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時,乃是董文炳,點首許之。
文炳從山上疾趨而下,命其弟文忠,率領敢死之士數百名,駕了戰艦,鼓棹渡江。
文炳自引馬軍,沿岸往戰。
水陸兩路人馬,殺得宋軍抱頭鼠竄,逃得無影無蹤,一刹那傾,兩岸已是肅清。
忽必烈親自率兵接應,董文炳之軍早已渡江。
次日全師皆濟,進圍鄂州,分兵破臨江,轉入端州。
右丞相丁大全,平日隐匿軍報,不使上聞;此時蒙兵渡江人人皆知,無從隐匿,隻得申奏軍情,并乞休緻。
理宗遂罷大全為觀文殿大學士判鎮江府。
中書舍人洪芹繳、禦史朱貔孫、饒虎臣等,文章糾劾,理宗始命大全緻仕,召吳潛為左丞相兼樞密使,并出大内銀币,犒賞軍士,又将右丞相一職與賈似道,命他進軍漢陽,為鄂聲州外援。
内侍董宋臣,因邊報緊急,竟請理宗遷都四明。
軍器太監何子舉,密報吳潛道:“車駕一出,都中百萬生靈,何所依賴。
”吳潛連忙入阻,朱貔、孫亦上疏力谏。
理宗還在遲疑,後經謝後堅請留跸,以安人心,方将遷都一事擱置不提。
蒙古兵圍鄂州。
副都統張勝,望援不至,不得已使敵兵道:“這城已為你們所有,但子女玉帛,盡在将台,何不往取呢?”蒙古兵信以為真,遂焚城外居民,移師而去。
恰值襄陽統制高達引兵來救。
賈似道也駐軍漢陽,遙作聲援。
張勝又嚴修守備,蒙古将苫徹拔都兒複進兵攻城,并遣人入城,責張勝背約。
張勝殺其來使,率兵往襲敵營。
苫徹拔都兒早已防備,竟将張勝圍住,左沖右突,不能出圍,張勝拔劍自刎而亡。
幸得呂文德、向士壁、曹世雄等,皆率重兵,相繼來援請賈似道出馬督戰,似道見各軍大集,也就開放子膽前來。
高達自恃武勇,常常輕視似道,每每對人說道他隻知飲酒賭博,懂得什麼軍情,也要來督視軍馬麼?因此遇到開營出戰,必須似道親自慰谕,善言相懇方才出兵,否則必使部下嘩噪軍門。
呂文德谄事似道,每使人呵叱道:“宣撫在此,你們不得亂嘩。
”似道因此恨高德呂。
還有曹世雄、向士璧,也瞧不起似道,一切令行進止,都不關白。
似道心中也深恨二人,正在與敵軍相拒,忽有朝旨到來,命似道移師黃州。
隻因蒙古将兀良合台進攻潭州,江西大震,禦史饒應予上言,鄂州已集重兵,可以無虞,當令似道改防,黃州在鄂州下流,正當兩湖及江西要沖,敵兵倘若渡江出湖,黃州很危險。
左丞相吳潛深然其言,故有此命。
似道亦知北去十分危殆,但已奉朝命,不得不去。
統制孫虎臣,帶了精騎七百護送似道,行抵蘋草坪偵騎飛奔來報道:“北兵将到了。
”似道聞報,吓得面如土色,渾身發抖,口中連連說道:“這遭沒命了! 這遭沒命了!”孫虎臣倒還有些膽量,便安慰他道:“使相不必害怕,待末将去抵擋一陣,再作計較。
”似道戰戰兢兢的道:“我兵隻有七百騎,如何能夠抵敵?” 孫虎臣見他吓到如此地步,料知他不能督戰,隻得說道:“使相且暫退一程,待末将領兵前去罷。
”似道抖着道:“你你你要小心了!”虎臣應聲而去。
似道匆匆的奔回數裡,擇一隐僻之地,藏匿了身體,還一面篩糠似的抖着,一面說道:“死了! 死了!可惜死得不明白!”一直等到日已過午,還不見孫虎臣的消息,隻道虎臣已是沒命,更加着急!好容易挨到天色已竟黑暗,方敢探出頭來,向外張望。
