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關燈
小
中
大
韶華。
況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自尋歡樂,未免老大徒傷悲了。
昔幽王寵褒姒之色,楚王建章華之台,明皇寵幸楊貴妃,漢帝嬖愛飛燕,陳後主有玉樹後庭之典,隋炀帝有錦纜長江之遊,朝朝歌舞,夜夜管弦,也不枉了一生受用。
陛下不聞昔人有詩道:人生如過隙,日月似悄流;百年彈指過,何不日笙歌。
” 徽宗道:“卿言甚是愛朕,朕當排遣愁懷,力尋歡樂,以免辜負年華。
” 正在說着,忽然一陣風飄過來管弦之聲,甚為嘹亮。
徽宗微笑道:“朕深知九重,反不如小民這樣快樂。
朕欲出觀市塵景緻,恨無其由。
”楊戬連忙奏道:“這個甚便。
陛下隻要扮做秀才模樣,臣等裝為仆從,自後宰門出去私行,就可以暢觀市塵風景了。
”徽宗大喜!立刻換了衣服,引着高俅、楊戬,一徑出了後宰門,竟自穿長街,遊短巷。
隻見汴京城裡,都是些歌台舞榭,酒市花樓,真是個富貴繁華,錦天繡地。
徽宗看了,好不高興,與高、楊兩人隻顧遊玩,不覺天色将暮,行到一處地方,名為金環巷,覺得這裡的風趣更與它處不同。
隻見巷内人家,門按塑像,戶列名花,簾兒底笑語喧華,門兒裡蕭管嗷嘈,一個個粉頸酥胸,一人人桃肋杏臉。
徽宗瞧了,心内甚喜。
又前行了幾步,見一座大宅,粉牆鴛瓦,朱戶獸環,飛檐映綠郁郁的高槐,繡戶對青森森的瘦竹。
徽宗問高俅、楊戬道:“這座邸第,不知是哪個大臣的,蓋造得很是清幽哩?”正說着,忽聞有人咳嗽。
徽宗連忙觀看,見這翠簾高卷,繡幕低垂,簾兒下有個美人,鬓嚲烏雲,钗簪金鳳,眼橫秋水之波,眉拂春山之黛,腰如弱柳,膚似凝脂,十指露春筍纖長,一窄襯金蓮穩小。
若道是鄭觀音,不抱着玉琵琶;若道楊貴妃,不擎着白鹦鹉。
恰似嫦娥離月殿,恍如織女渡銀河。
真個是:嚲眉鸾髻垂雲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鳳鞋半折小弓弓,莺語一聲嬌滴滴。
裁雲剪霧制衫穿,束素纖腰恰一搦。
桃花為臉玉為肌,費盡丹青描不得。
這個美人,正是汴京城裡有名的煙花行首,這日出來閑眺,正與徽宗打個照面。
徽宗不禁暗暗的喝了一聲采,高俅、楊戬早已聽得,便依着徽宗視線望去。
李師師瞧着高俅,恰對他一笑。
、原來高俅曾與李師師有些認識,所以笑面相迎。
高俅遂密啟徽宗道:“這是名妓李師師家,陛下願去遊幸麼?” 徽宗道:“這恐未便。
”楊戬道:“臣等都是陛下心腹,必不洩漏風聲。
況陛下微服出遊,有誰認識?若進去遊幸一回,也屬無妨。
” 徽宗心内原很愛李師師的美貌,巴不得立親芳澤,便對高俅道:“如戬所言,沒甚妨礙,朕就進去一遊,隻是要略去君臣名分,勿使人識破機關。
”高俅領命,遂引徽宗步入門内。
李師師早已上前迎接,讓他三人登堂,向前行禮,相讓坐下。
師師奉茗肅賓開筵宴客,徽宗坐了首席,高俅、楊戬挨次坐下。
師師末座相陪,執壺進酒,詢問姓名。
徽宗便說了個假姓名,楊戬也捏造了一個,輪到高俅,也謅了兩個字,師師不禁向他微微一笑。
