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十八回慶生辰錢俶亡身賜藥酒李煜絕命話說錢俶上表,請獻納吳越十三州版圖于朝。
這道表章,正中太宗之意;當下覽了表章,甚為愉悅!即下手诏褒美道:表悉:卿世濟忠純,志遵憲度;承百年之堂構,有千裡之江山;自朕纂臨,聿修觐禮,睹文物之全盛,喜書軌之混同,願親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樓橹,即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盡獻于天府,舉宗郊順;前代所無;書之簡冊,永彰忠烈。
所請宣依,藉光卿德。
太宗降了褒美錢俶的手诏,即命範質長子範旻,權知兩浙諸州軍事;所有錢氏總庥以上親屬,及境内舊史,悉遣至汴,共載舟一千零四十四艘。
既抵汴京,太宗盡加恩赍,并下诏封錢俶為淮海國王,推恩官其子弟親屬,也有一篇很美麗的骈體诏書道:蓋聞漢寵功臣,聿著帶河之誓,周尊元老,遂兮表海之邦。
其有奄宅勾吳,早綿星紀,苞茅入貢,不絕于累;羽檄起兵,備嘗于百戰。
适當輯瑞而來勤,爰以提封而上獻,宜遷内地,别賜爰田;彌昭啟土之榮,俾增書社之數。
吳越國王錢俶,天資純懿,世濟忠貞,兆積德于靈源,書大勳于策府。
近者慶沖人之踐祚,奉國珍而來朝,齒革羽毛,既修其常貢;土田版籍,又獻于有司,願宿衛于京師,表乃心于王室,眷滋誠節,宜茂寵光,是用列西楚之名區,析長淮之奧壤,建茲大國,不遠舊封;載疏千裡之疆,更重四征之寄,疇其爵邑,施及子孫,永夾輔于皇家,用對揚于庥命;垂厥百世,不其偉欤!其以淮南節度管内,封俶為淮海國王,仍改賜宋淮鎮海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即以禮賢宅賜之。
子惟浚為節度使,兼侍中;惟治為節度使;惟演為團練使;惟灏暨侄郁昱并為刺史;弟儀信并為觀察使;将校孫承佑沈承禮并為節度使,各守爾戰,毋替朕命。
此诏即下,錢俶率領子弟,對阙謝恩,每值入朝,太宗必加意看待,禮貌隆崇,冠絕一時。
适值中元節,汴京張燈慶祝,太宗特降谕旨,令有司于禮賢宅前,設登山,陳聲樂,以示寵異。
錢俶至此安享富貴,直至瑞拱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值錢俶生辰大會親戚,張樂陳宴,慶祝壽誕。
正在歡飲,忽朝廷遣使賜生辰器币,并金樽禦酒,且有诏,令使者以禦酒勸錢俶立飲三樽,表示朝廷尊禮元老之意。
錢俶奉诏謝恩,使者奉上王封禦酒,看錢俶飲過三樽,方才回去複旨。
衆親戚見朝廷這樣恩禮有加,莫不稱羨!就是錢俶也揚揚自得,深感皇恩。
哪裡知道到了夜間,忽然暴病起來,腹中痛疼難忍,不到一刻,竟爾去世。
家人們見錢俶暴疾而亡,方疑日間所賜禦酒有異;但事無佐證,不敢宣揚,隻得以暴卒上聞。
太宗聞得錢俶已死,表面上甚為哀悼!為他廢朝七日,追封秦國王,予谥忠懿,命中使護其喪,葬于洛陽。
自錢镠傳至錢俶,世有吳越之地,共曆三世五主,計九十八年。
那吳越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盡歸于宋。
東南一帶,從此平定。
太宗意欲興兵讨平北漢,混一天下,隻因心中還有一事。
未能了結,深恐興師北伐,留下後患,反為不美。
你道太宗有什麼事情未曾了結呢?原來江西平定,李煜力竭降宋,舉家來至汴京。
太祖特加恩德,封違命侯,賜第居住。
到了太宗嗣位,又加封為隴西郡公,仍與其妻鄭國夫人周氏,在賜第内安穩居住。
但是李煜不比劉鋹,雖是同一樣的失國投降,劉鋹卻長于口才,能言善道:最工谄媚,在太宗面前,典意逢迎,所以太宗對于劉鋹,并無猜忌之意。
那李煜便大不相同了。
他隻能拿着一枝筆,吟風弄月,作幾首華瞻哀怨的詩詞,若說口才,是一些也沒有的。
所以到了朝見太宗的時候,劉鋹總是談笑風生,極能稱旨;李煜總是垂頭喪氣,嘿然而坐,并不開口。
太宗見李煜這般樣子,便疑心他有怨望的意思,胸中一有芥蒂,便處處都覺得李煜的行事皆是不好。
因此暗中命人監視李煜,看他平日間作何事情,有無怨望的心腸。
偏生那李煜到了國亡家破,身為臣虜的地步,還不肯抛棄筆墨,到了花朝月夕,常常的思念在江南時節的遊宴快樂,不覺涕泗交頤,悲傷不已;又想着那些嫔妃,都已風流雲散,心内更是百感俱集,便忍不住提起筆來,把懷思故國,憶念嫔妃的意思,填了一阕詞,調寄《浪淘沙》道: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别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填了這詞,獨自吟哦,甚是悲酸。
