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關燈
免十分驚詫!你道這海船,是何人遣來的?乃是虞允文料定金主雖然敗回,必定不肯甘休,所以派了宋将盛新,率領海船,備下火箭,燒毀金船。

    金主亮見宋軍已有預備,隻得揮軍沖突。

    忽然宋軍船上,一陣鼓聲,那火箭好似萬道金蛇一般,亂舞竄,射在金兵船上,立時延燒起來。

    金主亮連忙督兵撲救,宋兵又從四面馳船縱火,連龍鳳舟也燒着了。

    隻得且撲且逃,好容易到得北岸,船上的龍頭也燒焦了,鳳尾也熏黑了。

    三百餘号戰船,隻剩了小半,還都受了損傷,不能再用。

     金主亮遭了這樣的大敗,直急得三屍神冒,七竅生煙,暴跳如雷,要将所有戰船,盡行毀去,後經諸将再三相勸,蒲盧渾又獻計請招降王權為反間之計。

    金主亮聽從其言,遣使持書,到宋營去招降王權。

     虞允文看了來書,微笑道:“這明是反間之計,怎敢前來欺我?”遂複書道:“權因退師,已置憲典,不勞招降。

    新将李顯忠,亦願再戰,以決雌雄。

    ”來使持書回報,金主亮看了,便問左右道:“李顯忠何人?我隻知宋有老将劉锜,怎麼又有一個李顯忠,也如此了得?”諸将皆不知顯忠的來曆,不敢妄言。

    獨有一員偏将道:“莫非是從前捉撤離喝的李世輔麼?” 金主聞得此言,愈加發怒,遂對着梁漢臣厲聲斥道:“你難道不知有李世輔,竟敢首先勸朕渡江麼?”言還未畢,已拔劍将梁漢臣斬作兩段,命将龍鳳舟毀去,連造舟工役也殺死了兩名,徑自率兵退往揚州而去。

     但是那李顯忠,如何又稱為李世輔?并且說他從前曾捉撤離喝呢?原來那顯忠,本名世輔,顯忠乃是欽賜的名字。

    他乃綏德軍青澗人氏,父名永奇,為本軍巡檢使。

     顯忠年方十七,即入戎行,以膽略著稱,屢立戰功,官至武翼郎,充副将。

    金人陷延安,仍授顯忠父子原官。

    永奇不願降敵,常對顯忠道:“我是宋臣,豈可為金人所用。

    ”顯忠欲承父志,屢次要乘間歸宋,後來兀術命顯忠知同州,恰值金将撤離喝前來,顯忠用計,将他擒住,急馳出城,欲赴宋獻功。

    為金兵所追,直至河邊,無舟可渡。

    遂與撤離喝折箭為誓,一不準害同州人民,二不準殺自己父母家屬。

    撤離喝情願如約,方才将他放了。

    顯忠令人告知永奇,永奇急攜眷南行。

    到了途中,為金兵追及,殺死一家三百餘口。

    顯忠逃往西夏,乞兵報仇,願取陝西五路以獻。

     夏主令為延安經略使,顯忠至延安,适延安又為宋有,又遂執夏将王樞歸宋。

    夏人用鐵鹞子軍來追顯忠,被顯忠殺得大敗而退,獲馬四萬匹,遂用紹興年号,揭榜招兵,不到十日,有衆萬餘,緝獲殺父仇人,碎屍洩恨。

    四川宣撫使吳玠,命人招撫,谕以南北議和,勿多生事。

    顯忠往見吳玠,玠送顯忠至臨安。

    高宗親加撫慰,賜名顯忠,授為都統制。

     金主亮南侵,王權敗退,命顯忠代領其衆。

    顯忠為金人所憚,故虞允文用其名以揚威,金主亮亦為卻退,未幾,顯忠果至。

    允文接得顯忠,兩下相見,甚覺欣慰。

     允文道:“金人回揚州,必與瓜州兵合。

    京口無備,我當往守。

    公能分兵相助麼?” 顯忠道:“同為朝廷之事,有何不可。

    ”遂分萬六千人與允文,即日至鎮江,往見劉锜問疾。

    劉锜執允文手道:“疾何必問朝廷,養兵三十年,一技不施,大功反出于書生,當令我輩愧死了!”此言方畢,有诏命劉锜還朝,提舉萬壽觀,另以成闵為淮東招讨使,李顯忠為淮西招讨使,吳拱為湖北京西招讨使。

    锜既奉诏,遂與允文告别而去。

    未幾,楊存中來守鎮江,與允文臨江閱兵,命戰士試船中流,三周金山,往來如飛。

     适金主亮亦至瓜州,命部将持箭射船。

    船快箭遲,皆不能中,衆将盡現驚駭之色。

    金主亮冷笑道:“這船想是紙做成的,所以能如此疾馳,朕偏不信,要與他決一雌雄。

    ”言尚未畢,已有一将,跪奏道:“南軍有備,不可輕進,願陛下三思。

    ” 金主亮怒道:“汝敢慢我軍心。

    ”喝令左右杖責五十。

    遂即下令,限三日一律渡江,否定盡斬不貸。

    此令下後,軍中皆有變志,骁騎高僧喝山欲誘私黨逃歸,為金主亮所聞,亂刀砍死。

     且下令道:“軍士逃走,罪及弁目;弁目逃走,罪及總管。

    ” 衆将益加驚懼!旋又運雅鹘船至瓜州,欲于次日渡江,敢有退後者斬。

    于是,諸将盡皆變心,先與浙西都統制耶律元宜商議,元宜便問大家有何意見?諸将齊聲說道:“宋人盡扼淮渡,我若渡江,枉送性命。

    近聞遼陽新天子即位,不若共圖大事,然後舉兵北返,免得同死江南。

    ”元宜道:“諸軍果同心麼?” 又齊聲應道:“大家同心。

    ”元宜道:“既已齊心,事不宜遲。

     明日衛軍番代,即當行事。

    “諸将齊聲答應。

     次日清晨,元宜會同了諸将,共赴金主亮行營,喧聲直到營内。

    金主亮聞得喧聲,疑是宋軍,蓦地來攻,急命近侍大慶山,出去召集諸将,速即迎敵。

    大慶山奉命欲行,忽有一箭射入,金主亮伸手接住一看,不禁大驚道:“此箭是我軍所射,必有内變。

    ”言還未畢,外面早大喊道:“速殺無道昏君。

    ” 金主亮驚惶失色! 未知金主亮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