适有兩個騎兵飛馳而至,見了似道道:“使相原來在此,好容易找尋到了,孫統制已經獲勝,捉了一員敵将,先赴黃州,請使相入城。
”似道聞言,轉憂為喜!夤夜趕到了城中。
到了次日,似道擺出威風鼓吹升座,命孫虎臣帶了捉住的一員敵将前來詢問,方知北兵乃是遊騎,并無大隊人馬,捉住的将士名叫儲再興,原是守将降蒙古的。
似道傳令将儲再興斬首,并獎谕了孫虎臣幾句。
不到兩日,潭州、鄂州的警耗接連傳來,似道一無擺布,心内不勝惶恐!沒奈何想了一條最下的計策,陰遣心腹宋京往蒙古營中,自願稱臣納币,懸請退兵。
忽必烈不允。
宋京回報,似道正在着急,合州守将王堅,令部将阮思聰兼程來鄂,報告蒙古主已殁,北軍必退,可設計截他歸路。
賈似道聞報,還是不肯相信,仍遣宋京往蒙古軍前請和。
忽必烈還堅持不許,部下郝經,暗中進言道:“現在遭了大喪,國家無主,宗族諸王,盡生觊觎之心。
若不先發制人,據有大位,恐大王腹背受敵,大事去了。
何不許宋議和,速行北返,另遣一軍,迎先帝靈輿,收皇帝玺,召集諸臣發喪,議定嗣位問題,那時天位有歸,豈不甚善麼?”忽必烈恍然大悟,遂與宋京定議,納江北地,每歲奉銀絹各二十萬,連夜撤兵北去,且檄兀良合台,解潭州圍,令偏将張傑、閻旺于新生矶,趕築浮橋,渡兀良合台,回軍北上。
兀良合台奉檄,退兵至湖北,從新生矶渡了過去,還有殿卒未曾過渡。
忽有宋軍殺來,蒙古兵無心戀戰,被宋軍殺死一百多人,毀去浮橋。
這支宋軍從何而來呢?因劉整獻計于賈似道,令夏貴截敵歸路,卻又遲了一步,隻殺得百餘名殿卒,回來報告似
文炳從山上疾趨而下,命其弟文忠,率領敢死之士數百名,駕了戰艦,鼓棹渡江。
文炳自引馬軍,沿岸往戰。
水陸兩路人馬,殺得宋軍抱頭鼠竄,逃得無影無蹤,一刹那傾,兩岸已是肅清。
忽必烈親自率兵接應,董文炳之軍早已渡江。
次日全師皆濟,進圍鄂州,分兵破臨江,轉入端州。
右丞相丁大全,平日隐匿軍報,不使上聞;此時蒙兵渡江人人皆知,無從隐匿,隻得申奏軍情,并乞休緻。
理宗遂罷大全為觀文殿大學士判鎮江府。
中書舍人洪芹繳、禦史朱貔孫、饒虎臣等,文章糾劾,理宗始命大全緻仕,召吳潛為左丞相兼樞密使,并出大内銀币,犒賞軍士,又将右丞相一職與賈似道,命他進軍漢陽,為鄂聲州外援。
内侍董宋臣,因邊報緊急,竟請理宗遷都四明。
軍器太監何子舉,密報吳潛道:“車駕一出,都中百萬生靈,何所依賴。
”吳潛連忙入阻,朱貔、孫亦上疏力谏。
理宗還在遲疑,後經謝後堅請留跸,以安人心,方将遷都一事擱置不提。
蒙古兵圍鄂州。
副都統張勝,望援不至,不得已使敵兵道:“這城已為你們所有,但子女玉帛,盡在将台,何不往取呢?”蒙古兵信以為真,遂焚城外居民,移師而去。
恰值襄陽統制高達引兵來救。
賈似道也駐軍漢陽,遙作聲援。
張勝又嚴修守備,蒙古将苫徹拔都兒複進兵攻城,并遣人入城,責張勝背約。
張勝殺其來使,率兵往襲敵營。
苫徹拔都兒早已防備,竟将張勝圍住,左沖右突,不能出圍,張勝拔劍自刎而亡。
幸得呂文德、向士壁、曹世雄等,皆率重兵,相繼來援請賈似道出馬督戰,似道見各軍大集,也就開放子膽前來。
