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楊秀清初進團練局洪秀全失陷桂平牢

關燈
話說秀全在楊秀清府上,因胡以晃早上說過,已知秀清是個最好奉承的人,因此把秀清竭力恭維。

    用過晚飯之後,秀清便引秀全入書房裡談話。

    秀清道:“老兄此來,使小弟得識仙顔,良非偶然。

    萬望老兄一發指示前途,實為萬幸!”秀全聽罷,暗忖秀清說這話,正好乘機打動他了。

    又假說道:“小弟向在羅浮修道,已十餘年矣!這會特來廣西,尋訪英雄共事,不想遇着老兄。

    龍眉風目,雙耳垂肩,富貴實不可言!今老兄的田畝,又生得一禾四德,正應其兆矣!”秀清笑道:“不勞老兄過獎!小弟藉先人産業,薄有家資,也曾報捐一個候補同知,老兄富貴之言驗矣!但不知一禾四穗,後來又有什麼好處?”秀全不覺大笑道:“老兄富貴,豈區區一個同知而已耶?”秀全才說了這兩句話,複移座近秀清,低聲說道:“老兄自待,休得太薄。

    弟試言之:恐王公丞相,猶不足以盡足下之貴!”秀清答道:“清朝規例:非翰林不能拜相;非宗室不能封王。

    弟既非宗室,又非翰林,乃區區一同知,何敢有王公宰相之望?兄言此猶不足盡弟之貴,此言毋乃太過?”秀全道:“貴人此話,隻言得一半。

    自古道:‘胡虜無百年之運’!滿人入主中國,已二百餘年,天道好還,理當複歸故主。

    今朝廷無道,煙塵紛起,天下會當變矣!小弟自離山,雲遊各省,又經數年,聽見王氣鐘靈,莫如廣西;瑞氣祥符,應在足下。

    昔嘉禾合穎,識者蔔成周之将興,何況者兄一禾四穗,實古來所未有,此則足下所知,不勞鄙人多述矣!”秀清本是熱心富貴的人,聽得洪秀全說這話,早有幾分心動,便答道:“老兄之言,洞悉理數。

    但小弟無權無勇,如何行事?”洪秀全道:“足下休慌,今天下英雄,已環集而聽候足下矣!昔劉邦以亭長而定漢基;朱元漳以布衣而建明祚。

    郡縣世界,天命所屬,多在草澤英雄。

    弟初到廣西時,聽得童謠說道:‘二百年前有一清,二百年餘又一清;一個英雄定太平,掃除妖孽算中興。

    ’此謠蓋應在足下也。

    頭一個清字,是指現時滿清;第二句一個清字,是明明道着足下矣!”秀清聽了,心上一發歡喜,仍假謙讓道:“老兄此言,小弟何以克當?但老兄方才說天下英雄環集相候,究從那處見得來?小弟愚昧,望老兄教誨。

    ”秀全見秀清有九分意思,便把錢江、馮雲山、蕭朝貴一班人物,及要遊說羅大綱的事,盡情說出來。

    秀清滿面笑容說道:“如此行為,足見老兄志氣。

    但不知楊某要怎樣行事?還請明言。

    ”秀全道:“今老兄富有資财,又是個在籍缙紳,趁此時廣西盜賊紛起,不如禀了撫台,倡辦團練為名,招集二三千人馬,禀領軍械,訓練成軍。

    待小弟義旗一舉,有老兄及羅大綱二支人馬接應,取廣西如反掌耳!既有根本,然後招賢納士,長驅北上,以圖大事,有何不可?”秀清答道:“老兄此計,妙不可言!但恐到那時,團練軍心裡不從,卻又如何是好?”秀全道:“此易事耳!自來謀大事者,多用委曲之道,方能使軍心用命。

    因洪某近到貴省傳道,正要借此以一人心。

    常說道,崇信上帝的永無災難,死後并登天堂;不崇信上帝的,生前虎咬蛇傷,死後沉埋地獄,如此那怕人心不服?足下準可行之!若人心皈依上帝時,又那怕他敢違号令?設或不然,待洪某起義之後,足下團練軍訓練已成,可以暗禀官府,請将團練出境讨賊,官府那有不準?這時就借此為題,謂官府逼團練軍出征打仗,這時人心自然憤激,足下到那時又當瞞禀督府,謂團練軍不願出境,官府自然要诘責團練軍,那時團練軍又不免與官府為難。

    既已與官府為難,則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