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組政黨笑評新總理嗾軍人脅迫衆議員
關燈
小
中
大
仍然拒絕,老袁智慮深沈,并沒有一點倉皇,暗地裡卻布置妥當。
不到一日,軍警兩界,遍布傳單,大約說是:“内閣中斷,急切需人,參議院有意為難,反令我輩鐵血鑄成的民國,害得沒政府一般,若長此阻礙政治,我等隻有武力對待的一法。
”這數語一經傳布,都城裡面,又恐似前次的變亂,吓得心膽俱裂。
就是參議院中,也遞入好幾張傳單,竟要請一百多個議員,統吃衛生丸。
這議員是血肉身軀,哪一個不怕彈丸?鎮日裡縮做一團,杜着門,裹着足,連都市上也不敢出頭。
隻有這些肝膽,何如不做議員。
老袁暗暗歡慰,一面辦好十多桌盛席,邀參議員入府宴會。
始用硬力,繼用軟工,真好手段。
各議員不好堅拒,又不敢徑去。
大衆密議多時,方公決了一個“謝”字。
袁總統料他膽怯,遂遣秘書長梁士诒往邀,各議員見梁到來,才敢應允。
出院時由梁前導,大家魚貫後随,一同到總統府。
此時的梁财神,好似護法韋馱。
袁總統也出來周旋,殷勤款待,到了就席的時候,卻令梁秘書長等相陪,自己踱了進去。
酒過數巡,由梁秘書長略略叙談,表明總統微意,各議員哪敢再拒?自然唯唯連聲,到了酒酣席散,又見袁總統出談,說了幾句費心的套話,各議員很是謙恭,并表明謝忱,乃一齊告别。
徒令老袁暗笑。
越宿,複投票表決閣員,除蔣作賓一人外,得多數同意。
嗣又由總統府提出劉揆一,充任工商總長,又經參議院通過,遂俱正式任命,陸内閣乃完全成立了。
惟陸征祥以日前被嘲,未免慚忿,因托病請假,自入醫院,不理政務。
自此國家重事,均由總統府取決,從前的國務會議,竟移至總統府去了。
總統權力,日以加長。
同盟會員,為軍人所逼,不得已通過總理及閣員,但心中總是不服,未免發生政論,謂軍警不應幹預政治,且遍咨各省都督,浼他進陳利弊。
袁總統乃頒發通令二道,一是勸誡政黨,一是谕禁軍警,本旨在注重前令。
由小子次第錄出。
其勸誡政黨雲: 民國肇造,政黨勃興,我國民政治之思想發達,已有明征,較諸從前帝政時代,人民不知參政權之寶貴者,何止一日千裡。
環球各國,皆恃政黨,與政府相須為用,但黨派雖多,莫不以愛國為前提,而非參以各人之意見。
我國政黨,方在萌芽,其發起之領袖,亦皆一時人傑,抱高尚之理想,本無絲毫利己之心,政見容有參差,心地皆類純潔。
惟徒黨既盛,統系或歧,兩黨相持,言論不無激烈,深恐遷流所及,因個人之利害,忘國事之艱難。
方今民國初興,尚未鞏固,倘有動搖,則國之不存,黨将焉附?無論何種政黨,均宜蠲除成見,專趨于國利民福之一途。
若乃懷挾陰私,激成意氣,習非勝是,飛短流長,藐法令若弁髦,以國家為孤注,将使滅亡之禍,于共和時代而發生。
揆諸經營締造之初心,其将何以自解?興言及此,憂從中來。
凡我國民,務念阋牆禦侮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攜,忍此小嫌,同扶大局,本大總統有厚望焉!此令。
又谕禁軍警雲: 軍人不準幹預政治,疊經下令禁止在案,凡我軍人,自應确遵明令,以肅軍律。
聞近日軍界警界,仍有幹涉政治之行為,殊屬非是。
須知軍人為國幹城,整軍經武,目不暇給,豈可曠棄天職,越俎代庖,若挾持武力,率意徑行,萬一激成風潮,國家前途,曷勝危險?至警界職在維持治安,尤不應随聲附和,緻釀釁端。
除令陸軍内務兩部傳谕禁止外,特再申告誡,其各守法奉公,以完我軍警高尚之人格!此令。
看官閱此兩令,當時總以為言言金玉,字字珠玑,哪知袁總統的本意,卻自有一番作用,小子也到民國五年,才知老袁命令,隐寓輕重呢。
正是: 掩耳盜鈴成慣技,盲人瞎馬陷深池。
袁總統已脅服議員,又有一番手段,遣散各方軍隊,鞏固中央政權,欲知詳情,再閱下回。
政黨二字,利害參半,若為智識單簡,血氣未定之人物,一經結黨,必予智自雄,利未獲而害先見。
故政黨之名,行于文化優美之國,或可收競争競進之效,否則難矣。
我國人民,罕受教育,道德學問,多半短淺。
緻以政黨之名,反為枭雄所利用,其反對者适受其侮弄而已。
