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開封尹,進封齊王。
光美因避主諱,改名廷美。
封兄子德昭為武功郡王,德芳為興元尹,同平章事。
所有太祖、廷美子女,皆稱皇子皇女。
從薛居正為左仆射,沈倫為右仆射,盧多遜為中書侍郎,曹彬仍為樞密使,同平章事、楚昭輔為樞密使,潘美為宜徽南院使。
内外各官,均進秩有差,次年孟夏,乃葬太祖于永昌陵,太祖在位,共計改元三次,享國一十三年,後人有詩一首:詠太祖死後,孤兒寡婦,即受欺淩,也與周室一般,其詞道:斧聲燭影太限來,嫠婦孤兒也罹災,比似陳橋篡位日,事雖異轍一般哀太宗自将太祖葬畢,即将開寶皇後,移居西宮,降诏改禦名為靈,追冊元配尹氏為俶德皇後,繼配符氏,即符彥卿之女,亦于開寶八年病逝,亦追冊為懿德皇後,此時中宮虛位,惟有李妃一人與太宗很為親愛,生女二,相次夭殂。
嗣生子,名元佐,後封楚王,又生次子,名元侃,即是将來的真宗皇帝,開寶中封隴西郡君。
太宗即位,進封夫人,正拟冊立為後,不料李妃又生起病來,竟于太平興國二年逝世,乃選李處耘第二女入宮,至雍熙元年,始立之為後,這且按下不提。
單說太宗即位,轉眼便是太平興國三年,到了三月内,吳越國王錢俶與平海軍節度陳洪進,先後來朝。
錢俶曆史上文表過。
這陳洪進又是什麼人呢?待略略叙明,就有頭緒了。
陳洪進,泉州人氏,初隸清源節度使留從效部下為牙将,留從效受南唐冊命,為泉漳等州節度使,号稱清原軍。
加封鄂國公,晉江王,殁後無子。
兄子紹镃嗣立,年尚幼稚。
洪進誣紹镃附吳越,執送南唐,另推副使陳漢思權留後,自為副使,未幾又逼陳漢思将印繳出,遣使赴南唐,稱陳漢思年老,不能治事,衆人推自己權留。
唐主李煜,即命陳洪進為清源軍節度使。
後因宋廷讨平澤潞揚州荊湖等處,聲威遠播。
陳洪進急遣将校魏仁濟,間道赴汴,上表宋廷,自稱清源軍節度副使,權知漳泉等州軍府事,因節度陳漢思老耄,暫懾節度印,伏候朝旨。
太祖授了表章,遣使慰問,從此歲歲朝貢,并不間斷。
乾德元年,太祖下诏,改清源軍為平海軍,即以陳洪進為節度使,賜号推誠順化功臣。
開寶八年,曹彬平定江南,李煜降宋,洪進愈加恐懼,遣子文灏,入汴朝貢。
太祖遂召洪進入朝。
洪進奉诏啟行。
方抵劍南,聞得太祖崩逝之信,乃回鎮發喪。
太宗三年,加洪進檢校太師,洪進受命入觐,太宗賜錢千萬,白金萬兩,絹萬匹,恩禮隆重賞赍優渥。
洪進遂上漳泉二州版圖,有诏嘉納,授洪進為武甯節度,同平章事,賜第居住。
陳洪進納土歸朝的信息,傳至吳越。
那吳越王錢俶,正拟入觐,得了此信,大為驚恐,遂得上表乞罷所封吳越國王,及撤銷天下兵馬大元帥,并書诏不名的成命,且請解甲歸田,終老天年。
表上,太宗不許,錢俶更加狐疑不定,遂親赴天竺,拜禱于觀音大士之前,祈賜夢以決進退,至夜果夢觀音大士,以彩繩圍繞其宅。
次日即以其夢告于僚屬,大家參詳。
崔冀複道:“大王夢彩繩圍繞住宅,乃是納土歸宋,子孫必得腰金衣紫,綿延不絕之意。
況吳越不過千裡之地,若不見機納土,怎敵天下之兵了,此觀音大士,所以示夢于大王,亦以保全富貴相勸也。
”錢俶聞言,其意乃決,遂治裝入汴,觐太宗。
太宗撫慰有加,賜宴迎春苑。
次日即上表納土道:臣俶慶遇承平之運,運修肆觐之儀,宸眷彌隆,寵章皆極,鬥筲之量,實覺滿盈,丹赤之誠,辄茲披露。
臣伏念祖宗以來,親提義旅,尊戴中京,略有兩浙之土田,讨平一方之僭逆。
此際蓋隔朝天之路,莫諧請吏之心,然而票号令于阙廷,保封疆于邊徼,家世承襲,已及百年,介者幸遇皇帝陛下,嗣宗丕基,削平諸夏。
凡在率濱之内,悉歸輿地之圖。
獨臣一邦,僻介江表,職貢雖陳于外府,版籍未歸于有司,尚令山越之民,猶隔陶唐之化,太陽委照,不及圌家,春雷發聲,兀為聾俗,則臣實使之然也,罪莫大焉!不勝大願!願以所管十三州,獻于阙下執事,其間地裡名數,别具條析以聞,伏望陛下,念弈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傾向特降明诏,允茲至誠,臣俶謹再拜上言。
錢俶表章既上。
