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柯壽菊
柯壽菊,字丹薏,廣陵樂工女生。
其大母八十誕辰,夢女冠持贈丹菊一枝為壽,翌晨,女生,進以名之。
髫龀失怙恃,叔無賴,鬻入勾欄中。
六七歲,聞人誦詩,竊愛之;見文士即求指授,一聽了了。
十歲初度,口占一絕雲:“戲控青鸾下碧空,十年塵夢堕西風;此生不作韓樞密,願抱秋心老蕊宮。
” 一時傳誦,佥謂是兒命薄心高,恐非佳兆。
及長,美而俠;富兒大賈,争以纏頭媚之,辄時分濟寒。
年二十,自以千金脫籍。
私謂狎客某甲曰:“兒齒日漸增矣,浮沉風塵中,終無了局。
頻年積,不下十萬金,頗可自給。
願乘色未衰,擇一才貌懼優、可同白首者,托以終身。
君閱人多矣,煩留心物色;倘當意,不吝謝也。
”甲笑曰:“諾,容徐圖之。
”有山陰陶公子者,少年俊美,薄遊廣陵;豔女之名,兼利其資,賂甲求為說合。
時女已獨居謝客,甲特往述公子向慕意,并盛誇其門第才貌。
女命導公子至,相而後可。
既至,果一見目成,兩心相許。
公子言妻相祭頻年,死在旦夕,雖暫居鋍室,一俟中饋虛人,即當正位。
甲居中慫恿,女喜,遂定割臂之盟。
定情後,兩情缱绻,誓同生死。
居無何,公子告女曰:“将如京師,納資求官。
”問:“何官之求?”曰:“倅丞可耳。
”問:“何不求守牧?”曰:“固所願也,奈資不足何?”問:“所绌兒何?”曰:“五千金足矣。
”女笑曰:“此亦甚易辦,妾當足成之。
奈何甘就冷宦?”公子大悅。
翌日,女為治任祖錢,出五千金付公子曰:“趣速經營,早去早歸,免妾久盼。
”公子唯唯,訂期珍重而别。
逾期公子不至。
女問某甲,但飾語支吾;及堅诘不已,甲乃實告。
公子固攜歸鄉裡,入京求官,皆屬诳語,且其妻悍妒,亦不敢納妾媵。
女知為公子所賺,殊不恚憤,笑謂甲曰:“妾初見若言大氣浮,固慮少年輕薄,不可終恃,今果然也。
”因詳問公子裡居第宅,自買太平巨舫,攜媪婢五六人,徑如山陰,僦屋而居,與公子望衡對宇,戒衆勿洩。
瞷公子母壽辰,賀客盈門,女華妝命輿往。
公子方肅賓在堂,驟見女至,大驚失色。
衆客不知誰何?睹女容光煥發,訝為天人,凜然不敢正視。
女乃向衆客斂衽緻詞曰:“妾廣陵樂工女柯壽菊也。
諸公非公子族黨,亦必貴戚,妾有微忱,願為諸公陳之,可乎?”佥曰:“願聞。
”女遂備述公子賺已始末,已,乃指公子而數之曰:“妾始以若貴公子,必知自愛,故遽以終身相托,不虞輕薄兒居心龌龊。
但涎妾賣笑金,巧設騙局,自以為得計,不知妾賣笑金固用之不竭,特笑若太器小,無福以消受之耳。
”公子聞之,汗流滿頤,惶愧俯首,默無一詞。
衆客為之緩頰,并好言撫慰,願其為調停,令公子謝過,仍踐前盟。
女謝曰:“諸公休矣,此等龌龊兒,妾誓不與相見。
今所以不憚勞苦,千裡而來者,誠以若今日可負妾,異日負君、負親、負妻、負友亦何不可!故特将若人暴告諸公,俾各慎與交遊,勿受其詐耳!” 衆以女言爽訣,知不可挽,因謂公子所攜歸五千金,當如數返璧。
女笑曰:“此尤細事。
若重利輕義,妾則不然;今既為若所賺,直如當日纏頭少博此戋戋耳。
況妾平日赒濟究困,浪擲何止倍蓰。
若既愛之,亦第蹴爾與之,以大快其欲可也!妾去矣。
”遂别衆,從容上輿登舟而去。
公子面如死灰。
衆相對歎息,但讪诮公子薄幸而已。
女旋廣陵,幡然變計,曰:“一誤不可再誤。
今必得一中年名士之在官者而事之,且非續娶不可。
” 會淮安府教授周廣文五十喪偶,遣媒求為繼室,女夙耳周固名士,欣然許之。
嫁後,琴瑟甚敦。
越歲,生一子,周益嬖之。
前室固有二子。
嘗與女言:“冷官多子,慮垂老無以資俯育。
” 女曰:“奈何?”周曰:“差老固善鸱夷術,向苦無資,聞卿多私蓄,若假我權子母,不患不得什佰息也。
”女曰:“業夫妻矣,曷不早言,妾物即君物,但揮霍耳。
何假為?”遂傾箱罄出所蓄十萬金付之。
周得金,罷官業鹾。
不三年,得子金二十萬。
即罷所業。
肆筵設席,延女上座,自捧卮以獻曰:“賴卿母金得少弋獲,子孫不憂凍餒,皆卿之賜!雖然卿出身平康,無不知者,仆縱疏狂,亦不合俨然聘為繼配。
