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時驚慌起來,紛紛倒退。
這披發金面将官,橫沖直撞,馳驟如飛,數千宋軍跟着他,好似風雨般殺将過來,夏兵如何抵擋得住?元昊也驚疑不定,隻得率兵遁去。
你道這将是誰?乃是巡檢指揮使狄青,表字漢臣,河西人氏,骁勇善戰,初為騎禦散直,從軍西征,屢立戰功,平時上陣,戴了鋼面具,披發督戰,能使敵人驚崩。
現在正做巡檢指揮使,屯守保安,钤轄盧守勤,檄令禦敵。
他手下隻帶兵士數千,一經對陣,竟吓退元昊雄師數萬,捷聞于朝。
仁宗要召問方略,又值元昊商議進兵,乃命圖形以進。
後人有詩一首,詠狄青道:面戴銅具立戰功,奇謀早已貯胸中。
西征自有将軍在,數萬叛兵一旦空。
元昊敗退,又欲進寇延州。
先遣人到範雍軍前詐降。
範雍信以為真,毫不設備。
延州地方遼闊,堡寨稀少,守兵又多老弱。
元昊突然發兵,攻破金明寨,擒了都監李士彬父子,乘勝直抵延州城下。
範雍方知中了元昊奸計,一面命石元孫出陣,一面往慶州調副總管劉平前來救應,戰了三日,兩軍各有勝負。
石元孫、劉平合兵一處,在西南山下紮寨,到了夜間,敵兵已将營寨,團團圍住,大叫你們這些殘兵,還不早早歸降,一定要等死麼?宋軍驚惶渙散。
天将黎明,四下裡戰鼓齊鳴,夏兵沖殺過來,把官軍截為兩段,石元孫、劉平都被元昊擒去,劉平到了敵營,破口大罵,首先被害。
石元孫拘在營内。
延州自遭此敗,人心洶懼。
幸而天降大雪,不能進攻,元昊急于回去,延州未為攻下。
是役之敗,劉平、石元孫當危急時,奮力鏖戰;都臨黃德和,率步兵未戰先退;萬俟政、郭遵等,亦相率奔潰。
及劉平被害,黃德和反誣劉平降賊,因緻挫衄。
宋廷已聞悉内中情由,仁宗命殿中侍禦史文彥博,往河中問狀。
文彥博,汾州人氏,為人正直無私,一經審訊,水落石出。
德和坐罪腰斬;範雍亦貶知安州;追贈劉平官爵,從優撫恤;遂命夏守赟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讨使,内侍王守忠為钤轄,即日啟行。
知谏院富弼上疏谏道:“夏守赟庸懦之夫,不足以當大任;王守忠乃内臣,命為钤轄,正蹈唐季監軍覆轍,請收回成命。
”仁宗不從,會知制诰韓琦,使蜀回都,奏陳西夏形勢甚為鮮明。
仁宗遂命韓琦安撫陝西,韓琦陛辭時,面奏仁宗道:“範雍節制無狀,緻遭敗衄,贻君上憂?臣願保舉範仲淹往守邊疆。
”仁宗道:“範仲淹麼?”韓琦急奏道:“仲淹前忤呂夷簡,徙知越州。
朝廷方疑為朋黨,臣非不知,但陛下宵旰勤勞,臣若再顧嫌疑,埋沒人才,罪且益大。
倘或迹涉朋比,所舉非人,即坐罪族誅,亦所甘心。
”仁宗聽了,方才點頭道:“卿且去,朕當令仲淹即來。
”韓琦叩謝而出,遂有诏令仲淹知永興軍,先定仲淹知開封府。
因呂夷簡當國,濫用私人,上疏指陳時政,隐斥夷簡為漢之張禹。
夷簡說他越職言事,面劾仲淹,落職外徙。
集賢院校理餘靖,館閣校勘尹洙歐陽修奏稱仲淹無罪,也緻坐貶,斥為朋黨,都人士卻稱為四賢。
韓琦這次舉薦仲淹,所以有這般議論。
仁宗聽從韓琦之言,竟用仲淹,可謂從谏如流了。
獨有那張士遜,本來主張用兵,到了緊急的時候,反一無措施。
谏院中啧有煩言。
士遜倒還見機,上章告老,诏以太傅緻仕,再起呂夷簡同平章事,夷簡再相亦以夏守赟非專阃才,不如召還。
