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險要之地。
吳璘抗聲道:“為此語者,罪應斬首。
璘願誓死破敵。
”吳世将亦自座起立,以手指帳下道:“世将亦願誓死守此。
”遂命諸将分屯渭南,憑險扼守。
不到幾日,又有诏下,命吳世将移屯蜀口,以吳璘同節制陝西諸路兵馬。
吳璘既得節制全權,即令統制姚仲籌,進兵石壁寨,與金兵相遇。
姚仲揮軍猛進,将士拼命直前,遂将金兵殺退。
撤離喝令鹘眼郎君,引精騎三千,從間道繞來,攻擊吳璘之軍。
吳璘早已準備,命統制李師顔,在半途埋伏,等得鹘眼郎君兵到,突然沖出。
鹘眼郎君沒有防備,為李師顔沖進陣内,左右馳騁,将隊伍分為數段。
鹘眼郎君不能抵擋,且戰且逃,抛棄了許多軍械旗幟而去。
護離喝連得兩處敗耗,不禁大怒起來,親自率兵到百通坊,與姚仲等接仗,未能獲勝,隻得退了回來。
撤離喝先在扶風築了城池,派兵扼守,又為吳璘攻破,擒了三員守将,賊目百餘人。
撤離喝方知厲害,仍舊退回鳳翔,不敢再來窺伺了。
那兀術一邊,已經到了東京,派兵南下。
恰遇劉锜授任東京副留守,行抵角口,正在會食;忽然西北上卷起了一陣狂風,将帳逢兜了去,軍士将佐,一齊驚詫。
劉锜道:“此風主有暴兵,乃是賊寇将要到來的預兆。
我們隻要上前抵禦就是了。
” 立即下令,兼程前進。
到了順昌城下,知府事陳規出接,并言金兵将至,得太尉來,可以救這一城的生靈了。
劉锜亟問:“城内有糧草麼?”陳規答稱,有米數萬斛。
劉锜大喜道:“有米可食,就可以戰守了。
”立刻同陳規入城,檢點城中守備,一無可恃。
部下将士,多覺畏怯!盡請劉锜遷移老稚,退保江南。
獨部将許智,綽号夜叉,挺身言道:“太尉奉命副守汴京,軍士都攜帶老幼而來。
倘若退避,抛棄了父母妻子走呢?還是攜帶了走?如果攜帶了眷屬,必定敵兵追及;若不攜帶了同行,心裡又如何忍得!我看,不如決一死戰,還可于死中求活。
” 劉锜大喜道:“此言正合我意,有敢言退者斬。
” 原來,劉锜曾經受爵太尉,所以陳規及部下都稱之為太尉。
所領的盡是王彥的八字軍,因奉命往東京留守,因此一齊帶了家眷同行,連劉锜的家屬也在軍中。
當下既已決計守城,下令将原來各船都沉于江内,示無退走之意。
且将家眷寄居寺内,用柴薪堆積門前,命人守道道:“若有不測,立即舉火,無使我妻子落于賊手。
”因此,一軍皆勇,男子備戰守,婦女司炊爨,各個跟躍争先道:“人家都說我們八字軍沒用,今番卻好看我們殺敵了。
”劉锜又覓得劉豫當日所造的戰車,把輪轅埋在城上,撤取居民們的門扉,作為遮蔽。
縱火燒去了城外的廬舍數千家,免得敵人藏匿于内,整備了六天工夫,方才停妥。
恰好金兵已經蜂擁而來。
劉锜預先派部将伏在要道,擒了兩個敵人,加以訊問,一個人不肯說。
劉锜把來殺了,再問那個人;剩下的一個,叫喚阿黑阿哈見同黨已經送了性命,血淋淋的首級,擺在自己面前,早已吓得門牙對戰,冷汁披身,哪裡還敢隐瞞?隻得說道:“韓将軍駐軍白沙窩,離城還有三十裡路。
” 你道這韓将軍是哪個?便是金将韓常,兀術命他來掠順昌的。
劉锜立刻命銳卒千人,乘夜去劫敵營。
韓常哪裡把宋人放在心上,營中毫無防備,被宋軍搗入,慌忙迎戰,又在黑夜,反而自相攻擊起來,殺了一陣,退營數裡。
