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楊秀清初進團練局洪秀全失陷桂平牢
關燈
小
中
大
已成,那時軍心若不随我行事,還逃得那裡去?”秀清聽罷,拍案贊道:“洪君如此足智多謀,楊某不得不服,願遵明訓。
”秀全至此才把正話說道:“若得足下如此,漢種之幸也。
但事以速為妙,遲則生變矣!”楊秀清便留秀全于府中。
越日先到縣城,以盜賊蜂起為名,禀請自備軍仗,興辦團練。
當時桂平縣令張慎修,早知秀清是個富紳,今有此義舉,贊歎不已,批準速辦!并允代秀清詳陳廣西巡撫周天爵存案。
秀清便回鄉對秀全說知。
秀全一一指點停妥,就日在楊氏祖祠,挂起一張官示,招人充當練軍。
果然不消十天,已得精壯二千有餘。
但楊秀清不解訓練,又識不得什麼隊伍,不免要尋人幫助。
秀全道:“隻都不難!待洪某令蕭朝貴助足下可也!”正在商量間,隻見家人報道:“有兩個大漢,帶同數人來到莊口,稱要見楊紳。
我們不敢自主,特來報知。
”楊秀清聽了,肚裡思疑不定,便向秀全問計。
秀全道:“容洪某暫避廳後,足下就喚為首的進來,見機行事。
”說罷轉過裡面去,秀清便令家人,把餘人留在門外,單喚為首的進來。
家人領過。
不一時,隻見一高長大漢,生得威風凜凜,氣象堂堂,大踏步至廳上,見了秀清,一揖坐下。
秀清忙向那人請道姓名。
那人答道:“小弟姓李,名喚開芳,本武宜人氏。
曾在平回案内,保舉都司,旋在江西楊提台案下,管帶營官。
因兩名兵勇好賭輸錢,攜槍逃遁,叵耐當道不明,責我失于打點,立把一個都司褫革了。
小弟自思因沒有人情,許多汗馬功勞,僅得一個都司;又因小事革職,回來,苦不得志。
卻與結義兄弟林鳳翔來遊貴境,遇着舊部數人,聽得足下招辦團練,故不揣愚昧,前來叩見。
若得足下不棄,收作小卒,定當竭力圖報。
”秀清答道:“難得足下如此仗義,弟很欽佩!一發請貴昆仲一起談話,請林鳳翔進來,餘外數人都到廂廳上待茶去。
”少頃見林鳳翔進到廳上,卻是生得一表人物,秀清好不歡喜。
正讓坐間,秀全卻從廳後轉出,便一齊通過姓名,分賓坐下。
秀清指秀全向李、林二人說道:“此洪君是廣東有志之士,與弟莫逆交,都不用客氣了。
”說了,又向秀全把李開芳方才的活,說了一遍。
秀全便向李開芳道:“兩位懷抱大才,何故輕于去就?方今朝廷無道,官吏奸庸,有情面的執掌大權;沒情面的一官半職也不能保。
如李兄從前境遇,豈不是埋沒英雄,實在令人可歎!”李、林二人聽了,不勝傷感。
秀清又道:“英雄遇合,自有其時;二位仁兄休便灰心,再圖機會罷了。
”林鳳翔答道:“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弟等年逾五旬,豈尚能留老眼,看時清那!”秀全道:“老兄休如此說。
今天下多故,機會當不遠也,願少待之。
” 李、林二人見秀全議論風生,十分拜服!秀清便令家人打點房榻,安置林、李。
秀全道:“足下既有此兩人輔助,明日就當編定隊伍,俗那兩人帶幫訓練團練軍,弟可行矣。
但弟等志氣,現時未便對李、林兩位明言。
到那時官府相逼,不由他不從也!”秀清道:“這都省得。
但不知足下此行往哪裡去?”秀全道:“弟行蹤無定。
但聽得起義,即依前議前來相應。
”秀清便不再多言。
秀全當即辭過,又囑咐李開芳、林鳳翔幾句辦理團練話而行。
衆人送至門外,握手而别。
越日,秀清便同李開芳、林鳳翔等人把招齊的練勇,制了旗幟,置備槍械,共二千四百餘人,分為四營。
日日訓練,以待應用不提。
