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回宴中興孫美瑤授首竄豫東老洋人伏誅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曹锟賄選成功,正在興頭,不料奉、浙和西南各省,都已通電反對,兵革之禍,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因此直系大将吳佩孚,十分注意,凡由各省來洛的人員,無不詳細詢問各該省情形,以便應付。
吳氏亦大不易。
一日,忽報馬濟回洛,吳佩孚立教傳見,詢問湖南情形。
馬濟道:“趙氏勢力已經鞏固,南軍一時決難發展,軍事方面,已不足憂,但有一層,大帥須加注意的,就是國民黨改組和組織國民政府的事情,南方進行得非常努力,萬一實現,為害不小。
”馬濟倒有些見識。
吳佩孚道:“關于這兩件事的消息,我已得到不少,但是詳細情形,還不曾知道,你可能說給我聽嗎?”不先決定其能否為害,卻先詢詳情,态度亦好。
馬濟道:“孫氏因中華革命黨份子太雜,全沒有活動能力,組織的情形,又和時代不适合,所以決心改組。
加之俄國的代表越飛,到南方和他會晤後,他又決定和蘇聯攜手。
現在聽說,俄國又派了一個人到廣東來,那人的名字我倒忘記了。
”說着,低頭思想。
吳佩孚也跟着想了一會,忽然道:“可是叫鮑羅廷嗎?這人的名字,倒聽得久了。
”不從馬濟口中說出,反是吳佩孚想出,奇詭。
馬濟恍然道:“正是正是。
那人到了廣東以後,又決定了幾種方針:一種是容納共産黨員和共産主義青年團加入國民黨;此條本列第三,馬濟卻改作第一,見其主意獨多。
一種是國民黨的組織,采用共産黨的組織,略加變通;此條本為第一。
一種是雖以三民主義為黨綱,而特别注意與共産主義相通的民生主義。
此條本為第二。
并聽得說中山已派廖仲恺到上海和各省支部接洽改組的事情,看來實現之期,也不遠了。
”伏線。
吳佩孚道:“這是國民黨改組的情形了。
還有國民政府的事情呢?”馬濟道:“他所以要組織國民政府,動機就在争奪廣東關稅的一件事情。
因為這次交涉的失敗,全在沒有得到各國承認的地位,因此想聯絡反直各派,組織一個較有力量的政府,再要求各國承認。
聽說現在也分派代表,到各處分頭接洽去了。
”吳佩孚笑道:“這兩件事,你看以為如何?”故意問一句,自矜聰明。
剛愎之人,往往如此。
馬濟道:“以我之見,似乎不可忽視。
”吳佩孚笑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吳秀才自己忘了自己是秀才了,卻看三年之後,果然如何?所謂黨員者,無事則聚,有事則散,孫中山想靠着這批人來成他的功業,真可謂秀才計較了。
”比你的秀才計較如何?馬濟道:“雖然如此,大帥也不可不防,他現在北聯奉張,東聯浙盧,勢力也正未可輕侮呢。
”吳佩孚之見識,未必不如馬濟,但以屢勝而驕,故其剛愎之性,乃随日俱熾耳。
吳佩孚笑道:“決可無慮。
奉張是盜匪一流人,隻能勾結匪軍罷了。
老洋人部隊,業已擊潰,隻有孫美瑤一人,尚屬可慮,此外我們直系部隊,盡是可靠的幹城,哪裡還怕他們進攻不成?”志矜氣驕,至于如此,宜其敗也。
馬濟道:“不錯。
他在湖南聽說老洋人受了奉張運動,給大帥知道,想調集江蘇、山東、安徽、河南、陝西五省的一部分大軍,以四萬人去包圍他,預備一舉解決。
不料事機不密,被他逃入寶豐、魯山、南陽一帶山中,據險頑抗。
後來張督率領五萬大軍,包圍痛剿,他又突圍而出,謀竄鄂邊,又被鄂軍截回了。
情形是這樣嗎?”吳佩孚歎道:“匪軍原是最靠不住的。
譬如山東的孫美瑤,自從劫車得官以後,土匪鬧得更兇了。
殺人放火,劫教堂,擄外人,來要求改編的不知多少,究竟他們是羨慕孫美瑤,所以起來效尤,還是妒嫉孫美瑤,借此和他搗蛋,都不能确定。
不過無論他們是妒嫉,或是效尤;實在已到非殺孫不可的時候了。
”此言之是非,極難評斷。
蓋此種局面,雖由孫美瑤而起,究竟非孫美瑤自身所造成,不殺無以戡亂,殺之實非其罪也。
馬濟道:“孫美瑤自改編後,很能認真剿匪,當初既已赦他的罪,又訂約給他做官,現在恐怕殺之無名。
”此言似較中理,蓋孫既能認真剿匪,則其贖罪之心已甚切,固不必殺也。
吳佩孚道:“不殺他,等他受了奉張運動,發生變亂時,要殺他恐怕不能了。
”原來如此,使人恍然。
馬濟默然。
