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領三千人馬,來到唐營跟前,并無一人知覺,一直闖入營内。
唐兵聞見擊殺之聲,才到起時,已經殺傷數千餘人。
耶律夫人見唐兵知覺,轉出寨外,令三千兵丁俱擊起鼓來。
霎時間,四隊人馬一齊殺到。
把官兵緊緊圍在中間,四下并無出路。
一連圍了三晝三夜,把三十萬人馬殘傷過半,八十員戰将多死在陣前。
剩得柳毅與三千羽林軍保定肅宗,未曾受傷。
肅宗向柳毅道:“朕今遇此勁敵,是天滅唐也!卿有何策,使朕得脫出重圍?”柳毅奏道:“敵兵雲屯山積,四外圍有數層,一時如何攻破?但主上自有洪福,未必無人前來救援。
不然君辱臣死,有一身報國而已。
”君臣二人,俱各淚下。
正說話時,軍中喊聲大振。
隻見一員女将,統領龍鱗軍數萬,從南殺來。
敵兵驚散,肅宗乘間逃出。
螭娘一見肅宗,滾鞍下馬,跪在陣前,奏道:“河西節度柳毅妻辰氏接駕。
”肅宗問道:“卿是為救朕而來嗎?”螭娘奏道:“臣妻知聖上有難,特來相拯。
主上坐骥太遲,一時不能遠避。
臣妻有馬一匹,名喚龍駒,轉瞬可以千裡。
東南上有座小山,名叫燕石。
形勢峻峭,可避賊鋒。
聖上速乘此馬,向彼轉去。
”肅宗才上馬時,柳毅也殺出重圍。
螭娘道:“相公快與聖上同乘一騎,急赴燕石山去!看賤妾破此仇虜!”說完,螭娘轉入軍中去了。
肅宗與柳毅乘坐龍駒,立刻到了燕石山上。
以高視下,看陣前卻甚清楚。
隻見忽然陰雲四起,狂風大作,一聲雷響,冰雹傾下。
一頓飯時間,平地水深三尺。
吐蕃人馬腳浮,不能着地,龍鱗軍大肆殺戮。
殺來殺去,隻剩下鄂思勒和耶律夫人,率百餘殘卒,往塞外鼠竄而逃。
一時雨歇雲散,龍鱗軍與螭娘并不知那裡去了。
肅宗向柳毅道:“前此沙漠遇難,寅氏冒火救駕。
今茲巴裡陳師,辰氏以水破敵。
若非賢卿夫婦相幫,則唐朝宗社危矣!”柳毅奏道:“此系列祖默佑,陛下洪福,微臣夫婦何敢居功!” 柳毅保定肅宗轉回長安。
滿朝文武,無不慶賀吐蕃王納表投降。
叙次戰功,柳毅官複原職,外更加獎賞。
黃門官捧旨出朝,柳毅拜接已畢,讀其诏雲: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材無文武,應建奇功。
人無男女,須抱雄略。
爾河西節度柳毅夫婦三人,姿本神異,品越凡庸。
救主難于沙漠,奸宄斂迹;破吐蕃于巴裡,寇虜潛形。
功業非常,崇獎宜優。
茲封爾為平康王,辰氏為龍骧夫人,寅氏為虎翼夫人。
于戲綸音下頒,用揚一時之烈,鴻休仰承,永标百代之名。
柳毅入朝謝恩,黃門官回朝複命。
住了幾日,肅宗旨下:着工部擇選地基,雇覓工匠,支發帑銀,給節度柳毅修建王府,仍照,故例。
是時盧杞适當拜相,柳毅避其奸險,恐遭彈謗,入朝辭道:臣以草莽愚夫,叨膺爵賞,已屬愧不敢當。
況京畿重地,臣有何功,敢與諸王并立門戶!仍願身列原職,用效奔走,伏乞聖恩,銜感無既。
肅宗見奏,笑道:“卿之微意,朕已知之。
”即命工部行文朗州郡守,支領庫銀,就在武陵縣梅花村柳毅故處起蓋王府,且按下不題。
着柳毅仍任節度事,提柳萼、柳華進京補缺,一個補了中書令,一個補了詹事府。
俟王府告竣,令其回家終養。
卻說湖廣藩司委員在梅花村上修造王府,規模甚是闊大:前邊是一座大門,進去是一座儀門。
儀門以内,東西兩列班房,中間是一座大堂。
大堂以後,正中一座二堂,東西相對是兩廂房。
二堂後才是宅門,進去宅門,正北是一座堂樓,東西相對是兩座配樓。
左有暖室,右有涼廳。
後有花園,台閣池沼,無不齊楚。
起初修蓋堂樓,上梁之日,又逢十五。
到得月正南時,有一塊紫雲,上接月光,下觸樓台。
從月中走出幾位神仙,腳登紫雲,步入樓内。
笑語半夜,仍從紫雲升入月中而去。
監工官員、一切人等,莫不稱為神奇。
東樓上梁,有一赤龍蟠繞其上;西樓上梁,有一黑虎坐踞其側。
王府工竣,報奏朝廷,監工官員就把這三件異事并為題明。
肅宗覽疏,驚異道:“柳卿夫婦,俱有仙姿,定不久羁人間也。
”遂禦筆親題匾額三面,并對聯一付委官送去。
堂樓上是三字匾,名為“跻雲樓”。
東西兩樓是二字匾,東邊樓上的匾寫着“龍室”二字,西邊樓上的匾寫着“虎窟”二字。
堂中有一副對聯,上寫道:奮武揆文,經綸獨創千秋業;妻榮子貴,竹帛永垂百代名。
