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關燈
相之才了!”窦儀叩謝不遑而退。

    朝中諸臣,見太祖這樣誇獎窦儀,都料他不久便要入相,就是太祖也有此意,遂與宰相趙普商議。

    趙普奏道:“窦儀文藝有餘,經濟不足。

    ”太祖默然。

     原來窦儀為人,很是清剛。

    趙普恐他入相不便于己,所以如此回奏。

    窦儀聞知此事,曉得趙普懷着忌刻之意,心中怏怏不樂,竟緻染傳一病,不久遂殁。

    太祖聞得窦儀已亡,甚是悼惜! 忽然蜀中有飛報到來,乃是文州刺史全師雄,聚衆作亂,王全斌等屢戰屢敗,所以飛報朝廷,請求救援。

    太祖吃驚道:“蜀中平定未久,如何又有亂事?此必王全斌等不善撫馭所緻。

    ”遂命客省使丁德裕,率兵援蜀,并遙命康延澤為東川七州招安巡檢使,剿撫兼施。

    這道旨意下去了,丁德裕、康延澤自然遵旨而行。

     你道西蜀為何忽然擾亂起來,那全師雄又是何人,因甚王全斌竟不能抵敵,要向朝廷請求救援?原來王全斌自入成都之後,自以為不世之功,便驕恣起來,晝夜酣飲,不問軍務;并且縱令部下,掠取财帛,奸淫婦女,蜀民鹹生怨望。

    曹彬見了這樣行為,甚為不然,屢次請全斌班師回汴。

    全斌非但不聽他的言語,反而貪财黩貨,嗜殺好淫,更甚于前,把蜀中鬧得處處不安,人民離心。

    又值太祖下诏,今蜀兵赴汴,命全斌厚給川資。

    全斌貪婪性成,不遵谕旨,格外剋扣。

    因此蜀兵不勝憤恨,行到綿州,竟揭竿而起,号稱“興國軍”,協從至十餘萬衆。

     文州刺史全師雄,素号能軍,向稱骁勇。

    亂軍推他為帥。

     全斌聞報,便遣部将朱光緒,領兵千人,前往撫慰。

    哪知朱光緒也是個貪淫嗜殺之徒。

    他不去撫慰亂衆,打聽得全師雄有個女兒,生得花容月貌,美豔非凡,蜀人都稱她為賽西施。

    師雄隻此一女,十分鐘愛,視同掌上名珠一般。

    任是富家公子,官宦大族前來求親,師雄都不當意,因此耽延下來,嬌養深閨,至今尚未許字。

    現在師雄為亂兵所逼,推為主帥,心中本不願意背反朝廷。

    無奈被亂兵包圍住了,若不依從,便有性命之憂,隻得勉強順着他們,慢慢地再圖反正。

    此時恰被亂兵簇擁而進,不在文州。

    朱光緒聞得師雄身在軍中,素慕賽西施的美名,垂涎已久,正好乘機取來,便帶了從騎,馳去把師雄全家拿下,說他率衆倡亂,将師雄家口不論大小,一一殺死;隻留得賽西施一人,逼她薦了枕席,納為姬妾,反向全斌處報稱全師雄勢甚猖獗,不受招撫,請兵進剿。

     那全師雄在亂軍之中,正在設法勸谕,力圖反正,隻待有人前來招撫,便可歸順。

    忽得急報,知道家屬盡被殺死,愛女也為人占作姬侍,直氣得死而複生,咬牙切齒道:“我不殺盡宋兵以報此仇,也難洩心頭之恨。

    ”遂連夜進兵,攻據了彭州,自稱“興蜀大王”。

    兩川人民因恨宋兵擄掠奸淫,居然群起響應,愈聚愈衆,勢不可遏。

     崔彥進與弟彥晖,分道往剿,屢為所敗,彥晖陣亡。

    全斌得報,又命張庭翰率兵救應,亦戰敗逃回,成都大震!其時城中尚有降兵二萬七千人,全斌深恐這些降兵,也懷着謀叛之意,起而應賊,盡把降兵誘入夾城裡面,殺得半個不留。

    這殺降的信息,傳将開去,遠近相戒,同拒官軍,西川十六州,同時謀叛。

    全斌急得手足無措,隻得飛奏朝廷,請兵救援。

    一面仍令劉光義、曹彬相機進讨,捉拿師雄。

    劉光義廉謹守法,曹彬寬厚有恩,這兩人的軍隊,入蜀以來,秋毫無犯,軍民畏威懷德,甚是心服。

    這一回奉了将令,從成都出兵,仍歸守着軍律,絕不擾民,沿途百姓望見劉光義、曹彬的旌旗,一齊額手稱慶,争獻酒食,以犒三軍。

     宋兵到了新繁,師雄率衆出敵,才一對陣,前隊士卒,已解甲投誠,把個師雄弄得莫名其妙,隻得麾衆退去。

    哪知陣勢一動,宋軍已如潮水一般,直壓将來,口中大呼“降者免死”,亂兵都棄甲抛戈,争先降順,隻剩了幾個不怕死的悍目與宋軍對壘。

    被劉光義、曹彬麾衆殺來,哪裡抵擋得住,一齊回身逃走。

    師雄便率領敗殘之衆,投往郫縣,複由宋軍追上,隻得又逃至灌口。

    全斌聞得劉光義、曹彬大獲全勝,也就星夜前進,襲擊灌口賊衆,師雄勢窮力竭不能支持,殺了一條血路,逃入金堂,身被數十創,口噴鮮血,倒地而死。

    亂黨退據銅山,又改推謝行本為帥,巡檢使康延澤,用兵剿平,丁德裕亦已到蜀,分頭招撫,亂事乃定。

    西南諸夷,亦多聞風歸附,捷報到了汴京。

      太祖已略聞王全斌等行為,降旨促令全斌班師回汴,命中書問狀,盡得全斌等貪黩殺降諸狀。

    太祖念其平蜀之功,隻降全斌為崇義節度留後,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