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回發宣言改組國民黨急北伐緩攻陳炯明
關燈
小
中
大
的人,在下也不容多費筆墨,來做抄書胥咧。
那最前面中國之現狀一段的大略道: 中國之革命,發轫于甲午以後,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
夫革命非能突然發生也,自滿洲入據中國以來,民族間不平之氣,抑郁已久。
海禁既開,列強之帝國主義,如怒潮驟至,武力的掠奪,與經濟的壓迫,使中國喪失獨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
滿洲政府既無力以禦外侮,而鉗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厲,适足以側媚列強。
吾黨之士,追随本黨總理孫先生之後,知非颠覆滿洲,無由改造中國,乃奮然而起,為國民前驅,激進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後颠覆滿洲之舉,始告厥成。
故知革命之目的,非僅僅在于颠覆滿洲而已,乃在于滿洲颠覆以後,得從事于改造中國。
依當時之趨向,民族方面,由一民族之專橫宰制,過渡于諸民族之平等結合;政治方面,由專制制度過渡于民權制度;經濟方面,由手工業的生産,過渡于資本制度的生産。
循是以進,必能使半殖民地的中國,變而為獨立的中國,以屹然于世界。
然而當時之實際,乃适不如所期。
革命雖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實際表現者,僅僅為民族解放主義。
曾幾何時,已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
此種妥協,實間接與帝國主義相調和,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
夫當時代表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者,實為袁世凱,其所挾持之勢力,初非甚強,而革命黨人乃不能勝之者,則為當時欲竭力避免國内戰争之延長;且尚未能獲一有組織,有紀律,能了解本身之職任與目的之政黨故也。
使當時而有此政黨,則必能抵制袁世凱之陰謀,以取得勝利,而必不緻為其所乘。
夫袁世凱者,北洋軍閥之首領,時與列強相勾結,一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如武人官僚輩,皆依附之以求生存。
而革命黨人,乃以政權讓渡于彼,其緻失敗,又何待言! 袁世凱既死,革命之事業仍屢遭失敗,其結果使國内軍閥暴戾恣睢,自為刀俎,而以人民為魚肉,一切政治上民權主義之建設,皆無可言。
不特此也,軍閥本身與人民利害相反,不足以自存,故凡為軍閥者,莫不與列強之帝國主義發生關系。
所謂民國政府,已為軍閥所控制。
軍閥即利用之結歡于列強,以求自固,而列強亦即利用之,資以大借款,充其軍費,使中國内亂糾纏不已,以攫取利權,各占勢力範圍。
由此點觀測,可知中國内亂,實有造于列強。
列強在中國利益相沖突,乃假手于軍閥,殺吾民以求逞。
不特此也,内亂又足以阻滞中國實業之發展,使國内市場,充斥外貨。
坐是之故,中國之實業,即在中國境内,猶不能與外國資本競争,其為禍之酷,不止吾國人政治上之生命,為之剝奪,即經濟上之生命,亦為之剝奪無餘矣。
環顧國内,自革命失敗以來,中等階級,頻經激變,尤為困苦。
小企業家漸趨破産,小手工業者漸緻失業,淪為流氓,流為兵匪,農民無力以營本業,至以其土地廉價售人。
生活日以昂,租稅日以重,如此慘狀,觸目皆是,猶得不謂已瀕絕境乎?由是言之,自辛亥革命以後,以迄于今,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
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此全國人民所請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徬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吾國民黨則夙以國民革命實行三民主義為中國唯一生路,茲綜觀中國之現狀,益知進行國民革命之不可懈,故再詳闡主義,發布政綱,以宣告全國。
政綱的全文道: 吾人于黨綱,固悉力以求貫徹,顧以道途之遠,工程之巨,誠未敢謂咄嗟有成。
而中國之現狀,危迫已甚,不能不立謀救濟。
故吾人所以刻刻不忘者,尤在準備實行政綱,為第一步之救濟方法。
謹列舉具體的要求,作為政綱。
凡中國以内,有能認國家利益,高出于一人或一派之利益者,幸相與辨明而公行之。
甲對外政策。
一一切不平等條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權,以及外人在中國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
二凡自願放棄一切特權之國家,及願廢止破壞中國主權之條約者,中國皆将認為最惠國。
三中國與列強所訂其他條約有損中國之利益者,須重新審定,務以不害雙方主權為原則。
