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回唱凱旋終息戰禍說法統又起政潮
關燈
小
中
大
。
這班議員先生,也陰幹得可憐了。
他們在吳佩孚門下,活動已久,此時見他要恢複法統,王家襄便竭力撺掇道:“南北的分裂,實起于法統問題,大帥主張恢複法統,實是謀國的不二妙計。
國會恢複,黃陂複職,南方護法的目的已達,當然隻好歸命中央,那時統一中國的首功,除了大帥,誰還當得上?便算美國華盛頓的功勞,也不過如此罷咧。
”吳景濂也道:“大帥在戰前本已想奉黃陂複位,因為外交團恐怕增加一重糾紛,表示反對,大帥才沒有實行。
現在奉軍已一敗塗地,中央的事情,隻要大帥一開口,誰還敢說半個不字?何況恢複法統,原是為國為民,并不是為自己謀利益,國民正求之不得呢。
大帥果肯做這樣的義舉,全國人民,竭力擁護還不夠,誰還肯反對嗎?”吳佩孚道:“我早已想過,恢複法統有兩件最重要的,一件是恢複國會,一件是請黃陂複職,隻不知先做哪件才好。
”吳景濂道:“這不用說,自然要先恢複國會。
自然公的地位頂要緊,一笑。
總統是由國會産生的,不恢複國會,總統便沒根據了。
”吳佩孚道:“這件事,我已示意長江上遊總司令孫馨遠,請他做個發起人,他已拍過一次通電,你們見過沒有?”王家襄道:“我是吳議長向我說的,卻不曾見過原電。
”吳佩孚便把孫傳芳的原電找出來,遞給王家襄,王家襄接來看道: 鞏固民國,宜先統一,南北統一之破裂,既以法律問題為厲階,統一之歸來,即當以恢複法統為捷徑。
應請黎黃陂複位,召集六年舊國全,速制憲典,共選副座,非常政府,原由護法而興,法統既複,異幟可消,倘有擾亂之徒,應在共棄之列。
家襄看完電文道:“這也奇怪,馨遠這電報,說得很切實,為什麼竟一些響應也沒有?”吳佩孚道:“這也無怪其然。
你想我們内部自己也沒決定确當辦法,怎樣有人注意?既你們兩位都贊成先複國會,等我禀命老帥,和各省督軍,聯名發一個通電,征求國民對于恢複國會的意見就是了。
”吳景濂笑道:“這是好事,誰肯不贊成?何必征及别人意見。
”此公向來專擅。
老毛病至今不改。
吳佩孚道:“話雖如此說,做總不能這樣做。
而且我主張發電時,還不能單說恢複國會,須要夾在召集新國會和國民會議聯省自治一起說,方才不落痕迹。
”王家襄、吳景濂都唯唯稱是。
王家襄又道:“北方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了,南方的事情,也須注意才好。
在事實必有此語,在文章亦不可不有此伏筆。
聽說廣東政府已下令,教李烈鈞等實行攻贛,大帥也該電饬老陳加緊準備才好。
”吳佩孚道:“不打緊,南政府免了陳炯明的職,陳炯明難道就此罷手不成?你看着,不要多久,廣東必然發生内争,那時他們對内還沒工夫,還能打江西嗎?”吳氏料事雪亮,不愧能人。
吳景濂忙答道:“大帥是料敵如神的,當然不得有錯,我們哪裡見得到呢。
”家襄忙道:“你我要是見得到此,雖不能和大帥一般威震四海,也不緻沒沒無聞了。
”說得吳氏哈哈大笑。
兩個恭維得不要臉。
一個竟居之不疑,都不是真正人才。
彼此商議了一回。
吳、王方才辭出,在一處商議道:“大帥不肯單提恢複國會,恐怕将來還有變卦,我們須要上緊設法才好。
”兩人商量多時,便決定再去見曹锟,請他先準議員自行集會。
曹锟問子玉的意見怎樣?吳景濂道:“吳大帥非常贊成,不過要我們先禀明老帥,老帥不答應,他是不敢教我們做的。
”曹锟聽了這話,歡喜道:“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倆原是不分彼此的。
曹三一生做事,昏聩無能,偏能深信吳子玉,不可謂非絕大本領。
既他這樣說,你們隻管先去集會便得,何必再來問我。
”吳、王兩人得了這兩句話,十分歡喜,便又同去見吳佩孚,說老帥教我們先行集會。
堂堂議長,一味奔走權門,谄媚軍閥,如此國民代表,辱沒煞人。
正是: 反複全憑能拍馬,縱橫應得學吹牛。
未知吳佩孚如何回答,且看下回分解。
---------- 當奉、直初戰之時,實粵中北伐之好機會也。
乃陳炯明天良喪盡,叛國叛黨,并叛身受提挈之中山先生,以緻坐失事機,久羁革命,不免為吳佩孚所笑,此伧伧之肉,其足食乎?此中山先生所以深緻恨于陳氏,蓋非為私憤,而實為革命前途悲也。