即仆自願之,其如天下後世口實何?”女曰:“妾從君生子,已扶床矣,何忽出此言?豈疇昔申旦之誓,非君意耶!”周曰:“良有之。
向以聞卿所蓄甚富,姑妄言之;藉可運籌生色,一洗寒酸。
今幸如願,卿之母金當仍歸趙,并酬以什一之息。
我有旨蓄,亦以禦冬。
老夫髦矣,卿近中年,獨居鳏處,兩足存活。
自今以往,永與卿決矣。
”女曰:“決則決矣,妾所生雛,将焉置之?” 周曰:“卿如難割愛,将雛俱去可耳。
”女曰:“諾。
”即日攜子挾金,仍旋廣陵。
以鸠工庀材,大治第宅;購良田沃産,擇老成紀綱司之。
每歲出納,躬自會計,日益饒富,不惜厚俸延名師以課子。
子十四歲,周殁。
女赍重赙,攜子斬衰臨吊,周之二子拒之,不許入口,恸哭而返。
或謂女十歲時所為詩,終成谶語。
所謂心高命薄者,非耶?自以郁郁不樂。
四十歲後,改号瘦菊老人。
然風骨珊珊,雖當中年,望之猶如二十許人。
彩鳳 新昌孫秀才,轶群清才,玉貌工琴,善吟詠,灑然裙屐少年也。
家故鄉居,偶入城訪戚,歸途遇雨,渾身沾濕。
見道旁有草舍,扣門,一叟出應,延之草堂。
燃火燎衣,留款酒馔,家無僮仆,僅一婢往來供給。
翁亦蹀蹀其勞。
孫不自安,乃起挽坐,叟言庸姓,中州人,流寓于此。
年七十喪偶,止一女彩鳳,年十六矣。
言己,亦轉叩孫,孫以實對。
叟曰:“觀子儀表,必非久人下者;室女幸不陋劣,願附為婚姻。
”孫辭已聘,叟固言無妨,曰:“仆鐘漏待盡,久欲棄家訪道,徒以弱息累人,今得事君子,于願已了。
”孫曰:“感翁厚意,何敢固卻?但家有慈母,尚容禀白。
”叟曰:“此固應爾。
”方展叙間,天已逼冥,叟留暫宿,導至草堂夾室,竹床髹幾,位置楚楚;插架書卷極富,壁懸素琴一張。
叟陪夕飧,茗飲劇談,旋見小婢捧衾褥至,叟囑安置,遂去。
孫思訂婚之言,輾轉不寐。
俄聞房後彈琴聲,音調清越,憂思約指;細聽,乃《關雎》之次章。
孫觸所好,披衣起,亦取壁上琴,鼓《鳳求凰》之操,并占《菩薩蠻》一阕記之,詞曰:“無端一陣廉纖雨,天公苦苦留人住,雨後月華生,幽人分外明,隔牆琴韻度,細把憂思訴。
輾側睡難安,知他玉指寒。
” 天既明,叟出,作别。
回家向母緬述其事。
母慮物議,且恐失母之雛,未娴閨訓,不允,孫内戀女,外迫慈訓;心違意迫,無計可施,久之遂玻初猶支離搘拄,月餘,奄奄一息矣。
孫固雙祧,其從母見其瘠,詢得其故。
怼曰:“姆姆何守頭巾戒?殺吾兒,我倆人他日将誰依乎?”遂浼其父赴唐翁媒定涓吉,兩娶焉,原聘楊,固大家女,亦娴翰墨。
孫得溫柔鄉,有終焉之志。
既而,母促孫入都赴試。
彩曰:“途中恐有意外,我當偕行。
”孫慮母不允,彩曰:“不必白母,我自有策。
” 早旦朝母,請曰“郎入都,兒欲暫歸,省視老父。
”母允之。
彩囑孫先行,逆旅相待,三更許果來。
問:“深夜何能一人至此?”彩曰:“實告君,我狐仙也。
因與子有夙緣,故相從。
” 是晝則同車,夜則伺枕,惟孫見之,他人皆不見也。
行至荏平,王倫變起,賊黨欲屠城。
孫張惶無措,彩搖手令無聲;探懷出紙剪人馬無算,大才盈指,向空撒去,旋見神兵鼓噪至。
賊疑官軍有備,乃駭竄去。
孫得無恙。
将抵京,辭孫先歸,留之不可,出三藝一詩。
令孫熟之。
曰:“出闱即歸,今科必捷。
君命止孝廉,明歲亦不能入闱也。
”是科果獲隽。
旋即奉嗣母諱,不及北上。
彩後與楊各生一子。
一日,彩歸甯,以兒付楊曰:“托姊善視,饑時但飼以飯,切勿與乳也。
”彩去,楊愛兒逾于己出,兒飲以乳哺之。
彩歸嗅兒,嗔曰:“與姊雲何?今違我戒,子不育矣。
”遂怫然去。
未三日,兒果驚死。
彩亦從此絕迹。
嚴武 唐西川節度使嚴武,少時使氣任俠,嘗于京師與軍使鄰居。
軍使女美,窺見之,賂左右誘而竊之以逃。
軍使告官,且以上聞,诏遣萬年縣捕賊官乘遞追逐。
武舟自鞏縣聞,懼不免,飲女酒,解琵琶弦以缢之,沉于河。
明日,诏使至,搜之不得。
此武少年時事也。
及病甚,有道士從峨嵋山來谒。
武素不信巫觋之類,門者拒之。
道士曰:“吾望君府,鬼祟氣橫,所以遠來。
”門者納之。
未至階,自為呵叱,論辯久之。
謂武曰:“君有仇冤,君知之乎?”武曰:“無之。
”道士曰:“階前冤女,年十六七,頸系一弦者,誰乎?”武叩首曰:“有之,奈何?”道士曰:“彼雲欲面,盍自求解。
