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洪宣嬌痛哭蕭朝貴錢東平大破曾國藩
關燈
小
中
大
說石達開已準備攻取衡州。
忽報蕭朝貴、楊輔清領軍到,便大會諸将商議。
李秀成道:“錢先生力贊胡林翼與羅澤南,料不是等閑之輩,本不宜輕敵。
但清軍如先調合湖北各路,以厚軍力;再令江西分兵策應,複令向榮、江忠源等,攻楊秀清,以牽制洪哥哥大軍,這樣實費籌畫。
今彼見不及此,而恃才輕于一戰,其心驕矣。
吾因其驕而用之,如此如此,可以破曾國藩也。
”石達開便令各軍退十裡下寨。
洪秀全聽得這個消息,一驚非小,忙召錢江問個細底。
錢江道:“有李秀成在,料能忖度軍情。
且張亮基等與賽尚阿不同,最宜謹慎,但恐向榮等乘機伏楊秀清之後,于我大礙,我一發與李秀成相應,大軍暫緩前進;另派韋昌輝、李世賢統軍在後,以照應楊秀清可也。
”洪秀全一一從之。
這時曾國藩聽得達開已退;洪軍又不進,不知何故。
正自躊躇,胡林翼道:“彼軍人數三倍于我。
忽然退去,恐有計也。
”國藩道:“大約因胡兄弟這條計在廣西散布流言;或因楊秀清有了變,故洪軍急于打回耳。
自當追之,不宜失此機會。
”帳裡諸将都覺此言有理。
隻要胡林翼不信入廣西的人,有這般神速。
隻是石達開縱然退兵誘敵,洪秀全又何以中途不進,好生詭異,因此沉吟不語。
團軍各統領皆主速宜追趕。
曾國藩便令楊載福,張亮基便令副将王興國,各引前隊先進;随後張亮基、曾國藩各引前軍趕來。
隻見前面山林之内,都是洪軍旗幟。
胡林翼急道:“洪軍人馬既離此不遠,曾國藩團練軍又不知勝負,不如暫緩進兵,以觀動靜。
”張亮基亦以為然,便飛令王興國勿進。
忽然探馬報道:“洪軍已分遣水軍蘇招生、陸順德兩将,沿湘江直攻衡州府去也。
”張亮基聽得,便欲回救衡州。
胡林翼谏道:“若此反受牽制矣。
府城尚有曾國葆一軍助守,未必遽行失陷。
不如調兵斷彼水軍來路,較為上策。
”張亮基聽說有理,随差人報知曾國藩。
原來曾國藩望見洪軍旗幟,隻道是洪秀全疑兵之計,死命追去。
忽聽得衡州府城被洪氏水軍攻擊,便撥塔齊布回救府城。
此時石達開知曾軍移動,一面令羅大綱、陳玉成直攻曾國藩,留李秀成、蕭朝貴牽制張亮基;自己親護舟師前進。
分撥既定,陳玉成先出,羅大綱繼進,分兩路直取曾營。
那時曾軍正在移動,陳、羅二将已卷地擁來。
還虧羅澤南有些主意:号令三軍,堅持不動。
無奈洪軍中陳、羅二将,來勢太猛;羅澤南支撐不住,反困在垓心;又因寡衆不敵,左沖右突,不能得脫。
正在危急之際,忽然北路上一枝軍殺入,羅大綱前營紛紛退後,直透重圍,救出羅澤南。
衆視之,乃楊載福軍也。
澤南道:“曾公現在那裡?”楊載福道:“曾公已退出後路。
敵兵勢大,不宜戀戰。
”便會合殺将出來,猶望張亮基一軍救應。
誰想張亮基撥陳坤修一軍,往截洪氏水兵,都被石達開殺退。
張亮基各路俱敗,早忙了手腳。
胡林翼道:“現在四面皆危,這裡又受牽制。
不如将計就計,請公假作移營,往援曾軍之狀;彼見我兵動,必銳意趕來,某卻如此如此,可以止洪軍也。
”張亮基從之,急領各營望曾軍接應前來。
胡林翼便先令一軍埋?伏,自己仍作退狀。
那蕭朝貴聽得,即請進兵。
李秀成道:“彼去得整暇,恐非真退。
切勿誤追。
”蕭朝貴大呼道:“各人皆立大功,豈進湖南後,我輩遂為木偶耶?”便不聽李秀成之谏。
秀成再止道:“石哥哥在此,諸事尚多從我,你何故違令?”蕭朝貴道:“我從洪哥哥出入患難之中,那有你來?你今日立過多少功勞,卻來傲我?我卻不依!”說罷,便領本部奮勇趕來。
李秀成無奈,隻得随後照應,以防伏兵。
當下蕭朝貴見張亮基和胡林翼,走得不遠,越加馳軍疾進;不想林内一枝伏兵殺出,槍聲響處,彈如雨下,李秀成覺得,正要殺散伏軍,奈離得太遠,救之不及。
嗚呼不幸,一顆彈于飛下來,正中蕭朝貴腦袋上,登時跌落馬下沒了。
李秀成大怒,揮兵直截過來,把數百伏軍殺個寸草不留。
胡林翼欲回救時,已是無及。
秀成即令把蕭朝貴屍首扛回軍中。
便統本部及蕭朝貴部兵大隊,殺将進去。