四中國所借外債,當在使中國政治上實業上不受損失
那最前面中國之現狀一段的大略道: 中國之革命,發轫于甲午以後,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
夫革命非能突然發生也,自滿洲入據中國以來,民族間不平之氣,抑郁已久。
海禁既開,列強之帝國主義,如怒潮驟至,武力的掠奪,與經濟的壓迫,使中國喪失獨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
滿洲政府既無力以禦外侮,而鉗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厲,适足以側媚列強。
吾黨之士,追随本黨總理孫先生之後,知非颠覆滿洲,無由改造中國,乃奮然而起,為國民前驅,激進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後颠覆滿洲之舉,始告厥成。
故知革命之目的,非僅僅在于颠覆滿洲而已,乃在于滿洲颠覆以後,得從事于改造中國。
依當時之趨向,民族方面,由一民族之專橫宰制,過渡于諸民族之平等結合;政治方面,由專制制度過渡于民權制度;經濟方面,由手工業的生産,過渡于資本制度的生産。
循是以進,必能使半殖民地的中國,變而為獨立的中國,以屹然于世界。
然而當時之實際,乃适不如所期。
革命雖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實際表現者,僅僅為民族解放主義。
曾幾何時,已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
此種妥協,實間接與帝國主義相調和,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
夫當時代表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者,實為袁世凱,其所挾持之勢力,初非甚強,而革命黨人乃不能勝之者,則為當時欲竭力避免國内戰争之延長;且尚未能獲一有組織,有紀律,能了解本身之職任與目的之政黨故也。
使當時而有此政黨,則必能抵制袁世凱之陰謀,以取得勝利,而必不緻為其所乘。
夫袁世凱者,北洋軍閥之首領,時與列強相勾結,一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如武人官僚輩,皆依附之以求生存。
而革命黨人,乃以政權讓渡于彼,其緻失敗,又何待言! 袁世凱既死,革命之事業仍屢遭失敗,其結果使國内軍閥暴戾恣睢,自為刀俎,而以人民為魚肉,一切政治上民權主義之建設,皆無可言。
不特此也,軍閥本身與人民利害相反,不足以自存,故凡為軍閥者,莫不與列強之帝國主義發生關系。
所謂民國政府,已為軍閥所控制。
軍閥即利用之結歡于列強,以求自固,而列強亦即利用之,資以大借款,充其軍費,使中國内亂糾纏不已,以攫取利權,各占勢力範圍。
由此點觀測,可知中國内亂,實有造于列強。
列強在中國利益相沖突,乃假手于軍閥,殺吾民以求逞。
不特此也,内亂又足以阻滞中國實業之發展,使國内市場,充斥外貨。
坐是之故,中國之實業,即在中國境内,猶不能與外國資本競争,其為禍之酷,不止吾國人政治上之生命,為之剝奪,即經濟上之生命,亦為之剝奪無餘矣。
環顧國内,自革命失敗以來,中等階級,頻經激變,尤為困苦。
小企業家漸趨破産,小手工業者漸緻失業,淪為流氓,流為兵匪,農民無力以營本業,至以其土地廉價售人。
生活日以昂,租稅日以重,如此慘狀,觸目皆是,猶得不謂已瀕絕境乎?由是言之,自辛亥革命以後,以迄于今,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
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此全國人民所請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徬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吾國民黨則夙以國民革命實行三民主義為中國唯一生路,茲綜觀中國之現狀,益知進行國民革命之不可懈,故再詳闡主義,發布政綱,以宣告全國。
政綱的全文道: 吾人于黨綱,固悉力以求貫徹,顧以道途之遠,工程之巨,誠未敢謂咄嗟有成。
而中國之現狀,危迫已甚,不能不立謀救濟。
故吾人所以刻刻不忘者,尤在準備實行政綱,為第一步之救濟方法。
謹列舉具體的要求,作為政綱。
凡中國以内,有能認國家利益,高出于一人或一派之利益者,幸相與辨明而公行之。
甲對外政策。
一一切不平等條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權,以及外人在中國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
二凡自願放棄一切特權之國家,及願廢止破壞中國主權之條約者,中國皆将認為最惠國。
三中國與列強所訂其他條約有損中國之利益者,須重新審定,務以不害雙方主權為原則。
四中國所借外債,當在使中國政治上實業上不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