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關燈
第四十二回寇準片言立儲君呂端獨力立帝位話說開寶皇後宋氏,乃是太祖冊立的正宮,賀崩之後,自應成服。

    太宗非但不成服,且不令群臣臨喪,滿朝文武,竟無人敢出言規谏,惟有翰林學士王禹偁,心内不平,對同僚們說道:“宋後曾經母儀天下,應尊用舊禮為是。

    ”這話被太宗聞知,便大怒道:“王禹偁敢讪謗君上,如何恕得!”遂谪禹偁知滁州。

    這事過了沒有幾時,又有廷臣馮拯疏請立儲,太宗斥他多事,貶置嶺南,自此以後,宮禁中事,簡直無人敢言了。

     太宗到了這時,金匮緘名的人,俱已死亡,傳子之局已成,為什麼不立太子呢? 隻因為内中還有一段隐情。

     原來太宗有子九人,長子元佐,次子元僖,三子元侃,四子元份,五子元傑,六子元偓,七子元偁,八子元俨,九子元億。

    元僖、元億早逝。

    太宗于諸子中,最鐘愛的是長子元佐,因他從小時候,生得聰明機警,性情又仁慈寬厚,相貌複與太宗相類,真是個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到了年紀稍長,善騎劣馬,能開硬弓。

    十三歲時,常随着太宗出獵近郊,忽有一個兔兒,打從長輿之前走過,太宗命元佐射之。

      元佐奉了旨意,從容不迫,拈弓搭箭,觑準射去,早把個兔兒射倒在地。

    其時适有契丹使臣在側,見元佐小小年紀,矢無虛發,不勝驚異,大為贊揚!随駕諸臣,亦皆伏地,向太宗稱賀。

    太宗因此更加喜愛! 到得征伐太原,元佐随駕在營。

    平了北漢回來,拜檢校太慰,加職太傅,晉封楚王,另營新第于内東門,賜于居住。

    太宗有意要立他為太子,卻因有金匮遺诏的一層關礙,隻得暫時耽延。

    後來德昭自刎,德芳暴亡,廷美又獲罪而死,太宗沒了顧忌,正可立元佐為太子。

    不料元佐見太宗逼死德昭,心中甚不為然!後來廷美獲罪,元佐更加覺得太宗刻薄寡恩,沒有手足之情,并負太祖傳位之德。

    他便竭力谏阻太宗,營救廷美。

     無如太宗立定主意,要除去廷美;又有趙普等人,在旁慫恿,因此救護不來。

     到得廷美安置房州,憂郁而亡。

    那消息傳來,元佐十分悲恨!暗中想道:“父皇處死皇叔,不過要違背金匮遺言,所以下這般毒手。

    現在皇叔病殁,必然要立我為太子,我若承受了大位,如何對得起太祖皇帝和死去的皇叔呢?”他心下想着,又氣又惱,又沒有善處之法。

    不知不覺,神經錯亂,發起狂疾來,時時和左右侍候的人尋事,執刀弄杖,鬧過不了。

      有個近侍,偶然觸怒了元佐。

    他便發起性子,舉刀将近侍斫傷,幸虧逃走得快,方才保全了性命! 這個信息,傳入太宗耳内,十分着急!忙召禦醫前往診治。

     禦醫診過了脈,太宗召問是何病症?禦醫奏道:“楚王之病乃因平時憂憤惱恨,積郁于心,無可發洩,故得此颠狂症候,隻要好好地調理,便可痊愈。

    但要囑咐左右侍候的人,小心謹慎,切不可把什麼事情去激惱他了。

    ”太宗聽了禦醫的言語,便疑心元佐身旁侍候的人,不能先意承順,把所有近侍都傳了來,大加責罰。

    那些近侍明知楚王是為了廷美被逼身亡的緣故,哪裡敢說出來,隻得含屈負冤地受了一頓責罰,回到楚王府中,格外地小心侍候。

    那元佐自禦醫診視,用藥調理,又經左右近侍百般勸慰,曲意承迎,居然慢慢地痊愈起來。

     太宗知道元佐的病,逐漸告痊,心中大喜!立刻降诏,大赦天下,替他邀福。

     又因時值重陽佳節,禦苑中菊花盛開,五色缤紛;花光爛熳,甚是可愛!便命諸王,皆至長春苑,賜宴較射,除元佐因病新愈,恐怕勞動了舊疾複發,不去宜召,其餘諸王,皆陸續到齊。

    太宗因元佐病有起色,分外高興,諸王見太宗心内歡喜,自然有意承順,在席間談笑議論,異常歡暢,那說笑的聲音,連隔院都聽得見。

    大因諸王賦詩射箭,都能稱旨。

    太宗便命近侍,取出許多上方珍物,厚賜他們,所以這一次的筵宴,直到夜分方散。

    諸王謝過宴。

    各自捧着賞賜的珍品回去,由内東門出去,經過元佐府前。

     元佐病體新愈,雖不出外,太宗宜召諸王賜宴的事情,早巳知道,不見有旨傳宣自己,心内不覺發惱道:“他人都得與宴,我有何罪不聞宣召,這明明是棄我了。

    ” 左右見他發怒,忙上前勸解。

    元佐命擺上酒來,左右哪敢不從,立刻陳列酒肴。

     元佐自斟自飲,愈飲愈惱,連舉數十觥,已覺有些醉意。

     恰值諸王宴罷散去,打從元佐府前經過。

    元佐正在冒火的時候,聞得諸王回去,便走出來攔住道:“你們都巴結父皇,朝歡暮樂,要爬上高枝兒上去,卻把我抛在腦後,不是明明地欺負我麼?”諸王聽了,摸不着頭腦,又因他疾病初愈,不敢觸惱他,隻得好言敷衍,預備要走。

    元佐哪裡肯放他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