那洪宣嬌在營裡聽得丈夫已殁,不覺眼中流淚,心中大憤。
随引一隊女兵
忽報蕭朝貴、楊輔清領軍到,便大會諸将商議。
李秀成道:“錢先生力贊胡林翼與羅澤南,料不是等閑之輩,本不宜輕敵。
但清軍如先調合湖北各路,以厚軍力;再令江西分兵策應,複令向榮、江忠源等,攻楊秀清,以牽制洪哥哥大軍,這樣實費籌畫。
今彼見不及此,而恃才輕于一戰,其心驕矣。
吾因其驕而用之,如此如此,可以破曾國藩也。
”石達開便令各軍退十裡下寨。
洪秀全聽得這個消息,一驚非小,忙召錢江問個細底。
錢江道:“有李秀成在,料能忖度軍情。
且張亮基等與賽尚阿不同,最宜謹慎,但恐向榮等乘機伏楊秀清之後,于我大礙,我一發與李秀成相應,大軍暫緩前進;另派韋昌輝、李世賢統軍在後,以照應楊秀清可也。
”洪秀全一一從之。
這時曾國藩聽得達開已退;洪軍又不進,不知何故。
正自躊躇,胡林翼道:“彼軍人數三倍于我。
忽然退去,恐有計也。
”國藩道:“大約因胡兄弟這條計在廣西散布流言;或因楊秀清有了變,故洪軍急于打回耳。
自當追之,不宜失此機會。
”帳裡諸将都覺此言有理。
隻要胡林翼不信入廣西的人,有這般神速。
隻是石達開縱然退兵誘敵,洪秀全又何以中途不進,好生詭異,因此沉吟不語。
團軍各統領皆主速宜追趕。
曾國藩便令楊載福,張亮基便令副将王興國,各引前隊先進;随後張亮基、曾國藩各引前軍趕來。
隻見前面山林之内,都是洪軍旗幟。
胡林翼急道:“洪軍人馬既離此不遠,曾國藩團練軍又不知勝負,不如暫緩進兵,以觀動靜。
”張亮基亦以為然,便飛令王興國勿進。
忽然探馬報道:“洪軍已分遣水軍蘇招生、陸順德兩将,沿湘江直攻衡州府去也。
”張亮基聽得,便欲回救衡州。
胡林翼谏道:“若此反受牽制矣。
府城尚有曾國葆一軍助守,未必遽行失陷。
不如調兵斷彼水軍來路,較為上策。
”張亮基聽說有理,随差人報知曾國藩。
原來曾國藩望見洪軍旗幟,隻道是洪秀全疑兵之計,死命追去。
忽聽得衡州府城被洪氏水軍攻擊,便撥塔齊布回救府城。
此時石達開知曾軍移動,一面令羅大綱、陳玉成直攻曾國藩,留李秀成、蕭朝貴牽制張亮基;自己親護舟師前進。
分撥既定,陳玉成先出,羅大綱繼進,分兩路直取曾營。
那時曾軍正在移動,陳、羅二将已卷地擁來。
還虧羅澤南有些主意:号令三軍,堅持不動。
無奈洪軍中陳、羅二将,來勢太猛;羅澤南支撐不住,反困在垓心;又因寡衆不敵,左沖右突,不能得脫。
正在危急之際,忽然北路上一枝軍殺入,羅大綱前營紛紛退後,直透重圍,救出羅澤南。
衆視之,乃楊載福軍也。
澤南道:“曾公現在那裡?”楊載福道:“曾公已退出後路。
敵兵勢大,不宜戀戰。
”便會合殺将出來,猶望張亮基一軍救應。
誰想張亮基撥陳坤修一軍,往截洪氏水兵,都被石達開殺退。
張亮基各路俱敗,早忙了手腳。
胡林翼道:“現在四面皆危,這裡又受牽制。
不如将計就計,請公假作移營,往援曾軍之狀;彼見我兵動,必銳意趕來,某卻如此如此,可以止洪軍也。
”張亮基從之,急領各營望曾軍接應前來。
胡林翼便先令一軍埋?伏,自己仍作退狀。
那蕭朝貴聽得,即請進兵。
李秀成道:“彼去得整暇,恐非真退。
切勿誤追。
”蕭朝貴大呼道:“各人皆立大功,豈進湖南後,我輩遂為木偶耶?”便不聽李秀成之谏。
秀成再止道:“石哥哥在此,諸事尚多從我,你何故違令?”蕭朝貴道:“我從洪哥哥出入患難之中,那有你來?你今日立過多少功勞,卻來傲我?我卻不依!”說罷,便領本部奮勇趕來。
李秀成無奈,隻得随後照應,以防伏兵。
當下蕭朝貴見張亮基和胡林翼,走得不遠,越加馳軍疾進;不想林内一枝伏兵殺出,槍聲響處,彈如雨下,李秀成覺得,正要殺散伏軍,奈離得太遠,救之不及。
嗚呼不幸,一顆彈于飛下來,正中蕭朝貴腦袋上,登時跌落馬下沒了。
李秀成大怒,揮兵直截過來,把數百伏軍殺個寸草不留。
胡林翼欲回救時,已是無及。
秀成即令把蕭朝貴屍首扛回軍中。
便統本部及蕭朝貴部兵大隊,殺将進去。
那洪宣嬌在營裡聽得丈夫已殁,不覺眼中流淚,心中大憤。
随引一隊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