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歡迎之意。
”錢镠忙恭身接過吃了一個角黍,飲了些壺漿,複又頓首謝道:“婆留敬領太太的賞賜,明白谒祭于祖墓,再到太太府上,請安叩謝!”那老妪聽了這話,方才扶了鸠杖,顫巍巍的欣然而去。
錢镠還恭身立着,直到老妪行得遠了,方敢跨上坐騎,赴行轅休息。
你道這老妪究是何人,見了吳越王,竟敢直呼他的小名,并且大刺刺的生受錢僔的禮拜。
那錢镠又這樣的恭敬相待,視同尊長一般,豈不令人百思莫解麼?休要疑惑!可記得上文錢镠初生的時候,紅光滿室,曆久不散,鄰人又聞得舍後有甲馬的聲音告知他父親錢寬。
這錢寬是個不讀書的鄉人,見了這異兆,心内驚惶,便疑錢镠是個怪物,長大成人必招大禍,立意要把錢镠抛入門前眢井面溺斃了,以免後患。
錢镠的祖母,不舍得孫兒溺死,再三攔阻,錢寬母子兩人争執起來,驚動了鄰家老妪,過舍問明細情,也勸阻錢寬不可溺斃小兒,并說甲馬聲音紅光滿室,乃是富貴的預兆,此兒長成,必非尋常人物,如何可以溺斃呢?錢寬聽了老妪的話,方才沒有把錢镠溺斃,因此取名婆留。
後來錢镠讨征黃巢,平定吳越,受爵吳王,感念老妪救命之恩,要把老妪接入宮内供養,以報其德。
那老妪卻推辭道:“老身當日救援吳越王,乃是出于無心,豈可莫作恩德要他供養呢?”遂堅辭不行。
使人再三邀請,老妪隻是不允,隻得回至杭州告知詳情。
錢镠更加敬重老妪的風詣,便暗中量田百畝,命老妪的兒子好好的贍養。
到得錢镠回鄉掃墓,老妪已是九十歲,還是十分康健,親自至道旁迎接。
錢镠見了這救命恩人,怎麼不要恭迎相待視同尊長呢?閑言休絮。
單說錢镠在行轅休息一日,到得次日,便輕車簡從,前往祖墓,擺設禮品祭過先茔。
此時錢镠的祖茔已是華表巍峨,樹木蔥茏,禮堂享室,莫不全備。
錢镠見視已畢,心下大悅,盤桓了一會,大有戀戀不舍之意,直至天色傍晚,方才命駕歸來。
次日即命張蜀錦為廣幄,大陳牛酒,宴飲鄉鄰,凡男女八十以上者,皆用金爵,百歲以上者用玉樽,時黃發用玉樽者,多至十餘人。
錢镠自起執爵,唱還鄉歌,以娛衆賓,其歌道:三節還鄉兮挂錦衣,吳越一玉驷馬歸,臨安道上列旌旗。
碧天明明兮愛日晖,父老遠近來相随,家山鄉眷兮會時稀,鬥女光起兮天無欺。
唱罷,親為父老斟酒勸飲。
錢僔勸過了酒,見父老聽了自己的歌都不懂得,興緻未免欠佳,遂又酌酒高唱吳歌道:你輩見侬底歡喜!吳人謂侬為我,别有一般滋味子,呼味為寐,永在我侬心子裡。
錢镠歌聲未畢,席間男女皆高聲唱和,拍手歡呼,歌音振席,喜動顔色!錢镠乃命大爵進酒,暢飲至晚而散。
其時臨安官屬以錢镠歸來取衣錦還鄉之義,到處皆複以錦,故臨安有十錦之稱,當日傳為美談。
那十錦是些什麼呢? 一衣錦營;二衣錦山;三衣錦南鄉;四衣錦北鄉;五錦溪;六錦橋;七畫錦望;八畫錦坊;九保錦坊;十衣錦将軍樹。
這十錦之中,惟衣錦将軍樹,乃是錢镠少年時節遇着大雨無處躲避,不得已隐身樹下,借以避雨。
這樹好似具着靈性一般,錢镠剛入樹下,它的枝葉竟糾結起來,宛然如一柄巨蓋,巧巧蔭庇着錢镠,使他得以隐匿身體,衣履不緻沾濕,所以此次回鄉,特地封這樹為将軍樹。
其餘九處,也都是錢镠幼年釣遊之地,臨安官屬,因錢镠回裡掃墓,都披以錦繡,所以稱作十錦。
後人也有宮詞詠道:扶鸠翁妪識真王,照耀,臨安十錦張。
玉斝金樽醉舞,吳喉高揭唱還鄉。
錢镠與鄉親父老暢飲了三日,方才啟節回歸杭州。
父老相送至數十裡外,方才珍重而别。
錢镠即歸,未及兩月,王妃又複啟駕赴臨安了。
原來吳越王的王妃,亦系臨安人民,每年必返臨安一次,趁着清明時節寒衣良辰,歸省母家,并掃祖墓,回去之後,在臨安遊覽,依依不舍,常常說道:“杭州與臨安,相距非遙,不可時來時往,惟王爺力崇節儉,恐車駕所至,勞動人民耗費物力,所以每歲隻得視一次故鄉之思,殊令人睠睠于懷,不忍抛去。
這一次王爺因禦駕已竟到過臨安,意欲叫我不要前來。
隻因故鄉景,祖父墳茔,寤寐難忘。
是以再三請求,始蒙見允。
既已來此,必須要多留數日了。
”王妃在臨安住了數旬,尚是不忍舍去,忽然接到錢镠來信,催促返駕。
未知王妃得書後是否回去,且看下回分解。