高達自恃武勇,常常輕視似道,每每對人說道他隻知飲酒賭博,懂得什麼軍情,也要來督視軍馬麼?因此遇到開營出戰,必須似道親自慰谕,善言相懇方才出兵,否則必使部下嘩噪軍門。
呂文德谄事似道,每使人呵叱道:“宣撫在此,你們不得亂嘩。
”似道因此恨高德呂。
還有曹世雄、向士璧,也瞧不起似道,一切令行進止,都不關白。
似道心中也深恨二人,正在與敵軍相拒,忽有朝旨到來,命似道移師黃州。
隻因蒙古将兀良合台進攻潭州,江西大震,禦史饒應予上言,鄂州已集重兵,可以無虞,當令似道改防,黃州在鄂州下流,正當兩湖及江西要沖,敵兵倘若渡江出湖,黃州很危險。
左丞相吳潛深然其言,故有此命。
似道亦知北去十分危殆,但已奉朝命,不得不去。
統制孫虎臣,帶了精騎七百護送似道,行抵蘋草坪偵騎飛奔來報道:“北兵将到了。
”似道聞報,吓得面如土色,渾身發抖,口中連連說道:“這遭沒命了! 這遭沒命了!”孫虎臣倒還有些膽量,便安慰他道:“使相不必害怕,待末将去抵擋一陣,再作計較。
”似道戰戰兢兢的道:“我兵隻有七百騎,如何能夠抵敵?” 孫虎臣見他吓到如此地步,料知他不能督戰,隻得說道:“使相且暫退一程,待末将領兵前去罷。
”似道抖着道:“你你你要小心了!”虎臣應聲而去。
似道匆匆的奔回數裡,擇一隐僻之地,藏匿了身體,還一面篩糠似的抖着,一面說道:“死了! 死了!可惜死得不明白!”一直等到日已過午,還不見孫虎臣的消息,隻道虎臣已是沒命,更加着急!好容易挨到天色已竟黑暗,方敢探出頭來,向外張望。
适有兩個騎兵飛馳而至,見了似道道:“使相原來在此,好容易找尋到了,孫統制已經獲勝,捉了一員敵将,先赴黃州,請使相入城。
”似道聞言,轉憂為喜!夤夜趕到了城中。
到了次日,似道擺出威風鼓吹升座,命孫虎臣帶了捉住的一員敵将前來詢問,方知北兵乃是遊騎,并無大隊人馬,捉住的将士名叫儲再興,原是守将降蒙古的。
似道傳令将儲再興斬首,并獎谕了孫虎臣幾句。
不到兩日,潭州、鄂州的警耗接連傳來,似道一無擺布,心内不勝惶恐!沒奈何想了一條最下的計策,陰遣心腹宋京往蒙古營中,自願稱臣納币,懸請退兵。
忽必烈不允。
宋京回報,似道正在着急,合州守将王堅,令部将阮思聰兼程來鄂,報告蒙古主已殁,北軍必退,可設計截他歸路。
賈似道聞報,還是不肯相信,仍遣宋京往蒙古軍前請和。
忽必烈還堅持不許,部下郝經,暗中進言道:“現在遭了大喪,國家無主,宗族諸王,盡生觊觎之心。
若不先發制人,據有大位,恐大王腹背受敵,大事去了。
何不許宋議和,速行北返,另遣一軍,迎先帝靈輿,收皇帝玺,召集諸臣發喪,議定嗣位問題,那時天位有歸,豈不甚善麼?”忽必烈恍然大悟,遂與宋京定議,納江北地,每歲奉銀絹各二十萬,連夜撤兵北去,且檄兀良合台,解潭州圍,令偏将張傑、閻旺于新生矶,趕築浮橋,渡兀良合台,回軍北上。
兀良合台奉檄,退兵至湖北,從新生矶渡了過去,還有殿卒未曾過渡。
忽有宋軍殺來,蒙古兵無心戀戰,被宋軍殺死一百多人,毀去浮橋。
這支宋軍從何而來呢?因劉整獻計于賈似道,令夏貴截敵歸路,卻又遲了一步,隻殺得百餘名殿卒,回來報告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