救國家,實為萬幸。

    ”宗棠道:“疏懶之人,本不足以談軍事。

    且洪氏以複國為名,其言甚正,吾輩拒之,實力不順。

    足下以為何如?”林翼聽得大驚道:“如此,則足下反欲助洪矣。

    奈清朝二百年統緒何?”宗棠道:“此中亦有個斟酌!待觀洪氏法度如何?如其大勢可成,吾必聽之;若其不能,則丈夫不甘老牖下,我當有以處之也。

    ”林翼道:“昔王猛舍晉以輔前秦,彼豈不知順逆耶?誠以天意不可違。

    且豪傑處世,不宜泯沒而終也!願足下思之。

    ”宗棠聽罷,默然不答。

    林翼又道:“足下果無意出山耶?”宗棠答道:“是又不然。

    張公欲委以軍糧之任,則目前不敢與聞;若是衙中大事,則某願任之。

    雖然,子,吾密友也,故以心腹相告,足下幸無洩漏。

    望于張公之前,為弟善言複之。

    ”林翼聽得,怏怏而别。

    回見張亮基,隐過别話,隻言左宗棠不願參與軍事,隻願幫理衙中事務而已。

    亮基道:“目下軍務緊急,某欲用宗棠者,隻此而已。

    若衙中各事,自有他人代勞也。

    ”林翼道:“明公差矣!彼既能任衙中幕府,豈見各事緊急,還能坐視不救耶!”張亮基道:“公言是也。

    ”遂複令林翼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