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十回狹路相逢褰帏一笑中宮飲宴肇禍三更話說元宵佳節,京城内大張燈綠。
那條繁台街,正在城之中心,平時也異常繁盛,何況元宵這夜,全城的百姓和中外人士,以及紅男綠婦,老人幼童,都到這條街上來看燈,早已擁擠得水洩不通。
恰巧有幾乘繡幰,坐的都是内家宮女,奉命往八大王俨邸中回來,由此經過。
對面又來了一頂轎子,内中坐的是翰林學士承旨宋祁,喝道而來。
雖然兩下都有侍從開路,那看燈的人,過分多人,哪裡讓得開來。
那繡幰好容易從人叢中擠将過來,恰巧宋祁的轎子也到了,忽地被衆人四下一擠,那轎子和一乘繡幰,碰了一下,幸虧碰得不重,并無損傷。
那坐在繡幰中的宮人,已是吃了一驚,就有兩個小内監喝道:“是個什麼官兒,敢這樣無禮,驚動咱們。
”宋祁的從人忙打招呼道:“對不起得很!是宋學士侍宴回來,被看燈的人逼迫過甚以緻如此,并非有意,尚請原諒。
” 小内監還要發作,那繡幰内坐的美人,早已伸了纖纖玉手,褰起簾帏,露出粉臉,向宋祁望了一眼,微微一笑道:“是小宋麼?他們出于無心,不必計較,快複旨去。
” 小内監不敢多言,一刹那頃,風馳電掣地去了。
宋祁坐在轎中,看見這個宮人生得豐容盛鬋,杏臉桃腮,真是天上奇葩,不同凡卉;又聽她嬌滴滴的聲音,稱自己為小宋,不覺心有所感,遂于轎中,口占《鹧鸪天》詞一阕,以表思慕之意。
其詞道:畫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宋祁一面填詞,一面回去,心中快快,如有所失。
不料這詞傳入禁中,為仁宗聞知,不覺笑道:“宋祁有此豔思,朕當曲為成全。
”遂問元宵那夜,是第幾車子,何人呼小宋的?宮人們隻得據實奏聞,仁宗也不言語。
此日召宋祁侍宴,仁宗命歌所譜《鹧鸪天》詞。
宋祁聽了,不勝惶恐!仁宗從容問道:“此詞是卿所作麼?” 宋祁驚惶無地,拜伏請罪。
仁宗笑道:“朕當使卿不隔蓬山,得遂心願。
”召呼小宋的宮人,當面賜之,并命内侍備車送往學士府中。
宋祁叩頭謝恩而退,當時傳為佳話,朝臣莫不豔羨! 這年乃是慶曆八年閏正月,仁宗因為西北邊境,兵患已銷;貝州叛卒王則之亂,又經明鎬、文彥博讨平,天下無事,四海升平,心内覺得十分快樂,在正月内遊宴了一個月,還覺未能盡興,便借着閏正月的名目,下诏第二個元宵節,再張燈宴三天,以盡餘興。
這道诏旨下來,汴京城中,上白宮宦,下至百姓,個個興高采烈,重新張燈結彩,鼓樂喧天地又慶祝起元宵佳節來了。
仁宗更是異常高興,帶了文武百官,設宴露台,賞玩燈景,飲酒賦詩,選舞微歌地鬧了一夜。
次日十六日,乃與文武宴飲取樂。
隻因昨日鬧了一個通宵,今晚不便再鬧一夜,到了二更已過,便傳旨散宴,排駕回宮。
仁宗回到宮中,仍然興緻勃勃,遂又傳旨排宴。
曹後見仁宗正在興頭的時候,不敢谏阻,隻得在旁陪侍。
仁宗連舉數觥,已是三更時分。
忽聞外面呼噪的聲音,接連不斷。
曹後系出将門,性情機警,聽了這個聲音,即知有變,連忙擡頭一看,月光底下,分外清楚,早見對面屋脊上,有幾個短衣窄袖,雄赳赳的男子,手執明晃晃的利刃,跳将下來,直撲寝門而來。
此時外面喧聲更甚,仁宗也十分驚詫,意欲出視,早被曹後拖住。
擁護着坐下,說道:“宮中如此紛擾,必然有人謀變。
黑夜倉皇,陛下不宜輕出;速傳旨出去,召都知王守忠,引兵入衛,方保萬全。
” 其時值宿的宦侍,俱已前來。
當由仁宗,亟召王守忠引兵入衛,内侍奉旨去了。
那外面的亂黨,逢人便殺,妃嫔宮人,慘呼盈耳。
仁宗驚惶無措,曹後勃然變色道:“賊黨已是内入,不可不須為防備。
”遂傳集内侍勒為隊伍,守禦宮門。
有個太監讒言道:“莫非宮中乳媪毆打小女子,所以有這樣的聲音。
”曹後怒喝道:“賊人已至眼前,在那裡殺人,你還敢當面撒謊麼?”便命宮人内侍,速去絮水;水絮人,又親執繡剪,将各内侍鬓邊,皆剪一缺道:“你們可奮力守門,靜侍外援。
明日當視發行賞。
”宦侍聞言,一齊踴躍起來,都至宮門拒守。
果然不上一刻。
賊黨已至中宮,在門外齊聲呐喊,縱火毀門。
曹後忙督率内侍宮人,将所備之水,向外撲救。
火勢雖盛,遂撲遂滅,宮門得以保全。
兩下正在相持,都知王守忠已率衛兵到來,四面截殺,不消片刻,已将賊黨擒住,叩門請安。
曹後聞知賊人已獲,在内傳旨道:“叛賊共有幾人?”王守忠道:“共計數十名,為首的乃是侍衛顔秀。
