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命的,如何可以你推我诿,耽誤公務!快去動手,如再多言,可取闆子過來,重責一千闆,再問他什麼司馬相公,司牛相公。
”安民吓得哭告道:“我刻,我刻,但要求大人的恩典,小人刻完了,碑的末屬免镌小人的名字,省得受天下後世的罵名。
”知府聽了,回嗔作喜道:“隻要你肯刻就是了,誰還要你镌名字呢?”安民沒法,隻得照刻了,涕泣而回。
從此以後,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昌州判官馮澥,本與内侍郝随結納往來,卻值元符皇後劉氏,因為元祐皇後孟氏複了位号,心内十分不快!郝、馮也不勝疑懼,深恐元祐皇後值報複舊怨。
此時乘蔡京執政,重複哲宗舊規,劉後便私與郝随計議,令他暗囑蔡京,奏明徽宗,重廢元祐皇後。
蔡京當初複職,原是密結劉氏方得起用,現在劉後私行囑托,如何可以推卻?因對郝随道:“要重廢孟後卻也不難,隻要有人出名奏請,我就可從中為力了。
但是京内的大臣台谏,出面啟奏,恐皇上暗中生疑,反倒不妙。
須得個外任沒有名望的申論才好。
”郝随便想起馮澥和自己有舊,便去買囑馮澥,并允許事成之後,保他升官。
馮澥竟越俎上書,說元澥皇後不應複位。
蔡京見了此奏,便面請徽宗,交輔臣台官核議。
此時的輔臣台官,哪一個不是蔡京羽黨,于是禦史中丞錢遹,殿中侍禦史石豫、左膚等,奏稱韓忠彥等,不該迎還廢後,釣名沽譽,當時物議即已沸騰。
現在連疏遠小臣,亦效忠上書,天下公議,可想而知。
蔡京、許将、趙挺之,又竭力主持。
徽宗不得已,下诏除去元祐皇後位号,仍舊出居瑤宮。
又追究當初議複位号的人,降韓忠彥、曾布官,迫貶李清臣為雷州司戶參軍,黃履為祈州團練副使,安署翰林學士曾肇、禦史中丞豐稷等十七人于遠州;擢馮澥為鴻胪寺主簿。
劉皇後深恨鄒浩,複令郝随密囑蔡京,加罪于浩。
浩自徽宗召還,诏令入對,言及谏立後事!頗為嘉許,且問谏草何在? 浩奏稱已經焚去。
及退朝,以告陳瓘。
瓘驚道:“君如何答稱已焚,倘日後查問有司,奸人從中舞弊,那時無從辨冤,恐反因此得了禍了。
”浩聞之,亦悔失言,但已不可挽回,隻得聽其自然了。
蔡京受了劉後密囑,果令私黨,捍造诰疏,内有“劉後奪卓氏子,殺母取兒。
人可欺,天不可欺”等語徽宗,斥浩誣蔑劉後并及先帝,因暴其罪,立谪昭州。
追冊劉後子茂為太子,予谥獻愍并前劉後為皇太後,奉居崇恩宮。
時童貫在江浙設局,采辦各種象牙、犀角、金玉竹藤器皿,裝潢彩畫雕刻織繡,日用工匠數千,應用材料,悉令百姓供給,因此中飽之财不計其數。
但是富而不貴,心内尚覺不足,乃于暗中囑托蔡京,京想:“内侍若要升官,隻有軍功的一條路可以立刻得個大官。
”現在正主張收複湟州,蔡京乃力薦童貫,說他從前到過陝右,地理軍情頗為熟悉,可以派去監王厚軍。
後來王厚收複湟州,蔡京便率百官入賀,當由徽宗下诏賞功,特授蔡京為司空,晉封嘉國公。
童貫果然得了景福殿使,兼襄州觀察使。
其時景靈宮内,元祐諸賢畫像已毀,另圖熙甯元豐功臣于顯谟閣,且就都城南大築學宮,列屋千八百七十二楹,賜名辟雍。
