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十九回遭疑忌皇子自刎修宿怨妹丈殉邊話說劉繼元奉了太宗旨意,方欲引導宋軍入城。
忽然城牆上立定一員大将,不肯降宋。
太宗問是何人,左右奏道:“乃是北漢建雄軍節度劉繼業。
”太宗素聞劉繼業忠勇之名,意欲收為己用,即令劉繼元好言撫慰,勸他歸降。
繼元遂遣親信入城,把不已的苦衷告知繼業,勸他解甲出降,保全百姓的性命。
繼業無法可施,隻得大哭一場!解甲開城,放入宋軍。
太宗入城,首先召見繼業,授為右領軍衛大将軍,賞賜甚厚。
那劉繼業本姓楊,太原人氏,在劉崇時節,屢立戰功,賜姓為劉;降宋後仍複原姓,止以業字為名,即俗小說中所稱楊令公是也。
北漢自劉崇立國,傳至繼元,共曆四主,至此遂亡。
太宗既滅北漢,命毀太原舊城,改為平晉縣,以榆次縣為州,遣使分部徙太原人民,前往居住,且縱火焚燒太原廬舍,老幼男婦,遷避不及,焚斃者不計其數。
太宗乃出發太原,欲移得勝之師,順道伐遼,恢複故地。
潘美等皆以師老饷匮為言,請太宗班師回汴。
獨侍衛崔翰,以為時不可失,勸太宗進取,以免再舉。
太宗大喜!遂從太原啟行,到得易州。
遼刺史劉字,及涿州判官劉原德,先後獻城投降。
太宗留兵駐守,進取幽州。
遼将耶律奚底耶律希達率兵來戰,被宋兵殺得大敗而逃。
太宗命宋偓、崔彥進、劉遇、孟玄喆乘勝圍攻,另外分兵往徇各地,薊州、順州,依次請降。
幽州為遼将耶律學古多方守禦,尚未攻下。
太宗親自督攻,晝夜不休,眼看得難以支持,忽報遼相耶律沙來救幽州。
太宗遂親統大軍,至高梁河迎戰,将士奮勇格鬥,耶律沙亦揮兵抵禦,一時之間,金鼓齊鳴,旌旗飛舞,遼兵死傷甚多,漸不能支,向後退去。
太宗見遼兵已敗,揮軍急進,忽聽一聲炮響,遼兵分左右兩翼殺來,左翼是耶律斜轸,右翼是耶律休哥耶律休格。
休哥為遼邦名将,智勇足備,部下的都是精銳之卒。
宋軍正戰得疲乏,怎禁兩支精兵,沖殺過來,頓時不能抵敵,紛紛潰散。
耶律休哥乘勢殺入中軍。
太宗見了,不覺倉皇失措,幸虧有輔超、呼延贊兩員勇将,死命保護着太宗,沖出重圍,走往涿州。
宋将亦陸續敗退而回,檢點兵馬,喪失了一萬有餘。
其時天色傍晚,正要入城休息,那耶律休哥帶了遼兵,又複追殺前來。
宋軍已吓得心膽俱碎,一聞遼兵追來,紛紛逃走。
太宗見軍心慌亂,料難抵擋,隻得拍馬加鞭,向南奔走。
誰知天已昏黑,不辨路徑,太宗聞得後面喊殺的聲音,急于逃走,将馬缰收緊,用鞭亂捶,那馬急了,向前亂奔,忽然撲塌一聲,陷入泥淖裡面,連忙高聲呼救,前後左右,已無一人,不禁仰天歎道:“朕誤信崔翰之言,親蹈危機,今雖追悔,已無及了!”正在急迫之際,忽見前面火光照耀,一隊人馬到來。
太宗未知是敵軍,還是自己人馬,心中更是惶急!直待人馬已至附近,見大旗上寫着一個鬥大的楊字,太宗喜道:“來的正是楊業了。
”連忙大聲呼救。
來将聞聲而前,正是楊業。
原來楊業奉了太宗之命,往太原搬運糧草,接濟軍需,去了好幾日,方才回來,适值太宗遇險。
楊業慌忙躍入淖中,将太宗拽上岸來,又把禦馬牽引登岸,方才回身率一小将,拜見道:“臣救駕來遲,應該死罪!”太宗道:“朕非卿來,性命難保,何罪之有。
”又指着小将問是何人。
楊業恭身答道:“這是臣子延朗。
”太宗連連誇獎道:“此子真千裡駒也!”正在說着,後面塵頭大起,太宗驚道:“追兵又至,如何是好?”楊業道:“請禦駕先行一程,由臣父子退敵便了。
”遂即去牽太宗的禦馬,那馬已倒卧在地,不堪乘坐了。