”乃灑掃堂中,令武齋戒正笏立檻内,一童獨侍檻外。
道士坐于堂外行法。
另灑掃東閣,垂簾以俟女至。
良久,閣中有聲。
道士曰:“娘子可出。
”其女披發頸弦,褰簾而出。
及堂門,約發拜武。
武驚慚掩面。
女曰:“妾雖失行,無負于公,公何太忍!縱欲逃罪,何必忍殺?含冤已久,訴帝得伸。
”武悔謝求免,道士亦為之請。
女曰:“事經上帝,已三十年矣;期在明晚,言無益也。
” 遂轉身還閣,未至簾而失其形矣。
道士謝去。
武乃處置家事,明晚遂卒。
宓珠 莫公子熔生,西浙人;美豐姿,喜修飾,自诩為羊車中人。
失怙恃,幸依乃叔某太史公。
年十七,因丁壬錯迕,尚未下玉鏡台。
太史官京師,公子家居,漸知盜仆婦,太史夫人不知也。
浙之大家,多傭貧家女司女紅,蕩婦恒與主人私。
夫人素審西鄙顧某婦葉氏賢,浼佃人郎當往募。
婦來,則攜一幼女名宓珠者,荊钗韋布,袅娜可人,年十五,即拈針襄母勞。
公子蓦見女,即瑩瑩眼垂青,而女多避匿,不能與之語。
葉氏偶小恙,公子為折券量藥,極殷勤。
小愈,使女出拜,挽以手,始得與女語。
然欲挑之者屢矣,苦無隙。
一日,葉侍夫人看園中牡丹,公子袖荔枝翩然至,适女獨處操刀尺,見而欲逸,為其所阻。
問曰:“公子将何為?”公子面赤及心忐忑,不能吐一字,久始戰兢以荔枝進。
女堅卻不顧。
公子情急,拚決裂曰:“小生為卿骨柴立,夢颠倒矣。
”言次,欲攬其袖,女欲号,公子懼去,猶回顧曰:“忍哉卿也。
”他日,又蹈隙往,仍如前狀。
女投剪而起曰:“妾雖貧,非歌《陌上桑》者,公子好自愛。
”公子灑涕曰:“小生不敢望非禮,不過乞卿一言,訂三生約耳。
否則為卿死,恐不能視卿獨生。
”女思之良久,曰:“公子深情已篆心曲,但未審以妾為婦耶?為妾與婢耶?”曰:“妻也。
若以卿為妾,不怕折壽算與?”女信之,曰:“雞骛得随鳳凰,誠家長之所深願,若媒妁佳,無不諧。
”曰:“是非先與卿盟不可。
”突夫人至,見女與公子語,以為兩小無猜,不深疑。
一夕,女坐空庭望月,公子瞰人靜,脅入已室,相與拜雙星,盟百年;然後扶之榻上坐,欲與亂。
女嬌嗔曰:“先污後嫁,他時花燭,郎能信其貞也?”公子敬愛,欲互贈佩玉。
曰:“妾之一身,皆郎所有矣,何必重物。
”旋見花枝弄影,疑懼遽去。
葉事藏将告歸,女更私囑公子曰:“前夕之盟,可信否耶?”曰:“天日之誓,何能兒戲!”女流涕曰:“公子閥閱,恐非寒家所稱,即不敢拗長上成敵體;然柳枝桃葉,亦妾所甘。
倘負斯盟,妾有死耳。
” 公子以巾代拭淚曰:“此固小生日夜所籌者,行當婉陳夫人玉成之。
夫人慈,卿所知也,倘中變,小生亦死以報卿。
”女歡喜,斂袖曰:“郎真有情人也。
昔有盲者,推妾命雲:‘有夫人分。
’今果然耶!”再三叮囑而别。
而生終未敢以此意達夫人。
時太守已外任成都太守,遣亻平接眷走巴蜀,公子與焉。
太史見其玉立,頗不群,愛而撫摩曰:“阿侄好努力讀經史,我已聘得吳侍禦女名晨香為汝婦,渠家無白腹東床也。
”公子佯拜謝,而心終戀宓珠,既而轉念曰:“危矣哉,幸未污渠清白也。
”一朝親迎,視晨香美絕倫,且工吟詠,媵婢亦端麗,較宓珠且有上下床之别,私心自笑曰:“昔何餓眼,抑見之不廣也。
危矣哉,幸未以佩玉為質也。
”時新傭劉妪,女紅不亞葉氏,惟居恒白晝掩關眠,以為病,不之異。
晨香命婢子小鸾師事。
劉笑謂公子曰:“他日為郎作小星!”夫人亦笑曰:“此女頗肖顧女宓珠,特不如其慧耳。
”時宓珠居鄉裡,年已及笄;夕蔔燈花,晨占鵲語,而公子久無耗。
枕上淚痕滿焉。
其父顧某,将聯婚于東村某大戶;女窘急,私告于姨。
姨疑已破瓜,女泣白其無,探隐處仍處子。
往詢女母,茫然;轉告顧某,大怒,仍執目前議。
女泣曰:“莫公子誓言在耳,背之不祥;乞父往詢渠,如無其事!兒甘心嫁田舍郎。
”姨亦慫之曰:“事若真,豈不門楣光?适郎當将往蜀,即浼為傳語。
”郎至,見上下均稱娘子美而賢,即錯愕不敢啟齒;歸告所以。
顧诮女曰:“若何?汝曷對鏡自照,發蓬蓬尚欲嫁金龜婿耶!”女默然。
東村某大戶遂委禽,資頗豐。
是夕,女猶與母絮絮語。
明晨,寝門堅閉;闖之,則已粱上雉經矣,大戶索聘資甚急,某益怒,罵婦曰:“不端婦,始生不肖女,行當斧鑽加汝頸!”婦既痛且辱,哀哭至夜午,亦逡巡自挂東南枝。
