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彭玉麟恤情贈軍饷郭嵩焘獻策創水師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曾國藩退兵之後,見了張亮基,各訴敗兵之事。
張亮基道:“早聽胡詠翁之言,不至有今日之敗矣。
”曾國藩道:“某此時亦在無可如何。
隻是朝廷寄湘省責任于中丞與某二人,若并不能一戰,反使長成敵軍銳氣,而緻城池失守,恐至人心震動耳。
”說罷,不覺淚下。
随又道:“此行若不得張玉良,則某亦不能與中丞相見矣。
”張亮基急問何故?國藩便把被救情形,一一說知。
張亮基聽得有如此戰将,急命張玉良上前相見。
少時左右引張玉良至。
隻見張玉良威風凜凜,到時長揖不拜。
張亮基即急起迎讓坐。
随道:“豪傑屈不見用,某之罪也。
”遂令厚賞他銀子。
一面飛奏朝廷,報知兵敗情形;并保舉張玉良,以為營官。
忽然耒陽、攸縣各處官吏,都紛紛奔至,說稱城池失守。
曾國藩大怒,欲治各官之罪。
張亮基道:“衆寡不敵,非各官之罪也。
且我們擁兵不下二萬,而不能保守一衡州,又何責彼耶?”曾國藩聽了此話,滿面羞慚。
随說道:“現今各城失守,報到朝裡,恐不免見罪,如之奈何?”張亮基道:“兵敗緻罪,國法也!某又何辭。
豈敢粉飾以欺朝廷哉?”随向胡林翼道:“現今軍勢已衰,此地不宜久居,恐敵軍掩至,吾等皆為齑粉矣,足下有何高見?”胡林翼道:“此處離衡陽不遠,不如退到那裡,招集流亡;随調武昌、長沙各軍,并招募新營,再請江西援應,養氣待時,或可再戰。
否則非吾所敢知也。
”張亮基從之。
便傳令各營,齊望衡陽而退。
且說洪秀全大軍既定了衡州,立即出榜安民,一面賞恤各軍士。
此時湘省人民,皆知洪氏大勢已成;且又知得光複山河的道理,都恭迎王師,助糧饋饷的不計其數。
于是洪秀全聲威大震,移檄各郡。
不多時醴陵、攸縣、耒陽三縣報捷已到,便欲加封各人官爵。
錢江道:“近來豪傑紛紛來歸,亦以亡國之痛,思展長才,助明公之力,以報答國家耳。
果其志在官階,則将願為貳臣,以從張亮基等之後,豈複能為我用耶?今若勝一仗,加一官,若至天下大定之時,恐封不勝封,将何以自處?竊為明公不取也。
”秀全聽畢,恍然大悟,便止加官之令。
傳令大宴将士。
這時大小将官,都已到齊,正在飲宴之際,秀全欲議收取長沙之計。
李秀成道:“長沙一局,無異桂林,克之誠費兵力。
我不如攻其易者,以振軍威。
然後沿湘江,克武昌,以撫臨江、浙。
種族之理既明,待布告新國之後,則東南各省,張檄而定,何憂一長沙?此時長驅北上,自無後患。
若徒據目前根據,既懈軍心,又費時日,使滿清得徐為之備,實非良策。
願明公思之。
”錢江聽罷鼓掌道:“李秀成之言是也。
今彼軍既敗,必調湖北各軍,以保護長沙。
我國留軍于此,由衡陽以攻長沙為名,即足以牽制兩湖各軍。
就乘湖北空虛,以攻武昌,則勢如破竹矣。
”洪秀全兩皆從之。
忽報楊秀清差人送禮物到來犒軍,兼賀大勝。
秀全急召那人入内相見。
那人原來是胡以晃的親弟,喚做胡以昶。
錢江先問秀清在軍中,作何舉動? 胡以昶道:“現在聽得清廷調向榮、張國梁及江忠源三人,回守湖北。
惟廣西散布謠言:說主公獨進兩湖,恐不利于秀清,因此秀清深懷疑慮。
幸家兄胡以晃力為解勸,方始無事。
因前兩天,秀清妻室殁了,現在卻沒有什麼動彈。
隻來日大難,望先生何以處之?”錢江道:“此必敵人反間之言也。
”說罷,令胡以昶暫行退出。
秀全便複問錢江以處置楊秀清之計?錢江道:“我有一間之微,敵人即欲乘機煽動,是不可不慎。
故目下切忌生嫌,當以調和為上策。
某思得一計在此,望主公決之。
”随附耳向秀全說稱如此如此,秀全大喜。
錢江随轉出來,秀全即移身入内,見了洪宣嬌,即把秀清的舉動,一一說知。
洪宣嬌道:“如此看來,不知哥哥怎麼處置才好?”秀全便把錢江囑咐的話,細說出來。
宣嬌聽了,早已會意。
那一日見廠蕭朝貴的妹子,名喚蕭三娘的,宣嬌本與三娘,有個姑嫂情分。
便乘間說出楊秀清的舉動。
