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十六回诏班師千秋遺恨壞長城三字沉冤卻說金兵正在慌亂,忽聽叫聲又起,電光一閃,刀光又來。
金兵疑神疑鬼,擾亂了一夜,死屍已如山積,隻得退至老婆灣駐紮。
兀術連得敗報,即率兵十萬,親自來援。
到了城下,嚴責諸将,何不小心,緻遭挫折。
諸将道:“宋朝用兵,大非從前可比了,元帥親自出馬,便可知道。
”兀術還不肯信道:“劉锜有何本領,你們如此怕他。
”諸将皆默默無言。
兀術整頓人馬,預備決戰。
劉锜那邊,已得兀術親來的消息,又集将佐計議。
有部将勸劉锜道:“現在屢次得勝,不如全師南歸罷。
”陳規接口道:“朝廷養兵十年,原是要備緩急的。
現在屢敗敵軍,軍聲已振;即使衆寡不敵,也當誓死以報朝廷,豈可退卻!”劉锜道:“府公乃是文人,尚願死守報效國家,何況我們做将士的,本有殺敵之責呢?且金兵逼近,兀術又親自前來,我軍一退,必為敵乘,非但前功盡棄。
金虜入侵兩淮,擾及江浙,豈不要受誤的大戮麼?”将士聞言,齊聲應道:“願從太尉死戰,決不退卻誤國。
”劉锜見衆心已固,即令耿訓往兀術營中約戰。
兀術怒道:“劉锜何人?敢與我戰?我視順昌區區城池,隻要一靴尖,便可超倒了。
”耿訓笑道:“劉太尉不但請戰,且說四太子必不敢渡河,願獻五座浮橋,令貴軍南渡,然後接戰。
”兀術愈怒道:“劉锜敢小視我麼?你回去叫他将脖子伸長,等候獻我來。
不要到我軍渡河,他便棄城跑了。
” 耿訓回報,劉锜笑道:“我便搭起座橋來讓他渡河,方知利害。
”連夜使人置毒于穎水上流和水濱草際,并戒自己兵将,勿得汲飲穎川之水。
等到天色将明,果然穎水上面,架成五座浮橋,使兀術渡河。
此時正當盛夏天氣,炎蒸異常。
兀術督兵過渡人馬患喝,自然要飲水食草。
哪知,一食水草,人皆中毒生病,馬皆中毒倒斃。
兀術還未知中計,過了穎水,直薄城下,揚武耀威,要劉锜出戰。
劉锜按兵不動,俟至過午,天氣漸漸轉涼。
又見敵軍人馬,皆已疲乏,方命部将率領數百人出西門,直沖敵軍。
兀術見劉锜人馬甚少,毫不介意,傳令前軍接戰。
宋軍陣裡,統制趙撙、韓直,揮兵奮鬥,身中數箭,絕不少卻。
兀術又添兵相助,把韓直、趙撙圍住,要想将他們擒了,羞辱劉锜。
不料城内已有一彪人馬從南門殺來,口中絕無聲息,一齊持着大斧亂破亂砍,早将金兵截成數段,首尾不能相接。
兀術見了,知不可擋,親自督率長勝軍,前來抵敵。
原來,兀術練成一隊軍馬,軍士皆戴着鐵鍪穿着鐵甲,三人為伍,貫以葦索,每進一步,便有拒馬随上,有進無退、勢不可擋。
兀術恃着此軍,到處橫行,無人能敵。
這時見劉锜兵将十分勇猛,所以用長勝軍出戰。
劉锜早已聞得金營有此一軍,已預備好了;見長勝軍一出,亟率長槍手、刀斧手兩大隊,親自督戰,長槍居前,亂挑金兵的鐵鍪,刀斧跟随而進,用大斧橫砍豎劈。
金軍碰着,不是斷首,便是斷臂。
兀術忙又放出鐵騎,号叫拐子馬,分左右兩翼裹上前來。
劉锜仍用長槍大斧,驅殺過去。
拐子馬雖然厲害,也有些支持不住,一步一步,向後退去。
忽然大風四起,日色無光。
劉锜恐中了兀術的詭計,亟用拒馬木,阻住敵騎,朗聲呼喚兀術道:“金太子兀術聽着,兩軍已戰了半日,想軍士亦應饑餓,不如略略休息,各用晚膳,再行厮殺。