顧某欲興訟,鄰曰:“勢既懸,又無憑,奈何?”乃草草薄殓母子,瘗北邙。
迢迢數千裡,公子誠不知也。
一日,門中偶與小鸾嬉,劉妪目之笑,吃吃不休。
公子曰:“婆子颠病作耶?”曰:“某非颠也,公子忍哉!”公子大詫,請間,乃屏而問故。
曰:“公子曾戲一垂髻人否?”曰:“娘子天人,尚隴蜀那!”曰:“裡居耳?”曰:“無。
”曰:“顧宓珠,何人耶?”乃遑遽不知所雲。
曰:“冤孽哉!渠為公子背盟,母子斃命;訟諸閻摩,準其報冤索公子債。
我此群勾魂使也。
日昨群神準漸神劄,知渠渡關津須時日,先與我勾魂票,即公子名,尚懵懵耶!素因夫人遇我厚,始洩,拚冥責。
”公子長跪乞掇;且往告夫人,夫人亦哀。
曰:“事隻一線望,未審娘子允否?如書結發顧氏宓珠木主祀中堂。
渠來,必憑人作鬼語,一家慰且憐,哀且敬,渠心軟,或金鈴系解,仍渠一人。
”夫人婉商于晨香,晨香曰:“但能救夫,何惜讓虛名。
”太史急延僧,宣梵呗祝生天。
正忏侮諷誦間,妪忽奔入曰:“來矣!” 小鸾突倒地,旋躍起拉公子袂,怒曰:“薄幸郎安樂耶!”晨香急抱婢大哭曰:“姊姊且須臾,是非姊姊木主供中堂耶?是非元配荊人姊姊名耶?堂上蘧絈稱夫人者,非姊叔姑耶?此邦二千石稱太尊者,非姊叔舅耶?姊自戕得耗後,一家為姊哭幾昏,姊知其事耶?郎即不義,姊即不憐妹苦耶!妹已兩月妊,他日即姊姊兒,不姊知耶?”且言且哭不辏婢瞠目視良久,曰:“咦,我竟不知妹子若是之可人。
我今悔此一死,且悔孟浪告閻羅。
”夫人亦對之哭曰:“兒死不識我耶?當日在我家喜啖荔枝,恒蓄以飼汝,忘卻耶?汝愛繡牡丹枝,我教汝畫巾,又忘卻耶?前本我之昏瞀,非公子忍,不能恕耶?今佛迦拔汝,能消受耶?”婢亦哭曰:“兒何敢忘夫人德。
”遂與舊相識者一一問訊,且曆述自戕之苦。
生前好負手支頤,仍一一如前态。
夜夕,晨香潛生他處,己與婢聯榻眠,情話極友愛。
圍棋吟詩,與晨香角。
夫人問:“兒不工此,何頃藝之增?”曰:“鬼靈于人也。
”住三日,忽呼公子至,恸數其罪曰:“吾恕汝,還自去解訟獄,所以然者,看吳家妹子面情耳,僥幸哉郎也,薄幸哉郎也!”又回看晨香曰:“我為妹子送一石麟來,兼以報夫人。
”言已倒地,婢遽醒,昏昏如久病之乍瘳者。
遽索劉妪,而妪已睡昏昏,至夕始蘇,曰:“頃送宓娘登程,語剌剌不休,想一去不來矣。
”公子聞之,深自慶幸。
晨香娩期果生一子,極俊英。
湯餅筵開,小鸾忽倒地作宓珠語曰:“妹子速為薄幸郎預後事,不可挽回矣。
”問:“前已蒙姊恕,何又毀議?” 曰:“我已休矣。
奈我母死太苦,訟不已;浙之神亦怒其儇薄,許對質地下。
已置小房舍,獄具當斷之成幽婚,亦無大苦也。
” 婢子旋蘇,而公子倒地斃矣。
晨香守節教子。
年二十八歲,忽微恙,夕起凝妝作詩一律,趺坐而逝。
詩曰:“鸾孤影隻劇堪哀,眉間雙峰鎖不開;原為藁砧甘鋍室,依然冤獄赴泉台。
九原早有司香伴,七字虛抛詠詩才;寄語人間裙屐輩,慎毋薄幸累金钗!” 翠筠 陶竹香,蘇人,入都應京兆試。
道山左臨清,日暮貪行,忘止宿處。
二更許,入一村落,煙戶甚盛;有旅店頗寬敞,遂解裝焉。
陶素耽音律,且喜冶遊。
聞間壁弦索聲甚清越,呼主人問之,答曰:“此征歌選勝之區,佳麗雲集,是不足聽。
有來鳳兒者,色藝并佳,工昆山豔曲,願聞之否?”陶喜,命喚至。
須臾,一妪抱琵琶導,女郎蠻腰細黛,楚楚可憐。
坐定命歌,哀感頑豔,令人泣下。
歌畢,即之行酒。
诘之,曰:“妾江南人,遭亂至此,流落平康;今幸遇君,願垂拯救。
”方共款語,一貴人戎服帶劍,仆從紛纭,擁入東屋。
女覺,愀然。
媪遽入曰:“将軍喚汝,可速去!”女堅坐不動。
俄一健仆兇兇入,直前揪之去。
陶憤甚,未知将軍為何許人,又護從多,不敢出聲。
仆密語曰:“适向後院喂馬,見人首累累;此恐弗善地,亦速行。
”陶曰:“清平世界,當此孔道,誰敢殺人? 想汝眼花耳!”仆不敢言。
陶心念麗人被奪,懊喪不能寐,悄向東屋穴窗窺之。
見将軍上坐,擁女膝上,笑問曰:“一吳下酸伧而猶戀戀。
汝第好好伺應,明當攜汝歸營,免在此迎新送舊也。
”女低首不言,而柔情脈脈,若有所思。
