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胡林翼冷笑擲兵書曾國藩遵旨興團練

關燈
話說石達開,自得令帶領前部先行,臨行時,把檄文遠近布告,這時已震動了湖南一省,早有把這個消息報到湖南巡撫那裡。

    湖南巡撫張亮基,桐城人氏。

    為人頗有才幹,還能實心辦事,自從廣西起亂,不時奏報到京。

    此時道光帝已經殁了,太子早已被踢身亡,各大臣便擁立道光帝次子,喚做奕詝的登位,改元鹹豐。

    那鹹豐帝較道光帝強些,辦事卻有決斷。

    聽得張亮基頻頻奏報廣西亂情,料知洪氏大勢已成,不易和他敵手;又因廣東逼近廣西,兩省原有關系,惟賽尚阿統通置之不理,不覺憤怒。

    就降了一道谕旨:調賽尚阿回京,另調勞崇光辦理廣西軍務。

    就把一個葉名琛,升任兩廣總督去;一面令張亮基募兵堵禦湖南,并饬他令省内在籍大紳,興辦團練。

    這時候勞崇光知道洪氏勢大,料不能勝他,一味的遷延不進;賽尚阿恨不得早日回京,卸了責任。

    惟有張亮基得了這道谕旨,立刻出榜招軍,号令屬下文武官員,分頭訓練人馬;又勸令在籍缙紳,倡辦鄉團。

    從此湖南省内,就有許多喜功名、樂戰事的人物,出來辦事。

     就中先表一人,姓胡,名喚林翼,号叫詠芝,本是一個翰林院庶吉士。

    見鄰省有戰務,料知這場幹戈,不易了事,就想圖個軍功,博一個妻封子蔭。

    遂不及散館,捐了一個候補道,指省貴州。

    這胡林翼生下來,倒也有些異兆:因宅子裡有所小園,樹木衆多,那日不知何故,百鳥在樹林裡互相飛鳴;無數雀鳥,集在屋上,恰恰産了他下來,因此取名兒叫林翼。

    果然讀書穎悟,早已遊泮水,折桂枝,步南宮,入詞館,從世俗眼上看來,好不歡喜。

    可惜這人,有這般聰明,隻知取功名,做高官,卻沒有一點複國安民的見地。

     閑話休提。

    且說他自從翰苑改捐道員,因見時事日非,将有亂象,便苦志講求兵法。

    與同省曾國藩、左宗棠、郭意誠三人為密友。

    常謂諸葛孔明為古亮,左宗棠力今亮;郭意誠為老亮,自己卻自認為新亮。

    曾國藩見他如此說,便問他視自己何如?林翼卻是笑而不答。

    其自負如此。

    及至洪秀全大軍進伐湖南,胡林翼正在家居。

    那一日往訪故人羅澤南,亦是湖南人氏,号羅山。

    為人勇敢,且饒有膽略。

    那時聽得林翼到訪,便迎進裡面坐定。

    寒暄幾句。

    林翼見案上羅列書籍,随信手取來一看,卻是兵法七冊,草廬經略等書。

    林翼笑道:“羅公業此則甚?”澤南答道:“今天下紛亂,正吾人進身之時。

    雖一知半解,或從這裡博一個功名,也未可定。

    ”林翼笑道:“羅公乃高明之士,何所見不廣耶?這等兵書,隻可在一千年前欺弄無知之徒,今時卻是用不着了。

    ”澤南便道:“昨曾老賜弟一函,勸弟多讀兵書,将來有個用處;今老兄反說用不着,小弟實在不明。

    ”林翼道:“曾老懂得甚事!若是臨法帖,說詩律,他還有點能耐。

    老兄試想,近來槍炮何等利害,料不是古老成法,可能取勝;其中或不無可行,究不足為訓。

    但得将校勇敢,軍人用命,便是節制之師;器械精良,準頭命中,即是戰勝之品;為将的随機應變,身先士卒,賞罰無私,自是将才。

    何苦研究古法。

    且談兵法的動說先賢諸葛亮,試問諸葛亮又讀的那些兵書?豈不是混鬧的。

    ”說罷,随把那兵書擲回案上。

    羅澤南道:“足下說的,自是名論,令小弟佩服。

    隻近來聽說曾老,欲谒撫軍張公,要興辦團練,以衛梓裡。

    曾緻意小弟将來到他那裡,好助他一臂,足下以為何如?”胡林翼道:“此足下之事,某本不宜說及。

    隻辦大事的人,須精明強幹,才足以服從。

    曾公外局,還是一個恂恂儒者,惟心地上嗎?”那胡林翼說到這裡,往下就不說了,急得羅澤南摸不着頭腦。

    便問道:“究竟他心地上卻是怎的?”林翼道:“自悔失言。

    現承明問,怎不得不說:他對人本有一個謙恭的氣象,籠絡人才,他自然有的本領;奈心地裡沒一點才幹,且好用才,而又好忌才。

    若在他的手裡,早是能征慣戰的人,他卻可以認為生死交;若要謀個出身,恐上不過三司,下不過府縣,始終要受他節制,他才得安樂。

    倘要求到督撫的地位,除非離了他手下。

    總之,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