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返老巢白匪斃命守中立青島生風
關燈
小
中
大
還不如自稱皇帝罷,就使不能為朱元璋,也做一個洪秀全。
”此策卻是爽快,然理勢上卻萬不能行。
狼黨聞言,多半擊掌。
南士北士,無一相應。
狼之謀士,且反對帝制。
白狼笑道:“白家墳頭,也沒有偌大氣脈,我怎敢作此妄想?”頗還知足。
謀士吳士仁、楊芳洲獻議道:“何不入蜀?蜀稱天險,可以偏安,且前此得城即棄,實非良策,此後得破大城,即嚴行防守,士馬也得安頓休息,養精蓄銳,靜待時機,何必長此奔波呢?”為白狼計,要算上策。
南士北士,全體擊掌。
惟狼黨狼徒,相率寂然。
芳洲又道:“富貴歸故鄉,楚霸王終緻自刎;且樊生占易,返裡終兇,奈何忘着了?”白狼瞿然道:“汝言極是,我願照行。
”語未畢,但聽門外的狼徒,齊聲嘩噪道:“就是到了四川,終究也要回來,不如就此回去罷。
”士仁再欲發言,狼徒已競拾磚石,紛紛投入,且嘩然道:“白頭領如願入川,盡請尊便,我等要回裡去了。
”惡貫已盈,不歸何待?白狼連聲呵止,沒人肯聽,乃恨恨道:“都回去死罷。
”乃徑向東行。
回匪會黨,沿途散歸,就是南北謀士,也知白狼不能成事,分頭自去。
狼衆又各顧私囊,與白狼分道馳還。
人心一散,便成瓦解。
白狼怏怏不樂,行至甯遠、伏羌,遇着官軍,再戰再敗,白瞎子等皆戰死,惟白狼且戰且走,馳入郿縣,又被趙倜追至,殺斃無算;轉向寶雞,又遭張敬堯截擊;遁至子午谷,複被秦軍督辦陸建章攻殺一陣,那時白狼收拾殘衆,硬着頭皮,突出重圍,走鎮安,竄山陽。
鄂督段芝貴,豫督田文烈,飛檄各軍堵剿,部令且懸賞十萬圓,購拿白狼。
白狼越山至富水關,倦極投宿,睡至夜半,忽聞槍聲四起,慌忙起床,營外已盡是官軍,眼見得抵敵不住,隻好赤身突圍,登山逃匿,官軍乘勢亂擊,斃匪數百人。
比明,天複大霧,經軍官齊鳴号鼓,響震山谷,匪勢愈亂,紛紛墜崖。
看官道這支官兵,是何人統帶?原來就是巡防統領田作霖。
作霖奉田督命令,調防富水,随帶不過千餘人,既抵富水關附近,距匪不過十餘裡,聞鎮嵩軍統領劉鎮華,駐紮富水鎮,乃重資募土人,令他緻函與劉,約他來日夾攻,土人往返三次,均言為匪所阻,不便傳達。
作霖正在驚疑,忽有一老翁攜榼而來,饋獻田軍,且語作霖道:“從前僧親王大破長發賊于此,此地有紅燈溝、紅龍溝兩間道,可達匪營,若乘夜潛襲,定獲全勝。
”鄉民苦盜久矣。
作霖大喜,留老翁與餐,令為鄉導。
黃昏已過,即令老者前行,自率軍随後潛進。
老翁夜行如晝,此老殆一隐君子。
及至狼營,即由作霖傳令,分千人為左右翼,沖突進去。
果然狼營立潰,大獲勝仗。
嗣因兵力單弱,不便窮追,俟至天明,令軍士擊鼓,作為疑兵。
連長鞠長庚,率左翼抄出山北,巧遇鎮嵩軍到來,正要上山擒狼,那知毅軍尾至,錯疑鎮嵩軍為匪,開炮轟擊。
鎮嵩軍急傳口号,禁止毅軍,毅軍攻擊如故,惱動了劉鎮華,竟欲揮衆返攻。
白狼乘隙遁去。
至田作霖馳至,互為解釋,各軍複歸于好,那白狼已早遠飏了。
但狼衆經此一戰,傷亡甚衆,及遁至屈原岡,白狼檢點黨羽,不過三四千人,楊芳洲喟然道:“初入甘省,三戰三勝,一行思歸,四戰四敗。
昔楚懷王不用屈原,終為秦擄,目今我等亦将被擄了。
