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關燈
,隻好優诏懷徕,或用厚利啗餌他酋,令圖繼遷,及早除之,乃為上策,否則必為大患。

    “太宗聞言大怒道:”朕聞得汝在營縱酒樗捕,不問軍事,難道繼遷肯來就擒麼?“仁朗道:”這正是臣誘敵之計。

     “太宗愈加怒道:”明是畏葸縱敵,還敢巧言誘敵之計,希圖免罪。

     朕偏不用你,看繼遷能猖獗麼?“遂傳旨将仁朗貶竄商州。

    那副将王侁,自仁朗召回汴京,即統兵出銀州北面,連破敵寨,斬蕃酋折羅遇,麟州諸蕃,大為惶懼! 皆請納馬贖罪,助讨繼遷。

    王侁大集諸軍,人濁輪川,大敗蕃衆,生擒折裕木。

    繼遷親來救援,又被王侁殺得大敗而逃,蕃衆十成中喪折了六七成。

     王侁奏凱而回。

    适有诏令郭守文到邊,與王侁共領邊事,守文與知夏州尹憲共擊鹽城諸蕃焚燒千餘帳。

    自此,銀、麟、夏三州,所有蕃衆,一百二十五族,盡行内附,戶口計萬六千有餘,西北一邊,總算暫時無事。

    惟繼遷雖然得命,窮蹙無歸,隻得奉書遼廷,願作外臣。

    遼人冊封他為夏國王,并将宗女義成公主,嫁于繼遷。

     繼遷既得榮封,又婚遼女,便慢慢地養精蓄銳,徐圖報仇,因此邊境不得安甯。

     太宗沒有法想,暗思李繼捧留京無益,反恐洩漏機密,不如令他歸鎮夏州,招撫繼遷。

    定了主張,便召繼捧入見,賜他姓名為趙保忠,并厚加賞赉,遣往夏州,勸繼遷歸誠。

    哪知繼捧到了夏州,非但不勸谕繼遷,反倒與繼遷同謀,共為邊患,這是後話,暫按不提。

     單說太宗自即位以來,用的宰相,如趙普、李昉、宋琪等人。

    此時趙普已死,宋琪亦複罷免,遂用呂蒙正為首相;張齊賢、陳恕、王沔,為參知政事;張遜、溫仲舒、寇準,為樞密副使;王沔聰察敏辯,呂蒙正嘗倚以為重。

    惟沔過于苛刻,未免與同僚龃龉。

    張齊賢、陳恕、與沔不和,互相疑忌。

    太宗乃罷陳恕、王沔并及蒙正,遂重任李昉與張齊賢同平章事,賈黃中、李沆為參知政事。

    嗣又用呂端參政,未見又罷張齊賢,仍用呂蒙正。

     那呂蒙正,河南人,父名龜圖,曾為起居郎,素多内寵,與妻劉氏不睦,甚至出妻逐子。

    蒙正為父所逐,無家可歸,流落在外,常就食于僧寺。

    寺中僧徒甚衆,每飯必敲鐘會食。

    僧徒憎厭蒙正在寺寄食,不欲與餐,故意于飯後方始敲鐘。

    蒙正聽得鐘聲,又來就食,僧徒揶榆之道:“呂相公既要吃飯,也須早些前來,現在飯已吃過,難道還替你燒煮起來麼?”說罷,又故意喝着小和尚道:“我們出家人,蒙十方施主,捐助錢财,很不容易。

    你們吃了白米飯,也須替我做些事情,怎麼在這裡閑坐着呢?難道和尚的飯,應該給你們白吃的麼?”那和尚絮絮叨叨,罵個不了。

    蒙正知道是罵于自己聽的,也隻得微微地歎一口氣,并不與僧徒争論,忍着餓,自去讀書去了。

    直至太平興國二年,擢進士第一,通判升州,入為翰林學士,擢左谏議大夫,參知政事。

    蒙正既貴顯,因母劉氏,雖被父出,矢志不肯重嫁,蒙正乃恭迎父母,同堂異室,奉養備至。

    父母相繼逝世。

    蒙正服阕,得為參政。

    有朝士指點着說道:“此子亦得參政麼?”蒙正佯為不聞,從容趨過。

    同列皆為不平,欲究問朝士姓名,蒙正連忙阻止道:“不必,不必,若一知其姓名,便終身不能忘記,還是不知的好。

    ”同列相率歎服。

     及登相位,守正不阿。

    有僚屬以家藏古鏡,拟獻于蒙正,自言此鏡光照二百餘裡,乃是稀世之寶。

    蒙正笑道:“我的面孔不過碟子大小,何用照二百裡的鏡子呢?” 堅決辭卻。

    平居常儲一夾袋,。

    無論大小官吏,進谒時必詳詢才學,書藏袋内,及朝廷用人,即從袋中取閱,按才奏薦,所以用人無不适當。

     太宗嘗有志北伐,蒙正谏阻道:“隋唐數十年中;四征遼碣,氏不堪命。

    隋炀帝全軍覆沒,唐太宗自運土木攻城,終歸無效。

     可見治國大要,總在内修政事,内政修明,遠人自然來歸,便足緻安靜了。

      “太宗點頭稱然!所以蒙正為相,不聞勞師遠征。

      惟淳化四年,青神民王小波作亂,免不得調兵遣将,西向用兵。

    那青神縣令齊元振,性尤貪黩,專事敲剝,百姓怨聲載道,恨入骨髓。

    土豪王小波乘機糾衆,揭竿倡亂,對衆人說道:“貧的貧,富的富,很不平均,使人痛恨!我今日起事,并不是要争城奪地,不過要把貧富平均一下罷了。

    ”貧民聽了這話格外贊成,不到幾日,已集衆萬餘,攻入縣城,捉住齊元振,指斥罪狀剖腸挖心,将心肝肚髒一齊取出,用錢盛入,陳屍門外,揭示罪狀,遂旁掠彭山,所過響應。

     西川都巡檢使張圯,調兵往剿,與賊戰于江原,射中小波左目,亂黨敗走。

    張圯恃勝而驕,夜不設備,被小波襲擊,殺死官軍無數,圯亦遇害。

    小波因左目受傷,痛不可當,未幾亦死。

    亂黨便推小波妻弟李順為主,寇掠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