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張國梁背義加官賽尚阿單騎逃命
關燈
小
中
大
各路分退。
這時江忠源、向榮、勞崇光奮力趕來!蕭朝貴親自斷後,且戰且走;不提防清軍後面塵頭大起,施旗蔽日,蜂擁而來,三路清軍,一齊望後而退。
原來洪秀全因秀清起兵時函請接應,因恐有失,特令錢江統領黃文金、羅大綱兩路向靈川殺來。
将到靈川地面,猛見殺氣沖天,炮聲不絕,錢江知道兩軍交戰,便令軍士倍道而行。
正見楊秀清兵敗,急令羅大綱要截向榮後路。
蕭朝貴認得救兵已到,便揮軍殺回,反把向榮困在核心。
且疲戰之後,擋不住羅大綱的生力軍,向軍被殺的不計其數。
向榮正在危急之際,忽北路一枝人馬殺入,力擋羅大綱,救護向榮,乃是江忠源。
忠源道:“敵軍勢大,速退為是!”于是江軍在前,向軍在後,望西北而退。
忽流星探馬報稱:“楊秀清、洪仁達、李開芳、林鳳翔、洪宣嬌五路之兵,分三面殺來。
”江忠源歎道:“吾計不成,反遭此敗,有何面目見人。
”便欲拔刀自刎,左右急的扶救。
早有胞弟候補同知江忠濟,保護殺出重圍!忽當頭一軍,迎頭殺來,卻是洪宣嬌引一隊兵截住去路。
江忠濟奮力把洪宣嬌殺退,會同向榮,乘勢殺出;幸得勞崇光接應,齊望靈川奔回。
看看離城不遠;不提防鼓角喧天,喊聲震地,黃文金引軍殺出,把清軍沖為兩段。
江忠源見首尾不能相顧,自與勞崇光、江忠濟先回靈川。
黃文金死命追趕。
此時向榮手下軍士,紛紛逃竄,隻剩數十騎望西而逃。
但見樹木叢雜,向榮正自心慌,忽然林裡一枝軍轉出救護向榮。
黃文金見敵人有了救應,恐遇埋伏,隻得收兵而回。
原來救向榮的不是别人,就是張嘉祥。
他自從富川敗後逃到這裡,再進五七百人,阻截山林,勒收行旅。
這會聽得向榮兵敗,欲從此處圖個出身,因此帶了手下人等,特來救應。
當下向榮得他救護,便問壯士何名?張嘉祥具以實對。
向榮道:“此地非栖身之所!方今四方多事,何患無出頭之日?不如随某回去,尋個一官半職,也不枉為人在世。
”張嘉祥大喜。
就帶了賊衆,跟随向榮去。
後來向榮認為義子,帶他與勞崇光相見,商量個保舉;又恐困敗得賊人救護,于面上不好看,遂與他改一個名字,喚作張國梁,反稱他剿平張嘉祥一路,遂升為都司,在向榮軍中效力,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勞崇光幾人逃回靈川,尋着賽尚阿,各訴兵敗的原故。
賽尚阿道:“江兄弟自是妙計!可惜敵人勢大,兼有救應,以至于此。
今孤城難守,又無援兵,如之奈何?”江忠源道:“守則堅守,逃則即逃,遷延不斷,必誤大事!”正談論着,忽各門飛報洪軍紛紛圍了!忠源道:“此時便不可逃矣!速籌守禦才是。
”賽尚阿便令分兵守禦四門。
江忠源更申明軍令,撫恤殘兵,竭力死守。
洪軍一連攻打兩日不下。
錢江道:“靈川城池甚固,卻如此難攻,想城内必有能者。
”遂令各軍分截靈川糧道,一連三日,又依然如故。
錢江道:“兵不在衆,城不在堅,視夫人力耳!李秀成百騎下柳郡石達開傳檄震湖南徒攻何益?不如撤開一路,讓他逃去!”說罷便令羅大綱撤去西門一路。
這時早有報入賽尚阿軍裡。
賽尚阿道:“我方守困,彼忽退兵,必有埋伏。
不如勿逃!”江忠源道:“中堂之言是也!彼見我軍死守,彼軍亦連日苦戰,不欲疲其兵力耳。
請勞方伯和中堂先逃。
某兄弟兩人斷後可也!”賽尚阿從之,即令勞崇光先行,自己居中,江忠源斷後。
定于五鼓做飯,乘着天色未明,引領敗殘軍士逃出西門而去! 錢江探得清軍已退,對諸将道:“古雲窮寇莫追,但不宜令他休養銳氣。
”便令各路進城。
留蕭朝貴、洪仁達在城外紮營,分布犄角之勢;隻命羅大綱引軍追趕。
并囑羅大綱道:“今番不必再求大勝,即殺他餘軍,孤彼軍勢足矣。
他能計敗秀清,堅守靈川,軍中必有能事之人,休便輕敵!”羅大綱領命而去,追至十餘裡,隻見黃文金正欲這條路回來。
文金卻不知錢江怎地意見,急的接應羅大綱,迎頭攻擊。
賽尚阿那裡還有心戀戰!隻道洪軍是預先埋伏的軍士,又各自逃命;隻有江忠源奮力抵禦羅大綱,勞崇光又支撐不住,賽尚阿正如驚弓之烏,恨不得爹娘多生兩條腿,早逃性命,便引左右心腹的人,雜在亂軍中落荒而逃。