将軍連舉巨觥
其大母八十誕辰,夢女冠持贈丹菊一枝為壽,翌晨,女生,進以名之。
髫龀失怙恃,叔無賴,鬻入勾欄中。
六七歲,聞人誦詩,竊愛之;見文士即求指授,一聽了了。
十歲初度,口占一絕雲:“戲控青鸾下碧空,十年塵夢堕西風;此生不作韓樞密,願抱秋心老蕊宮。
” 一時傳誦,佥謂是兒命薄心高,恐非佳兆。
及長,美而俠;富兒大賈,争以纏頭媚之,辄時分濟寒。
年二十,自以千金脫籍。
私謂狎客某甲曰:“兒齒日漸增矣,浮沉風塵中,終無了局。
頻年積,不下十萬金,頗可自給。
願乘色未衰,擇一才貌懼優、可同白首者,托以終身。
君閱人多矣,煩留心物色;倘當意,不吝謝也。
”甲笑曰:“諾,容徐圖之。
”有山陰陶公子者,少年俊美,薄遊廣陵;豔女之名,兼利其資,賂甲求為說合。
時女已獨居謝客,甲特往述公子向慕意,并盛誇其門第才貌。
女命導公子至,相而後可。
既至,果一見目成,兩心相許。
公子言妻相祭頻年,死在旦夕,雖暫居鋍室,一俟中饋虛人,即當正位。
甲居中慫恿,女喜,遂定割臂之盟。
定情後,兩情缱绻,誓同生死。
居無何,公子告女曰:“将如京師,納資求官。
”問:“何官之求?”曰:“倅丞可耳。
”問:“何不求守牧?”曰:“固所願也,奈資不足何?”問:“所绌兒何?”曰:“五千金足矣。
”女笑曰:“此亦甚易辦,妾當足成之。
奈何甘就冷宦?”公子大悅。
翌日,女為治任祖錢,出五千金付公子曰:“趣速經營,早去早歸,免妾久盼。
”公子唯唯,訂期珍重而别。
逾期公子不至。
女問某甲,但飾語支吾;及堅诘不已,甲乃實告。
公子固攜歸鄉裡,入京求官,皆屬诳語,且其妻悍妒,亦不敢納妾媵。
女知為公子所賺,殊不恚憤,笑謂甲曰:“妾初見若言大氣浮,固慮少年輕薄,不可終恃,今果然也。
”因詳問公子裡居第宅,自買太平巨舫,攜媪婢五六人,徑如山陰,僦屋而居,與公子望衡對宇,戒衆勿洩。
瞷公子母壽辰,賀客盈門,女華妝命輿往。
公子方肅賓在堂,驟見女至,大驚失色。
衆客不知誰何?睹女容光煥發,訝為天人,凜然不敢正視。
女乃向衆客斂衽緻詞曰:“妾廣陵樂工女柯壽菊也。
諸公非公子族黨,亦必貴戚,妾有微忱,願為諸公陳之,可乎?”佥曰:“願聞。
”女遂備述公子賺已始末,已,乃指公子而數之曰:“妾始以若貴公子,必知自愛,故遽以終身相托,不虞輕薄兒居心龌龊。
但涎妾賣笑金,巧設騙局,自以為得計,不知妾賣笑金固用之不竭,特笑若太器小,無福以消受之耳。
”公子聞之,汗流滿頤,惶愧俯首,默無一詞。
衆客為之緩頰,并好言撫慰,願其為調停,令公子謝過,仍踐前盟。
女謝曰:“諸公休矣,此等龌龊兒,妾誓不與相見。
今所以不憚勞苦,千裡而來者,誠以若今日可負妾,異日負君、負親、負妻、負友亦何不可!故特将若人暴告諸公,俾各慎與交遊,勿受其詐耳!” 衆以女言爽訣,知不可挽,因謂公子所攜歸五千金,當如數返璧。
女笑曰:“此尤細事。
若重利輕義,妾則不然;今既為若所賺,直如當日纏頭少博此戋戋耳。
況妾平日赒濟究困,浪擲何止倍蓰。
若既愛之,亦第蹴爾與之,以大快其欲可也!妾去矣。
”遂别衆,從容上輿登舟而去。
公子面如死灰。
衆相對歎息,但讪诮公子薄幸而已。
女旋廣陵,幡然變計,曰:“一誤不可再誤。
今必得一中年名士之在官者而事之,且非續娶不可。
” 會淮安府教授周廣文五十喪偶,遣媒求為繼室,女夙耳周固名士,欣然許之。
嫁後,琴瑟甚敦。
越歲,生一子,周益嬖之。
前室固有二子。
嘗與女言:“冷官多子,慮垂老無以資俯育。
” 女曰:“奈何?”周曰:“差老固善鸱夷術,向苦無資,聞卿多私蓄,若假我權子母,不患不得什佰息也。
”女曰:“業夫妻矣,曷不早言,妾物即君物,但揮霍耳。
何假為?”遂傾箱罄出所蓄十萬金付之。
周得金,罷官業鹾。
不三年,得子金二十萬。
即罷所業。
肆筵設席,延女上座,自捧卮以獻曰:“賴卿母金得少弋獲,子孫不憂凍餒,皆卿之賜!雖然卿出身平康,無不知者,仆縱疏狂,亦不合俨然聘為繼配。
即仆自願之,其如天下後世口實何?”女曰:“妾從君生子,已扶床矣,何忽出此言?豈疇昔申旦之誓,非君意耶!”周曰:“良有之。
向以聞卿所蓄甚富,姑妄言之;藉可運籌生色,一洗寒酸。