乃啟奏太宗道:“禦馬不複可乘,請陛下乘臣馬先行。
”太
忽然城牆上立定一員大将,不肯降宋。
太宗問是何人,左右奏道:“乃是北漢建雄軍節度劉繼業。
”太宗素聞劉繼業忠勇之名,意欲收為己用,即令劉繼元好言撫慰,勸他歸降。
繼元遂遣親信入城,把不已的苦衷告知繼業,勸他解甲出降,保全百姓的性命。
繼業無法可施,隻得大哭一場!解甲開城,放入宋軍。
太宗入城,首先召見繼業,授為右領軍衛大将軍,賞賜甚厚。
那劉繼業本姓楊,太原人氏,在劉崇時節,屢立戰功,賜姓為劉;降宋後仍複原姓,止以業字為名,即俗小說中所稱楊令公是也。
北漢自劉崇立國,傳至繼元,共曆四主,至此遂亡。
太宗既滅北漢,命毀太原舊城,改為平晉縣,以榆次縣為州,遣使分部徙太原人民,前往居住,且縱火焚燒太原廬舍,老幼男婦,遷避不及,焚斃者不計其數。
太宗乃出發太原,欲移得勝之師,順道伐遼,恢複故地。
潘美等皆以師老饷匮為言,請太宗班師回汴。
獨侍衛崔翰,以為時不可失,勸太宗進取,以免再舉。
太宗大喜!遂從太原啟行,到得易州。
遼刺史劉字,及涿州判官劉原德,先後獻城投降。
太宗留兵駐守,進取幽州。
遼将耶律奚底耶律希達率兵來戰,被宋兵殺得大敗而逃。
太宗命宋偓、崔彥進、劉遇、孟玄喆乘勝圍攻,另外分兵往徇各地,薊州、順州,依次請降。
幽州為遼将耶律學古多方守禦,尚未攻下。
太宗親自督攻,晝夜不休,眼看得難以支持,忽報遼相耶律沙來救幽州。
太宗遂親統大軍,至高梁河迎戰,将士奮勇格鬥,耶律沙亦揮兵抵禦,一時之間,金鼓齊鳴,旌旗飛舞,遼兵死傷甚多,漸不能支,向後退去。
太宗見遼兵已敗,揮軍急進,忽聽一聲炮響,遼兵分左右兩翼殺來,左翼是耶律斜轸,右翼是耶律休哥耶律休格。
休哥為遼邦名将,智勇足備,部下的都是精銳之卒。
宋軍正戰得疲乏,怎禁兩支精兵,沖殺過來,頓時不能抵敵,紛紛潰散。
耶律休哥乘勢殺入中軍。
太宗見了,不覺倉皇失措,幸虧有輔超、呼延贊兩員勇将,死命保護着太宗,沖出重圍,走往涿州。
宋将亦陸續敗退而回,檢點兵馬,喪失了一萬有餘。
其時天色傍晚,正要入城休息,那耶律休哥帶了遼兵,又複追殺前來。
宋軍已吓得心膽俱碎,一聞遼兵追來,紛紛逃走。
太宗見軍心慌亂,料難抵擋,隻得拍馬加鞭,向南奔走。
誰知天已昏黑,不辨路徑,太宗聞得後面喊殺的聲音,急于逃走,将馬缰收緊,用鞭亂捶,那馬急了,向前亂奔,忽然撲塌一聲,陷入泥淖裡面,連忙高聲呼救,前後左右,已無一人,不禁仰天歎道:“朕誤信崔翰之言,親蹈危機,今雖追悔,已無及了!”正在急迫之際,忽見前面火光照耀,一隊人馬到來。
太宗未知是敵軍,還是自己人馬,心中更是惶急!直待人馬已至附近,見大旗上寫着一個鬥大的楊字,太宗喜道:“來的正是楊業了。
”連忙大聲呼救。
來将聞聲而前,正是楊業。
原來楊業奉了太宗之命,往太原搬運糧草,接濟軍需,去了好幾日,方才回來,适值太宗遇險。
楊業慌忙躍入淖中,将太宗拽上岸來,又把禦馬牽引登岸,方才回身率一小将,拜見道:“臣救駕來遲,應該死罪!”太宗道:“朕非卿來,性命難保,何罪之有。
”又指着小将問是何人。
楊業恭身答道:“這是臣子延朗。
”太宗連連誇獎道:“此子真千裡駒也!”正在說着,後面塵頭大起,太宗驚道:“追兵又至,如何是好?”楊業道:“請禦駕先行一程,由臣父子退敵便了。
”遂即去牽太宗的禦馬,那馬已倒卧在地,不堪乘坐了。
乃啟奏太宗道:“禦馬不複可乘,請陛下乘臣馬先行。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