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組政黨笑評新總理嗾軍人脅迫衆議員

關燈
得三四十人。

    一百二十一席中,分了三個黨派,若四萬萬人,不知要多少黨派。

    此次由袁總統提出陸總理,同盟會中極端反對,自在意中,惟共和黨人,已受袁總統籠絡,願表同意,且代為運動,把統一共和黨員,也聯為一緻,因此全院投票,隻同盟會議員否決,餘皆投同意票。

    陸總理得多數贊成,當即通過。

    隔了一宿,即有大總統命令發出,特任陸征祥為國務總理。

    唐内閣變為陸内閣,所有從前的國務員,因與唐氏有連帶關系,提出辭職。

    交通總長施肇基,第一個上辭職書,是唐氏戚屬的關系。

    袁總統立即批準,教育總長蔡元培、司法總長王寵惠、農林總長宋教仁、未到任的工商總長陳其美,及署長王正廷,依次辭職。

    是唐氏同黨的關系。

    袁總統概不慰留,一律準請,财政總長熊希齡,見閣員多半辭去,也不好戀棧,照例遞呈辭職,偏亦邀老袁批準,隻得卸職退閑。

    熊雖與唐氏絕無關系,但亦非袁系人物,故準他辭職。

    獨内務及陸海軍三部總長,依然就任,寂無變動。

    個中情由,不言而喻。

     袁總統乃另索夾袋中人物,提交參議院議決,财政總長,拟任周自齊;司法總長,拟任章宗祥;教育總長,拟任孫毓筠;農林總長,拟任王人文;工商總長,拟任沈秉坤;交通總長,拟任胡維德,先将名單發交陸總理,令至參議院宣布,征求同意。

    陸總理不置可否,惟命是從,唐組織閣員,半由唐氏自己主張,至陸氏組閣,已全屬老袁授意。

    當即乘了馬車,至參議院。

    全院議員,共表歡迎,總道他是曆任外交,必多經驗,且才名卓越,應有特别政見,因此大家起敬。

    待陸登演說壇時,拍手聲與爆竹相似,劈劈拍拍的有好幾千聲,到了聲浪漸息,大家都凝神注意,側着耳朵兒,恭聆偉論。

    形容盡緻。

    哪知陸總理是善英語,不擅長國語,數典忘祖,中國的西學家,每蹈此弊。

    開口時已支支格格,說不出甚麼話兒,至表述閣員的時候,他卻發出大聲道:“有了國務總理,斷不可無國務員,若國務員沒有才望,單靠着一個總理,是斷斷不能成事的。

    鄙人忝任總理,自愧無才,全仗國務員選得能幹,方可共同辦事,不緻溺職,現已拟有數人,望諸君秉公解決。

    譬如人家做生日,也須先開菜單,揀擇可口的菜蔬,況是重大的國務員呢。

    ”說至此,全院并沒有拍掌聲,隻聽有人嬉笑道:“總理疊使外洋,慣吃西餐,自然留意菜單,我等都從鄉裡中來,連魚翅海參,都是未曾嘗過,曉得什麼大菜。

    ”這邊的笑語未絕,那邊的笑語又起,複說道:“想是總理的生辰,就在這數日内,我等卻要登堂祝壽,叨光一餐。

    想總理府中的菜單,總是預先揀擇,格外精美哩。

    ”挖苦太甚。

    陸總理并非癡聾,聽到這等譏評,不覺面紅耳赤,暗想:“外人何等厲害,卻沒有這般嘲笑,今到此地,偏受他們奚落,這真是出人意外呢。

    ”事非經過不知難。

    當下無意演說,竟自下台,勉強把名單取出,交給議長,自己垂頭喪氣,踱出院門,乘輿竟去。

    總算跳出是非門。

    各議員由他自行,并沒有一人歡送,反大家指手劃腳,說短論長,統說:“民國初立,草昧經營,全靠有才幹的總理,才能興利除弊,今來了這等人物,要做總理,此外還有何望?”同盟會員,格外憤激,便道:“我等原是不贊成的,不知同院諸君,何多投同意票,莫非已受他買囑麼?”共和黨及統一共和黨,聽了買囑二字,自然禁受不起,便與同盟會員争鬧起來,霎時間全院鼎沸,幾成一個械鬥場。

    好一班大議員。

    議長吳景濂,見秩序已亂,慌忙出來禁止,并搖鈴散會,大衆方一哄而散。

     次日,複開會表決國務員,仍用投票的老法兒,取決可否。

    及開箧審視,純是不同意票。

    同盟會員又出席道:“今日同院諸君,完全投不同意票,顯見得人心未泯,公論難逃。

    但總理已經任命,就是易人提出,恐仍是這等腐敗人物,果欲改弦易轍,必須釜底抽薪,劾去老陸方好哩。

    ” 大衆頗也贊成,遂提出彈劾總理案,公拟一篇咨文,送入總統府,老袁置諸高閣,陸征祥過意不去,呈請辭職。

    老袁不許,隻另拟了幾個人物,再交參議院議決,财政總長,改拟周學熙;司法總長,改拟許世英;教育總長,改拟範源濂;農林總長,改拟陳振先;工商總長,改拟蔣作賓;交通總長,改拟朱啟钤;因恐參議院仍未通過,先遣人諷示議員。

    果然各議員不肯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