今幸如願,卿之母金當仍歸趙,并酬以什一之息。
我有旨蓄,亦以禦冬。
老夫髦矣,卿近中年,獨居鳏處,兩足存活。
自今以往,永與卿決矣。
”女曰:“決則決矣,妾所生雛,将焉置之?” 周曰:“卿如難割愛,将雛俱去可耳。
”女曰:“諾。
”即日攜子挾金,仍旋廣陵。
以鸠工庀材,大治第宅;購良田沃産,擇老成紀綱司之。
每歲出納,躬自會計,日益饒富,不惜厚俸延名師以課子。
子十四歲,周殁。
女赍重赙,攜子斬衰臨吊,周之二子拒之,不許入口,恸哭而返。
或謂女十歲時所為詩,終成谶語。
所謂心高命薄者,非耶?自以郁郁不樂。
四十歲後,改号瘦菊老人。
然風骨珊珊,雖當中年,望之猶如二十許人。
彩鳳 新昌孫秀才,轶群清才,玉貌工琴,善吟詠,灑然裙屐少年也。
家故鄉居,偶入城訪戚,歸途遇雨,渾身沾濕。
見道旁有草舍,扣門,一叟出應,延之草堂。
燃火燎衣,留款酒馔,家無僮仆,僅一婢往來供給。
翁亦蹀蹀其勞。
孫不自安,乃起挽坐,叟言庸姓,中州人,流寓于此。
年七十喪偶,止一女彩鳳,年十六矣。
言己,亦轉叩孫,孫以實對。
叟曰:“觀子儀表,必非久人下者;室女幸不陋劣,願附為婚姻。
”孫辭已聘,叟固言無妨,曰:“仆鐘漏待盡,久欲棄家訪道,徒以弱息累人,今得事君子,于願已了。
”孫曰:“感翁厚意,何敢固卻?但家有慈母,尚容禀白。
”叟曰:“此固應爾。
”方展叙間,天已逼冥,叟留暫宿,導至草堂夾室,竹床髹幾,位置楚楚;插架書卷極富,壁懸素琴一張。
叟陪夕飧,茗飲劇談,旋見小婢捧衾褥至,叟囑安置,遂去。
孫思訂婚之言,輾轉不寐。
俄聞房後彈琴聲,音調清越,憂思約指;細聽,乃《關雎》之次章。
孫觸所好,披衣起,亦取壁上琴,鼓《鳳求凰》之操,并占《菩薩蠻》一阕記之,詞曰:“無端一陣廉纖雨,天公苦苦留人住,雨後月華生,幽人分外明,隔牆琴韻度,細把憂思訴。
輾側睡難安,知他玉指寒。
” 天既明,叟出,作别。
回家向母緬述其事。
母慮物議,且恐失母之雛,未娴閨訓,不允,孫内戀女,外迫慈訓;心違意迫,無計可施,久之遂玻初猶支離搘拄,月餘,奄奄一息矣。
孫固雙祧,其從母見其瘠,詢得其故。
怼曰:“姆姆何守頭巾戒?殺吾兒,我倆人他日将誰依乎?”遂浼其父赴唐翁媒定涓吉,兩娶焉,原聘楊,固大家女,亦娴翰墨。
孫得溫柔鄉,有終焉之志。
既而,母促孫入都赴試。
彩曰:“途中恐有意外,我當偕行。
”孫慮母不允,彩曰:“不必白母,我自有策。
” 早旦朝母,請曰“郎入都,兒欲暫歸,省視老父。
”母允之。
彩囑孫先行,逆旅相待,三更許果來。
問:“深夜何能一人至此?”彩曰:“實告君,我狐仙也。
因與子有夙緣,故相從。
” 是晝則同車,夜則伺枕,惟孫見之,他人皆不見也。
行至荏平,王倫變起,賊黨欲屠城。
孫張惶無措,彩搖手令無聲;探懷出紙剪人馬無算,大才盈指,向空撒去,旋見神兵鼓噪至。
賊疑官軍有備,乃駭竄去。
孫得無恙。
将抵京,辭孫先歸,留之不可,出三藝一詩。
令孫熟之。
曰:“出闱即歸,今科必捷。
君命止孝廉,明歲亦不能入闱也。
”是科果獲隽。
旋即奉嗣母諱,不及北上。
彩後與楊各生一子。
一日,彩歸甯,以兒付楊曰:“托姊善視,饑時但飼以飯,切勿與乳也。
”彩去,楊愛兒逾于己出,兒飲以乳哺之。
彩歸嗅兒,嗔曰:“與姊雲何?今違我戒,子不育矣。
”遂怫然去。
未三日,兒果驚死。
彩亦從此絕迹。
嚴武 唐西川節度使嚴武,少時使氣任俠,嘗于京師與軍使鄰居。
軍使女美,窺見之,賂左右誘而竊之以逃。
軍使告官,且以上聞,诏遣萬年縣捕賊官乘遞追逐。
武舟自鞏縣聞,懼不免,飲女酒,解琵琶弦以缢之,沉于河。
明日,诏使至,搜之不得。
此武少年時事也。
及病甚,有道士從峨嵋山來谒。
武素不信巫觋之類,門者拒之。
道士曰:“吾望君府,鬼祟氣橫,所以遠來。
”門者納之。
未至階,自為呵叱,論辯久之。
謂武曰:“君有仇冤,君知之乎?”武曰:“無之。
”道士曰:“階前冤女,年十六七,頸系一弦者,誰乎?”武叩首曰:“有之,奈何?”道士曰:“彼雲欲面,盍自求解。
”乃灑掃堂中,令武齋戒正笏立檻内,一童獨侍檻外。
道士坐于堂外行法。
另灑掃東閣,垂簾以俟女至。
