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十三回金蓮花上觀妙舞紅羅亭中逼承恩話說南唐主對于諸弟甚是友愛,如皇弟景遂、景逷、景達,皆已封王,李璟尚以為未足,又把景遂等子弟,皆加封爵。
李氏一族,富貴榮華已達極點,對于外姓之臣,卻絕無思澤。
李家明見了,甚為不然,意欲諷谏。
一日,李景設筵殿中,俳優雜進。
家明乃扮為翁媪,列坐于下,下列許多兒媳,進奉飲食,禮拜甚煩。
翁媪嫌兒媳過于多禮,發怒罵道:“自家官,自家家,何用多拜。
”江浙稱翁為官;稱姑為家。
李璟聽了笑道:“家明以朕恩及于家人,而不及于外臣,所以有此諷谏。
遂重賞家明,加恩文武臣僚,進秩有差。
後人因楊花飛、李家明皆能借事諷谏,遂作宮詞一首,以詠之。
其宮詞道:停觞久為聽歌聲,花外垂鈎空複情;一笑當筵除拜普,仙僚共話李家明。
李璟因李家明善于諷谏,所以大為寵愛,每遇遊宴,必令相随。
這日在池邊釣魚,家明亦随侍在側,見李璟垂釣半日,未能得魚,心内甚為不悅。
他便作詩,為之解嘲。
李璟覽詩之下,為之釋然,遂散了群臣,回到宮中,睡至三更時分,忽夢徐溫,仗劍而來,怒目言道:“李璟賊子,妄殺無辜,我已請于上帝,取你之命,為子孫報仇。
”說着,舉劍砍來。
李璟躲閃不疊,大叫一聲,驚醒過來,冷汗遍體,側耳聽時,正打三更,侍寝的妃嫔,也為李璟喊聲驚醒,忙問陛下因甚大聲叫喚?李璟知道殺了徐氏之族,因此徐溫陰靈作祟,心内甚是驚恐,口中卻不肯說出夢之事,隻言忽然夢魇,所以驚喊,并無别故。
遂命斟了一杯香茗,慢慢飲下,重行睡覺。
哪知剛一合眼,便見徐溫仗劍而來,并且率領了許多男女小兒,圍繞着李璟,亦呼“還我命來!”你推我搡,把李璟鬧得不敢合眼,心内又驚又怕,隻盼望快些天明。
不料到得天明,李璟身體已如為炭一般發起熱來,頭眩眼花,四肢無力,動彈不得。
從此病勢日漸沉重,醫官診視開方,服藥下去,如石沉大海,絕無效驗。
李璟知是冤魂索命,自己大數已盡,料難痊愈,急宣宋齊邱、馮延巳等諸臣入宮,預囑後事。
宋齊邱等遵旨入宮,來到禦榻之前,啟請了聖安。
李璟說道:“卿等皆國之重臣,輔佐朕躬,已曆多年。
今朕大限已盡,料難再與卿等共理國事了。
”宋齊邱、馮延巳齊聲奏道:“聖躬略有不豫,即當痊愈,萬勿以後事,緻勞聖慮。
”李璟道:“朕身為一國之君,富貴已極,死亦無恨!惟長子冀,立為太子,不久即逝。
” 至今儲貳未定,朕拟以第六子從嘉,正位東宮,諸卿以為如何?“衆臣頓首道:” 陛下斷自宸衷,擇賢授器,諒必不謬。
臣等敢不敬遵聖谕。
“李璟乃命韓熙載,就榻前草诏,立從嘉為太子,并命監國;又囑咐太子道:”年紀尚輕,卿等宜善輔之。
宋主雄才大略,宜恭順臣事,不可自召滅亡。
“衆臣頓首領命。
李璟囑托後事畢,不上兩日,即便薨逝。
衆臣奉太子從嘉即位,改名為煜,立母鐘氏,為聖尊後,以後父名章泰,故不稱太後;立妻周氏為周後,群臣均進秩有差,遣戶部尚書馮谧,赴宋廷告哀,并請迫尊李璟帝号,宋廷答诏許之。
李煜乃谥璟為明道崇德文孝皇帝,廟号元宗,陵曰順陵。
李煜年少穎悟,喜讀書屬文,工書畫,知音律,甚有才名,故李璟臨殁,立為太子。
那李煜相貌清癯,一目有重瞳子,史家皆稱為南唐後主。
後主自即位之後,不以國事為心,一味的征歌選舞,譜詞度曲,以風流自命。
每當春日,百花盛開,便把殿上的梁棟窗壁,柱拱階砌,都裝成隔筩,密插各種花枝,懸榜于殿上,謂之“錦洞天”;令宮中妃嫔,皆為纖裳高髻,首翹鬓朵之裝,日夕相偕,飲于錦洞天内。
又命内侍,将後苑所有之花,盡行折取前來,當筵賜于宮嫔插戴。
一刹那頃,妃嫔入宮,滿頭都是花枝,紅綠相間,上下顫動,後主看了,覺得粉光膩滑,花香拂拂,撲入鼻官,馨芬異常。
其時有個宮人,名喚秋水,生得粉面櫻唇,颀身玉立,甚是美麗,素性最喜簪花,今天也侍立筵前,忽蒙後主折了許多奇異的花枝,賜與她們插戴,正是投其所好,心内如何不喜呢? 旁的妃嫔宮人,不過擇取數枝插在頭上,也就算了。
惟有秋水,卻搶着插戴,竟把兩髻插得滿滿的,好似戴着一頂花冠,連她的一頭青絲細發,都遮蓋得密不通風。
恰乃殿庭之中,有一對五彩粉蝶,在庭心裡來往飛舞,聞得殿上花香馥郁,那蝶兒便向着有花香的所在飛來,一上一下的直入殿中徘徊旋舞,好似尋找什麼一般。
