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關燈
卻說梅花村王府工竣,柳毅入朝謝恩,肅宗加九錫,賜彩田。

    令柳萼兄弟回家,終養柳毅。

    父子拜阙出朝,擇期歸裡。

    上自諸王,下及百官,阻道奉侍者,莫計其數。

    柳毅向二子道:“衣錦而歸故裡,人生誠為快事。

    可惜你兩位母親不得親見我如此榮耀,想來未免心傷。

    ”柳萼答道:“到得家時,孩兒兄弟兩人一赴洞庭,一往山陰。

    苦苦哀求兩位母親,亦斷無不回來之理。

    ” 行不月餘,已是梅花村前。

    柳毅先拜謝程惠心,然後到了王府門首。

    下得轎來,步入宅中。

    擡頭看時,兩位夫人從東、西兩樓内走出,下階迎道:“老爺征塵況瘁,妾等久候多時了。

    ”柳毅一見大喜,稱道:“賢妻去來不測,真神人也。

    ”令柳萼、柳華各領媳婦,參拜婆婆。

    二位娘子見了兩位夫人,亦甚為驚訝。

    從此一家團圓,拜謝天地。

    莊鄉親友來拜看望者,絡繹不絕,較昔日大不相同,這正是:時當無須送炭日,來者盡是添花人。

     一日,有看門的忽來禀報:“外面有一位官長并一位太太,坐兩乘大轎而來,說系王爺的親眷,住在洞庭湖邊,特來拜賀。

    叫小人先來禀知。

    ”柳毅着柳萼出來迎接,乃是洞庭君夫婦。

    柳毅聞說,親接到大堂階下,讓到内宅相會。

    洞庭君道:“賢婿衣錦榮歸,愚夫婦未能早來相賀,有罪,有罪!”柳毅答道:“小婿幸托嶽丈福力,叼膺王家爵賞。

    又勞遠來看望,如何敢當!”柳毅拜倒在地,洞庭君亦為答禮。

    螭娘同虓兒出來,參拜了爹娘。

    洞庭君向辰夫人道:“寅氏姐姐,真堪與吾兒并肩。

    ”辰夫人道:“寅太太是何等人物,自應有此異女。

    ”虓兒道:“孩兒視姐姐相遜遠矣!爹娘何得如此過獎!”到了午間,就在螭娘樓中設席,款待洞庭君夫婦。

     到了日夕,見一乘駝轎,裡邊坐着位華貴夫人,男仆女童跟有七八個人。

    來到王府門口,向看門的說道:“山陰寅老太太到了!進去先通報一聲。

    ”看門的進來一禀,螭娘向虓兒道:“娘家母親來了,咱作速出去相迎。

    ”虓兒跟定螭娘,迎出儀門以外。

    寅夫人已竟下轎,走到大門裡邊。

    螭娘道:“兒等不知母親下降,未免失誤遠迎。

    ”寅夫人道:“老身猝然相顧,你們那裡知道!”正才說道,柳毅也從裡邊迎出。

     到了中樓,寅夫人看見辰太太,問虓兒道:“這位貴客是誰?”虓兒答道:“是辰家母親,也是今日才來的。

    ”寅夫人道:“平日未曾見過,親家千萬莫怪!”當下兩個重新見禮,螭娘同虓兒一齊過來參拜了寅夫人。

    寅夫人向螭娘說道:“小女素少教訓,諸般全望姐姐領料。

    ”螭娘答道:“妹子諸事練達,遠勝孩兒百倍。

    ”虓兒道:“姐姐性格寬和,孩兒蒙顧多矣!一言難盡。

    ”寅夫人又拜謝了螭娘,辰夫人道:“親家太多禮了!他姊妹們相處甚得,你我做娘的何須過為挂念!” 剛才說完,柳毅進來參拜寅氏夫人。

    寅夫人道:“賢婿如此顯貴,老身怎敢當禮!”柳毅倒身下拜,寅夫人也同拜了。

    洞庭君要請見寅夫人,寅夫人全然不避。

    相見禮畢,洞庭君退出,别室坐下,向柳毅說道:“寅夫人滿面祥光,真乃蓬瀛人物!賢婿毋得以泛常女流視之。

    ”柳毅答道:“微嶽丈相囑,小婿早不敢以凡庸相待。

    ”到了次日,洞庭君先告辭而歸。

    留下辰太太和寅氏夫人少住半年,一并回去。

     看門人又進來禀道:“外面有一位貴客來拜王爺。

    ”柳毅聽說,在中堂相候,着人請進,卻是錢塘君辰傑。

    柳毅遠遠望見,連忙降階相迎。

    彼此攜手,進了中堂,相見叙禮坐定,錢塘君道:“賢侄坦位列鼎铉,老夫告叨榮耀。

    ”柳毅答道:“愚侄婿仗托叔嶽山鬥,幸獲蒙恩朝廷,幾不勝任多矣!”錢塘君道:“賢侄坦不必過謙!昔年間遊洞庭時,我所說上山伏虎豹,下海擒蛟龍,以此揚名當代。

    這幾句話可落空否?”柳毅道:“叔嶽所言果然不謬。

    ”彼此大笑。

    螭娘同虓兒出來參拜了叔父,設席款待。

    錢塘君僅住一宿而去。

     卻說柳毅回家住了半年,啟了一本,請追封先代并嫡妻賈氏。

    疏上,批準:诰封柳潔為樂善王;诰封莊氏為淑德夫人;诰封嫡妻賈氏為淑懿夫人。

     皇上發帑銀千兩,令其建坊。

    柳毅入朝謝恩,肅宗厚加賞賜而歸。

     螭娘勸柳毅把賈慶長二子招到府來,照管成名,聘娶了範維寶二女為妻。

    柳毅念他父親修橋濟人,緻有此報。

    就雇覓工夫,把橋重修了一番。

    刻石于上額,其橋曰“普濟橋”。

     一日,辰太太、寅夫人在樓上奕棋,忽一女仆進來說道:“看門的請辰老太太,有要事相禀。

    ”辰太太下的樓來,看門人禀道:“外邊有個黑長漢子,領着一個女人,卻甚爽利。

    說他姓熊名良,住在蟠龍山内。

    夫婦兩人度日不過,要投在王爺府下為奴。

    但恐二太太不容,先央辰老太太給他說個人情。

    ”辰太太道:“為人方便,自是好事。

    叫他進來,我再問他。

    ”看門人回信熊良,辰太太随後步至中堂。

    熊良夫婦跟着看門人走進堂前,一見辰太太,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