良久,閣中有聲。
道士曰:“娘子可出。
”其女披發頸弦,褰簾而出。
及堂門,約發拜武。
武驚慚掩面。
女曰:“妾雖失行,無負于公,公何太忍!縱欲逃罪,何必忍殺?含冤已久,訴帝得伸。
”武悔謝求免,道士亦為之請。
女曰:“事經上帝,已三十年矣;期在明晚,言無益也。
” 遂轉身還閣,未至簾而失其形矣。
道士謝去。
武乃處置家事,明晚遂卒。
宓珠 莫公子熔生,西浙人;美豐姿,喜修飾,自诩為羊車中人。
失怙恃,幸依乃叔某太史公。
年十七,因丁壬錯迕,尚未下玉鏡台。
太史官京師,公子家居,漸知盜仆婦,太史夫人不知也。
浙之大家,多傭貧家女司女紅,蕩婦恒與主人私。
夫人素審西鄙顧某婦葉氏賢,浼佃人郎當往募。
婦來,則攜一幼女名宓珠者,荊钗韋布,袅娜可人,年十五,即拈針襄母勞。
公子蓦見女,即瑩瑩眼垂青,而女多避匿,不能與之語。
葉氏偶小恙,公子為折券量藥,極殷勤。
小愈,使女出拜,挽以手,始得與女語。
然欲挑之者屢矣,苦無隙。
一日,葉侍夫人看園中牡丹,公子袖荔枝翩然至,适女獨處操刀尺,見而欲逸,為其所阻。
問曰:“公子将何為?”公子面赤及心忐忑,不能吐一字,久始戰兢以荔枝進。
女堅卻不顧。
公子情急,拚決裂曰:“小生為卿骨柴立,夢颠倒矣。
”言次,欲攬其袖,女欲号,公子懼去,猶回顧曰:“忍哉卿也。
”他日,又蹈隙往,仍如前狀。
女投剪而起曰:“妾雖貧,非歌《陌上桑》者,公子好自愛。
”公子灑涕曰:“小生不敢望非禮,不過乞卿一言,訂三生約耳。
否則為卿死,恐不能視卿獨生。
”女思之良久,曰:“公子深情已篆心曲,但未審以妾為婦耶?為妾與婢耶?”曰:“妻也。
若以卿為妾,不怕折壽算與?”女信之,曰:“雞骛得随鳳凰,誠家長之所深願,若媒妁佳,無不諧。
”曰:“是非先與卿盟不可。
”突夫人至,見女與公子語,以為兩小無猜,不深疑。
一夕,女坐空庭望月,公子瞰人靜,脅入已室,相與拜雙星,盟百年;然後扶之榻上坐,欲與亂。
女嬌嗔曰:“先污後嫁,他時花燭,郎能信其貞也?”公子敬愛,欲互贈佩玉。
曰:“妾之一身,皆郎所有矣,何必重物。
”旋見花枝弄影,疑懼遽去。
葉事藏将告歸,女更私囑公子曰:“前夕之盟,可信否耶?”曰:“天日之誓,何能兒戲!”女流涕曰:“公子閥閱,恐非寒家所稱,即不敢拗長上成敵體;然柳枝桃葉,亦妾所甘。
倘負斯盟,妾有死耳。
” 公子以巾代拭淚曰:“此固小生日夜所籌者,行當婉陳夫人玉成之。
夫人慈,卿所知也,倘中變,小生亦死以報卿。
”女歡喜,斂袖曰:“郎真有情人也。
昔有盲者,推妾命雲:‘有夫人分。
’今果然耶!”再三叮囑而别。
而生終未敢以此意達夫人。
時太守已外任成都太守,遣亻平接眷走巴蜀,公子與焉。
太史見其玉立,頗不群,愛而撫摩曰:“阿侄好努力讀經史,我已聘得吳侍禦女名晨香為汝婦,渠家無白腹東床也。
”公子佯拜謝,而心終戀宓珠,既而轉念曰:“危矣哉,幸未污渠清白也。
”一朝親迎,視晨香美絕倫,且工吟詠,媵婢亦端麗,較宓珠且有上下床之别,私心自笑曰:“昔何餓眼,抑見之不廣也。
危矣哉,幸未以佩玉為質也。
”時新傭劉妪,女紅不亞葉氏,惟居恒白晝掩關眠,以為病,不之異。
晨香命婢子小鸾師事。
劉笑謂公子曰:“他日為郎作小星!”夫人亦笑曰:“此女頗肖顧女宓珠,特不如其慧耳。
”時宓珠居鄉裡,年已及笄;夕蔔燈花,晨占鵲語,而公子久無耗。
枕上淚痕滿焉。
其父顧某,将聯婚于東村某大戶;女窘急,私告于姨。
姨疑已破瓜,女泣白其無,探隐處仍處子。
往詢女母,茫然;轉告顧某,大怒,仍執目前議。
女泣曰:“莫公子誓言在耳,背之不祥;乞父往詢渠,如無其事!兒甘心嫁田舍郎。
”姨亦慫之曰:“事若真,豈不門楣光?适郎當将往蜀,即浼為傳語。
”郎至,見上下均稱娘子美而賢,即錯愕不敢啟齒;歸告所以。
顧诮女曰:“若何?汝曷對鏡自照,發蓬蓬尚欲嫁金龜婿耶!”女默然。
東村某大戶遂委禽,資頗豐。
是夕,女猶與母絮絮語。
明晨,寝門堅閉;闖之,則已粱上雉經矣,大戶索聘資甚急,某益怒,罵婦曰:“不端婦,始生不肖女,行當斧鑽加汝頸!”婦既痛且辱,哀哭至夜午,亦逡巡自挂東南枝。
顧某欲興訟,鄰曰:“勢既懸,又無憑,奈何?”乃草草薄殓母子,瘗北邙。