”曹後道:“知道了,你可押帶出去,即交刑部,确
那條繁台街,正在城之中心,平時也異常繁盛,何況元宵這夜,全城的百姓和中外人士,以及紅男綠婦,老人幼童,都到這條街上來看燈,早已擁擠得水洩不通。
恰巧有幾乘繡幰,坐的都是内家宮女,奉命往八大王俨邸中回來,由此經過。
對面又來了一頂轎子,内中坐的是翰林學士承旨宋祁,喝道而來。
雖然兩下都有侍從開路,那看燈的人,過分多人,哪裡讓得開來。
那繡幰好容易從人叢中擠将過來,恰巧宋祁的轎子也到了,忽地被衆人四下一擠,那轎子和一乘繡幰,碰了一下,幸虧碰得不重,并無損傷。
那坐在繡幰中的宮人,已是吃了一驚,就有兩個小内監喝道:“是個什麼官兒,敢這樣無禮,驚動咱們。
”宋祁的從人忙打招呼道:“對不起得很!是宋學士侍宴回來,被看燈的人逼迫過甚以緻如此,并非有意,尚請原諒。
” 小内監還要發作,那繡幰内坐的美人,早已伸了纖纖玉手,褰起簾帏,露出粉臉,向宋祁望了一眼,微微一笑道:“是小宋麼?他們出于無心,不必計較,快複旨去。
” 小内監不敢多言,一刹那頃,風馳電掣地去了。
宋祁坐在轎中,看見這個宮人生得豐容盛鬋,杏臉桃腮,真是天上奇葩,不同凡卉;又聽她嬌滴滴的聲音,稱自己為小宋,不覺心有所感,遂于轎中,口占《鹧鸪天》詞一阕,以表思慕之意。
其詞道:畫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宋祁一面填詞,一面回去,心中快快,如有所失。
不料這詞傳入禁中,為仁宗聞知,不覺笑道:“宋祁有此豔思,朕當曲為成全。
”遂問元宵那夜,是第幾車子,何人呼小宋的?宮人們隻得據實奏聞,仁宗也不言語。
此日召宋祁侍宴,仁宗命歌所譜《鹧鸪天》詞。
宋祁聽了,不勝惶恐!仁宗從容問道:“此詞是卿所作麼?” 宋祁驚惶無地,拜伏請罪。
仁宗笑道:“朕當使卿不隔蓬山,得遂心願。
”召呼小宋的宮人,當面賜之,并命内侍備車送往學士府中。
宋祁叩頭謝恩而退,當時傳為佳話,朝臣莫不豔羨! 這年乃是慶曆八年閏正月,仁宗因為西北邊境,兵患已銷;貝州叛卒王則之亂,又經明鎬、文彥博讨平,天下無事,四海升平,心内覺得十分快樂,在正月内遊宴了一個月,還覺未能盡興,便借着閏正月的名目,下诏第二個元宵節,再張燈宴三天,以盡餘興。
這道诏旨下來,汴京城中,上白宮宦,下至百姓,個個興高采烈,重新張燈結彩,鼓樂喧天地又慶祝起元宵佳節來了。
仁宗更是異常高興,帶了文武百官,設宴露台,賞玩燈景,飲酒賦詩,選舞微歌地鬧了一夜。
次日十六日,乃與文武宴飲取樂。
隻因昨日鬧了一個通宵,今晚不便再鬧一夜,到了二更已過,便傳旨散宴,排駕回宮。
仁宗回到宮中,仍然興緻勃勃,遂又傳旨排宴。
曹後見仁宗正在興頭的時候,不敢谏阻,隻得在旁陪侍。
仁宗連舉數觥,已是三更時分。
忽聞外面呼噪的聲音,接連不斷。
曹後系出将門,性情機警,聽了這個聲音,即知有變,連忙擡頭一看,月光底下,分外清楚,早見對面屋脊上,有幾個短衣窄袖,雄赳赳的男子,手執明晃晃的利刃,跳将下來,直撲寝門而來。
此時外面喧聲更甚,仁宗也十分驚詫,意欲出視,早被曹後拖住。
擁護着坐下,說道:“宮中如此紛擾,必然有人謀變。
黑夜倉皇,陛下不宜輕出;速傳旨出去,召都知王守忠,引兵入衛,方保萬全。
” 其時值宿的宦侍,俱已前來。
當由仁宗,亟召王守忠引兵入衛,内侍奉旨去了。
那外面的亂黨,逢人便殺,妃嫔宮人,慘呼盈耳。
仁宗驚惶無措,曹後勃然變色道:“賊黨已是内入,不可不須為防備。
”遂傳集内侍勒為隊伍,守禦宮門。
有個太監讒言道:“莫非宮中乳媪毆打小女子,所以有這樣的聲音。
”曹後怒喝道:“賊人已至眼前,在那裡殺人,你還敢當面撒謊麼?”便命宮人内侍,速去絮水;水絮人,又親執繡剪,将各内侍鬓邊,皆剪一缺道:“你們可奮力守門,靜侍外援。
明日當視發行賞。
”宦侍聞言,一齊踴躍起來,都至宮門拒守。
果然不上一刻。
賊黨已至中宮,在門外齊聲呐喊,縱火毀門。
曹後忙督率内侍宮人,将所備之水,向外撲救。
火勢雖盛,遂撲遂滅,宮門得以保全。
兩下正在相持,都知王守忠已率衛兵到來,四面截殺,不消片刻,已将賊黨擒住,叩門請安。
曹後聞知賊人已獲,在内傳旨道:“叛賊共有幾人?”王守忠道:“共計數十名,為首的乃是侍衛顔秀。
”曹後道:“知道了,你可押帶出去,即交刑部,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