仁宗乃命與王守忠一同返阙,改任夏竦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讨使,韓琦、範仲淹為副。
仲淹奉旨陛辭。
仁宗面谕道:“卿與呂相有隙,今呂相亦願用卿。
卿當盡釋前嫌,為國效力。
”仲淹頓首道:“臣與呂相,本無嫌怨,前日就事論事,亦不過為的國家,安敢預存成見。
”仁宗道:“能同心為國,尚有何言。
” 仲淹叩别出朝,即回登程。
途中聞延州諸寨,多半失守,因上表請自守延州,诏令兼知州事。
仲淹乃兼程而進,至了延州,大閱州兵,得萬八千人,選六将分領,日為訓練,視賊衆寡,更番出敵。
又修築承平永平等寨,招流亡,定保障,通斥堠羌漢人民,相率複業,邊疆日固,敵不敢侵。
夏人相顧告戒道:“這次來的小範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從前的大範老子,可以欺騙得的,延州不可妄想了。
” 大範老子是指範雍,小範老子乃指仲淹的。
仲淹字希文,吳縣人氏,大中祥苻八年舉進士,至是守延州,賞罰嚴明,治軍整肅,蕃漢鹹服。
仲淹于軍書旁午之時,裘帶雍容,吟詠不辍。
一日,正常秋高氣爽,仲淹巡閱諸營,聞得長空雁唳,四面角聲,嗚嗚不斷,覺得心頭很有感慨,又見将士卒戎守勞苦,及自己終年鎮邊,久未歸去,更加激起胸中悲感,便以秋思為題,譜成《漁家傲》詞一阕道: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障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這披發金面将官,橫沖直撞,馳驟如飛,數千宋軍跟着他,好似風雨般殺将過來,夏兵如何抵擋得住?元昊也驚疑不定,隻得率兵遁去。
你道這将是誰?乃是巡檢指揮使狄青,表字漢臣,河西人氏,骁勇善戰,初為騎禦散直,從軍西征,屢立戰功,平時上陣,戴了鋼面具,披發督戰,能使敵人驚崩。
現在正做巡檢指揮使,屯守保安,钤轄盧守勤,檄令禦敵。
他手下隻帶兵士數千,一經對陣,竟吓退元昊雄師數萬,捷聞于朝。
仁宗要召問方略,又值元昊商議進兵,乃命圖形以進。
後人有詩一首,詠狄青道:面戴銅具立戰功,奇謀早已貯胸中。
西征自有将軍在,數萬叛兵一旦空。
元昊敗退,又欲進寇延州。
先遣人到範雍軍前詐降。
範雍信以為真,毫不設備。
延州地方遼闊,堡寨稀少,守兵又多老弱。
元昊突然發兵,攻破金明寨,擒了都監李士彬父子,乘勝直抵延州城下。
範雍方知中了元昊奸計,一面命石元孫出陣,一面往慶州調副總管劉平前來救應,戰了三日,兩軍各有勝負。
石元孫、劉平合兵一處,在西南山下紮寨,到了夜間,敵兵已将營寨,團團圍住,大叫你們這些殘兵,還不早早歸降,一定要等死麼?宋軍驚惶渙散。
天将黎明,四下裡戰鼓齊鳴,夏兵沖殺過來,把官軍截為兩段,石元孫、劉平都被元昊擒去,劉平到了敵營,破口大罵,首先被害。
石元孫拘在營内。
延州自遭此敗,人心洶懼。
幸而天降大雪,不能進攻,元昊急于回去,延州未為攻下。
是役之敗,劉平、石元孫當危急時,奮力鏖戰;都臨黃德和,率步兵未戰先退;萬俟政、郭遵等,亦相率奔潰。
及劉平被害,黃德和反誣劉平降賊,因緻挫衄。