”白狼亦長歎道:“諸兄弟固強我歸,使我違占愎谏,以至于此,尚有何言?”乃與宋老年等,再行東竄。
趙倜、田作霖二軍,晝夜窮追,疊斃狼衆。
至臨汝南半閘街東溝,與白狼相遇,飛彈擊中狼腰,狼負傷入搭腳山,手下隻百餘人,又被官軍圍攻,越山北遁,返至原籍大劉莊,傷劇而亡。
狐死正首邱,豈狼死亦複如是?黨夥七人,把屍首掩埋張莊,狼有叔弟二人,知屍所在,恐被株連,潛向鎮嵩軍呈報。
民國四年八月五日,分統張治功,掘斬狼首。
特載年月日,為了結白狼一案。
隻說是派人投匪,乘間刺斃。
對鎮華忙據詞電陳,袁總統喜出望外,即下令嘉獎。
那知趙倜的呈文,又複到來,聲稱白狼斃命情形,實系因傷緻死,并非張治功部下擊斃,田作霖、張敬堯禀報從同,乃再下令責罰張治功,褫去新授的少将銜及三等文虎章。
劉鎮華代為謊報,亦撤銷新授的中将銜及勳五位,以示薄懲。
所有餘匪,着各軍即日肅清。
究竟白狼如何緻死,尚沒有的确憑證,無非是彼此争功罷了。
論斷甚是。
這時候的王成敬、李鴻賓,已被防營拿住,一體正法。
王氏二女得生還,王九姑娘,已生有子女各一人,也在匪穴中拔出,送還母家。
王滄海撲殺九姑娘的子女,将她改嫁汝南某富翁,作為繼室。
王滄海畢竟不仁。
某富翁甘娶盜婦,想也是登徒子一流。
段青山、尹老婆、孫玉章等,統遭擊斃。
隻張三紅就撫陸軍,宋老年流入陝境,往投旅長陳樹藩,繳槍五十枝,得為營長。
三年流寇,至是鏟除,可憐秦、隴、楚、豫的百姓,已被他蹂躏不堪了。
誰屍其咎。
袁總統以劇寇蕩平,内政問題,又複順手,越加癡心妄想,要立子孫帝王萬世的基業。
但默念東西各邦,隻承認中華民國,不承認中華帝國,倘或反對
”此策卻是爽快,然理勢上卻萬不能行。
狼黨聞言,多半擊掌。
南士北士,無一相應。
狼之謀士,且反對帝制。
白狼笑道:“白家墳頭,也沒有偌大氣脈,我怎敢作此妄想?”頗還知足。
謀士吳士仁、楊芳洲獻議道:“何不入蜀?蜀稱天險,可以偏安,且前此得城即棄,實非良策,此後得破大城,即嚴行防守,士馬也得安頓休息,養精蓄銳,靜待時機,何必長此奔波呢?”為白狼計,要算上策。
南士北士,全體擊掌。
惟狼黨狼徒,相率寂然。
芳洲又道:“富貴歸故鄉,楚霸王終緻自刎;且樊生占易,返裡終兇,奈何忘着了?”白狼瞿然道:“汝言極是,我願照行。
”語未畢,但聽門外的狼徒,齊聲嘩噪道:“就是到了四川,終究也要回來,不如就此回去罷。
”士仁再欲發言,狼徒已競拾磚石,紛紛投入,且嘩然道:“白頭領如願入川,盡請尊便,我等要回裡去了。
”惡貫已盈,不歸何待?白狼連聲呵止,沒人肯聽,乃恨恨道:“都回去死罷。
”乃徑向東行。
回匪會黨,沿途散歸,就是南北謀士,也知白狼不能成事,分頭自去。
狼衆又各顧私囊,與白狼分道馳還。
人心一散,便成瓦解。
白狼怏怏不樂,行至甯遠、伏羌,遇着官軍,再戰再敗,白瞎子等皆戰死,惟白狼且戰且走,馳入郿縣,又被趙倜追至,殺斃無算;轉向寶雞,又遭張敬堯截擊;遁至子午谷,複被秦軍督辦陸建章攻殺一陣,那時白狼收拾殘衆,硬着頭皮,突出重圍,走鎮安,竄山陽。
鄂督段芝貴,豫督田文烈,飛檄各軍堵剿,部令且懸賞十萬圓,購拿白狼。
