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欽慕元帥威名,久欲拜谒。
隻因族元倡逆,恐罪及同族,不敢輕投。
今承黃佐相引,所以登門請降,還乞元帥寬其以往之罪。
”嶽飛親自将楊欽扶起道:“朝廷定例,自首免罪。
你能振拔來歸,非特赦免前罪,為使還要保舉你為武義大夫。
你可再往湖中,招撫同侪。
我當按功加賞。
”楊欽喜躍而出。
過了兩日,楊欽引餘端、劉洗來降。
哪知見了嶽飛,不由分說,便斥責他道:“我叫你盡招諸酋來降。
你為何隻招兩三人,就來見我,左右快拖下杖責五十。
” 楊欽還要分辯,已為帳下健卒拖了下去,杖責了五十。
嶽飛又傳出号令,命将士百人押着楊欽入湖,再往招撫。
楊欽暗想:“嶽飛如此糊塗,我上了黃佐的當了。
今既命将士押我前去,我便誘他深入,殺個精光,以出胸中惡氣。
”遂也不說什麼,竟與将士同行。
時已天晚,湖上一帶,煙波缥渺,暝色蒼茫,前後莫辨。
嶽飛待楊欽出營,早已令牛臯、王貴領了數千兵,随定楊欽而行。
楊欽哪裡知道,曲曲折折的引入裡面,到了一座絕大的水寨,便傳了個口号,即有巡賊前來迎接。
楊欽引了同來的将士,正要入寨,忽聽後面鼓角齊鳴,戰船蝟集,不覺吃了一驚!牛臯、王貴已從船頭躍上水寨。
楊欽料知勢不能敵,隻得招呼牛臯、王貴一同入寨。
牛臯、王貴已受了嶽飛的密囑,不肯造次入内,向楊欽問道:“寨内人士,都願降麼?如不願降,我們就要殺進去了。
”楊欽無奈,隻得大聲喊道:“全寨兄弟們聽着,今有嶽元帥數萬人馬到了此地,問你們可願降順。
願降大宋,請即迎谒;不願降時,即速出戰。
”那寨内毫無預備,哪個還敢出戰?隻得齊罄願降。
牛臯、王貴命他們全數繳械,引兵入寨;一面報告。
嶽飛親自航湖而來,見這座水寨,正在君山之麓,勢甚險峻。
登山四望,見湖右尚有賊船,船下有輪,鼓輪激水,行動如飛,兩旁還有撞竿,所當辄碎。
嶽飛歎道:“賊船如此,無怪官軍之船常為撞沉了。
”遂令軍士,速伐君山的大木,編成巨筏,将所有汊港,一齊堵塞;又用許多腐草爛木,從上流浮下。
在水淺之地方,命軍士駕了小舟,引敵前來,且行且罵。
賊人果然忿怒,鼓掉追來。
哪知行近前來,都被腐草爛木,壅了船輪,攔住去路,任你鼓輪撐竿,使盡氣力,休想動得分毫。
官軍這邊,卻由嶽飛親自督率大隊戰船,一齊殺來。
賊衆心膽俱裂,又不能倒退出去,隻得向港内汐逃命,及至到了港口,又複連聲叫苦!原來有無數巨筏塞住,筏上盡載官軍,一齊躍上賊船,奮力砍殺。
港外又有官軍,一直殺将進來,賊人四面被逼,墜船落水的不計其數。
那楊麼督率後隊前來,聽說前隊已是危急,忙來救應。
港中的官軍,便去抵擋楊麼,官軍一齊張了牛皮,矢石皆不能傷,各人都拿着巨木,向前直撞。
楊麼的坐船,恰恰到來,碰在上面,已撞了幾個大窟洞,湖水汩汩而入。
楊麼見勢不妙,慌忙竄入湖内,意欲泅水逃走。
早被官軍船上的牛臯看見,也跟着跳下,一把擒住,送往嶽元帥船上。
盜酋既擒,餘黨喪膽。
嶽飛已令官軍高喊“降者免死”。
賊衆齊聲願降。
嶽飛乃命牛臯等收撫降衆,自率張憲等突入賊巢。
巢中尚有餘賊把守,聞得楊麼已擒,官軍殺至,如何還敢拒抗,遂既開寨迎降。
嶽飛又親行諸寨,谕以忠義,令老弱歸田,壯者入伍;惟将楊麼斬首示衆,其餘一律赦免。