劉锜的一千銳卒,卻一個人也沒有受傷,全師而歸。
次日,金三路都統葛王烏祿與龍虎大王,領兵三萬,前來攻城。
劉锜吩咐大開城門,好似迎接他們一般。
烏祿見了,不解其意,倒反不敢上前。
正在躊躇的時候,忽然一聲梆子響,城上萬弩齊發,金兵皆中箭落馬,陣勢漸亂。
劉锜親率步兵,從城中殺出。
金兵不及抵擋,落荒逃走,被劉锜的人馬逼将過去,墜入河内,溺斃無數。
劉锜到兵回城,休息了兩日,聞得金兵又進駐東村,距城不滿二十裡,又令部将閻充,率敢死士五百名,夜襲敵營。
這日天剛下雨,電光四射,閻充領了敢死士突入營内,從電光之下看見有辮發的兵,即行殺死。
金兵又驚駭而退。
劉锜聞閻充得勝,又募得壯士百人,每人各帶一器,形如小兒吹着玩的叫子,作為口号,囑咐他們,見有電光即便起擊,電光一止,便伏着不動。
那一百名壯士受了計策而去,金兵正被閻充擊退了十五裡,要想安營立寨,忽聞器聲齊起,四面都有此聲,不知多少兵馬前來,很是慌亂。
那電光又忽明忽滅,但見電光一亮,刀光也就随着到來,飕飕的幾聲響亮,就是幾個頭落下地來,電光一滅,刀光也就沒有了。
金兵不禁疑心是什麼神鬼,前來作祟,并不是宋軍到來截擊。
起初還不敢亂動,後來隊中有許多兵士做了無頭之鬼,方明白又是宋人的鬼計,這當兒宋軍已殺到隊裡了,連忙動手迎敵,亂殺了一陣,等得喊說明白,方知還是自己人和自己人厮殺,并無宋軍在内。
統将便命趕速點起火炬,不料大風亂吹,火炬随點随息。
那四下的器聲又起,刀光又霍霍的飛來,将金兵弄得忙亂無主。
未知金兵還能攻下順昌城否?且看下回分解。
吳璘抗聲道:“為此語者,罪應斬首。
璘願誓死破敵。
”吳世将亦自座起立,以手指帳下道:“世将亦願誓死守此。
”遂命諸将分屯渭南,憑險扼守。
不到幾日,又有诏下,命吳世将移屯蜀口,以吳璘同節制陝西諸路兵馬。
吳璘既得節制全權,即令統制姚仲籌,進兵石壁寨,與金兵相遇。
姚仲揮軍猛進,将士拼命直前,遂将金兵殺退。
撤離喝令鹘眼郎君,引精騎三千,從間道繞來,攻擊吳璘之軍。
吳璘早已準備,命統制李師顔,在半途埋伏,等得鹘眼郎君兵到,突然沖出。
鹘眼郎君沒有防備,為李師顔沖進陣内,左右馳騁,将隊伍分為數段。
鹘眼郎君不能抵擋,且戰且逃,抛棄了許多軍械旗幟而去。
護離喝連得兩處敗耗,不禁大怒起來,親自率兵到百通坊,與姚仲等接仗,未能獲勝,隻得退了回來。
撤離喝先在扶風築了城池,派兵扼守,又為吳璘攻破,擒了三員守将,賊目百餘人。
撤離喝方知厲害,仍舊退回鳳翔,不敢再來窺伺了。
那兀術一邊,已經到了東京,派兵南下。
恰遇劉锜授任東京副留守,行抵角口,正在會食;忽然西北上卷起了一陣狂風,将帳逢兜了去,軍士将佐,一齊驚詫。
劉锜道:“此風主有暴兵,乃是賊寇将要到來的預兆。
我們隻要上前抵禦就是了。
” 立即下令,兼程前進。
到了順昌城下,知府事陳規出接,并言金兵将至,得太尉來,可以救這一城的生靈了。
劉锜亟問:“城内有糧草麼?”陳規答稱,有米數萬斛。
劉锜大喜道:“有米可食,就可以戰守了。
”立刻同陳規入城,檢點城中守備,一無可恃。
部下将士,多覺畏怯!盡請劉锜遷移老稚,退保江南。
獨部将許智,綽号夜叉,挺身言道:“太尉奉命副守汴京,軍士都攜帶老幼而來。