白狼越山至富水關,倦極投宿,睡至夜半,忽聞槍聲四起,慌忙起床,營外已盡是官軍,眼見得抵敵不住,隻好赤身突圍,登山逃匿,官軍乘勢亂擊,斃匪數百人。
比明,天複大霧,經軍官齊鳴号鼓,響震山谷,匪勢愈亂,紛紛墜崖。
看官道這支官兵,是何人統帶?原來就是巡防統領田作霖。
作霖奉田督命令,調防富水,随帶不過千餘人,既抵富水關附近,距匪不過十餘裡,聞鎮嵩軍統領劉鎮華,駐紮富水鎮,乃重資募土人,令他緻函與劉,約他來日夾攻,土人往返三次,均言為匪所阻,不便傳達。
作霖正在驚疑,忽有一老翁攜榼而來,饋獻田軍,且語作霖道:“從前僧親王大破長發賊于此,此地有紅燈溝、紅龍溝兩間道,可達匪營,若乘夜潛襲,定獲全勝。
”鄉民苦盜久矣。
作霖大喜,留老翁與餐,令為鄉導。
黃昏已過,即令老者前行,自率軍随後潛進。
老翁夜行如晝,此老殆一隐君子。
及至狼營,即由作霖傳令,分千人為左右翼,沖突進去。
果然狼營立潰,大獲勝仗。
嗣因兵力單弱,不便窮追,俟至天明,令軍士擊鼓,作為疑兵。
連長鞠長庚,率左翼抄出山北,巧遇鎮嵩軍到來,正要上山擒狼,那知毅軍尾至,錯疑鎮嵩軍為匪,開炮轟擊。
鎮嵩軍急傳口号,禁止毅軍,毅軍攻擊如故,惱動了劉鎮華,竟欲揮衆返攻。
白狼乘隙遁去。
至田作霖馳至,互為解釋,各軍複歸于好,那白狼已早遠飏了。
但狼衆經此一戰,傷亡甚衆,及遁至屈原岡,白狼檢點黨羽,不過三四千人,楊芳洲喟然道:“初入甘省,三戰三勝,一行思歸,四戰四敗。
昔楚懷王不用屈原,終為秦擄,目今我等亦将被擄了。
”白狼亦長歎道:“諸兄弟固強我歸,使我違占愎谏,以至于此,尚有何言?”乃與宋老年等,再行東竄。
趙倜、田作霖二軍,晝夜窮追,疊斃狼衆。
至臨汝南半閘街東溝,與白狼相遇,飛彈擊中狼腰,狼負傷入搭腳山,手下隻百餘人,又被官軍圍攻,越山北遁,返至原籍大劉莊,傷劇而亡。
狐死正首邱,豈狼死亦複如是?黨夥七人,把屍首掩埋張莊,狼有叔弟二人,知屍所在,恐被株連,潛向鎮嵩軍呈報。
民國四年八月五日,分統張治功,掘斬狼首。
特載年月日,為了結白狼一案。
隻說是派人投匪,乘間刺斃。
對鎮華忙據詞電陳,袁總統喜出望外,即下令嘉獎。
那知趙倜的呈文,又複到來,聲稱白狼斃命情形,實系因傷緻死,并非張治功部下擊斃,田作霖、張敬堯禀報從同,乃再下令責罰張治功,褫去新授的少将銜及三等文虎章。
劉鎮華代為謊報,亦撤銷新授的中将銜及勳五位,以示薄懲。
所有餘匪,着各軍即日肅清。
究竟白狼如何緻死,尚沒有的确憑證,無非是彼此争功罷了。
論斷甚是。
這時候的王成敬、李鴻賓,已被防營拿住,一體正法。
王氏二女得生還,王九姑娘,已生有子女各一人,也在匪穴中拔出,送還母家。
王滄海撲殺九姑娘的子女,将她改嫁汝南某富翁,作為繼室。
王滄海畢竟不仁。
某富翁甘娶盜婦,想也是登徒子一流。
段青山、尹老婆、孫玉章等,統遭擊斃。
隻張三紅就撫陸軍,宋老年流入陝境,往投旅長陳樹藩,繳槍五十枝,得為營長。
三年流寇,至是鏟除,可憐秦、隴、楚、豫的百姓,已被他蹂躏不堪了。
誰屍其咎。
袁總統以劇寇蕩平,内政問題,又複順手,越加癡心妄想,要立子孫帝王萬世的基業。
但默念東西各邦,隻承認中華民國,不承認中華帝國,倘或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