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切是那樣體面,那樣令人欣慰,眼前的一切喜悅,未來的一切希望。

    通通包含在其中。

    凱瑟琳迫不及待地接受了邀請,隻提了一個保留條件。

    要得到爸爸媽媽的允許。

    “我馬上就給家裡寫信,”她說,“他們要是不反對的話,我敢說他們不會反對——” 蒂爾尼将軍曾到普爾蒂尼街拜訪過凱瑟琳的貴友,艾倫夫婦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因而他同樣感到十分樂觀。

    “既然艾倫夫婦都同意你去,”他說,“别人也會通情達理的”。

     蒂爾尼小姐雖說比較溫和,但是幫起腔來還是十分懇切。

    不一會兒工夫。

    事情已經談妥,隻等富勒頓方面批準。

     這一上午的事情,使凱瑟琳心裡嘗到了懸慮、放心和失望的種種滋味,可是現在卻安然沉浸在萬分的喜悅之中。

    她帶着欣喜若狂的心情,滿腦子想着亨利,滿嘴巴念叨着諾桑覺寺,急火火地往家寫信。

    莫蘭夫婦已經把女兒交給了朋友,相信他們都很謹慎。

    覺得在他們眼皮下結成的友誼肯定是正當的,于是便讓原郵班捎來回信,欣然同意女兒去格洛斯特郡做客。

    這個恩惠雖說并未超出凱瑟琳的期望,但卻使她百分之百地相信。

    她在親朋與運氣,境況與機遇上,比任何人都得天獨厚。

    仿佛一切因素都在協力成全她似的。

    最初,承蒙她的朋友艾倫夫婦的美意,她接觸了這些場面,嘗到了各式各樣的樂趣。

    她的每一種情感,每一種喜愛,都得到了愉快的報償。

    她不管喜歡哪一個人,都能與其建立起親密的友誼。

    伊莎貝拉對她的厚愛将以姑嫂關系固定下來。

    她最希望赢得蒂爾尼一家的垂愛,而蒂爾尼家則出乎意料地采取這個措施,緻使他們的密切關系得以繼續下去。

    她要成為他們的佳賓,跟她最喜歡接近的人在同一幢房子裡住上幾個星期。

    這還不算,這房子還是座寺院!她喜愛古老的建築僅次于喜愛亨利·蒂爾尼。

    當她不想蒂爾尼的時候,古堡和寺院通常構成她夢幻中最有魅力的東西。

    幾星期來,她一直心馳神往地希望能到那些古堡的壁壘高塔,或是寺院的回廊去看一看,考察考察,隻要能去逛上一個鐘頭就不錯了,希望再大似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然而,事情居然就要發生了。

    她要見到的不是一般的住宅、府第、邸宅、莊園、宮廷、别墅,諾桑覺偏巧是個寺院,她要住到寺院裡去。

    每天要接觸潮濕的長廊、狹小的密室、傾圮的小教堂,她還情不自禁地希望聽到一些沿襲已久的傳說,見到一些關于一位不幸修女的可怕記錄。

     令人驚奇的是。

    她的朋友們似乎并不因為有這樣的家,而感到洋洋得意。

    他們一想到自己的家,總是表現得那樣謙恭。

    這一點隻有早先的習慣力量能夠加以解釋。

    他們出身貴門,卻不恃貴驕人。

    住宅的優越和身的優越一樣,對他們都算不了什麼。

     凱瑟琳急切地問了蒂爾尼小姐許多問題。

    但是她思想過于活躍,蒂爾尼小姐回答了這些詢問之後,她對諾桑覺寺的了解幾乎不比以前更清楚,她還隻是籠統地知道:該寺在宗教改革時期本是個财産富足的女修道院,改革運動消亡後落到蒂爾尼家族的一位遠祖手裡;過去的建築有很大一部分保留下來,構成目前住宅的一部分,其餘部分都傾圮了;寺院坐落在一道峽谷的低處,東面和北面存漸起的栎樹林作屏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