後主和妃嫔們,見一對蝶兒,蓦地飛入殿上
李氏一族,富貴榮華已達極點,對于外姓之臣,卻絕無思澤。
李家明見了,甚為不然,意欲諷谏。
一日,李景設筵殿中,俳優雜進。
家明乃扮為翁媪,列坐于下,下列許多兒媳,進奉飲食,禮拜甚煩。
翁媪嫌兒媳過于多禮,發怒罵道:“自家官,自家家,何用多拜。
”江浙稱翁為官;稱姑為家。
李璟聽了笑道:“家明以朕恩及于家人,而不及于外臣,所以有此諷谏。
遂重賞家明,加恩文武臣僚,進秩有差。
後人因楊花飛、李家明皆能借事諷谏,遂作宮詞一首,以詠之。
其宮詞道:停觞久為聽歌聲,花外垂鈎空複情;一笑當筵除拜普,仙僚共話李家明。
李璟因李家明善于諷谏,所以大為寵愛,每遇遊宴,必令相随。
這日在池邊釣魚,家明亦随侍在側,見李璟垂釣半日,未能得魚,心内甚為不悅。
他便作詩,為之解嘲。
李璟覽詩之下,為之釋然,遂散了群臣,回到宮中,睡至三更時分,忽夢徐溫,仗劍而來,怒目言道:“李璟賊子,妄殺無辜,我已請于上帝,取你之命,為子孫報仇。
”說着,舉劍砍來。
李璟躲閃不疊,大叫一聲,驚醒過來,冷汗遍體,側耳聽時,正打三更,侍寝的妃嫔,也為李璟喊聲驚醒,忙問陛下因甚大聲叫喚?李璟知道殺了徐氏之族,因此徐溫陰靈作祟,心内甚是驚恐,口中卻不肯說出夢之事,隻言忽然夢魇,所以驚喊,并無别故。
遂命斟了一杯香茗,慢慢飲下,重行睡覺。
哪知剛一合眼,便見徐溫仗劍而來,并且率領了許多男女小兒,圍繞着李璟,亦呼“還我命來!”你推我搡,把李璟鬧得不敢合眼,心内又驚又怕,隻盼望快些天明。
不料到得天明,李璟身體已如為炭一般發起熱來,頭眩眼花,四肢無力,動彈不得。
從此病勢日漸沉重,醫官診視開方,服藥下去,如石沉大海,絕無效驗。
李璟知是冤魂索命,自己大數已盡,料難痊愈,急宣宋齊邱、馮延巳等諸臣入宮,預囑後事。
宋齊邱等遵旨入宮,來到禦榻之前,啟請了聖安。
李璟說道:“卿等皆國之重臣,輔佐朕躬,已曆多年。
今朕大限已盡,料難再與卿等共理國事了。
”宋齊邱、馮延巳齊聲奏道:“聖躬略有不豫,即當痊愈,萬勿以後事,緻勞聖慮。
”李璟道:“朕身為一國之君,富貴已極,死亦無恨!惟長子冀,立為太子,不久即逝。
” 至今儲貳未定,朕拟以第六子從嘉,正位東宮,諸卿以為如何?“衆臣頓首道:” 陛下斷自宸衷,擇賢授器,諒必不謬。
臣等敢不敬遵聖谕。
“李璟乃命韓熙載,就榻前草诏,立從嘉為太子,并命監國;又囑咐太子道:”年紀尚輕,卿等宜善輔之。
宋主雄才大略,宜恭順臣事,不可自召滅亡。
“衆臣頓首領命。
李璟囑托後事畢,不上兩日,即便薨逝。
衆臣奉太子從嘉即位,改名為煜,立母鐘氏,為聖尊後,以後父名章泰,故不稱太後;立妻周氏為周後,群臣均進秩有差,遣戶部尚書馮谧,赴宋廷告哀,并請迫尊李璟帝号,宋廷答诏許之。
李煜乃谥璟為明道崇德文孝皇帝,廟号元宗,陵曰順陵。
李煜年少穎悟,喜讀書屬文,工書畫,知音律,甚有才名,故李璟臨殁,立為太子。
那李煜相貌清癯,一目有重瞳子,史家皆稱為南唐後主。
後主自即位之後,不以國事為心,一味的征歌選舞,譜詞度曲,以風流自命。
每當春日,百花盛開,便把殿上的梁棟窗壁,柱拱階砌,都裝成隔筩,密插各種花枝,懸榜于殿上,謂之“錦洞天”;令宮中妃嫔,皆為纖裳高髻,首翹鬓朵之裝,日夕相偕,飲于錦洞天内。
又命内侍,将後苑所有之花,盡行折取前來,當筵賜于宮嫔插戴。
一刹那頃,妃嫔入宮,滿頭都是花枝,紅綠相間,上下顫動,後主看了,覺得粉光膩滑,花香拂拂,撲入鼻官,馨芬異常。
其時有個宮人,名喚秋水,生得粉面櫻唇,颀身玉立,甚是美麗,素性最喜簪花,今天也侍立筵前,忽蒙後主折了許多奇異的花枝,賜與她們插戴,正是投其所好,心内如何不喜呢? 旁的妃嫔宮人,不過擇取數枝插在頭上,也就算了。
惟有秋水,卻搶着插戴,竟把兩髻插得滿滿的,好似戴着一頂花冠,連她的一頭青絲細發,都遮蓋得密不通風。
恰乃殿庭之中,有一對五彩粉蝶,在庭心裡來往飛舞,聞得殿上花香馥郁,那蝶兒便向着有花香的所在飛來,一上一下的直入殿中徘徊旋舞,好似尋找什麼一般。
後主和妃嫔們,見一對蝶兒,蓦地飛入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