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宗道:“元祐黨人,何至如此?”蔡京道:“他們并非沒有這心,不過沒有露出形迹來就是了。
”本因梁焘、劉摯已殁,反将兩人之子,貶管嶺南。
章惇還恐元祐黨人有一天翻過身來必要報複,便無日無夜的與蔡京、郝随等一班奸人商量永絕根株之策。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連宣仁皇後也打下來才好。
但是,這樣大的題目,總要捏造些憑據出來。
遂令郝随到宮内去放謠言,說哲宗幼年時候,太皇太後屢次要加以危害;後來元祐年間又與司馬光謀廢立,現有當日太皇太後面前的親信太監,曾經目睹,可作為憑證。
章惇即啟奏哲宗說:“當日宜仁皇後面前的太監,現存的隻有陳衍、張士良二人。
陳衍因犯了罪,廢貶朱厓,一時不能前來;張士良現在郴州,可以立時召來。
”哲宗準奏。
不久張士良果然奉命到京,章惇恐他不肯附和,不令進宮見駕,令蔡京、安惇先行訊問。
蔡京、安惇高坐堂上。
在旁安設了刀鋸鼎镬,裝出非常嚴厲的模樣,方傳張士良上堂,大聲問道:“你肯說一有字,便可複還原職。
”說着,即将诰敕等件,從袖中取出,置于案上道:“立即把诰敕付你前去上任。
倘若說一無字,又指着旁邊的刀鋸鼎镬道:“請你試嘗這個滋味。
”張士良仰天大哭道:“太皇太後不可誣,天地神祇不可欺。
士良甯甘受刑,不敢妄供。
”蔡京、安惇百般威吓,士良抵死不從。
蔡京等無法可施,隻得奏稱陳衍、張士良離間兩宮,驅逐從龍内侍劉瑗等十人,有意剪除人主腹心羽翼,謀為大逆,例應處死。
哲宗神志昏迷,居然批準下來。
章惇、蔡京,遂擅似草诏,進呈禦覽,議廢宣仁為庶人。
哲宗本有不滿宣仁之意,要想照議施行,又覺得心内不安。
正在那裡躊躇不決,卻有兩個宮女知道這事,念及宜仁太後在日的好處,心内不覺傷感,都走到廊外去拭淚。
有個太監李成仁,從廊前經過,一眼瞧見,使問二人何事傷心,二宮女就将原委說明。
那李成仁是受過宜仁恩典的,倒也很有見識,便道:“既是如此,你們空白哭泣有何用處,可趁诏書尚未蓋玺,速去啟知太後,就可以有挽回了。
”兩個宮女連稱有理,便匆匆的跑進隆祐宮内,誰知太後正因發了肝胃痛的舊病,睡卧在床,兩個宮女如何敢去驚動,隻有抽了口冷氣,回轉身來要想退将出去。
不料太後并未睡着,早已看見兩人急匆匆的前來,又複退回,遂即喝問:“有何事故如此惶遽?”兩個宮人隻得止步跪下,把這事奏明。
太後聽了,不免傷感,說道:“這不是反了麼?”便從錦被内坐起,命兩個小太監攙扶着,要親自去責問哲宗。
早有左右的宮女、太監,一面勸慰太後不可出外,一面飛也似的,去傳哲宗。
哲宗聽說太後發怒,也覺驚惶,連忙跑進宮内朝見太後。
太後一見面就問道:“聽說廷議,拟廢太皇太後為庶人,有這話麼?我昔日侍崇慶宮,天日在上,哪有廢立的遺言?我因為發病,睡卧在床,猝聞此事,令我心悸。
我原不應幹預外事,但宣仁在日,待官家何等慈愛,今且如此,它日尚有我麼? 何不趁我在着,一并廢了,免得日後費事。
”說着,既怒且悲,不覺泣下。
哲宗初時滿面陪笑,連稱不敢,此時見太後這樣,也就流下淚來,連忙親自扶了太後,仍舊送她睡下,自己坐在床前想道:“太後從沒有這樣發怒,此事定是虛誣,我險些上了章惇的當。