廣儲學土,研究王氏經義字說。
辟雍中供奉孔、盂諸圖像,以王安石配享孔子位,居孟子下,重籍奸黨姓名。
得三百有九人,刻石朝堂。
許将稍有異議,即罷知河南府。
從此滿朝文武及各路将師,悉皆易為蔡京私人。
陝西河東五路經略使陶節夫,為蔡京私黨,誘緻土蕃,賄令納士,得邦疊潘三州。
遂報稱遠人懷德,奉土歸城,奏中竭力稱揚蔡京,徽宗因此益加信任。
蔡京因收複湟州,得晉公爵,更覺揚揚得意,又要用童貫為熙河蘭湟秦風路制置使,令圖西夏。
群臣莫敢異議,不料乃弟樞密使蔡卞反對道:“用宦官守邊疆,必誤大事。
”蔡京極為懷恨!竟诋蔡卞懷私,出知河南府。
蔡卞娶妻王氏,乃王安石女,号稱七夫人,知書能詩。
卞入朝議政,必先受教閨中。
僚屬當嘲谑蔡卞道:“今日奉行各事,想就是床第餘談了。
” 及人知樞密院事,家中設宴張樂,伶人竟揭言道:“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
”卞明明聽得,隻當不知。
平居出入兄門,歸家時尚稱兄功德。
七夫人冷笑道:“你兄比你晚達,今位出你上;你反去巴結他,可羞不可羞呢?”就這一語,遂使蔡卞與兄存了芥蒂。
兩府政議,時有龃龉,至此竟為乃兄排擠出外。
崇甯四年,春正月,以童貫為熙河等處經略安撫置制使。
有彗星出西方,其長競天。
徽宗下诏求言,戶部尚書劉達,勸碎蔡京所立元祐黨碑,将禁銅系籍諸人,悉行放寬,以攘天變。
徽宗從之,夜半遣黃門至朝堂,将元祐黨碑擊碎。
次日,蔡京入朝,見黨碑已碎,厲聲問道:“是誰大膽,敢擅毀黨碑,這還了得!必當啟奏皇上,嚴加懲辦。
” 未知蔡京見了徽宗,有怎樣話說,且看下回分解。
”安民吓得哭告道:“我刻,我刻,但要求大人的恩典,小人刻完了,碑的末屬免镌小人的名字,省得受天下後世的罵名。
”知府聽了,回嗔作喜道:“隻要你肯刻就是了,誰還要你镌名字呢?”安民沒法,隻得照刻了,涕泣而回。
從此以後,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昌州判官馮澥,本與内侍郝随結納往來,卻值元符皇後劉氏,因為元祐皇後孟氏複了位号,心内十分不快!郝、馮也不勝疑懼,深恐元祐皇後值報複舊怨。
此時乘蔡京執政,重複哲宗舊規,劉後便私與郝随計議,令他暗囑蔡京,奏明徽宗,重廢元祐皇後。
蔡京當初複職,原是密結劉氏方得起用,現在劉後私行囑托,如何可以推卻?因對郝随道:“要重廢孟後卻也不難,隻要有人出名奏請,我就可從中為力了。
但是京内的大臣台谏,出面啟奏,恐皇上暗中生疑,反倒不妙。
須得個外任沒有名望的申論才好。
”郝随便想起馮澥和自己有舊,便去買囑馮澥,并允許事成之後,保他升官。
馮澥竟越俎上書,說元澥皇後不應複位。
蔡京見了此奏,便面請徽宗,交輔臣台官核議。
此時的輔臣台官,哪一個不是蔡京羽黨,于是禦史中丞錢遹,殿中侍禦史石豫、左膚等,奏稱韓忠彥等,不該迎還廢後,釣名沽譽,當時物議即已沸騰。
現在連疏遠小臣,亦效忠上書,天下公議,可想而知。
蔡京、許将、趙挺之,又竭力主持。
徽宗不得已,下诏除去元祐皇後位号,仍舊出居瑤宮。
