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橫,淩轹州縣,道路側目。
恰值太湖有一巨石,高廣數丈,用大舟裝運,水陸牽挽,鑿河斷橋,毀堰拆閘,數月方至京師,役夫勞民不勝其害。
朱勔反奏稱不勞民,不傷财,如此巨石,安抵都下,乃至川渎效靈,得此神捷,因此宮廷之間,号為神運石。
後來萬歲山成,遂将此石作為奇峰。
蔡京恐徽宗性情聰察,燭照自己的奸私,乃以神仙土木之事,蠱惑上心,使之愈溺愈迷,不複經意政治。
但徽宗自即位後,初信郭天信,繼信魏漢津。
天信既已被斥,漢津又複老死,内廷幾無方士之路。
可巧太仆卿王直,薦一術士,名喚王老志,奉旨宣召進京。
那王老志乃濮州人氏,事親至孝,初為小吏,不受饋賂,後遇異人,自稱是鐘離先生,授丹使服,便抛棄妻子,入山修道。
後來結廬鄉間,為人占蔔語多奇中。
至是奉召入都,正中蔡京下懷,忙迎居府中款待優厚。
老志入見徽宗呈上一封密緘。
徽宗開看,乃是去歲中秋,與喬、劉二妃,燕好情語,不覺暗暗稱奇!遂賜号洞徽先生。
從此朝士往問休咎的,戶限為穿。
老志遇到有人往問,卻隻用筆寫了幾句話,随手付與并不多言,其語多不可解,問的人還是似信非信,哪知後來竟是靈驗。
蔡京見問事的人太多,深恐弄出事來,便與老志商議,禁止朝士叩問休咎。
老志又制乾坤鑒入獻,說帝後他日恐有大難,請時坐鑒下靜觀内省,以彌災變;又勸蔡京急流勇退,勿戀權位。
京不能從。
老志見朝政日非,僅在都中一年即上書求去,徽宗不允。
他即生起病來,再三求去,歸濮而死。
蔡京自王老志去後,又薦個方士王仔昔。
仔昔洪州人,常操儒業,自言曾遇許真君,得大洞隐書豁落七元之法,能知未來之事。
蔡京又把他薦入宮内。
徽宗召見,賜号沖隐處士。
适值天旱求雨,徽宗遣小黃門索符。
仔昔對他說道:“今日皇上所禱,乃替愛妃求療目疾。
我療疾要緊。
”遂即用朱砂符篆,焚入湯内,令黃門持住道:“此湯洗目疾,可以立刻痊愈。
” 小黃門還奏。
徽宗道:“朕清晨赴壇,曾為妃默禱求痊,仔昔何以得知。
他既有此神奇,何妨一試!”遂命寵妃沃目,傾刻而愈。
乃晉封為通妙先生;仍傳命令仔昔祈雨。
仔昔複奏道:“現有高士王文卿在此,可以召其求禱雨澤。
”徽宗即命文卿祈禱,文卿奏道:“九江四海五湖龍君,皆奉上帝敕命,停止行雨,獨黃河神未奉睿旨。
”徽宗道:“卿何不令黃河神行雨。
”文卿領旨,于京師太乙宮設壇祈兩次,日升壇,祝告道:“大宋皇帝,借黃河三尺水,以濟焦祐。
”祝畢,畫符拈訣,喝聲雨至,果然甘霖立至,遍地皆雨黃雨,乃系黃河之水,所以如此。
徽宗大喜!立賜凝神殿侍宸,沖虛觀妙通玄真人。
時解州有蚊,在鹽池作祟,布氣十餘裡,人畜在氣中者皆為所害,傷人甚衆,奏報入都,徽宗命文卿往治。
文卿謝道:“妖物為祟,應由天師鎮治,臣不敢越奏侵權。
現在,嗣漢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法術精妙,倘令治蚊,必奏大功。
”徽宗遂诏命張繼先治蛟,诏旨傳出不到十日蛟祟已平。
繼先入見,徽宗撫勞再三,且問道:“卿今翦除是何妖物?”繼先答道:“昔蚩尤為軒轅所斬,後人立祠于池側,以祀之。
今其祠宇已廢,故化為蛟,以妖是境,欲求祀典。
臣賴陛下威靈,已遺神将除之。