倘若退避,抛棄了父母妻子走呢?還是攜帶了走?如果攜帶了眷屬,必定敵兵追及;若不攜帶了同行,心裡又如何忍得!我看,不如決一死戰,還可于死中求活。
” 劉锜大喜道:“此言正合我意,有敢言退者斬。
” 原來,劉锜曾經受爵太尉,所以陳規及部下都稱之為太尉。
所領的盡是王彥的八字軍,因奉命往東京留守,因此一齊帶了家眷同行,連劉锜的家屬也在軍中。
當下既已決計守城,下令将原來各船都沉于江内,示無退走之意。
且将家眷寄居寺内,用柴薪堆積門前,命人守道道:“若有不測,立即舉火,無使我妻子落于賊手。
”因此,一軍皆勇,男子備戰守,婦女司炊爨,各個跟躍争先道:“人家都說我們八字軍沒用,今番卻好看我們殺敵了。
”劉锜又覓得劉豫當日所造的戰車,把輪轅埋在城上,撤取居民們的門扉,作為遮蔽。
縱火燒去了城外的廬舍數千家,免得敵人藏匿于内,整備了六天工夫,方才停妥。
恰好金兵已經蜂擁而來。
劉锜預先派部将伏在要道,擒了兩個敵人,加以訊問,一個人不肯說。
劉锜把來殺了,再問那個人;剩下的一個,叫喚阿黑阿哈見同黨已經送了性命,血淋淋的首級,擺在自己面前,早已吓得門牙對戰,冷汁披身,哪裡還敢隐瞞?隻得說道:“韓将軍駐軍白沙窩,離城還有三十裡路。
” 你道這韓将軍是哪個?便是金将韓常,兀術命他來掠順昌的。
劉锜立刻命銳卒千人,乘夜去劫敵營。
韓常哪裡把宋人放在心上,營中毫無防備,被宋軍搗入,慌忙迎戰,又在黑夜,反而自相攻擊起來,殺了一陣,退營數裡。
劉锜的一千銳卒,卻一個人也沒有受傷,全師而歸。
次日,金三路都統葛王烏祿與龍虎大王,領兵三萬,前來攻城。
劉锜吩咐大開城門,好似迎接他們一般。
烏祿見了,不解其意,倒反不敢上前。
正在躊躇的時候,忽然一聲梆子響,城上萬弩齊發,金兵皆中箭落馬,陣勢漸亂。
劉锜親率步兵,從城中殺出。
金兵不及抵擋,落荒逃走,被劉锜的人馬逼将過去,墜入河内,溺斃無數。
劉锜到兵回城,休息了兩日,聞得金兵又進駐東村,距城不滿二十裡,又令部将閻充,率敢死士五百名,夜襲敵營。
這日天剛下雨,電光四射,閻充領了敢死士突入營内,從電光之下看見有辮發的兵,即行殺死。
金兵又驚駭而退。
劉锜聞閻充得勝,又募得壯士百人,每人各帶一器,形如小兒吹着玩的叫子,作為口号,囑咐他們,見有電光即便起擊,電光一止,便伏着不動。
那一百名壯士受了計策而去,金兵正被閻充擊退了十五裡,要想安營立寨,忽聞器聲齊起,四面都有此聲,不知多少兵馬前來,很是慌亂。
那電光又忽明忽滅,但見電光一亮,刀光也就随着到來,飕飕的幾聲響亮,就是幾個頭落下地來,電光一滅,刀光也就沒有了。
金兵不禁疑心是什麼神鬼,前來作祟,并不是宋軍到來截擊。
起初還不敢亂動,後來隊中有許多兵士做了無頭之鬼,方明白又是宋人的鬼計,這當兒宋軍已殺到隊裡了,連忙動手迎敵,亂殺了一陣,等得喊說明白,方知還是自己人和自己人厮殺,并無宋軍在内。
統将便命趕速點起火炬,不料大風亂吹,火炬随點随息。
那四下的器聲又起,刀光又霍霍的飛來,将金兵弄得忙亂無主。
未知金兵還能攻下順昌城否?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