吳佩孚又道:“這件事,我已決定,無論如何,總不能如老洋人似的養癰遺患了。
”馬濟道:“既然如此,大帥何不寫一封信給鄭督,鄭士琦時任山東督理。
叫他相機而行就是了?”吳佩孚笑道:“此言正合吾意。
”當下便寫了一封信給鄭士琦,大略道:
吳氏亦大不易。
一日,忽報馬濟回洛,吳佩孚立教傳見,詢問湖南情形。
馬濟道:“趙氏勢力已經鞏固,南軍一時決難發展,軍事方面,已不足憂,但有一層,大帥須加注意的,就是國民黨改組和組織國民政府的事情,南方進行得非常努力,萬一實現,為害不小。
”馬濟倒有些見識。
吳佩孚道:“關于這兩件事的消息,我已得到不少,但是詳細情形,還不曾知道,你可能說給我聽嗎?”不先決定其能否為害,卻先詢詳情,态度亦好。
馬濟道:“孫氏因中華革命黨份子太雜,全沒有活動能力,組織的情形,又和時代不适合,所以決心改組。
加之俄國的代表越飛,到南方和他會晤後,他又決定和蘇聯攜手。
現在聽說,俄國又派了一個人到廣東來,那人的名字我倒忘記了。
”說着,低頭思想。
吳佩孚也跟着想了一會,忽然道:“可是叫鮑羅廷嗎?這人的名字,倒聽得久了。
”不從馬濟口中說出,反是吳佩孚想出,奇詭。
馬濟恍然道:“正是正是。
那人到了廣東以後,又決定了幾種方針:一種是容納共産黨員和共産主義青年團加入國民黨;此條本列第三,馬濟卻改作第一,見其主意獨多。
一種是國民黨的組織,采用共産黨的組織,略加變通;此條本為第一。
一種是雖以三民主義為黨綱,而特别注意與共産主義相通的民生主義。
此條本為第二。
并聽得說中山已派廖仲恺到上海和各省支部接洽改組的事情,看來實現之期,也不遠了。
”伏線。
吳佩孚道:“這是國民黨改組的情形了。
還有國民政府的事情呢?”馬濟道:“他所以要組織國民政府,動機就在争奪廣東關稅的一件事情。
因為這次交涉的失敗,全在沒有得到各國承認的地位,因此想聯絡反直各派,組織一個較有力量的政府,再要求各國承認。
聽說現在也分派代表,到各處分頭接洽去了。
”吳佩孚笑道:“這兩件事,你看以為如何?”故意問一句,自矜聰明。
剛愎之人,往往如此。
馬濟道:“以我之見,似乎不可忽視。
”吳佩孚笑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吳秀才自己忘了自己是秀才了,卻看三年之後,果然如何?所謂黨員者,無事則聚,有事則散,孫中山想靠着這批人來成他的功業,真可謂秀才計較了。
”比你的秀才計較如何?馬濟道:“雖然如此,大帥也不可不防,他現在北聯奉張,東聯浙盧,勢力也正未可輕侮呢。
”吳佩孚之見識,未必不如馬濟,但以屢勝而驕,故其剛愎之性,乃随日俱熾耳。
吳佩孚笑道:“決可無慮。
奉張是盜匪一流人,隻能勾結匪軍罷了。
老洋人部隊,業已擊潰,隻有孫美瑤一人,尚屬可慮,此外我們直系部隊,盡是可靠的幹城,哪裡還怕他們進攻不成?”志矜氣驕,至于如此,宜其敗也。
馬濟道:“不錯。
他在湖南聽說老洋人受了奉張運動,給大帥知道,想調集江蘇、山東、安徽、河南、陝西五省的一部分大軍,以四萬人去包圍他,預備一舉解決。
不料事機不密,被他逃入寶豐、魯山、南陽一帶山中,據險頑抗。
後來張督率領五萬大軍,包圍痛剿,他又突圍而出,謀竄鄂邊,又被鄂軍截回了。
情形是這樣嗎?”吳佩孚歎道:“匪軍原是最靠不住的。
譬如山東的孫美瑤,自從劫車得官以後,土匪鬧得更兇了。
殺人放火,劫教堂,擄外人,來要求改編的不知多少,究竟他們是羨慕孫美瑤,所以起來效尤,還是妒嫉孫美瑤,借此和他搗蛋,都不能确定。
不過無論他們是妒嫉,或是效尤;實在已到非殺孫不可的時候了。
”此言之是非,極難評斷。
蓋此種局面,雖由孫美瑤而起,究竟非孫美瑤自身所造成,不殺無以戡亂,殺之實非其罪也。
馬濟道:“孫美瑤自改編後,很能認真剿匪,當初既已赦他的罪,又訂約給他做官,現在恐怕殺之無名。
”此言似較中理,蓋孫既能認真剿匪,則其贖罪之心已甚切,固不必殺也。
吳佩孚道:“不殺他,等他受了奉張運動,發生變亂時,要殺他恐怕不能了。
”原來如此,使人恍然。
馬濟默然。
吳佩孚又道:“這件事,我已決定,無論如何,總不能如老洋人似的養癰遺患了。
”馬濟道:“既然如此,大帥何不寫一封信給鄭督,鄭士琦時任山東督理。
叫他相機而行就是了?”吳佩孚笑道:“此言正合吾意。
”當下便寫了一封信給鄭士琦,大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