迢迢數千裡,公子誠不知也。
一日,門中偶與小鸾嬉,劉妪目之笑,吃吃不休。
公子曰:“婆子颠病作耶?”曰:“某非颠也,公子忍哉!”公子大詫,請間,乃屏而問故。
曰:“公子曾戲一垂髻人否?”曰:“娘子天人,尚隴蜀那!”曰:“裡居耳?”曰:“無。
”曰:“顧宓珠,何人耶?”乃遑遽不知所雲。
曰:“冤孽哉!渠為公子背盟,母子斃命;訟諸閻摩,準其報冤索公子債。
我此群勾魂使也。
日昨群神準漸神劄,知渠渡關津須時日,先與我勾魂票,即公子名,尚懵懵耶!素因夫人遇我厚,始洩,拚冥責。
”公子長跪乞掇;且往告夫人,夫人亦哀。
曰:“事隻一線望,未審娘子允否?如書結發顧氏宓珠木主祀中堂。
渠來,必憑人作鬼語,一家慰且憐,哀且敬,渠心軟,或金鈴系解,仍渠一人。
”夫人婉商于晨香,晨香曰:“但能救夫,何惜讓虛名。
”太史急延僧,宣梵呗祝生天。
正忏侮諷誦間,妪忽奔入曰:“來矣!” 小鸾突倒地,旋躍起拉公子袂,怒曰:“薄幸郎安樂耶!”晨香急抱婢大哭曰:“姊姊且須臾,是非姊姊木主供中堂耶?是非元配荊人姊姊名耶?堂上蘧絈稱夫人者,非姊叔姑耶?此邦二千石稱太尊者,非姊叔舅耶?姊自戕得耗後,一家為姊哭幾昏,姊知其事耶?郎即不義,姊即不憐妹苦耶!妹已兩月妊,他日即姊姊兒,不姊知耶?”且言且哭不辏婢瞠目視良久,曰:“咦,我竟不知妹子若是之可人。
我今悔此一死,且悔孟浪告閻羅。
”夫人亦對之哭曰:“兒死不識我耶?當日在我家喜啖荔枝,恒蓄以飼汝,忘卻耶?汝愛繡牡丹枝,我教汝畫巾,又忘卻耶?前本我之昏瞀,非公子忍,不能恕耶?今佛迦拔汝,能消受耶?”婢亦哭曰:“兒何敢忘夫人德。
”遂與舊相識者一一問訊,且曆述自戕之苦。
生前好負手支頤,仍一一如前态。
夜夕,晨香潛生他處,己與婢聯榻眠,情話極友愛。
圍棋吟詩,與晨香角。
夫人問:“兒不工此,何頃藝之增?”曰:“鬼靈于人也。
”住三日,忽呼公子至,恸數其罪曰:“吾恕汝,還自去解訟獄,所以然者,看吳家妹子面情耳,僥幸哉郎也,薄幸哉郎也!”又回看晨香曰:“我為妹子送一石麟來,兼以報夫人。
”言已倒地,婢遽醒,昏昏如久病之乍瘳者。
遽索劉妪,而妪已睡昏昏,至夕始蘇,曰:“頃送宓娘登程,語剌剌不休,想一去不來矣。
”公子聞之,深自慶幸。
晨香娩期果生一子,極俊英。
湯餅筵開,小鸾忽倒地作宓珠語曰:“妹子速為薄幸郎預後事,不可挽回矣。
”問:“前已蒙姊恕,何又毀議?” 曰:“我已休矣。
奈我母死太苦,訟不已;浙之神亦怒其儇薄,許對質地下。
已置小房舍,獄具當斷之成幽婚,亦無大苦也。
” 婢子旋蘇,而公子倒地斃矣。
晨香守節教子。
年二十八歲,忽微恙,夕起凝妝作詩一律,趺坐而逝。
詩曰:“鸾孤影隻劇堪哀,眉間雙峰鎖不開;原為藁砧甘鋍室,依然冤獄赴泉台。
九原早有司香伴,七字虛抛詠詩才;寄語人間裙屐輩,慎毋薄幸累金钗!” 翠筠 陶竹香,蘇人,入都應京兆試。
道山左臨清,日暮貪行,忘止宿處。
二更許,入一村落,煙戶甚盛;有旅店頗寬敞,遂解裝焉。
陶素耽音律,且喜冶遊。
聞間壁弦索聲甚清越,呼主人問之,答曰:“此征歌選勝之區,佳麗雲集,是不足聽。
有來鳳兒者,色藝并佳,工昆山豔曲,願聞之否?”陶喜,命喚至。
須臾,一妪抱琵琶導,女郎蠻腰細黛,楚楚可憐。
坐定命歌,哀感頑豔,令人泣下。
歌畢,即之行酒。
诘之,曰:“妾江南人,遭亂至此,流落平康;今幸遇君,願垂拯救。
”方共款語,一貴人戎服帶劍,仆從紛纭,擁入東屋。
女覺,愀然。
媪遽入曰:“将軍喚汝,可速去!”女堅坐不動。
俄一健仆兇兇入,直前揪之去。
陶憤甚,未知将軍為何許人,又護從多,不敢出聲。
仆密語曰:“适向後院喂馬,見人首累累;此恐弗善地,亦速行。
”陶曰:“清平世界,當此孔道,誰敢殺人? 想汝眼花耳!”仆不敢言。
陶心念麗人被奪,懊喪不能寐,悄向東屋穴窗窺之。
見将軍上坐,擁女膝上,笑問曰:“一吳下酸伧而猶戀戀。
汝第好好伺應,明當攜汝歸營,免在此迎新送舊也。
”女低首不言,而柔情脈脈,若有所思。
将軍連舉巨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