這班議員先生,也陰幹得可憐了。
他們在吳佩孚門下,活動已久,此時見他要恢複法統,王家襄便竭力撺掇道:“南北的分裂,實起于法統問題,大帥主張恢複法統,實是謀國的不二妙計。
國會恢複,黃陂複職,南方護法的目的已達,當然隻好歸命中央,那時統一中國的首功,除了大帥,誰還當得上?便算美國華盛頓的功勞,也不過如此罷咧。
”吳景濂也道:“大帥在戰前本已想奉黃陂複位,因為外交團恐怕增加一重糾紛,表示反對,大帥才沒有實行。
現在奉軍已一敗塗地,中央的事情,隻要大帥一開口,誰還敢說半個不字?何況恢複法統,原是為國為民,并不是為自己謀利益,國民正求之不得呢。
大帥果肯做這樣的義舉,全國人民,竭力擁護還不夠,誰還肯反對嗎?”吳佩孚道:“我早已想過,恢複法統有兩件最重要的,一件是恢複國會,一件是請黃陂複職,隻不知先做哪件才好。
”吳景濂道:“這不用說,自然要先恢複國會。
自然公的地位頂要緊,一笑。
總統是由國會産生的,不恢複國會,總統便沒根據了。
”吳佩孚道:“這件事,我已示意長江上遊總司令孫馨遠,請他做個發起人,他已拍過一次通電,你們見過沒有?”王家襄道:“我是吳議長向我說的,卻不曾見過原電。
”吳佩孚便把孫傳芳的原電找出來,遞給王家襄,王家襄接來看道: 鞏固民國,宜先統一,南北統一之破裂,既以法律問題為厲階,統一之歸來,即當以恢複法統為捷徑。
應請黎黃陂複位,召集六年舊國全,速制憲典,共選副座,非常政府,原由護法而興,法統既複,異幟可消,倘有擾亂之徒,應在共棄之列。
家襄看完電文道:“這也奇怪,馨遠這電報,說得很切實,為什麼竟一些響應也沒有?”吳佩孚道:“這也無怪其然。
你想我們内部自己也沒決定确當辦法,怎樣有人注意?既你們兩位都贊成先複國會,等我禀命老帥,和各省督軍,聯名發一個通電,征求國民對于恢複國會的意見就是了。
”吳景濂笑道:“這是好事,誰肯不贊成?何必征及别人意見。
”此公向來專擅。
老毛病至今不改。
吳佩孚道:“話雖如此說,做總不能這樣做。
而且我主張發電時,還不能單說恢複國會,須要夾在召集新國會和國民會議聯省自治一起說,方才不落痕迹。
”王家襄、吳景濂都唯唯稱是。
王家襄又道:“北方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了,南方的事情,也須注意才好。
在事實必有此語,在文章亦不可不有此伏筆。
聽說廣東政府已下令,教李烈鈞等實行攻贛,大帥也該電饬老陳加緊準備才好。
”吳佩孚道:“不打緊,南政府免了陳炯明的職,陳炯明難道就此罷手不成?你看着,不要多久,廣東必然發生内争,那時他們對内還沒工夫,還能打江西嗎?”吳氏料事雪亮,不愧能人。
吳景濂忙答道:“大帥是料敵如神的,當然不得有錯,我們哪裡見得到呢。
”家襄忙道:“你我要是見得到此,雖不能和大帥一般威震四海,也不緻沒沒無聞了。
”說得吳氏哈哈大笑。
兩個恭維得不要臉。
一個竟居之不疑,都不是真正人才。
彼此商議了一回。
吳、王方才辭出,在一處商議道:“大帥不肯單提恢複國會,恐怕将來還有變卦,我們須要上緊設法才好。
”兩人商量多時,便決定再去見曹锟,請他先準議員自行集會。
曹锟問子玉的意見怎樣?吳景濂道:“吳大帥非常贊成,不過要我們先禀明老帥,老帥不答應,他是不敢教我們做的。
”曹锟聽了這話,歡喜道:“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倆原是不分彼此的。
曹三一生做事,昏聩無能,偏能深信吳子玉,不可謂非絕大本領。
既他這樣說,你們隻管先去集會便得,何必再來問我。
”吳、王兩人得了這兩句話,十分歡喜,便又同去見吳佩孚,說老帥教我們先行集會。
堂堂議長,一味奔走權門,谄媚軍閥,如此國民代表,辱沒煞人。
正是: 反複全憑能拍馬,縱橫應得學吹牛。
未知吳佩孚如何回答,且看下回分解。
---------- 當奉、直初戰之時,實粵中北伐之好機會也。
乃陳炯明天良喪盡,叛國叛黨,并叛身受提挈之中山先生,以緻坐失事機,久羁革命,不免為吳佩孚所笑,此伧伧之肉,其足食乎?此中山先生所以深緻恨于陳氏,蓋非為私憤,而實為革命前途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