”兀術也覺腹饑,遂即應允。
劉锜即命兵士,入城擔飯,分饷軍将,自己亦下馬用飯,從容不迫,一如平時。
兀術那邊,也令兵士飽餐幹糧,兩下食竟風勢頓減,劉锜又乘着上風,撤去了拒馬木,再出接仗。
一眼瞥見兀術,身披白袍,騎馬督戰,便高聲大喊道:“擒賊先擒王,我們何不往擒兀術。
”軍士聞得命令,都拼命搶前,直向兀術立馬之處殺去。
兀術的親兵,不及攔阻,隻得擁護兀術,往後倒退,全軍也就跟着退下。
陣勢一動,頓時大亂,金兵四散潰下。
兀術也隻得退走。
劉锜揮軍追趕,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追到後來,金兵将車輛旗幟器械糧食,當道委棄,堆積如山,不能前進。
等得搬運開去,金兵已是去遠,便将所棄各物,裝載數車,奏凱而回。
這日夜間,大雨如注,平地水深尺餘。
兀術敗退二十裡外,還是立腳不住,隻得領了敗兵,自回汴京而去。
捷報到了臨安,高宗大喜!授劉锜武泰軍節度使,兼沿淮置制使,部下将士,亦賞赍有差。
嶽飛聞得劉锜大捷,也遣王貴、牛臯、楊再興、李寶等,經略西京及汝、鄭、穎、昌、陳、曹、光、蔡諸州郡,又令梁興渡河,糾集河北忠義社,分徇州縣,一面上表請恢複中原。
高宗授嶽飛為少保,河南府路,兼陝西河東北招讨使,且傳命道:“設施之方,一以委聊,朕不遙制。
”後又改授河南北路招讨使。
嶽飛奉命,遂誓師大舉,兵進蔡州,一鼓而下;令張憲往穎昌,擊敗金将韓常,收複淮甯府;郝晟複鄭州,張應、韓清複西京;楊遇複南成軍;喬握堅複趙州。
所至之處,無不得利。
河南兵馬鈴轄李興,亦糾衆遙應,收複伊陽等八縣,及汝州。
金河南尹李成,棄城而逃。
嶽飛即薦李興
金兵疑神疑鬼,擾亂了一夜,死屍已如山積,隻得退至老婆灣駐紮。
兀術連得敗報,即率兵十萬,親自來援。
到了城下,嚴責諸将,何不小心,緻遭挫折。
諸将道:“宋朝用兵,大非從前可比了,元帥親自出馬,便可知道。
”兀術還不肯信道:“劉锜有何本領,你們如此怕他。
”諸将皆默默無言。
兀術整頓人馬,預備決戰。
劉锜那邊,已得兀術親來的消息,又集将佐計議。
有部将勸劉锜道:“現在屢次得勝,不如全師南歸罷。
”陳規接口道:“朝廷養兵十年,原是要備緩急的。
現在屢敗敵軍,軍聲已振;即使衆寡不敵,也當誓死以報朝廷,豈可退卻!”劉锜道:“府公乃是文人,尚願死守報效國家,何況我們做将士的,本有殺敵之責呢?且金兵逼近,兀術又親自前來,我軍一退,必為敵乘,非但前功盡棄。
金虜入侵兩淮,擾及江浙,豈不要受誤的大戮麼?”将士聞言,齊聲應道:“願從太尉死戰,決不退卻誤國。
”劉锜見衆心已固,即令耿訓往兀術營中約戰。
兀術怒道:“劉锜何人?敢與我戰?我視順昌區區城池,隻要一靴尖,便可超倒了。
”耿訓笑道:“劉太尉不但請戰,且說四太子必不敢渡河,願獻五座浮橋,令貴軍南渡,然後接戰。
”兀術愈怒道:“劉锜敢小視我麼?你回去叫他将脖子伸長,等候獻我來。
不要到我軍渡河,他便棄城跑了。
” 耿訓回報,劉锜笑道:“我便搭起座橋來讓他渡河,方知利害。
”連夜使人置毒于穎水上流和水濱草際,并戒自己兵将,勿得汲飲穎川之水。
等到天色将明,果然穎水上面,架成五座浮橋,使兀術渡河。
此時正當盛夏天氣,炎蒸異常。
兀術督兵過渡人馬患喝,自然要飲水食草。
