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關燈
第六十回皇帝吃醋借端逐詞人女子觀燈乘機竊金盞卻說王黼原是善于迎合的人,微行出外一事,早在楊戬口中得了消息,今見徽宗要出去察訪民情風俗,已知聖意所在。

     便乘扔迎合道:“昔太祖當微行訪宰相趙普,雖遇風雪,亦不為阻。

    入主身居九重,若不微行,民情怎得上呢?陛下若欲往遊市廛,臣願随侍。

    ”徽宗大喜!遂又更易服色,與王黼同行。

     徽宗出了後宰門,一意記着李師師,哪裡還有心情去觀玩風景,便令王黼引道,竟奔李師師家而來。

     師師接了徽宗,見有王學士随侍,心内更加明白。

    原來王黼生得豐儀秀美,目光如電。

    他仗着自己的品貌,在三瓦四舍走動,所以與李師師熟識。

    今見王黼随侍徽宗,料定是位大貴人,但還想不到乃是當今皇帝。

    便将徽宗引入房内,極意巴結,重續前歡,将徽宗奉承得心花頓開。

    居然自明真迹。

    李師師知是當今皇帝,便懇求着要徽宗将她迎入後宮。

    徽宗心中雖然十分願意,究畏人言,躊躇再三,方允師師充個外妾随時臨幸。

     師師乃不敢再請。

    從此以後,徽宗與師師恩愛非凡。

    到了政務餘暇,即往師師處談笑取樂。

    有時竟不帶侍從,獨自一人前去臨幸。

    那師師本是名妓,色藝俱佳,相與的王孫公子,巨宦豪族不計其數。

    自徽宗許她充作外妾,恐聖駕不時降臨,便不敢招待外客。

    那些人也風聞得徽宗寵幸師師之事,誰敢再去當這禁脔?惟有一個起居舍人周邦彥,與李師師相交已久,兩個人你愛我憐,一時卻分拆不開。

    原來周邦彥,号美成,錢塘人氏,生得風雅絕倫,博涉百家,且能按譜制曲,所作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

    元豐初遊汴,獻《汴都賦》,神宗奇其才,召為太樂正。

    他與師師時常往來,師所歌樂曲,大半為邦彥所制。

    因此師師遂以善歌名于時,兩個人花前攜手,月下并肩,異常恩愛,十分情濃。

    諸料平空裡來了個徽宗把師師占為外妾,不得不将平日往來的客人一概謝絕。

    但師師既愛邦彥才貌雙全,一時之間又舍不得離開。

    邦彥也記念着師師,不忍斷絕,因此,打聽得徽宗不來臨幸,師師便命人把邦彥請來,細叙情衷。

     這一天,師師聞得聖躬微有違和,料想必不出宮,又暗約邦彥來家。

    兩人久不相逢,攜手入房,自然各有一番慰問。

    正在叙談之際,忽然傳報聖駕降臨。

    邦彥驚惶失措,師師也慌作一團,倉猝之間,無處躲避,師師隻得令邦彥匿于床下,自去接駕。

    不到一刻,徽宗手拿新橙一個,同了師師進房,坐了下來,将新橙賜于師師道:“這是江南進獻來的,朕因身體不豫,在宮中覺得煩悶,所以來此消遣。

    ”師師謝過聖恩,又詢問起居如何不适?徽宗道:“沒有什麼,不過略覺疲乏,至卿處盤桓一回,自然好了。

    ”說着,便攜了師師,并肩坐下,與她調笑。

    所言之語,皆為匿于床下的周邦彥聽得清清楚楚。

    徽宗與師師調笑了半日,便要啟駕回宮。

    師師款留道:“城上已傳三更,馬滑霜濃。

    陛下聖躬不豫,豈可再冒風寒。

    ”徽宗道:“朕正因身體違和,不得不加調攝,所以要回宮去。

    況玉辂四圖,錦幕密張,内中又設着重茵,不至有犯風寒。

    卿可無須憂慮!” 師師因有邦彥匿在床下,也就不再堅留,送了徽宗禦駕,回到房中,将邦彥從床下拉出。

    那邦彥一面撲着衣上的塵土,一面說道:“好險!好險!倘若被皇上瞧破了此事如何得了!”說着,又将雙眼瞧了一瞧師師,笑着說道:“你得當今天子這樣的恩待,可算是千古的風流佳話了。

    ”師師也笑道:“我隻道做皇帝的不勝威嚴,哪裡知道也和你一樣的風流蘊藉呢!”邦彥聽了,心有所感,便将這日的情形,譜成《少年遊》詞一阕道: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屋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筝。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邦彥題罷了詞,便在師師家住了一宿而去。

    師師愛邦彥這阕《少年遊》詞,題得情景真切,又複清麗芊綿,便依着譜,一字一字的填入宮尺,練習歌唱,真個是響遏行雲,十分悅耳。

     一日,徽宗又到師師那裡開筵暢飲,命師師歌以侑酒。

    師師一時忘情,便将這《少年遊》詞歌将起來。

    徽宗本也精通音律,聽了師師所歌,竟完全是說的前日在師師房内的情事,不免大為驚異!便問師師道:“此詞想是新近譜的,可是卿自己的佳作麼?”師師随口道:“這是起居舍人周邦彥所譜的。

    ” 說了這話,方才想起前日之事,深悔失言,頗覺局促不安。

    徽宗瞧了師師的情形,已知邦彥前日必是隐匿房内,窺探舉動,所以才譜此詞,心下很是發怒,心想:“邦彥明知師師為朕外寵,乃敢私自前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