未知太宗允其納土否,且聽下回分解。
光美因避主諱,改名廷美。
封兄子德昭為武功郡王,德芳為興元尹,同平章事。
所有太祖、廷美子女,皆稱皇子皇女。
從薛居正為左仆射,沈倫為右仆射,盧多遜為中書侍郎,曹彬仍為樞密使,同平章事、楚昭輔為樞密使,潘美為宜徽南院使。
内外各官,均進秩有差,次年孟夏,乃葬太祖于永昌陵,太祖在位,共計改元三次,享國一十三年,後人有詩一首:詠太祖死後,孤兒寡婦,即受欺淩,也與周室一般,其詞道:斧聲燭影太限來,嫠婦孤兒也罹災,比似陳橋篡位日,事雖異轍一般哀太宗自将太祖葬畢,即将開寶皇後,移居西宮,降诏改禦名為靈,追冊元配尹氏為俶德皇後,繼配符氏,即符彥卿之女,亦于開寶八年病逝,亦追冊為懿德皇後,此時中宮虛位,惟有李妃一人與太宗很為親愛,生女二,相次夭殂。
嗣生子,名元佐,後封楚王,又生次子,名元侃,即是将來的真宗皇帝,開寶中封隴西郡君。
太宗即位,進封夫人,正拟冊立為後,不料李妃又生起病來,竟于太平興國二年逝世,乃選李處耘第二女入宮,至雍熙元年,始立之為後,這且按下不提。
單說太宗即位,轉眼便是太平興國三年,到了三月内,吳越國王錢俶與平海軍節度陳洪進,先後來朝。
錢俶曆史上文表過。
這陳洪進又是什麼人呢?待略略叙明,就有頭緒了。
陳洪進,泉州人氏,初隸清源節度使留從效部下為牙将,留從效受南唐冊命,為泉漳等州節度使,号稱清原軍。
加封鄂國公,晉江王,殁後無子。
兄子紹镃嗣立,年尚幼稚。
洪進誣紹镃附吳越,執送南唐,另推副使陳漢思權留後,自為副使,未幾又逼陳漢思将印繳出,遣使赴南唐,稱陳漢思年老,不能治事,衆人推自己權留。
唐主李煜,即命陳洪進為清源軍節度使。
後因宋廷讨平澤潞揚州荊湖等處,聲威遠播。
陳洪進急遣将校魏仁濟,間道赴汴,上表宋廷,自稱清源軍節度副使,權知漳泉等州軍府事,因節度陳漢思老耄,暫懾節度印,伏候朝旨。
太祖授了表章,遣使慰問,從此歲歲朝貢,并不間斷。
乾德元年,太祖下诏,改清源軍為平海軍,即以陳洪進為節度使,賜号推誠順化功臣。
開寶八年,曹彬平定江南,李煜降宋,洪進愈加恐懼,遣子文灏,入汴朝貢。
太祖遂召洪進入朝。
洪進奉诏啟行。
方抵劍南,聞得太祖崩逝之信,乃回鎮發喪。
太宗三年,加洪進檢校太師,洪進受命入觐,太宗賜錢千萬,白金萬兩,絹萬匹,恩禮隆重賞赍優渥。
洪進遂上漳泉二州版圖,有诏嘉納,授洪進為武甯節度,同平章事,賜第居住。
陳洪進納土歸朝的信息,傳至吳越。
那吳越王錢俶,正拟入觐,得了此信,大為驚恐,遂得上表乞罷所封吳越國王,及撤銷天下兵馬大元帥,并書诏不名的成命,且請解甲歸田,終老天年。
表上,太宗不許,錢俶更加狐疑不定,遂親赴天竺,拜禱于觀音大士之前,祈賜夢以決進退,至夜果夢觀音大士,以彩繩圍繞其宅。
次日即以其夢告于僚屬,大家參詳。
崔冀複道:“大王夢彩繩圍繞住宅,乃是納土歸宋,子孫必得腰金衣紫,綿延不絕之意。
況吳越不過千裡之地,若不見機納土,怎敵天下之兵了,此觀音大士,所以示夢于大王,亦以保全富貴相勸也。
”錢俶聞言,其意乃決,遂治裝入汴,觐太宗。
太宗撫慰有加,賜宴迎春苑。
次日即上表納土道:臣俶慶遇承平之運,運修肆觐之儀,宸眷彌隆,寵章皆極,鬥筲之量,實覺滿盈,丹赤之誠,辄茲披露。
臣伏念祖宗以來,親提義旅,尊戴中京,略有兩浙之土田,讨平一方之僭逆。
此際蓋隔朝天之路,莫諧請吏之心,然而票号令于阙廷,保封疆于邊徼,家世承襲,已及百年,介者幸遇皇帝陛下,嗣宗丕基,削平諸夏。
凡在率濱之内,悉歸輿地之圖。
獨臣一邦,僻介江表,職貢雖陳于外府,版籍未歸于有司,尚令山越之民,猶隔陶唐之化,太陽委照,不及圌家,春雷發聲,兀為聾俗,則臣實使之然也,罪莫大焉!不勝大願!願以所管十三州,獻于阙下執事,其間地裡名數,别具條析以聞,伏望陛下,念弈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傾向特降明诏,允茲至誠,臣俶謹再拜上言。
錢俶表章既上。
未知太宗允其納土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