”徽宗因其口說無憑,便道:“卿用的是何神将,願得一見,少勞神庥。
” 繼先道:“神将自當起居聖駕。
”語甫畢,忽有二神現于殿前空際。
一神绛衣金甲,青巾美髯;一神全身甲胄,相貌威武。
繼先指金甲者道:“此是蜀将關某。
”又指甲胃者道:“此是信上自鳴山神石氏。
”言罷,神已不見,徽宗甚為稱許!遂賜張斷先視散秩大夫虛靖真人。
徽宗因為這幾件事情,愈益相信道教。
命在福甯、殿東轫造玉清陽和宮,奉安道像,日夕頂禮。
政和三年冬至節,祀天于圜丘。
除鹵簿之外,用道士百人,執杖前導。
徽宗服競衮冕大圭,執元圭。
蔡攸為執綏官,文武百官,随從于後,玉略出南董門。
至玉津園,徽宗忽問左右道:“玉津園以東,若有樓殿重複,此是何處?” 蔡攸道:“待臣仔細看來。
”看畢,回奏道:“臣見雲間,樓殿台閣,隐隐數重,既而細觀,皆去地有數十丈之遠。
”徽宗道:“卿還見人物麼?”蔡攸回奏道:“若有道流童子,持幢幡節蓋,出入雲間,衣服眉目,曆曆可數。
此系陛下德感上蒼,故有神明下降,以顯庥征。
”祀天禮畢,即以天神下降,布告天下。
蔡京率百官入賀,诏于雲氣表見處,建築道宮,取名迎真,禦制天真降靈示現記,刊碑勒石,豎立宮中。
敕求道教仙經于天下,又置道流官階,有先生處士等名,筢比中大夫,下至将仕郎,凡二十六級,有諸殿侍宸,校籍,授經等官銜,與待制,修撰,真閣相似。
于是黃冠羽客,相繼相進,勢力出于朝臣之上。
王仔昔尤邀恩寵,徽宗特命于禁中,建一圓象微調閣,賜于居住。
仔昔恃着恩寵,居然賄賂公行,不覺惱了一位大臣,立即上章參劾。
未知這位大臣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恰值太湖有一巨石,高廣數丈,用大舟裝運,水陸牽挽,鑿河斷橋,毀堰拆閘,數月方至京師,役夫勞民不勝其害。
朱勔反奏稱不勞民,不傷财,如此巨石,安抵都下,乃至川渎效靈,得此神捷,因此宮廷之間,号為神運石。
後來萬歲山成,遂将此石作為奇峰。
蔡京恐徽宗性情聰察,燭照自己的奸私,乃以神仙土木之事,蠱惑上心,使之愈溺愈迷,不複經意政治。
但徽宗自即位後,初信郭天信,繼信魏漢津。
天信既已被斥,漢津又複老死,内廷幾無方士之路。
可巧太仆卿王直,薦一術士,名喚王老志,奉旨宣召進京。
那王老志乃濮州人氏,事親至孝,初為小吏,不受饋賂,後遇異人,自稱是鐘離先生,授丹使服,便抛棄妻子,入山修道。
後來結廬鄉間,為人占蔔語多奇中。
至是奉召入都,正中蔡京下懷,忙迎居府中款待優厚。
老志入見徽宗呈上一封密緘。
徽宗開看,乃是去歲中秋,與喬、劉二妃,燕好情語,不覺暗暗稱奇!遂賜号洞徽先生。
從此朝士往問休咎的,戶限為穿。
老志遇到有人往問,卻隻用筆寫了幾句話,随手付與并不多言,其語多不可解,問的人還是似信非信,哪知後來竟是靈驗。
蔡京見問事的人太多,深恐弄出事來,便與老志商議,禁止朝士叩問休咎。
老志又制乾坤鑒入獻,說帝後他日恐有大難,請時坐鑒下靜觀内省,以彌災變;又勸蔡京急流勇退,勿戀權位。
京不能從。
老志見朝政日非,僅在都中一年即上書求去,徽宗不允。
他即生起病來,再三求去,歸濮而死。
蔡京自王老志去後,又薦個方士王仔昔。
仔昔洪州人,常操儒業,自言曾遇許真君,得大洞隐書豁落七元之法,能知未來之事。
