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關燈
與你同往定議便了。

    “遂命邵良佐、張士元、張子奭、王正倫等四人,偕同賀從勖前往,與元昊酌議。

     四人到了西夏,因元昊多索歲币,未能議妥。

    元昊反遣使臣如定聿譯為儒定裕舍、張延壽等,至汴再議。

    當下議定,每年賜予絹十萬匹,茶三萬斤,夏主元昊稱臣立誓,永不渝盟。

     夏使即力,元昊即上誓表。

    仁宗亦賜诏答複。

    夏使去後,過了一年,又遣尚書員外郎張子奭,充冊禮使,冊元昊為夏國主;于歲賜之外,特賞對衣,黃金帶,銀鞅,勒馬,銀二萬兩,絹兩萬匹,茶三萬斤,從此契丹通和,西夏稱臣,西北兩鄙,總算一齊平靜。

    仁宗十分快樂!除了每日在宮與妃嫔美人歌舞飲酒追歡取樂,一有空暇,還要作些詩詞歌曲,譜入樂中,命宮人們歌來侑酒。

    從來說上有所好,下必應從。

    仁宗既喜歌詞,自然就有那些文人學士,批風扶月,挖盡心思,作了許多詞曲,希圖迎合上意,好取富貴。

    其時有個屯田員外郎柳永,初名三變,後來改名為永,表字耆卿,崇安人氏,景祐元年,進士登第,最擅填詞度曲,所譜之詞,音律諧婉,詞意妥貼,把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賞用《雨霖鈴》調,作秋别詞道: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意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千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阕詞兒,做得清雅流麗,傳了出來,都下争誦,皆稱他為曉風殘月柳屯田,流入禁中。

    仁宗聞得,也深愛此詞,每逢宴飲,必令侍從歌唱,但傳旨說歌柳詞,衆人便知是要唱曉風殘月了。

    那柳永文才雖好,卻是個希榮慕利之人,聞得仁宗深愛他的詞曲,時常歌唱,就想借此梯進,隻是沒有機會,惟有耐性守候。

    卻巧那年秋季,太史奏稱老人星現,主國家承平,聖壽綿長。

    仁宗聞奏大喜!又值中秋這天,天色晴朗,月明如晝,仁宗高興得很,便在宮内擺宴樂飲。

    柳永本與内侍聯絡,遇有機會,便去偷偷地報告了柳永,叫他譜阕新詞,獻于仁宗,碰碰機緣。

    柳永得了機會,好不歡喜!疾忙伸紙磨累,譜了《醉蓬萊》一阕,暗暗切着中秋晴霁,老人星現,國脈綿長的意思,令内侍獻于仁宗,其詞道:漸亭臯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霁。

    華阕中天,鎖蔥蔥佳氣。

    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

    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洗。

    正值升平,萬機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

    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遊鳳輩何處?度管弦聲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柳永譜了這詞,獻于仁宗,以為富麗堂皇,切時切景,又寓着頌揚之意,必定大加獎賞,可以升官進爵的了。

    哪知仁宗看了那詞,見頭一個便是漸字,心下已是不悅!讀至“宸遊鳳輩何處”,又與從前禦制攬真宗的詞相同,更加慘然不樂!又讀到“太液波翻”,便道:“何不用‘波澄’二字,可見柳永是個反複無常之人了。

    ”  說着,就把這個詞,投于地上,不去觀看,内侍們見聖心不悅,也就不敢多言。

    後來仁宗又把柳水溝通内侍,進獻詞曲的情由打聽出來,更加鄙薄他的為人,遂以無行罷黜,不再起用。

     柳永以詞曲罷免,卻有個宋祁,偏以詞曲見賞于仁宗,很得寵幸。

    那宋祁,宋子京,本是安州安陸人,後來徙居開封府之雍邱,與兄宋郊,天聖年間,同舉進士,禮部奏宋祁為第一名,宋郊名列第三。

    時劉太後臨朝稱制,說道:“宋郊乃宋祁之兄,不可以弟先兄。

    ”遂命以宋郊為第一。

    宋郊後改名為庠,累仕參知政事,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封莒國公。

    宋祁才情倜傥,雅擅歌詞,賞于春日譜《玉樓春》詞道:東城漸覺風光好,鄒縠波紋迎客耀。

    緣楊煙外曉雲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這首詞兒,傳誦都下,人皆稱宋祁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

    仁宗也深賞其詞之妙,常常召入禁中,甚加優待。

    其時因邊疆平靜,在慶曆八年,元宵這天,仁宗以中外臣民,逢着承平時節預先下旨,元宵令節,大張燈彩。

    這道旨意一下,汴京城内,誰敢不遵。

    官宦人家是不必說了,或劄鳌山,或列祥獸,便是庶民人家,也在門前,懸了各色的異樣燈景,真是個家家大張宴會,戶戶盡到珠玑,銀花火樹笙,箫鼓樂喧聲聒耳,錦鏽盈胖。

    這夜金吾不禁,與民同樂。

    那汴京的繁台街,人山人海,滿路擁擠,不能通行。

    恰巧街西有幾乘繡幰,如飛而來;街東有一位官員,坐轎而行。

    兩下走得相近,被看燈的人四下一擠,不偏不倚,碰在一處。

     未知兩下都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