高俅暗暗遞了個眼色。
師師是何等心靈性巧的人,察言觀色,早已會意。
便打疊起精神侍候徽宗。
酒過數巡,又提起了嬌喉,唱了幾支小曲。
徽宗看着師師,輕挑微逗,眉目傳情,早已忘記自己是個皇帝,便與師師百般調笑起來。
高俅、楊戬便在旁邊鼓助興緻,漸漸的谑浪笑傲,絕無忌諱。
直至夜靜更深,徽宗還沒有回宮之意。
高俅早已窺破其意,一面向李師師漸洽,一面密語徽宗,請聖駕留院住宿。
徽宗點頭許可。
高俅、楊戬即行退出。
徽宗見兩人已去,便擁了師師,入帏安寝。
師師初來雨露,明知他是位貴人,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
這一夜的風情,比那後宮妃嫔,歡娛萬倍,無如更長夜短。
天色微明的時候,高俅、楊戬已竟入内,請駕啟行。
徽宗無奈,隻得披衣而起,與師師叮咛後期,抽身而去。
回到宮裡,勉強禦殿臨朝,一心隻記念着師師,哪裡還有閑情去理政事?隻覺得師師的可愛,不但王、喬二妃不能比就,就是小劉妃這樣美豔如花也不能及得。
因此茶裡飯裡,坐處卧處,都惦念着師師。
但是深居九重,不便每夜微行,隻得忍耐,好容易挨過兩天。
恰有學士王黼侍側,徽宗忽向他問道:“朕欲出外察訪民情風俗,卿以為可否?” 王黼乃開封人,曾在崇甯間登進士第,外結宰相何執中,蔡京,内交宦官童貫、梁師成、楊戬,屢次升遷,擢為翰林學士承旨。
平素甚有口才,專務迎合,深得徽宗信任。
夜宿李師師家的事情,早有楊戬暗中告知,此時聽得徽宗欲外出,便回奏出兩句話來。
未知王黼說的什麼?且看下回分解。
況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自尋歡樂,未免老大徒傷悲了。
昔幽王寵褒姒之色,楚王建章華之台,明皇寵幸楊貴妃,漢帝嬖愛飛燕,陳後主有玉樹後庭之典,隋炀帝有錦纜長江之遊,朝朝歌舞,夜夜管弦,也不枉了一生受用。
陛下不聞昔人有詩道:人生如過隙,日月似悄流;百年彈指過,何不日笙歌。
” 徽宗道:“卿言甚是愛朕,朕當排遣愁懷,力尋歡樂,以免辜負年華。
” 正在說着,忽然一陣風飄過來管弦之聲,甚為嘹亮。
徽宗微笑道:“朕深知九重,反不如小民這樣快樂。
朕欲出觀市塵景緻,恨無其由。
”楊戬連忙奏道:“這個甚便。
陛下隻要扮做秀才模樣,臣等裝為仆從,自後宰門出去私行,就可以暢觀市塵風景了。
”徽宗大喜!立刻換了衣服,引着高俅、楊戬,一徑出了後宰門,竟自穿長街,遊短巷。
隻見汴京城裡,都是些歌台舞榭,酒市花樓,真是個富貴繁華,錦天繡地。
徽宗看了,好不高興,與高、楊兩人隻顧遊玩,不覺天色将暮,行到一處地方,名為金環巷,覺得這裡的風趣更與它處不同。
隻見巷内人家,門按塑像,戶列名花,簾兒底笑語喧華,門兒裡蕭管嗷嘈,一個個粉頸酥胸,一人人桃肋杏臉。
徽宗瞧了,心内甚喜。
又前行了幾步,見一座大宅,粉牆鴛瓦,朱戶獸環,飛檐映綠郁郁的高槐,繡戶對青森森的瘦竹。
徽宗問高俅、楊戬道:“這座邸第,不知是哪個大臣的,蓋造得很是清幽哩?”正說着,忽聞有人咳嗽。