且說,秀全别了楊秀清,仍望桂平縣城進發,将近城外,忽有農家裝束的一男一女,馳步而來,大叫:“
”秀全至此才把正話說道:“若得足下如此,漢種之幸也。
但事以速為妙,遲則生變矣!”楊秀清便留秀全于府中。
越日先到縣城,以盜賊蜂起為名,禀請自備軍仗,興辦團練。
當時桂平縣令張慎修,早知秀清是個富紳,今有此義舉,贊歎不已,批準速辦!并允代秀清詳陳廣西巡撫周天爵存案。
秀清便回鄉對秀全說知。
秀全一一指點停妥,就日在楊氏祖祠,挂起一張官示,招人充當練軍。
果然不消十天,已得精壯二千有餘。
但楊秀清不解訓練,又識不得什麼隊伍,不免要尋人幫助。
秀全道:“隻都不難!待洪某令蕭朝貴助足下可也!”正在商量間,隻見家人報道:“有兩個大漢,帶同數人來到莊口,稱要見楊紳。
我們不敢自主,特來報知。
”楊秀清聽了,肚裡思疑不定,便向秀全問計。
秀全道:“容洪某暫避廳後,足下就喚為首的進來,見機行事。
”說罷轉過裡面去,秀清便令家人,把餘人留在門外,單喚為首的進來。
家人領過。
不一時,隻見一高長大漢,生得威風凜凜,氣象堂堂,大踏步至廳上,見了秀清,一揖坐下。
秀清忙向那人請道姓名。
那人答道:“小弟姓李,名喚開芳,本武宜人氏。
曾在平回案内,保舉都司,旋在江西楊提台案下,管帶營官。
因兩名兵勇好賭輸錢,攜槍逃遁,叵耐當道不明,責我失于打點,立把一個都司褫革了。
小弟自思因沒有人情,許多汗馬功勞,僅得一個都司;又因小事革職,回來,苦不得志。
卻與結義兄弟林鳳翔來遊貴境,遇着舊部數人,聽得足下招辦團練,故不揣愚昧,前來叩見。
若得足下不棄,收作小卒,定當竭力圖報。
”秀清答道:“難得足下如此仗義,弟很欽佩!一發請貴昆仲一起談話,請林鳳翔進來,餘外數人都到廂廳上待茶去。
”少頃見林鳳翔進到廳上,卻是生得一表人物,秀清好不歡喜。
正讓坐間,秀全卻從廳後轉出,便一齊通過姓名,分賓坐下。
秀清指秀全向李、林二人說道:“此洪君是廣東有志之士,與弟莫逆交,都不用客氣了。
”說了,又向秀全把李開芳方才的活,說了一遍。
秀全便向李開芳道:“兩位懷抱大才,何故輕于去就?方今朝廷無道,官吏奸庸,有情面的執掌大權;沒情面的一官半職也不能保。
如李兄從前境遇,豈不是埋沒英雄,實在令人可歎!”李、林二人聽了,不勝傷感。
秀清又道:“英雄遇合,自有其時;二位仁兄休便灰心,再圖機會罷了。
”林鳳翔答道:“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弟等年逾五旬,豈尚能留老眼,看時清那!”秀全道:“老兄休如此說。
今天下多故,機會當不遠也,願少待之。
” 李、林二人見秀全議論風生,十分拜服!秀清便令家人打點房榻,安置林、李。
秀全道:“足下既有此兩人輔助,明日就當編定隊伍,俗那兩人帶幫訓練團練軍,弟可行矣。
但弟等志氣,現時未便對李、林兩位明言。
到那時官府相逼,不由他不從也!”秀清道:“這都省得。
但不知足下此行往哪裡去?”秀全道:“弟行蹤無定。
但聽得起義,即依前議前來相應。
”秀清便不再多言。
秀全當即辭過,又囑咐李開芳、林鳳翔幾句辦理團練話而行。
衆人送至門外,握手而别。
越日,秀清便同李開芳、林鳳翔等人把招齊的練勇,制了旗幟,置備槍械,共二千四百餘人,分為四營。
日日訓練,以待應用不提。
且說,秀全别了楊秀清,仍望桂平縣城進發,将近城外,忽有農家裝束的一男一女,馳步而來,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