況且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做子孫的可幹的。
”忙命左右将草诏取來,親自撕碎,丢在火裡焚毀了,方才告辭而出。
郝随早已知道這事,忙去通知章惇、蔡京。
兩人還不甘心,次日早朝,又複具狀,堅請施行。
哲宗不待閱畢,已大怒道:“你們不欲朕入英宗廟麼?”說着,将本章撕碎,擲于地上,兩人方才不敢複提。
過了兩天,又換了一個題目,聯絡了許多黨羽,請立劉賢妃為皇後。
原來,劉賢妃自廢了孟後,便日夕盼望冊立,因為哲宗頗悔廢後一事,所以蹉跎三載,未曾繼立中宮。
劉賢妃不勝觊望,格外獻媚,終是沒有消息。
再囑内侍郝随、劉友端,聯絡了章惇、蔡京,内外奏請,亦未見允。
累得劉賢妃望斷秋波,不勝憂慮。
就中隻有一線希望,乃是後宮嫔禦,皆沒有生育;若得誕一麟兒,中宮的位置,自然可以到手。
果然天從人願,劉賢妃已經懷孕,遂東禱西祀期得一子。
到了十月滿足,臨盆分娩,居然生了皇子。
這翻喜事非同小可,劉妃固是歡喜無盡,哲宗也快慰非凡!于是宮廷内外,皆請立劉賢妃為後,奏章竟至一日數上。
哲宗遂命禮官備禮,冊立劉氏為繼後。
左正言鄒浩,獨上疏谏阻,說劉賢妃因與孟後争寵,以緻廢後,斷不可以繼位中宮。
哲宗見了此奏,因面谕鄒浩道:“這是前朝有過的,真宗立劉德妃不是如此麼?”鄒浩道:“祖宗德政,應該仿效的甚多。
陛下未能仿行,乃獨取及小疵,恐後世難免遺議了。
”哲宗聞言,變色不答,及鄒浩退出,心中覺得躊躇不決,遂将原疏發交中書,饬令複議。
那立後廢後一事,原是章惇一力主持,現在已經告成,平空裡來了個鄒
”本因梁焘、劉摯已殁,反将兩人之子,貶管嶺南。
章惇還恐元祐黨人有一天翻過身來必要報複,便無日無夜的與蔡京、郝随等一班奸人商量永絕根株之策。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連宣仁皇後也打下來才好。
但是,這樣大的題目,總要捏造些憑據出來。
遂令郝随到宮内去放謠言,說哲宗幼年時候,太皇太後屢次要加以危害;後來元祐年間又與司馬光謀廢立,現有當日太皇太後面前的親信太監,曾經目睹,可作為憑證。
章惇即啟奏哲宗說:“當日宜仁皇後面前的太監,現存的隻有陳衍、張士良二人。
陳衍因犯了罪,廢貶朱厓,一時不能前來;張士良現在郴州,可以立時召來。
”哲宗準奏。
不久張士良果然奉命到京,章惇恐他不肯附和,不令進宮見駕,令蔡京、安惇先行訊問。
蔡京、安惇高坐堂上。
在旁安設了刀鋸鼎镬,裝出非常嚴厲的模樣,方傳張士良上堂,大聲問道:“你肯說一有字,便可複還原職。
”說着,即将诰敕等件,從袖中取出,置于案上道:“立即把诰敕付你前去上任。
倘若說一無字,又指着旁邊的刀鋸鼎镬道:“請你試嘗這個滋味。
”張士良仰天大哭道:“太皇太後不可誣,天地神祇不可欺。
士良甯甘受刑,不敢妄供。
”蔡京、安惇百般威吓,士良抵死不從。
蔡京等無法可施,隻得奏稱陳衍、張士良離間兩宮,驅逐從龍内侍劉瑗等十人,有意剪除人主腹心羽翼,謀為大逆,例應處死。
哲宗神志昏迷,居然批準下來。
章惇、蔡京,遂擅似草诏,進呈禦覽,議廢宣仁為庶人。
哲宗本有不滿宣仁之意,要想照議施行,又覺得心内不安。