徽宗連忙觀看,見這翠簾高卷,繡幕低垂,簾兒下有個美人,鬓嚲烏雲,钗簪金鳳,眼橫秋水之波,眉拂春山之黛,腰如弱柳,膚似凝脂,十指露春筍纖長,一窄襯金蓮穩小。
若道是鄭觀音,不抱着玉琵琶;若道楊貴妃,不擎着白鹦鹉。
恰似嫦娥離月殿,恍如織女渡銀河。
真個是:嚲眉鸾髻垂雲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鳳鞋半折小弓弓,莺語一聲嬌滴滴。
裁雲剪霧制衫穿,束素纖腰恰一搦。
桃花為臉玉為肌,費盡丹青描不得。
這個美人,正是汴京城裡有名的煙花行首,這日出來閑眺,正與徽宗打個照面。
徽宗不禁暗暗的喝了一聲采,高俅、楊戬早已聽得,便依着徽宗視線望去。
李師師瞧着高俅,恰對他一笑。
、原來高俅曾與李師師有些認識,所以笑面相迎。
高俅遂密啟徽宗道:“這是名妓李師師家,陛下願去遊幸麼?” 徽宗道:“這恐未便。
”楊戬道:“臣等都是陛下心腹,必不洩漏風聲。
況陛下微服出遊,有誰認識?若進去遊幸一回,也屬無妨。
” 徽宗心内原很愛李師師的美貌,巴不得立親芳澤,便對高俅道:“如戬所言,沒甚妨礙,朕就進去一遊,隻是要略去君臣名分,勿使人識破機關。
”高俅領命,遂引徽宗步入門内。
李師師早已上前迎接,讓他三人登堂,向前行禮,相讓坐下。
師師奉茗肅賓開筵宴客,徽宗坐了首席,高俅、楊戬挨次坐下。
師師末座相陪,執壺進酒,詢問姓名。
徽宗便說了個假姓名,楊戬也捏造了一個,輪到高俅,也謅了兩個字,師師不禁向他微微一笑。
高俅暗暗遞了個眼色。
師師是何等心靈性巧的人,察言觀色,早已會意。
便打疊起精神侍候徽宗。
酒過數巡,又提起了嬌喉,唱了幾支小曲。
徽宗看着師師,輕挑微逗,眉目傳情,早已忘記自己是個皇帝,便與師師百般調笑起來。
高俅、楊戬便在旁邊鼓助興緻,漸漸的谑浪笑傲,絕無忌諱。
直至夜靜更深,徽宗還沒有回宮之意。
高俅早已窺破其意,一面向李師師漸洽,一面密語徽宗,請聖駕留院住宿。
徽宗點頭許可。
高俅、楊戬即行退出。
徽宗見兩人已去,便擁了師師,入帏安寝。
師師初來雨露,明知他是位貴人,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
這一夜的風情,比那後宮妃嫔,歡娛萬倍,無如更長夜短。
天色微明的時候,高俅、楊戬已竟入内,請駕啟行。
徽宗無奈,隻得披衣而起,與師師叮咛後期,抽身而去。
回到宮裡,勉強禦殿臨朝,一心隻記念着師師,哪裡還有閑情去理政事?隻覺得師師的可愛,不但王、喬二妃不能比就,就是小劉妃這樣美豔如花也不能及得。
因此茶裡飯裡,坐處卧處,都惦念着師師。
但是深居九重,不便每夜微行,隻得忍耐,好容易挨過兩天。
恰有學士王黼侍側,徽宗忽向他問道:“朕欲出外察訪民情風俗,卿以為可否?” 王黼乃開封人,曾在崇甯間登進士第,外結宰相何執中,蔡京,内交宦官童貫、梁師成、楊戬,屢次升遷,擢為翰林學士承旨。
平素甚有口才,專務迎合,深得徽宗信任。
夜宿李師師家的事情,早有楊戬暗中告知,此時聽得徽宗欲外出,便回奏出兩句話來。
未知王黼說的什麼?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