又追究當初議複位号的人,降韓忠彥、曾布官,迫貶李清臣為雷州司戶參軍,黃履為祈州團練副使,安署翰林學士曾肇、禦史中丞豐稷等十七人于遠州;擢馮澥為鴻胪寺主簿。
劉皇後深恨鄒浩,複令郝随密囑蔡京,加罪于浩。
浩自徽宗召還,诏令入對,言及谏立後事!頗為嘉許,且問谏草何在? 浩奏稱已經焚去。
及退朝,以告陳瓘。
瓘驚道:“君如何答稱已焚,倘日後查問有司,奸人從中舞弊,那時無從辨冤,恐反因此得了禍了。
”浩聞之,亦悔失言,但已不可挽回,隻得聽其自然了。
蔡京受了劉後密囑,果令私黨,捍造诰疏,内有“劉後奪卓氏子,殺母取兒。
人可欺,天不可欺”等語徽宗,斥浩誣蔑劉後并及先帝,因暴其罪,立谪昭州。
追冊劉後子茂為太子,予谥獻愍并前劉後為皇太後,奉居崇恩宮。
時童貫在江浙設局,采辦各種象牙、犀角、金玉竹藤器皿,裝潢彩畫雕刻織繡,日用工匠數千,應用材料,悉令百姓供給,因此中飽之财不計其數。
但是富而不貴,心内尚覺不足,乃于暗中囑托蔡京,京想:“内侍若要升官,隻有軍功的一條路可以立刻得個大官。
”現在正主張收複湟州,蔡京乃力薦童貫,說他從前到過陝右,地理軍情頗為熟悉,可以派去監王厚軍。
後來王厚收複湟州,蔡京便率百官入賀,當由徽宗下诏賞功,特授蔡京為司空,晉封嘉國公。
童貫果然得了景福殿使,兼襄州觀察使。
其時景靈宮内,元祐諸賢畫像已毀,另圖熙甯元豐功臣于顯谟閣,且就都城南大築學宮,列屋千八百七十二楹,賜名辟雍。
廣儲學土,研究王氏經義字說。
辟雍中供奉孔、盂諸圖像,以王安石配享孔子位,居孟子下,重籍奸黨姓名。
得三百有九人,刻石朝堂。
許将稍有異議,即罷知河南府。
從此滿朝文武及各路将師,悉皆易為蔡京私人。
陝西河東五路經略使陶節夫,為蔡京私黨,誘緻土蕃,賄令納士,得邦疊潘三州。
遂報稱遠人懷德,奉土歸城,奏中竭力稱揚蔡京,徽宗因此益加信任。
蔡京因收複湟州,得晉公爵,更覺揚揚得意,又要用童貫為熙河蘭湟秦風路制置使,令圖西夏。
群臣莫敢異議,不料乃弟樞密使蔡卞反對道:“用宦官守邊疆,必誤大事。
”蔡京極為懷恨!竟诋蔡卞懷私,出知河南府。
蔡卞娶妻王氏,乃王安石女,号稱七夫人,知書能詩。
卞入朝議政,必先受教閨中。
僚屬當嘲谑蔡卞道:“今日奉行各事,想就是床第餘談了。
” 及人知樞密院事,家中設宴張樂,伶人竟揭言道:“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
”卞明明聽得,隻當不知。
平居出入兄門,歸家時尚稱兄功德。
七夫人冷笑道:“你兄比你晚達,今位出你上;你反去巴結他,可羞不可羞呢?”就這一語,遂使蔡卞與兄存了芥蒂。
兩府政議,時有龃龉,至此竟為乃兄排擠出外。
崇甯四年,春正月,以童貫為熙河等處經略安撫置制使。
有彗星出西方,其長競天。
徽宗下诏求言,戶部尚書劉達,勸碎蔡京所立元祐黨碑,将禁銅系籍諸人,悉行放寬,以攘天變。
徽宗從之,夜半遣黃門至朝堂,将元祐黨碑擊碎。
次日,蔡京入朝,見黨碑已碎,厲聲問道:“是誰大膽,敢擅毀黨碑,這還了得!必當啟奏皇上,嚴加懲辦。
” 未知蔡京見了徽宗,有怎樣話說,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