蔡京又把他薦入宮内。
徽宗召見,賜号沖隐處士。
适值天旱求雨,徽宗遣小黃門索符。
仔昔對他說道:“今日皇上所禱,乃替愛妃求療目疾。
我療疾要緊。
”遂即用朱砂符篆,焚入湯内,令黃門持住道:“此湯洗目疾,可以立刻痊愈。
” 小黃門還奏。
徽宗道:“朕清晨赴壇,曾為妃默禱求痊,仔昔何以得知。
他既有此神奇,何妨一試!”遂命寵妃沃目,傾刻而愈。
乃晉封為通妙先生;仍傳命令仔昔祈雨。
仔昔複奏道:“現有高士王文卿在此,可以召其求禱雨澤。
”徽宗即命文卿祈禱,文卿奏道:“九江四海五湖龍君,皆奉上帝敕命,停止行雨,獨黃河神未奉睿旨。
”徽宗道:“卿何不令黃河神行雨。
”文卿領旨,于京師太乙宮設壇祈兩次,日升壇,祝告道:“大宋皇帝,借黃河三尺水,以濟焦祐。
”祝畢,畫符拈訣,喝聲雨至,果然甘霖立至,遍地皆雨黃雨,乃系黃河之水,所以如此。
徽宗大喜!立賜凝神殿侍宸,沖虛觀妙通玄真人。
時解州有蚊,在鹽池作祟,布氣十餘裡,人畜在氣中者皆為所害,傷人甚衆,奏報入都,徽宗命文卿往治。
文卿謝道:“妖物為祟,應由天師鎮治,臣不敢越奏侵權。
現在,嗣漢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法術精妙,倘令治蚊,必奏大功。
”徽宗遂诏命張繼先治蛟,诏旨傳出不到十日蛟祟已平。
繼先入見,徽宗撫勞再三,且問道:“卿今翦除是何妖物?”繼先答道:“昔蚩尤為軒轅所斬,後人立祠于池側,以祀之。
今其祠宇已廢,故化為蛟,以妖是境,欲求祀典。
臣賴陛下威靈,已遺神将除之。
”徽宗因其口說無憑,便道:“卿用的是何神将,願得一見,少勞神庥。
” 繼先道:“神将自當起居聖駕。
”語甫畢,忽有二神現于殿前空際。
一神绛衣金甲,青巾美髯;一神全身甲胄,相貌威武。
繼先指金甲者道:“此是蜀将關某。
”又指甲胃者道:“此是信上自鳴山神石氏。
”言罷,神已不見,徽宗甚為稱許!遂賜張斷先視散秩大夫虛靖真人。
徽宗因為這幾件事情,愈益相信道教。
命在福甯、殿東轫造玉清陽和宮,奉安道像,日夕頂禮。
政和三年冬至節,祀天于圜丘。
除鹵簿之外,用道士百人,執杖前導。
徽宗服競衮冕大圭,執元圭。
蔡攸為執綏官,文武百官,随從于後,玉略出南董門。
至玉津園,徽宗忽問左右道:“玉津園以東,若有樓殿重複,此是何處?” 蔡攸道:“待臣仔細看來。
”看畢,回奏道:“臣見雲間,樓殿台閣,隐隐數重,既而細觀,皆去地有數十丈之遠。
”徽宗道:“卿還見人物麼?”蔡攸回奏道:“若有道流童子,持幢幡節蓋,出入雲間,衣服眉目,曆曆可數。
此系陛下德感上蒼,故有神明下降,以顯庥征。
”祀天禮畢,即以天神下降,布告天下。
蔡京率百官入賀,诏于雲氣表見處,建築道宮,取名迎真,禦制天真降靈示現記,刊碑勒石,豎立宮中。
敕求道教仙經于天下,又置道流官階,有先生處士等名,筢比中大夫,下至将仕郎,凡二十六級,有諸殿侍宸,校籍,授經等官銜,與待制,修撰,真閣相似。
于是黃冠羽客,相繼相進,勢力出于朝臣之上。
王仔昔尤邀恩寵,徽宗特命于禁中,建一圓象微調閣,賜于居住。
仔昔恃着恩寵,居然賄賂公行,不覺惱了一位大臣,立即上章參劾。
未知這位大臣是誰?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