三娘道:“大事未定,若先相矛盾,反使敵人得利,恐不宜以猛手段出之,須于兩處調停妥
張亮基道:“早聽胡詠翁之言,不至有今日之敗矣。
”曾國藩道:“某此時亦在無可如何。
隻是朝廷寄湘省責任于中丞與某二人,若并不能一戰,反使長成敵軍銳氣,而緻城池失守,恐至人心震動耳。
”說罷,不覺淚下。
随又道:“此行若不得張玉良,則某亦不能與中丞相見矣。
”張亮基急問何故?國藩便把被救情形,一一說知。
張亮基聽得有如此戰将,急命張玉良上前相見。
少時左右引張玉良至。
隻見張玉良威風凜凜,到時長揖不拜。
張亮基即急起迎讓坐。
随道:“豪傑屈不見用,某之罪也。
”遂令厚賞他銀子。
一面飛奏朝廷,報知兵敗情形;并保舉張玉良,以為營官。
忽然耒陽、攸縣各處官吏,都紛紛奔至,說稱城池失守。
曾國藩大怒,欲治各官之罪。
張亮基道:“衆寡不敵,非各官之罪也。
且我們擁兵不下二萬,而不能保守一衡州,又何責彼耶?”曾國藩聽了此話,滿面羞慚。
随說道:“現今各城失守,報到朝裡,恐不免見罪,如之奈何?”張亮基道:“兵敗緻罪,國法也!某又何辭。
豈敢粉飾以欺朝廷哉?”随向胡林翼道:“現今軍勢已衰,此地不宜久居,恐敵軍掩至,吾等皆為齑粉矣,足下有何高見?”胡林翼道:“此處離衡陽不遠,不如退到那裡,招集流亡;随調武昌、長沙各軍,并招募新營,再請江西援應,養氣待時,或可再戰。
否則非吾所敢知也。
”張亮基從之。
便傳令各營,齊望衡陽而退。
且說洪秀全大軍既定了衡州,立即出榜安民,一面賞恤各軍士。
此時湘省人民,皆知洪氏大勢已成;且又知得光複山河的道理,都恭迎王師,助糧饋饷的不計其數。
于是洪秀全聲威大震,移檄各郡。
不多時醴陵、攸縣、耒陽三縣報捷已到,便欲加封各人官爵。
錢江道:“近來豪傑紛紛來歸,亦以亡國之痛,思展長才,助明公之力,以報答國家耳。
果其志在官階,則将願為貳臣,以從張亮基等之後,豈複能為我用耶?今若勝一仗,加一官,若至天下大定之時,恐封不勝封,将何以自處?竊為明公不取也。
”秀全聽畢,恍然大悟,便止加官之令。
傳令大宴将士。
這時大小将官,都已到齊,正在飲宴之際,秀全欲議收取長沙之計。
李秀成道:“長沙一局,無異桂林,克之誠費兵力。
我不如攻其易者,以振軍威。
然後沿湘江,克武昌,以撫臨江、浙。
種族之理既明,待布告新國之後,則東南各省,張檄而定,何憂一長沙?此時長驅北上,自無後患。
若徒據目前根據,既懈軍心,又費時日,使滿清得徐為之備,實非良策。
願明公思之。
”錢江聽罷鼓掌道:“李秀成之言是也。
今彼軍既敗,必調湖北各軍,以保護長沙。
我國留軍于此,由衡陽以攻長沙為名,即足以牽制兩湖各軍。
就乘湖北空虛,以攻武昌,則勢如破竹矣。
”洪秀全兩皆從之。
忽報楊秀清差人送禮物到來犒軍,兼賀大勝。
秀全急召那人入内相見。
那人原來是胡以晃的親弟,喚做胡以昶。
錢江先問秀清在軍中,作何舉動? 胡以昶道:“現在聽得清廷調向榮、張國梁及江忠源三人,回守湖北。
惟廣西散布謠言:說主公獨進兩湖,恐不利于秀清,因此秀清深懷疑慮。
幸家兄胡以晃力為解勸,方始無事。
因前兩天,秀清妻室殁了,現在卻沒有什麼動彈。
隻來日大難,望先生何以處之?”錢江道:“此必敵人反間之言也。
”說罷,令胡以昶暫行退出。
秀全便複問錢江以處置楊秀清之計?錢江道:“我有一間之微,敵人即欲乘機煽動,是不可不慎。
故目下切忌生嫌,當以調和為上策。
某思得一計在此,望主公決之。
”随附耳向秀全說稱如此如此,秀全大喜。
錢江随轉出來,秀全即移身入内,見了洪宣嬌,即把秀清的舉動,一一說知。
洪宣嬌道:“如此看來,不知哥哥怎麼處置才好?”秀全便把錢江囑咐的話,細說出來。
宣嬌聽了,早已會意。
那一日見廠蕭朝貴的妹子,名喚蕭三娘的,宣嬌本與三娘,有個姑嫂情分。
便乘間說出楊秀清的舉動。
三娘道:“大事未定,若先相矛盾,反使敵人得利,恐不宜以猛手段出之,須于兩處調停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