王府工竣,但不知柳毅回家若何?要知端的,下回分解。
唐兵聞見擊殺之聲,才到起時,已經殺傷數千餘人。
耶律夫人見唐兵知覺,轉出寨外,令三千兵丁俱擊起鼓來。
霎時間,四隊人馬一齊殺到。
把官兵緊緊圍在中間,四下并無出路。
一連圍了三晝三夜,把三十萬人馬殘傷過半,八十員戰将多死在陣前。
剩得柳毅與三千羽林軍保定肅宗,未曾受傷。
肅宗向柳毅道:“朕今遇此勁敵,是天滅唐也!卿有何策,使朕得脫出重圍?”柳毅奏道:“敵兵雲屯山積,四外圍有數層,一時如何攻破?但主上自有洪福,未必無人前來救援。
不然君辱臣死,有一身報國而已。
”君臣二人,俱各淚下。
正說話時,軍中喊聲大振。
隻見一員女将,統領龍鱗軍數萬,從南殺來。
敵兵驚散,肅宗乘間逃出。
螭娘一見肅宗,滾鞍下馬,跪在陣前,奏道:“河西節度柳毅妻辰氏接駕。
”肅宗問道:“卿是為救朕而來嗎?”螭娘奏道:“臣妻知聖上有難,特來相拯。
主上坐骥太遲,一時不能遠避。
臣妻有馬一匹,名喚龍駒,轉瞬可以千裡。
東南上有座小山,名叫燕石。
形勢峻峭,可避賊鋒。
聖上速乘此馬,向彼轉去。
”肅宗才上馬時,柳毅也殺出重圍。
螭娘道:“相公快與聖上同乘一騎,急赴燕石山去!看賤妾破此仇虜!”說完,螭娘轉入軍中去了。
肅宗與柳毅乘坐龍駒,立刻到了燕石山上。
以高視下,看陣前卻甚清楚。
隻見忽然陰雲四起,狂風大作,一聲雷響,冰雹傾下。
一頓飯時間,平地水深三尺。
吐蕃人馬腳浮,不能着地,龍鱗軍大肆殺戮。
殺來殺去,隻剩下鄂思勒和耶律夫人,率百餘殘卒,往塞外鼠竄而逃。
一時雨歇雲散,龍鱗軍與螭娘并不知那裡去了。
肅宗向柳毅道:“前此沙漠遇難,寅氏冒火救駕。
今茲巴裡陳師,辰氏以水破敵。
若非賢卿夫婦相幫,則唐朝宗社危矣!”柳毅奏道:“此系列祖默佑,陛下洪福,微臣夫婦何敢居功!” 柳毅保定肅宗轉回長安。
滿朝文武,無不慶賀吐蕃王納表投降。
叙次戰功,柳毅官複原職,外更加獎賞。
黃門官捧旨出朝,柳毅拜接已畢,讀其诏雲: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材無文武,應建奇功。
人無男女,須抱雄略。
爾河西節度柳毅夫婦三人,姿本神異,品越凡庸。
救主難于沙漠,奸宄斂迹;破吐蕃于巴裡,寇虜潛形。
功業非常,崇獎宜優。
茲封爾為平康王,辰氏為龍骧夫人,寅氏為虎翼夫人。
于戲綸音下頒,用揚一時之烈,鴻休仰承,永标百代之名。
柳毅入朝謝恩,黃門官回朝複命。
住了幾日,肅宗旨下:着工部擇選地基,雇覓工匠,支發帑銀,給節度柳毅修建王府,仍照,故例。
是時盧杞适當拜相,柳毅避其奸險,恐遭彈謗,入朝辭道:臣以草莽愚夫,叨膺爵賞,已屬愧不敢當。
況京畿重地,臣有何功,敢與諸王并立門戶!仍願身列原職,用效奔走,伏乞聖恩,銜感無既。
肅宗見奏,笑道:“卿之微意,朕已知之。
”即命工部行文朗州郡守,支領庫銀,就在武陵縣梅花村柳毅故處起蓋王府,且按下不題。
着柳毅仍任節度事,提柳萼、柳華進京補缺,一個補了中書令,一個補了詹事府。
俟王府告竣,令其回家終養。
卻說湖廣藩司委員在梅花村上修造王府,規模甚是闊大:前邊是一座大門,進去是一座儀門。
儀門以内,東西兩列班房,中間是一座大堂。
大堂以後,正中一座二堂,東西相對是兩廂房。
二堂後才是宅門,進去宅門,正北是一座堂樓,東西相對是兩座配樓。
左有暖室,右有涼廳。
後有花園,台閣池沼,無不齊楚。
起初修蓋堂樓,上梁之日,又逢十五。
到得月正南時,有一塊紫雲,上接月光,下觸樓台。
從月中走出幾位神仙,腳登紫雲,步入樓内。
笑語半夜,仍從紫雲升入月中而去。
監工官員、一切人等,莫不稱為神奇。
東樓上梁,有一赤龍蟠繞其上;西樓上梁,有一黑虎坐踞其側。
王府工竣,報奏朝廷,監工官員就把這三件異事并為題明。
肅宗覽疏,驚異道:“柳卿夫婦,俱有仙姿,定不久羁人間也。
”遂禦筆親題匾額三面,并對聯一付委官送去。
堂樓上是三字匾,名為“跻雲樓”。
東西兩樓是二字匾,東邊樓上的匾寫着“龍室”二字,西邊樓上的匾寫着“虎窟”二字。
堂中有一副對聯,上寫道:奮武揆文,經綸獨創千秋業;妻榮子貴,竹帛永垂百代名。
王府工竣,但不知柳毅回家若何?要知端的,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