當遣部将黃誠,赍了楊麼首級,到張浚處報捷。
屈指計算,恰合八日的期限。
張浚大為歎服道:“嶽侯神算,真不可及!”即令黃誠返報,請嶽飛屯兵荊襄,北圖中原。
浚即啟行,從鄂嶽轉至淮東,入觐高宗,進陳中興備覽四十一篇。
高宗頗為嘉納,特令置于座右。
張浚又薦李綱忠誠,可以大用。
高宗乃命李綱為江西安撫制置大使。
李綱奉命入觐,面陳金、齊兩寇屢擾淮泗,非出奇無以制勝,應遣骁将,從淮南進兵,與嶽飛為犄角,方可成功。
高宗頗為嘉許,乃令嶽飛屯襄陽,進圖中原。
嶽飛自從平了洞庭湖水寇,還軍襄陽,每日枕戈待旦,誓必恢複中原。
未幾,朝命下來,改授武定國軍節度使兼宣撫副使,置司襄陽,且往武昌調軍。
嶽飛奉令,即日便往武昌;正在募集師旅,忽得襄陽家報,其母姚氏病卒。
嶽飛閱了家報,暈絕地上,左右忙扶掖住了,呼喚醒來,頓足号恸道:“上未能報國全忠,下未能事親盡孝。
忠孝兩虧,如何為臣,如何為子!”後經左右竭力勸解,星夜奔喪,馳為襄陽。
嶽飛自幼失怙,全賴其母撫養教誨,方得成人。
姚氏性極嚴肅,訓誨嶽飛,嘗以忠義為前提,曾于飛背上,刺成“忠心報國”四個大字,用醋墨塗在字上,深入肌理,永遠不變。
嶽飛漸長,事母至孝;母有所命,未嘗敢違。
其後出外投軍,留妻養母。
河北淪陷,全家人失散。
嶽飛訪求數年未能尋獲。
後有人從姚氏處來,傳語于飛,但說為語五郎,勉事聖天子無以老妪為念。
嶽飛遣人迎歸奉養,至是病殁。
嶽飛與子雲跣足扶榇至廬州守制,一面上報丁憂,且乞終喪。
高宗下诏令飛墨經從戎,起複為京湖宣撫使。
飛再三懇辭,未蒙俞允,不得已起而就職。
朝廷又命他宣撫河東,節制河北諸路。
嶽飛乃遣
隻因族元倡逆,恐罪及同族,不敢輕投。
今承黃佐相引,所以登門請降,還乞元帥寬其以往之罪。
”嶽飛親自将楊欽扶起道:“朝廷定例,自首免罪。
你能振拔來歸,非特赦免前罪,為使還要保舉你為武義大夫。
你可再往湖中,招撫同侪。
我當按功加賞。
”楊欽喜躍而出。
過了兩日,楊欽引餘端、劉洗來降。
哪知見了嶽飛,不由分說,便斥責他道:“我叫你盡招諸酋來降。
你為何隻招兩三人,就來見我,左右快拖下杖責五十。
” 楊欽還要分辯,已為帳下健卒拖了下去,杖責了五十。
嶽飛又傳出号令,命将士百人押着楊欽入湖,再往招撫。
楊欽暗想:“嶽飛如此糊塗,我上了黃佐的當了。
今既命将士押我前去,我便誘他深入,殺個精光,以出胸中惡氣。
”遂也不說什麼,竟與将士同行。
時已天晚,湖上一帶,煙波缥渺,暝色蒼茫,前後莫辨。
嶽飛待楊欽出營,早已令牛臯、王貴領了數千兵,随定楊欽而行。
楊欽哪裡知道,曲曲折折的引入裡面,到了一座絕大的水寨,便傳了個口号,即有巡賊前來迎接。
楊欽引了同來的将士,正要入寨,忽聽後面鼓角齊鳴,戰船蝟集,不覺吃了一驚!牛臯、王貴已從船頭躍上水寨。
楊欽料知勢不能敵,隻得招呼牛臯、王貴一同入寨。
牛臯、王貴已受了嶽飛的密囑,不肯造次入内,向楊欽問道:“寨内人士,都願降麼?如不願降,我們就要殺進去了。
”楊欽無奈,隻得大聲喊道:“全寨兄弟們聽着,今有嶽元帥數萬人馬到了此地,問你們可願降順。
願降大宋,請即迎谒;不願降時,即速出戰。
”那寨内毫無預備,哪個還敢出戰?隻得齊罄願降。
牛臯、王貴命他們全數繳械,引兵入寨;一面報告。