哪知,一食水草,人皆中毒生病,馬皆中毒倒斃。
兀術還未知中計,過了穎水,直薄城下,揚武耀威,要劉锜出戰。
劉锜按兵不動,俟至過午,天氣漸漸轉涼。
又見敵軍人馬,皆已疲乏,方命部将率領數百人出西門,直沖敵軍。
兀術見劉锜人馬甚少,毫不介意,傳令前軍接戰。
宋軍陣裡,統制趙撙、韓直,揮兵奮鬥,身中數箭,絕不少卻。
兀術又添兵相助,把韓直、趙撙圍住,要想将他們擒了,羞辱劉锜。
不料城内已有一彪人馬從南門殺來,口中絕無聲息,一齊持着大斧亂破亂砍,早将金兵截成數段,首尾不能相接。
兀術見了,知不可擋,親自督率長勝軍,前來抵敵。
原來,兀術練成一隊軍馬,軍士皆戴着鐵鍪穿着鐵甲,三人為伍,貫以葦索,每進一步,便有拒馬随上,有進無退、勢不可擋。
兀術恃着此軍,到處橫行,無人能敵。
這時見劉锜兵将十分勇猛,所以用長勝軍出戰。
劉锜早已聞得金營有此一軍,已預備好了;見長勝軍一出,亟率長槍手、刀斧手兩大隊,親自督戰,長槍居前,亂挑金兵的鐵鍪,刀斧跟随而進,用大斧橫砍豎劈。
金軍碰着,不是斷首,便是斷臂。
兀術忙又放出鐵騎,号叫拐子馬,分左右兩翼裹上前來。
劉锜仍用長槍大斧,驅殺過去。
拐子馬雖然厲害,也有些支持不住,一步一步,向後退去。
忽然大風四起,日色無光。
劉锜恐中了兀術的詭計,亟用拒馬木,阻住敵騎,朗聲呼喚兀術道:“金太子兀術聽着,兩軍已戰了半日,想軍士亦應饑餓,不如略略休息,各用晚膳,再行厮殺。
”兀術也覺腹饑,遂即應允。
劉锜即命兵士,入城擔飯,分饷軍将,自己亦下馬用飯,從容不迫,一如平時。
兀術那邊,也令兵士飽餐幹糧,兩下食竟風勢頓減,劉锜又乘着上風,撤去了拒馬木,再出接仗。
一眼瞥見兀術,身披白袍,騎馬督戰,便高聲大喊道:“擒賊先擒王,我們何不往擒兀術。
”軍士聞得命令,都拼命搶前,直向兀術立馬之處殺去。
兀術的親兵,不及攔阻,隻得擁護兀術,往後倒退,全軍也就跟着退下。
陣勢一動,頓時大亂,金兵四散潰下。
兀術也隻得退走。
劉锜揮軍追趕,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追到後來,金兵将車輛旗幟器械糧食,當道委棄,堆積如山,不能前進。
等得搬運開去,金兵已是去遠,便将所棄各物,裝載數車,奏凱而回。
這日夜間,大雨如注,平地水深尺餘。
兀術敗退二十裡外,還是立腳不住,隻得領了敗兵,自回汴京而去。
捷報到了臨安,高宗大喜!授劉锜武泰軍節度使,兼沿淮置制使,部下将士,亦賞赍有差。
嶽飛聞得劉锜大捷,也遣王貴、牛臯、楊再興、李寶等,經略西京及汝、鄭、穎、昌、陳、曹、光、蔡諸州郡,又令梁興渡河,糾集河北忠義社,分徇州縣,一面上表請恢複中原。
高宗授嶽飛為少保,河南府路,兼陝西河東北招讨使,且傳命道:“設施之方,一以委聊,朕不遙制。
”後又改授河南北路招讨使。
嶽飛奉命,遂誓師大舉,兵進蔡州,一鼓而下;令張憲往穎昌,擊敗金将韓常,收複淮甯府;郝晟複鄭州,張應、韓清複西京;楊遇複南成軍;喬握堅複趙州。
所至之處,無不得利。
河南兵馬鈴轄李興,亦糾衆遙應,收複伊陽等八縣,及汝州。
金河南尹李成,棄城而逃。
嶽飛即薦李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