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宋教仁中彈捐軀應桂馨洩謀拘案

關燈


    又有一個西裝人物,徑入妓館,朗聲呼問。

    當由龜奴接着,但聽得“夔丞兄”三字。

    龜奴道:“莫非來看應大老麼?”那人向他點頭,龜奴又道:“應老爺在樓上飲酒。

    ”那人不待說畢,便大踏步上樓,連聲道:“應夔丞君!樓下有人,請你談話。

    ”座上即有一人起立,年約四十餘歲,面帶酒容,隐含殺氣,便答言:“何人看我?”那人道:“請君下樓,自知分曉。

    ”于是聯步下樓,甫至門首,即由蔔總巡啟口道:“你是應夔丞麼?去!去!去!”旁邊走過巡士,即将應夔丞牽扯出來,一同至總巡房去了。

    這一段文字,寫得異樣精采。

     這應夔丞究是何人?叙起履曆,卻也是上海灘上,大名鼎鼎的腳色。

    他名叫桂馨,卻有兩個頭銜,一是中華民國共進會會長,一是江蘇駐滬巡查長,家住新北門外文元坊,平素很是闊綽,至此何故被捕?原來就是宋案牽連的教唆犯。

    畫龍點睛。

    宋案未發生以前,曾有一專售古玩的販客,姓王名阿法,嘗在應宅交易,與應熟識有年。

    一日,複至應家,應取出照片一張,令他審視,王與照片中人,絕不相識,頓時莫明其妙。

    應複言:“欲辦此人,如能辦到,酬洋千元。

    ”王阿法是一個掮客,并不是暗殺黨,哪裡能做這般事?當即将照片交還,惟心中頗豔羨千金,出至某客棧,巧遇一友人鄧某,談及應事。

    鄧系遼東馬賊出身,頗有膂力,初意頗願充此役,繼思無故殺人,徒自增罪,因力卻所請。

    兩下裡密語多時,偏被棧主張某所聞,張與國民黨員,素有幾個認識,遂一一報知。

    國民黨員,乃诘鄧及王,王無可隐諱,乃說明原委,且言自己複絕,并未與聞。

    當由國民黨員,囑他報明總巡,一俟破案,且有重賞。

     這王阿法又起了發财的念頭,遂徑至蔔總巡處報告。

    蔔總巡即饬包探偵察,返報應在迎春坊三弄李桂玉家,挾妓飲酒。

    總巡乃親由出門,領着西探總目等,往迎春坊,果然手到擒來,毫不費力。

    應桂馨到了此時,任他如何倔強,隻好随同前往。

    到了捕房内,冷清清的坐了一夜。

    回憶燈紅酒綠時,狀味如何? 翌日天明,由蔔總巡押着應桂馨,會同法捕房總巡,共至應家,門上懸着金漆招牌,镂刻煌煌大字,便是江蘇巡查長公署,及共進會機關部字樣。

    巡查長三字,是人人能解,共進會名目,就是哥老會改設。

    哥老會系逋逃薮,中外聞名,應在會中做了會長,顯見得是個不安分的人物。

    蔔總巡到了門前,分派巡捕多人,先行把守,入室檢查,搜出公文信件甚多,一時不及細閱,統搬入箧内,由法總巡親手加封,移解捕房。

    一面查驗應宅住人,除該家眷屬外,恰有來客數名,有一個是身穿男裝的少婦,有一個是身着新衣,口操晉音的外鄉人,不倫不類,同在應家,未免形迹可疑,索性将所有男客,盡行帶至法捕房,所有女眷,無論主客,一概驅至樓上小房間中,軟禁起來,派安南巡捕看守。

    原來上海新北門外,系是法國租界,所有犯案等人,應歸法巡捕房理值,所以英總巡往搜應家,必須會同法總巡。

    英人所用的巡役,是印度國人,法人所用的巡役,是安南國人。

    解釋語亦不可少。

    至應宅男客,到捕房後,即派人至滬甯車站,覓得當時服役的西崽,據言:“曾見過兇手面目,約略可憶。

    ”即邀他同入捕房,将所拘人犯,逐一細認,看至身着新服口操晉音的外鄉人,不禁驚喜交集,說出兩語道:“就是他!就是他!”吓得那人面如土色,忙把頭低了下去。

    小子有詩歎道: 昂藏七尺好身軀,胡竟甘心作暴徒? 到底殺人終有報,惡魔毒物總遭誅。

     畢竟此人為誰,容至下回交代。

     ---------- 宋教仁為國民黨翹楚,學問品行,均卓絕一時,隻以年少氣盛,好譏議人長短,遂深觸當道之忌,遽以一彈了之,吾為宋惜,吾尤為國民黨惜。

    曷為惜宋?以宋負如許之不羁才,乃不少晦其鋒芒,儲為國用,而竟遭奸人之暗殺也。

    曷為惜國民黨?以黨中驟失一柱石,而餘子之學識道德,無一足與宋比,卒自此失敗而不克再振也。

    若應夔丞者,一儇薄小人耳,為鬼為蜮,跖蹻猶恥之,彼與宋無睚眦之嫌,徒為使貪使詐者所利用,甘心戕宋,卒之陰狡之謀,漏洩于一販客之口,吾謂宋死于應,為不值,應敗于販夫,亦不值也。

    然于此見民國前途,殊乏甯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