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關燈
第七十四回平水寇單騎赴賊巢請終喪結廬傍母墓卻說高宗在臨安建立太廟,命廷臣會議攻戰備禦之法。

    侍禦史魏亶,奏請罷“和議”兩字。

    乃命韓世忠屯鎮江;劉光世屯太平;張浚屯建康;以趙鼎、張浚為左右仆射,并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

    趙、張二相,左提右攜,諸将效命,乃搜兵閱乘,協力備禦,南宋始有中興氣象。

    未幾,金主晟殂,金人稱之為太宗,粘沒喝、兀術等,擁立金太祖阿骨打之孫合刺赫拉為主,改名亶。

    宋廷得了消息,以為金主初立,或肯許和,又議命使通聞,乃遣忠訓郎何藓使金。

     時洞庭劇盜楊麼,勢甚猖獗。

    張浚以洞庭據長江上遊,不可不急行讨平,自請視師江上。

    高宗準奏,張浚先至潭州,次至澧陵,沿路稽查獄囚,多為楊麼所遣探卒。

    浚一一繹出,用好言撫慰,各與文牍,令他們回去,招降諸寨,賊皆歡呼而去。

     自此諸寨相繼來降,惟楊麼仍然恃險抗命,不肯歸附。

    高宗命都統制王燮,會兵往讨。

    王燮如何是楊麼對手?被楊麼揮軍出攻,大敗而逃,反失了鼎州杜木寨,守将許筌戰殁,敗報達臨安。

    高宗乃封嶽飛為武昌郡開國侯,并清遠軍節度使,代王燮收捕楊麼。

     嶽飛部下,皆西北人,不習水戰,飛奉命即行,反向部下說道:“楊麼據住了洞庭湖,出沒煙波之中,人家都說他厲害,不易征剿,其實用兵讨賊,何分水陸,隻要将帥得人,陸戰既然可勝,水戰也一定可勝的。

    我自有妙策,破滅水寇,諸将不必擔憂!隻要依我号令,齊心戳力,那楊麼能逃到哪裡去呢?”衆将相随嶽飛多年,皆知他智勇足備,一齊唯唯受命,絕無畏怯。

    嶽飛先令人招撫楊麼羽黨,有黃佐願降。

    嶽飛喜道:“黃佐乃楊麼謀士,今他來降,大事可成了。

    ”即欲親往撫慰。

     牛臯、張憲齊聲谏道:“賊黨來降,深恐其中有詐,不可不防。

    ”嶽飛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要破楊麼,完全在黃佐一人身上。

    ”當下命來使在前引導,單騎出營,去見黃佐。

    到了黃佐寒前,便命來使去對黃佐說:“嶽制使到來。

    ” 黃佐問道:“多少人同來?”使人答道:“隻有嶽制使一人騎馬而來。

    ”黃佐即召部下面谕道:“嶽制使号令如山萬不能敵,所以我要往降。

    如今嶽制使單騎而來,誠信可知,必不薄待我們。

    我們開寨迎接便了。

    ”部下盡皆答應,遂開門迎接,執禮甚恭。

    嶽飛下馬慰谕,以手拊黃佐之背道:“你能知順逆,深為可嘉!此後若能立功,封侯也很容易。

    ”黃佐連連叩謝道:“此皆制使的裁成。

    ”遂引導至寨,令頭目一一晉谒。

    嶽飛好言慰撫,衆皆悅服!嶽飛又對黃佐道:“彼此皆系中國人民,并非金虜可比,我想令你往湖中代達我意,可勸則勸,令他同來;真有才能的,定當保薦。

    不可以勸的,你就設法捕獲。

    我回營後,立即上奏朝廷,加以獎賞,藉示鼓勵。

    ”黃佐感激涕零,誓以死報。

     嶽飛乃與執手而别,到了營中,立即保黃佐為武義大夫,令人報知;自己卻按兵不動,靜待黃佐的消息。

    張浚到了潭州,參謀席益,疑嶽飛玩寇,請張浚上疏劾奏。

    張浚搖頭道:“嶽侯忠孝兼全,豈可妄動。

    你疑他玩寇,何至如此。

    兵有深機,你怎麼能知道呢?”席益懷慚而退。

    過了兩日,嶽飛往見張浚,談及戰事。

    嶽飛道:“黃佐已擊破周倫寨,将周倫擊死,并擒僞統制陳貴等。

    現拟上表奏功,遷黃佐為武功大夫。

    ”張浚道:“智勇如公,何憂水寇。

    ”嶽飛又道:“前統制任士安,不服王燮命令,因此緻敗。

    如欲申明軍法,不能不加罪責。

    ”張浚點首許可,嶽飛又附張浚之耳,密談數語。

    張浚大喜!飛即告别回營,立傳任士安入帳,诘責罪事,加鞭三百,且指着士安道:“限你三日,便要平賊;倘若違限,立斬不貸。

    ”士安唯唯而出,自引部下入湖,揚言嶽家軍二萬,朝夕便來。

     楊麼自恃山寨險固,時常說道:“官軍從陸路來,我可以入湖;從水路來,我可以登岸。

    若要破我,除是飛來。

    ”因此并不加意。

    部下忽報嶽家軍進攻,立即調了戰艦,出來迎敵,卻巧碰着任士安,隻得幾千兵卒,便一擁齊上,圍住了士安的戰船,盡力攻擊。

    士安恐敗退受誅,隻得率衆死戰。

    正在酣鬥,忽東西兩面,鼓聲大震,嶽家軍一齊殺到,賊舟大亂。

    士安乘勢殺出,與援兵會合力戰,擊沉了好幾艘賊船。

    賊人大敗而退。

      任士安等回營報捷。

     嶽飛正要親搗賊巢,忽接張浚手劄,謂奉诏防秋,即日便要入觐。

    讨湖寇事,至來年再議。

    嶽飛連忙請見張浚道:“使相且少留,待飛八日,決可破敵。

    ”張浚微笑道:“恐不如此容易。

    ”嶽飛亟取一小圖,指示張浚道:“此乃黃佐獻來洞庭湖全圖。

    楊麼平素守備之法,盡在上面。

    按圖進攻,不出十日,就可掃蕩賊巢了。

    ” 張浚還以水戰不易為疑。

    嶽飛道:“王四廂以官軍攻水寇,所以難勝;現在飛以寇攻水寇,所以容易。

     八日内定俘諸囚,獻于帳下,請使相勿疑。

    “張浚道:”既是如此,我暫留八日,八日後恕不相待了。

    “嶽飛應諾而出,即督兵往鼎州。

      恰值黃佐求見,禀道:“現有楊欽願降,佐已與偕來。

    ” 嶽飛喜道:“楊欽素稱骁悍,今亦效順,大事成了。

    ”即命引入。

    黃佐領楊欽至案前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