”錢镠忙恭身接過吃了一個角黍,飲了些壺漿,複又頓首謝道:“婆留敬領太太的賞賜,明白谒祭于祖墓,再到太太府上,請安叩謝!”那老妪聽了這話,方才扶了鸠杖,顫巍巍的欣然而去。
錢镠還恭身立着,直到老妪行得遠了,方敢跨上坐騎,赴行轅休息。
你道這老妪究是何人,見了吳越王,竟敢直呼他的小名,并且大刺刺的生受錢僔的禮拜。
那錢镠又這樣的恭敬相待,視同尊長一般,豈不令人百思莫解麼?休要疑惑!可記得上文錢镠初生的時候,紅光滿室,曆久不散,鄰人又聞得舍後有甲馬的聲音告知他父親錢寬。
這錢寬是個不讀書的鄉人,見了這異兆,心内驚惶,便疑錢镠是個怪物,長大成人必招大禍,立意要把錢镠抛入門前眢井面溺斃了,以免後患。
錢镠的祖母,不舍得孫兒溺死,再三攔阻,錢寬母子兩人争執起來,驚動了鄰家老妪,過舍問明細情,也勸阻錢寬不可溺斃小兒,并說甲馬聲音紅光滿室,乃是富貴的預兆,此兒長成,必非尋常人物,如何可以溺斃呢?錢寬聽了老妪的話,方才沒有把錢镠溺斃,因此取名婆留。
後來錢镠讨征黃巢,平定吳越,受爵吳王,感念老妪救命之恩,要把老妪接入宮内供養,以報其德。
那老妪卻推辭道:“老身當日救援吳越王,乃是出于無心,豈可莫作恩德要他供養呢?”遂堅辭不行。
使人再三邀請,老妪隻是不允,隻得回至杭州告知詳情。
錢镠更加敬重老妪的風詣,便暗中量田百畝,命老妪的兒子好好的贍養。
到得錢镠回鄉掃墓,老妪已是九十歲,還是十分康健,親自至道旁迎接。
錢镠見了這救命恩人,怎麼不要恭迎相待視同尊長呢?閑言休絮。
單說錢镠在行轅休息一日,到得次日,便輕車簡從,前往祖墓,擺設禮品祭過先茔。
此時錢镠的祖茔已是華表巍峨,樹木蔥茏,禮堂享室,莫不全備。
錢镠見視已畢,心下大悅,盤桓了一會,大有戀戀不舍之意,直至天色傍晚,方才命駕歸來。
次日即命張蜀錦為廣幄,大陳牛酒,宴飲鄉鄰,凡男女八十以上者,皆用金爵,百歲以上者用玉樽,時黃發用玉樽者,多至十餘人。
錢镠自起執爵,唱還鄉歌,以娛衆賓,其歌道:三節還鄉兮挂錦衣,吳越一玉驷馬歸,臨安道上列旌旗。
碧天明明兮愛日晖,父老遠近來相随,家山鄉眷兮會時稀,鬥女光起兮天無欺。
唱罷,親為父老斟酒勸飲。
錢僔勸過了酒,見父老聽了自己的歌都不懂得,興緻未免欠佳,遂又酌酒高唱吳歌道:你輩見侬底歡喜!吳人謂侬為我,别有一般滋味子,呼味為寐,永在我侬心子裡。
錢镠歌聲未畢,席間男女皆高聲唱和,拍手歡呼,歌音振席,喜動顔色!錢镠乃命大爵進酒,暢飲至晚而散。
其時臨安官屬以錢镠歸來取衣錦還鄉之義,到處皆複以錦,故臨安有十錦之稱,當日傳為美談。
那十錦是些什麼呢? 一衣錦營;二衣錦山;三衣錦南鄉;四衣錦北鄉;五錦溪;六錦橋;七畫錦望;八畫錦坊;九保錦坊;十衣錦将軍樹。
這十錦之中,惟衣錦将軍樹,乃是錢镠少年時節遇着大雨無處躲避,不得已隐身樹下,借以避雨。
這樹好似具着靈性一般,錢镠剛入樹下,它的枝葉竟糾結起來,宛然如一柄巨蓋,巧巧蔭庇着錢镠,使他得以隐匿身體,衣履不緻沾濕,所以此次回鄉,特地封這樹為将軍樹。
其餘九處,也都是錢镠幼年釣遊之地,臨安官屬,因錢镠回裡掃墓,都披以錦繡,所以稱作十錦。
後人也有宮詞詠道:扶鸠翁妪識真王,照耀,臨安十錦張。
玉斝金樽醉舞,吳喉高揭唱還鄉。
錢镠與鄉親父老暢飲了三日,方才啟節回歸杭州。
父老相送至數十裡外,方才珍重而别。
錢镠即歸,未及兩月,王妃又複啟駕赴臨安了。
原來吳越王的王妃,亦系臨安人民,每年必返臨安一次,趁着清明時節寒衣良辰,歸省母家,并掃祖墓,回去之後,在臨安遊覽,依依不舍,常常說道:“杭州與臨安,相距非遙,不可時來時往,惟王爺力崇節儉,恐車駕所至,勞動人民耗費物力,所以每歲隻得視一次故鄉之思,殊令人睠睠于懷,不忍抛去。
這一次王爺因禦駕已竟到過臨安,意欲叫我不要前來。
隻因故鄉景,祖父墳茔,寤寐難忘。
是以再三請求,始蒙見允。
既已來此,必須要多留數日了。
”王妃在臨安住了數旬,尚是不忍舍去,忽然接到錢镠來信,催促返駕。
未知王妃得書後是否回去,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