正在那裡躊躇不決,卻有兩個宮女知道這事,念及宜仁太後在日的好處,心内不覺傷感,都走到廊外去拭淚。
有個太監李成仁,從廊前經過,一眼瞧見,使問二人何事傷心,二宮女就将原委說明。
那李成仁是受過宜仁恩典的,倒也很有見識,便道:“既是如此,你們空白哭泣有何用處,可趁诏書尚未蓋玺,速去啟知太後,就可以有挽回了。
”兩個宮女連稱有理,便匆匆的跑進隆祐宮内,誰知太後正因發了肝胃痛的舊病,睡卧在床,兩個宮女如何敢去驚動,隻有抽了口冷氣,回轉身來要想退将出去。
不料太後并未睡着,早已看見兩人急匆匆的前來,又複退回,遂即喝問:“有何事故如此惶遽?”兩個宮人隻得止步跪下,把這事奏明。
太後聽了,不免傷感,說道:“這不是反了麼?”便從錦被内坐起,命兩個小太監攙扶着,要親自去責問哲宗。
早有左右的宮女、太監,一面勸慰太後不可出外,一面飛也似的,去傳哲宗。
哲宗聽說太後發怒,也覺驚惶,連忙跑進宮内朝見太後。
太後一見面就問道:“聽說廷議,拟廢太皇太後為庶人,有這話麼?我昔日侍崇慶宮,天日在上,哪有廢立的遺言?我因為發病,睡卧在床,猝聞此事,令我心悸。
我原不應幹預外事,但宣仁在日,待官家何等慈愛,今且如此,它日尚有我麼? 何不趁我在着,一并廢了,免得日後費事。
”說着,既怒且悲,不覺泣下。
哲宗初時滿面陪笑,連稱不敢,此時見太後這樣,也就流下淚來,連忙親自扶了太後,仍舊送她睡下,自己坐在床前想道:“太後從沒有這樣發怒,此事定是虛誣,我險些上了章惇的當。
況且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做子孫的可幹的。
”忙命左右将草诏取來,親自撕碎,丢在火裡焚毀了,方才告辭而出。
郝随早已知道這事,忙去通知章惇、蔡京。
兩人還不甘心,次日早朝,又複具狀,堅請施行。
哲宗不待閱畢,已大怒道:“你們不欲朕入英宗廟麼?”說着,将本章撕碎,擲于地上,兩人方才不敢複提。
過了兩天,又換了一個題目,聯絡了許多黨羽,請立劉賢妃為皇後。
原來,劉賢妃自廢了孟後,便日夕盼望冊立,因為哲宗頗悔廢後一事,所以蹉跎三載,未曾繼立中宮。
劉賢妃不勝觊望,格外獻媚,終是沒有消息。
再囑内侍郝随、劉友端,聯絡了章惇、蔡京,内外奏請,亦未見允。
累得劉賢妃望斷秋波,不勝憂慮。
就中隻有一線希望,乃是後宮嫔禦,皆沒有生育;若得誕一麟兒,中宮的位置,自然可以到手。
果然天從人願,劉賢妃已經懷孕,遂東禱西祀期得一子。
到了十月滿足,臨盆分娩,居然生了皇子。
這翻喜事非同小可,劉妃固是歡喜無盡,哲宗也快慰非凡!于是宮廷内外,皆請立劉賢妃為後,奏章竟至一日數上。
哲宗遂命禮官備禮,冊立劉氏為繼後。
左正言鄒浩,獨上疏谏阻,說劉賢妃因與孟後争寵,以緻廢後,斷不可以繼位中宮。
哲宗見了此奏,因面谕鄒浩道:“這是前朝有過的,真宗立劉德妃不是如此麼?”鄒浩道:“祖宗德政,應該仿效的甚多。
陛下未能仿行,乃獨取及小疵,恐後世難免遺議了。
”哲宗聞言,變色不答,及鄒浩退出,心中覺得躊躇不決,遂将原疏發交中書,饬令複議。
那立後廢後一事,原是章惇一力主持,現在已經告成,平空裡來了個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