宋廷已聞悉内中情由,仁宗命殿中侍禦史文彥博,往河中問狀。
文彥博,汾州人氏,為人正直無私,一經審訊,水落石出。
德和坐罪腰斬;範雍亦貶知安州;追贈劉平官爵,從優撫恤;遂命夏守赟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讨使,内侍王守忠為钤轄,即日啟行。
知谏院富弼上疏谏道:“夏守赟庸懦之夫,不足以當大任;王守忠乃内臣,命為钤轄,正蹈唐季監軍覆轍,請收回成命。
”仁宗不從,會知制诰韓琦,使蜀回都,奏陳西夏形勢甚為鮮明。
仁宗遂命韓琦安撫陝西,韓琦陛辭時,面奏仁宗道:“範雍節制無狀,緻遭敗衄,贻君上憂?臣願保舉範仲淹往守邊疆。
”仁宗道:“範仲淹麼?”韓琦急奏道:“仲淹前忤呂夷簡,徙知越州。
朝廷方疑為朋黨,臣非不知,但陛下宵旰勤勞,臣若再顧嫌疑,埋沒人才,罪且益大。
倘或迹涉朋比,所舉非人,即坐罪族誅,亦所甘心。
”仁宗聽了,方才點頭道:“卿且去,朕當令仲淹即來。
”韓琦叩謝而出,遂有诏令仲淹知永興軍,先定仲淹知開封府。
因呂夷簡當國,濫用私人,上疏指陳時政,隐斥夷簡為漢之張禹。
夷簡說他越職言事,面劾仲淹,落職外徙。
集賢院校理餘靖,館閣校勘尹洙歐陽修奏稱仲淹無罪,也緻坐貶,斥為朋黨,都人士卻稱為四賢。
韓琦這次舉薦仲淹,所以有這般議論。
仁宗聽從韓琦之言,竟用仲淹,可謂從谏如流了。
獨有那張士遜,本來主張用兵,到了緊急的時候,反一無措施。
谏院中啧有煩言。
士遜倒還見機,上章告老,诏以太傅緻仕,再起呂夷簡同平章事,夷簡再相亦以夏守赟非專阃才,不如召還。
仁宗乃命與王守忠一同返阙,改任夏竦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讨使,韓琦、範仲淹為副。
仲淹奉旨陛辭。
仁宗面谕道:“卿與呂相有隙,今呂相亦願用卿。
卿當盡釋前嫌,為國效力。
”仲淹頓首道:“臣與呂相,本無嫌怨,前日就事論事,亦不過為的國家,安敢預存成見。
”仁宗道:“能同心為國,尚有何言。
” 仲淹叩别出朝,即回登程。
途中聞延州諸寨,多半失守,因上表請自守延州,诏令兼知州事。
仲淹乃兼程而進,至了延州,大閱州兵,得萬八千人,選六将分領,日為訓練,視賊衆寡,更番出敵。
又修築承平永平等寨,招流亡,定保障,通斥堠羌漢人民,相率複業,邊疆日固,敵不敢侵。
夏人相顧告戒道:“這次來的小範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從前的大範老子,可以欺騙得的,延州不可妄想了。
” 大範老子是指範雍,小範老子乃指仲淹的。
仲淹字希文,吳縣人氏,大中祥苻八年舉進士,至是守延州,賞罰嚴明,治軍整肅,蕃漢鹹服。
仲淹于軍書旁午之時,裘帶雍容,吟詠不辍。
一日,正常秋高氣爽,仲淹巡閱諸營,聞得長空雁唳,四面角聲,嗚嗚不斷,覺得心頭很有感慨,又見将士卒戎守勞苦,及自己終年鎮邊,久未歸去,更加激起胸中悲感,便以秋思為題,譜成《漁家傲》詞一阕道: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障裡,長煙落日孤城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