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關燈
遣兵守高郵,寶應阻絕揚州饷道。

    未幾淮安、盱眙、泗州皆以糧盡出降。

      庭芝還力戰不屈,糧盡繼以牛皮麴蘖,甚至兵民易子而食,尚無叛志。

    适值福州使命召庭芝為右相,庭芝乃令副使朱煥守揚州,自與姜才引兵七千,赴泰州,不意庭芳方出,朱煥已獻城降元。

    阿術分道追庭芝,庭芝馳入泰州。

    泰州裨将孫貴、胡惟孝,開門出降,姜才因背上生疽,不能迎戰,庭芝急投蓮池,水淺不死,與姜才皆為元兵所執,送往揚州。

    阿術責二人不早被降,姜才憤怒斥道:“我是第一個不降,要殺就殺,何用多言。

    ”遂大罵不止。

    阿術還愛他才勇,不忍即殺,那沒良心的朱煥入言道:“揚州自用兵以來,積屍滿野,皆姜、李二人所為,不殺何待。

    ” 阿術乃将李庭芝、姜才一同殺死。

    揚州人民莫不哀悼! 元兵又轉下真州,趙孟錦、苗再成均死于難,淮東州郡盡為元有!元又命阿刺罕、董文炳、忙兀台、唆都等,引舟師出明州。

    搭出、李恒、呂師夔引騎兵出江西,水陸并進,分循閩廣。

    複檄阿裡海涯,略廣西,先是東莞民态飛與宋制置使趙滑,攻入廣州,逐元降将梁雄飛、熊飛進取韶州,新會令曾逢龍率兵來會。

    元呂師夔,越梅嶺至南雄,趙溍令曾逢龍與熊飛迎戰,逢龍敗死,熊飛走入韶州,守将劉自立以城降,熊飛投水死。

     趙溍遁去,不知所至。

    元阿刺罕、董文炳入處州,宋秀王與擇出兵浙東,戰敗被殺。

      元兵長驅至建甯府,執守臣趙崇饑,福州震動。

    陳宜中、張世傑急備舟,奉帝昰與楊太妃、衛王昺乘舟西行,福州遂陷。

     帝昰至泉州港,招撫使蒲壽庚迎谒,請就州治駐跸。

    張世傑以為非計,遂取壽庚舟西行,壽庚深為怨恨!竟将泉州城内皇親國戚,搜殺多人,舉城降元。

    阿刺罕遂進取興化軍,遣人勸宋參政,知興化軍事,陳文龍出降,文龍斬其使,出戰被執。

     阿刺罕仍勸其降順,文龍以手指腹道:“此中皆節義文章,如何能為你所脅迫。

    ” 遂械送杭州,文龍絕食而死。

    元将阿裡海涯入廣西。

    知邕州馬塈,屯兵靜江,前後數十戰,死亡相藉。

    阿裡海涯遣使谕降,并以元主诏谕,授為廣西大都督,馬墅斬使毀書,誓不背宋。

    阿裡海涯督衆力攻,城破之後,馬塈猶率死士巷戰,臂傷被獲下屈被害,頭已落地,屍尚奮起,逾時乃仆,兵民皆為坑死。

    元兵遂盡取廣西諸州郡。

      那時文天祥尚奔走汀漳,想由江西進兵,即從梅州出兵,克會昌,下雲都,使趙時賞等,分道取吉、贛諸縣,進圍贛州,天祥自居興國縣,指揮調度。

    廣東制置使張鎮孫又克複廣州,張世傑奉帝昰至潮州,複遠軍讨蒲壽庚,傳檄諸路,取邵武軍,奪興化軍。

    淮人張德興、傅高,又用景炎年号舉民兵入黃州,下壽昌軍。

    四川制置副使張珏,自合州進兵,規複泸涪等州,一隅殘局,大有光複的景象。

    其時元諸王昔裡吉,叛于北平,元主調回諸将,改圖北方,所以宋人乘機進兵,克複各處。

      未幾,伯顔即讨平了昔裡吉,又命搭出、呂師夔,李恒等率步兵出大庾嶺,忙兀台、唆都、蒲壽庚、劉深等率舟師下海,追趕二王。

    李恒引兵至興國縣,襲擊天祥,天祥不意元兵忽至,與戰失利,出走永豐。

    守将鄒鳳兵潰,改趨方右嶺,元兵已是追及,部将鞏信、張日中等戰死,餘卒盡潰,天祥妻歐陽氏,二子佛生、環皆為元兵所擄,天祥幾為所及,幸趙時賞坐肩輿後行,元兵問其姓名,時賞詭稱姓文,追兵疑為天祥,拘之而回,天祥始得與長子道生,及杜浒、鄒鳳等奔循州。

    李恒拿了趙時賞,令俘卒辨别,方知并非天祥,時賞不屈而死。

    李恒送天祥家屬北上,二子病死于道中。

    元将唆都救泉州,張世傑解圍而去,邵武、興化複陷。

    唆都取漳州,至惠州,與呂師夔會合,趨廣州,張鎮孫以城降元,淮西義民張德興、傅高,亦皆敗死。

    四川制置副使張珏,亦于景炎三年,為元兵所獲,解弓弦自缢死,諸州複失。

     各路宋兵盡皆敗複,隻有張世傑一軍奉了帝昰奔至淺灘,又為劉深追及,趨避秀山,轉達井澳,忽遇狂風,将帝昰坐船掀翻海灘,連忙救起,已是半死半活,幾日不能出聲。

    張世傑因元兵追來,欲奉帝昰赴占城,陳宜中話名先往招谕,竟自一去不返。

    帝昰行至碙州,遂以疾崩,年止十一歲,也算做了三年的皇帝。

    群臣皆要散去,陸秀夫道:“古人一城一旅,猶可中興,現在百官有司悉具,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