管教:堂堂宰相,微服幾罹性命之憂;矯矯英雄,傳檄足壯山河之氣。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這時江忠源、向榮、勞崇光奮力趕來!蕭朝貴親自斷後,且戰且走;不提防清軍後面塵頭大起,施旗蔽日,蜂擁而來,三路清軍,一齊望後而退。
原來洪秀全因秀清起兵時函請接應,因恐有失,特令錢江統領黃文金、羅大綱兩路向靈川殺來。
将到靈川地面,猛見殺氣沖天,炮聲不絕,錢江知道兩軍交戰,便令軍士倍道而行。
正見楊秀清兵敗,急令羅大綱要截向榮後路。
蕭朝貴認得救兵已到,便揮軍殺回,反把向榮困在核心。
且疲戰之後,擋不住羅大綱的生力軍,向軍被殺的不計其數。
向榮正在危急之際,忽北路一枝人馬殺入,力擋羅大綱,救護向榮,乃是江忠源。
忠源道:“敵軍勢大,速退為是!”于是江軍在前,向軍在後,望西北而退。
忽流星探馬報稱:“楊秀清、洪仁達、李開芳、林鳳翔、洪宣嬌五路之兵,分三面殺來。
”江忠源歎道:“吾計不成,反遭此敗,有何面目見人。
”便欲拔刀自刎,左右急的扶救。
早有胞弟候補同知江忠濟,保護殺出重圍!忽當頭一軍,迎頭殺來,卻是洪宣嬌引一隊兵截住去路。
江忠濟奮力把洪宣嬌殺退,會同向榮,乘勢殺出;幸得勞崇光接應,齊望靈川奔回。
看看離城不遠;不提防鼓角喧天,喊聲震地,黃文金引軍殺出,把清軍沖為兩段。
江忠源見首尾不能相顧,自與勞崇光、江忠濟先回靈川。
黃文金死命追趕。
此時向榮手下軍士,紛紛逃竄,隻剩數十騎望西而逃。
但見樹木叢雜,向榮正自心慌,忽然林裡一枝軍轉出救護向榮。
黃文金見敵人有了救應,恐遇埋伏,隻得收兵而回。
原來救向榮的不是别人,就是張嘉祥。
他自從富川敗後逃到這裡,再進五七百人,阻截山林,勒收行旅。
這會聽得向榮兵敗,欲從此處圖個出身,因此帶了手下人等,特來救應。
當下向榮得他救護,便問壯士何名?張嘉祥具以實對。
向榮道:“此地非栖身之所!方今四方多事,何患無出頭之日?不如随某回去,尋個一官半職,也不枉為人在世。
”張嘉祥大喜。
就帶了賊衆,跟随向榮去。
後來向榮認為義子,帶他與勞崇光相見,商量個保舉;又恐困敗得賊人救護,于面上不好看,遂與他改一個名字,喚作張國梁,反稱他剿平張嘉祥一路,遂升為都司,在向榮軍中效力,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勞崇光幾人逃回靈川,尋着賽尚阿,各訴兵敗的原故。
賽尚阿道:“江兄弟自是妙計!可惜敵人勢大,兼有救應,以至于此。
今孤城難守,又無援兵,如之奈何?”江忠源道:“守則堅守,逃則即逃,遷延不斷,必誤大事!”正談論着,忽各門飛報洪軍紛紛圍了!忠源道:“此時便不可逃矣!速籌守禦才是。
”賽尚阿便令分兵守禦四門。
江忠源更申明軍令,撫恤殘兵,竭力死守。
洪軍一連攻打兩日不下。
錢江道:“靈川城池甚固,卻如此難攻,想城内必有能者。
”遂令各軍分截靈川糧道,一連三日,又依然如故。
錢江道:“兵不在衆,城不在堅,視夫人力耳!李秀成百騎下柳郡石達開傳檄震湖南徒攻何益?不如撤開一路,讓他逃去!”說罷便令羅大綱撤去西門一路。
這時早有報入賽尚阿軍裡。
賽尚阿道:“我方守困,彼忽退兵,必有埋伏。
不如勿逃!”江忠源道:“中堂之言是也!彼見我軍死守,彼軍亦連日苦戰,不欲疲其兵力耳。
請勞方伯和中堂先逃。
某兄弟兩人斷後可也!”賽尚阿從之,即令勞崇光先行,自己居中,江忠源斷後。
定于五鼓做飯,乘着天色未明,引領敗殘軍士逃出西門而去! 錢江探得清軍已退,對諸将道:“古雲窮寇莫追,但不宜令他休養銳氣。
”便令各路進城。
留蕭朝貴、洪仁達在城外紮營,分布犄角之勢;隻命羅大綱引軍追趕。
并囑羅大綱道:“今番不必再求大勝,即殺他餘軍,孤彼軍勢足矣。
他能計敗秀清,堅守靈川,軍中必有能事之人,休便輕敵!”羅大綱領命而去,追至十餘裡,隻見黃文金正欲這條路回來。
文金卻不知錢江怎地意見,急的接應羅大綱,迎頭攻擊。
賽尚阿那裡還有心戀戰!隻道洪軍是預先埋伏的軍士,又各自逃命;隻有江忠源奮力抵禦羅大綱,勞崇光又支撐不住,賽尚阿正如驚弓之烏,恨不得爹娘多生兩條腿,早逃性命,便引左右心腹的人,雜在亂軍中落荒而逃。
管教:堂堂宰相,微服幾罹性命之憂;矯矯英雄,傳檄足壯山河之氣。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