恰遇當初的宮人慶奴,于城破之時,逃出在外,隐身民間,現在已做了宋廷派江南鎮
這道表章,正中太宗之意;當下覽了表章,甚為愉悅!即下手诏褒美道:表悉:卿世濟忠純,志遵憲度;承百年之堂構,有千裡之江山;自朕纂臨,聿修觐禮,睹文物之全盛,喜書軌之混同,願親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樓橹,即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盡獻于天府,舉宗郊順;前代所無;書之簡冊,永彰忠烈。
所請宣依,藉光卿德。
太宗降了褒美錢俶的手诏,即命範質長子範旻,權知兩浙諸州軍事;所有錢氏總庥以上親屬,及境内舊史,悉遣至汴,共載舟一千零四十四艘。
既抵汴京,太宗盡加恩赍,并下诏封錢俶為淮海國王,推恩官其子弟親屬,也有一篇很美麗的骈體诏書道:蓋聞漢寵功臣,聿著帶河之誓,周尊元老,遂兮表海之邦。
其有奄宅勾吳,早綿星紀,苞茅入貢,不絕于累;羽檄起兵,備嘗于百戰。
适當輯瑞而來勤,爰以提封而上獻,宜遷内地,别賜爰田;彌昭啟土之榮,俾增書社之數。
吳越國王錢俶,天資純懿,世濟忠貞,兆積德于靈源,書大勳于策府。
近者慶沖人之踐祚,奉國珍而來朝,齒革羽毛,既修其常貢;土田版籍,又獻于有司,願宿衛于京師,表乃心于王室,眷滋誠節,宜茂寵光,是用列西楚之名區,析長淮之奧壤,建茲大國,不遠舊封;載疏千裡之疆,更重四征之寄,疇其爵邑,施及子孫,永夾輔于皇家,用對揚于庥命;垂厥百世,不其偉欤!其以淮南節度管内,封俶為淮海國王,仍改賜宋淮鎮海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即以禮賢宅賜之。
子惟浚為節度使,兼侍中;惟治為節度使;惟演為團練使;惟灏暨侄郁昱并為刺史;弟儀信并為觀察使;将校孫承佑沈承禮并為節度使,各守爾戰,毋替朕命。
此诏即下,錢俶率領子弟,對阙謝恩,每值入朝,太宗必加意看待,禮貌隆崇,冠絕一時。
适值中元節,汴京張燈慶祝,太宗特降谕旨,令有司于禮賢宅前,設登山,陳聲樂,以示寵異。
錢俶至此安享富貴,直至瑞拱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值錢俶生辰大會親戚,張樂陳宴,慶祝壽誕。
正在歡飲,忽朝廷遣使賜生辰器币,并金樽禦酒,且有诏,令使者以禦酒勸錢俶立飲三樽,表示朝廷尊禮元老之意。
錢俶奉诏謝恩,使者奉上王封禦酒,看錢俶飲過三樽,方才回去複旨。
衆親戚見朝廷這樣恩禮有加,莫不稱羨!就是錢俶也揚揚自得,深感皇恩。
哪裡知道到了夜間,忽然暴病起來,腹中痛疼難忍,不到一刻,竟爾去世。
家人們見錢俶暴疾而亡,方疑日間所賜禦酒有異;但事無佐證,不敢宣揚,隻得以暴卒上聞。
太宗聞得錢俶已死,表面上甚為哀悼!為他廢朝七日,追封秦國王,予谥忠懿,命中使護其喪,葬于洛陽。
自錢镠傳至錢俶,世有吳越之地,共曆三世五主,計九十八年。
那吳越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盡歸于宋。
東南一帶,從此平定。
太宗意欲興兵讨平北漢,混一天下,隻因心中還有一事。
未能了結,深恐興師北伐,留下後患,反為不美。
你道太宗有什麼事情未曾了結呢?原來江西平定,李煜力竭降宋,舉家來至汴京。
太祖特加恩德,封違命侯,賜第居住。
到了太宗嗣位,又加封為隴西郡公,仍與其妻鄭國夫人周氏,在賜第内安穩居住。
但是李煜不比劉鋹,雖是同一樣的失國投降,劉鋹卻長于口才,能言善道:最工谄媚,在太宗面前,典意逢迎,所以太宗對于劉鋹,并無猜忌之意。
那李煜便大不相同了。
他隻能拿着一枝筆,吟風弄月,作幾首華瞻哀怨的詩詞,若說口才,是一些也沒有的。
所以到了朝見太宗的時候,劉鋹總是談笑風生,極能稱旨;李煜總是垂頭喪氣,嘿然而坐,并不開口。
太宗見李煜這般樣子,便疑心他有怨望的意思,胸中一有芥蒂,便處處都覺得李煜的行事皆是不好。
因此暗中命人監視李煜,看他平日間作何事情,有無怨望的心腸。
偏生那李煜到了國亡家破,身為臣虜的地步,還不肯抛棄筆墨,到了花朝月夕,常常的思念在江南時節的遊宴快樂,不覺涕泗交頤,悲傷不已;又想着那些嫔妃,都已風流雲散,心内更是百感俱集,便忍不住提起筆來,把懷思故國,憶念嫔妃的意思,填了一阕詞,調寄《浪淘沙》道: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别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填了這詞,獨自吟哦,甚是悲酸。
恰遇當初的宮人慶奴,于城破之時,逃出在外,隐身民間,現在已做了宋廷派江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