若夫内閣改組,易唐為陸,尚為老袁之過渡人物,袁之進步在此,政黨之退步亦在此,逐回細閱,耐人尋味不少雲。
不到一日,軍警兩界,遍布傳單,大約說是:“内閣中斷,急切需人,參議院有意為難,反令我輩鐵血鑄成的民國,害得沒政府一般,若長此阻礙政治,我等隻有武力對待的一法。
”這數語一經傳布,都城裡面,又恐似前次的變亂,吓得心膽俱裂。
就是參議院中,也遞入好幾張傳單,竟要請一百多個議員,統吃衛生丸。
這議員是血肉身軀,哪一個不怕彈丸?鎮日裡縮做一團,杜着門,裹着足,連都市上也不敢出頭。
隻有這些肝膽,何如不做議員。
老袁暗暗歡慰,一面辦好十多桌盛席,邀參議員入府宴會。
始用硬力,繼用軟工,真好手段。
各議員不好堅拒,又不敢徑去。
大衆密議多時,方公決了一個“謝”字。
袁總統料他膽怯,遂遣秘書長梁士诒往邀,各議員見梁到來,才敢應允。
出院時由梁前導,大家魚貫後随,一同到總統府。
此時的梁财神,好似護法韋馱。
袁總統也出來周旋,殷勤款待,到了就席的時候,卻令梁秘書長等相陪,自己踱了進去。
酒過數巡,由梁秘書長略略叙談,表明總統微意,各議員哪敢再拒?自然唯唯連聲,到了酒酣席散,又見袁總統出談,說了幾句費心的套話,各議員很是謙恭,并表明謝忱,乃一齊告别。
徒令老袁暗笑。
越宿,複投票表決閣員,除蔣作賓一人外,得多數同意。
嗣又由總統府提出劉揆一,充任工商總長,又經參議院通過,遂俱正式任命,陸内閣乃完全成立了。
惟陸征祥以日前被嘲,未免慚忿,因托病請假,自入醫院,不理政務。
自此國家重事,均由總統府取決,從前的國務會議,竟移至總統府去了。
總統權力,日以加長。
同盟會員,為軍人所逼,不得已通過總理及閣員,但心中總是不服,未免發生政論,謂軍警不應幹預政治,且遍咨各省都督,浼他進陳利弊。
袁總統乃頒發通令二道,一是勸誡政黨,一是谕禁軍警,本旨在注重前令。
由小子次第錄出。
其勸誡政黨雲: 民國肇造,政黨勃興,我國民政治之思想發達,已有明征,較諸從前帝政時代,人民不知參政權之寶貴者,何止一日千裡。
環球各國,皆恃政黨,與政府相須為用,但黨派雖多,莫不以愛國為前提,而非參以各人之意見。
我國政黨,方在萌芽,其發起之領袖,亦皆一時人傑,抱高尚之理想,本無絲毫利己之心,政見容有參差,心地皆類純潔。
惟徒黨既盛,統系或歧,兩黨相持,言論不無激烈,深恐遷流所及,因個人之利害,忘國事之艱難。
方今民國初興,尚未鞏固,倘有動搖,則國之不存,黨将焉附?無論何種政黨,均宜蠲除成見,專趨于國利民福之一途。
若乃懷挾陰私,激成意氣,習非勝是,飛短流長,藐法令若弁髦,以國家為孤注,将使滅亡之禍,于共和時代而發生。
揆諸經營締造之初心,其将何以自解?興言及此,憂從中來。
凡我國民,務念阋牆禦侮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攜,忍此小嫌,同扶大局,本大總統有厚望焉!此令。
又谕禁軍警雲: 軍人不準幹預政治,疊經下令禁止在案,凡我軍人,自應确遵明令,以肅軍律。
聞近日軍界警界,仍有幹涉政治之行為,殊屬非是。
須知軍人為國幹城,整軍經武,目不暇給,豈可曠棄天職,越俎代庖,若挾持武力,率意徑行,萬一激成風潮,國家前途,曷勝危險?至警界職在維持治安,尤不應随聲附和,緻釀釁端。
除令陸軍内務兩部傳谕禁止外,特再申告誡,其各守法奉公,以完我軍警高尚之人格!此令。
看官閱此兩令,當時總以為言言金玉,字字珠玑,哪知袁總統的本意,卻自有一番作用,小子也到民國五年,才知老袁命令,隐寓輕重呢。
正是: 掩耳盜鈴成慣技,盲人瞎馬陷深池。
袁總統已脅服議員,又有一番手段,遣散各方軍隊,鞏固中央政權,欲知詳情,再閱下回。
政黨二字,利害參半,若為智識單簡,血氣未定之人物,一經結黨,必予智自雄,利未獲而害先見。
故政黨之名,行于文化優美之國,或可收競争競進之效,否則難矣。
我國人民,罕受教育,道德學問,多半短淺。
緻以政黨之名,反為枭雄所利用,其反對者适受其侮弄而已。
若夫内閣改組,易唐為陸,尚為老袁之過渡人物,袁之進步在此,政黨之退步亦在此,逐回細閱,耐人尋味不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