嶽飛親自航湖而來,見這座水寨,正在君山之麓,勢甚險峻。
登山四望,見湖右尚有賊船,船下有輪,鼓輪激水,行動如飛,兩旁還有撞竿,所當辄碎。
嶽飛歎道:“賊船如此,無怪官軍之船常為撞沉了。
”遂令軍士,速伐君山的大木,編成巨筏,将所有汊港,一齊堵塞;又用許多腐草爛木,從上流浮下。
在水淺之地方,命軍士駕了小舟,引敵前來,且行且罵。
賊人果然忿怒,鼓掉追來。
哪知行近前來,都被腐草爛木,壅了船輪,攔住去路,任你鼓輪撐竿,使盡氣力,休想動得分毫。
官軍這邊,卻由嶽飛親自督率大隊戰船,一齊殺來。
賊衆心膽俱裂,又不能倒退出去,隻得向港内汐逃命,及至到了港口,又複連聲叫苦!原來有無數巨筏塞住,筏上盡載官軍,一齊躍上賊船,奮力砍殺。
港外又有官軍,一直殺将進來,賊人四面被逼,墜船落水的不計其數。
那楊麼督率後隊前來,聽說前隊已是危急,忙來救應。
港中的官軍,便去抵擋楊麼,官軍一齊張了牛皮,矢石皆不能傷,各人都拿着巨木,向前直撞。
楊麼的坐船,恰恰到來,碰在上面,已撞了幾個大窟洞,湖水汩汩而入。
楊麼見勢不妙,慌忙竄入湖内,意欲泅水逃走。
早被官軍船上的牛臯看見,也跟着跳下,一把擒住,送往嶽元帥船上。
盜酋既擒,餘黨喪膽。
嶽飛已令官軍高喊“降者免死”。
賊衆齊聲願降。
嶽飛乃命牛臯等收撫降衆,自率張憲等突入賊巢。
巢中尚有餘賊把守,聞得楊麼已擒,官軍殺至,如何還敢拒抗,遂既開寨迎降。
嶽飛又親行諸寨,谕以忠義,令老弱歸田,壯者入伍;惟将楊麼斬首示衆,其餘一律赦免。
當遣部将黃誠,赍了楊麼首級,到張浚處報捷。
屈指計算,恰合八日的期限。
張浚大為歎服道:“嶽侯神算,真不可及!”即令黃誠返報,請嶽飛屯兵荊襄,北圖中原。
浚即啟行,從鄂嶽轉至淮東,入觐高宗,進陳中興備覽四十一篇。
高宗頗為嘉納,特令置于座右。
張浚又薦李綱忠誠,可以大用。
高宗乃命李綱為江西安撫制置大使。
李綱奉命入觐,面陳金、齊兩寇屢擾淮泗,非出奇無以制勝,應遣骁将,從淮南進兵,與嶽飛為犄角,方可成功。
高宗頗為嘉許,乃令嶽飛屯襄陽,進圖中原。
嶽飛自從平了洞庭湖水寇,還軍襄陽,每日枕戈待旦,誓必恢複中原。
未幾,朝命下來,改授武定國軍節度使兼宣撫副使,置司襄陽,且往武昌調軍。
嶽飛奉令,即日便往武昌;正在募集師旅,忽得襄陽家報,其母姚氏病卒。
嶽飛閱了家報,暈絕地上,左右忙扶掖住了,呼喚醒來,頓足号恸道:“上未能報國全忠,下未能事親盡孝。
忠孝兩虧,如何為臣,如何為子!”後經左右竭力勸解,星夜奔喪,馳為襄陽。
嶽飛自幼失怙,全賴其母撫養教誨,方得成人。
姚氏性極嚴肅,訓誨嶽飛,嘗以忠義為前提,曾于飛背上,刺成“忠心報國”四個大字,用醋墨塗在字上,深入肌理,永遠不變。
嶽飛漸長,事母至孝;母有所命,未嘗敢違。
其後出外投軍,留妻養母。
河北淪陷,全家人失散。
嶽飛訪求數年未能尋獲。
後有人從姚氏處來,傳語于飛,但說為語五郎,勉事聖天子無以老妪為念。
嶽飛遣人迎歸奉養,至是病殁。
嶽飛與子雲跣足扶榇至廬州守制,一面上報丁憂,且乞終喪。
高宗下诏令飛墨經從戎,起複為京湖宣撫使。
飛再三懇辭,未蒙俞允,不得已起而就職。
朝廷又命他宣撫河東,節制河北諸路。
嶽飛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