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十七回鮮花寶炬供張仙玉碎香消中冷箭話說太祖自蜀主孟昶亡故後,逼幸了花蕊夫人,覺得她旖旎風流,美麗絕倫,便十分寵愛起來。
每日退朝,即至花蕊夫人那裡,飲酒聽曲,調笑取樂。
這日退朝略早,徑向花蕊夫人那裡而來,步入宮内,見花蕊夫人正在那裡懸着畫像,點上香燭,叩頭禮拜。
太祖不知她供的什麼畫像,即向那畫像仔細看視。
隻見着一個人,端坐在上,那眉目之間,好似在何處見過一般,急切之間,又想不起來,心内好生疑惑,遂問花蕊夫人道:“妃子所供何人,卻要這樣虔誠禮拜?”花蕊夫人不意太祖突如其來,被他瞧見自己的秘事,心下十分驚慌,又聽得太祖追問她所供何人,要這樣的虔誠禮拜,便鎮定心神,徐徐回答道:“此即俗傳之張仙像也,虔誠供奉可以得嗣。
”太祖聞說是張仙神像,花蕊夫人虔誠供奉,乃是求禱子嗣的,便笑着說道:“妃子如此虔誠,朕料張仙必定要送子嗣來的。
但張仙雖是掌管送生之事,究竟是個神靈,宜在靜室中,香花寶炬供養;若供在寝宮裡面,未免亵渎仙靈,反幹罪戾了。
”太祖又道:“供奉神靈,乃是好事,況且妃子又為虔求子嗣起見,盡管打掃靜室,供奉張仙便了。
”花蕊夫人聽了太祖的話,連忙拜謝。
你道花蕊夫人所供的果是張仙麼?隻因她與蜀主孟昶,相處得十分親愛。
自從孟昶暴病而亡,她被太祖威逼入宮,因為貪生怕死,勉承雨露。
雖蒙太祖寵冠六宮,心裡總抛不了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親手畫了孟昶的像,背着人,私自禮拜。
不料被太祖撞見,追問原由,便詭說是張仙之像,供奉着虔誠求子嗣的。
太祖聽了她一篇鬼話,非但毫不疑心,反命她打掃靜室,虔誠供奉,以免亵渎仙靈。
花蕊夫人得了太祖的許可,好不歡喜,便收拾了一間靜室,把孟昶的像,高高懸起,每日裡焚香點燭,朝夕禮拜,十分虔誠。
那宋宮裡面的妃嫔,聽說供奉張仙可以得子,哪個人不想生下個皇子,以為後來富貴之地。
都到花蕊夫人宮中,照樣畫了一幅,前去供養起來。
從此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從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抱子的,也畫了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
花蕊夫人對着太祖一篇鬼話,遂開了風氣,它的魔力,也可算是很大的了,後人有詩詠此事道:供靈詭說是靈神,一點癡情總不泯;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太祖自孟昶來至汴京,曾将汴河旁邊新造的邸第,五百多間大廈,賜他居住,内中一切供張什物,莫不完備。
太祖所以這樣厚待孟昶,原是注意花蕊夫人,借此以買花蕊夫人的歡心,方好于中取事。
現在孟昶母子俱已亡故,花蕊夫人又複入宮,心願已遂,便命将邸第中的供張什物,收入大内。
待衛們奉了旨意,前去收拾,連孟昶所用的溺器,也取了回來。
呈于太祖。
那溺器,是個最污穢的東西,待衛們怎麼還要取來,呈于太祖呢?隻因孟昶的溺器與衆不同,乃是七寶裝成,精美無比,侍衛們見了,十分詫異,不敢隐瞞,所以取回呈覽。
太祖見孟昶的溺器,也這樣裝飾,不覺歎道:“溺器要用七寶裝成,卻用什麼東西貯食呢?奢靡至此,安得不亡!”遂命侍衛将溺器撞碎,說宮中何用此物。
侍衛們奉旨,“撲”的一聲,化作數塊。
有一日,花蕊夫人在着碧紗窗下對鏡理妝,太祖坐在那裡看着。
隻見花蕊夫人香雲委地,光可鑒人,那脂粉香氣,一陣陣撲入鼻中,令人心神俱醉。
太祖心内想道:“原來美人梳妝,也有這一種風趣。
怪不得水晶簾下看梳頭,古人傳為韻事,詠諸詩篇了。
朕戎馬半生,哪裡領略過此中趣味,若非讨平孟昶,得了花蕊夫人,豈不枉為天子,虛生人世麼?”一面想着,一面伸手,将梳妝之具,一樣一樣的把來玩弄。
偶然将妝鏡取在手中細細看玩,恰見鏡之背面,镌着“乾德四年鑄”五個小字,不覺驚疑道:“朕前此改元,曾谕廷臣,遍考古前年号,不代與前朝重複。
如何這面鏡子上,也有乾德年号呢?”便向花蕊夫人問道:“孟昶在蜀,也曾建号‘乾德’麼?”花蕊夫人道:“孟昶初嗣位時,仍襲前主知祥年号,稱為‘明德元年’,後來改元‘廣政’,直至滅亡,并未聽說有改元乾德的事情。
” 太祖道:“如此說來,一定是前朝的年号了,這倒不可不考究清楚。
” 次日便召廷臣,詢問前代有無建号“乾德”二字的?群臣突聞上谕,皆不知所對。
獨有窦儀啟奏道:“前蜀主王衍,曾有此号。
”太祖喜道:“怪不得鏡子上有此二字,鏡系蜀中所制,自應記着蜀主的年号了。
宰相須用讀書人,卿可謂具有宰
每日退朝,即至花蕊夫人那裡,飲酒聽曲,調笑取樂。
這日退朝略早,徑向花蕊夫人那裡而來,步入宮内,見花蕊夫人正在那裡懸着畫像,點上香燭,叩頭禮拜。
太祖不知她供的什麼畫像,即向那畫像仔細看視。
隻見着一個人,端坐在上,那眉目之間,好似在何處見過一般,急切之間,又想不起來,心内好生疑惑,遂問花蕊夫人道:“妃子所供何人,卻要這樣虔誠禮拜?”花蕊夫人不意太祖突如其來,被他瞧見自己的秘事,心下十分驚慌,又聽得太祖追問她所供何人,要這樣的虔誠禮拜,便鎮定心神,徐徐回答道:“此即俗傳之張仙像也,虔誠供奉可以得嗣。
”太祖聞說是張仙神像,花蕊夫人虔誠供奉,乃是求禱子嗣的,便笑着說道:“妃子如此虔誠,朕料張仙必定要送子嗣來的。
但張仙雖是掌管送生之事,究竟是個神靈,宜在靜室中,香花寶炬供養;若供在寝宮裡面,未免亵渎仙靈,反幹罪戾了。
”太祖又道:“供奉神靈,乃是好事,況且妃子又為虔求子嗣起見,盡管打掃靜室,供奉張仙便了。
”花蕊夫人聽了太祖的話,連忙拜謝。
你道花蕊夫人所供的果是張仙麼?隻因她與蜀主孟昶,相處得十分親愛。
自從孟昶暴病而亡,她被太祖威逼入宮,因為貪生怕死,勉承雨露。
雖蒙太祖寵冠六宮,心裡總抛不了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親手畫了孟昶的像,背着人,私自禮拜。
不料被太祖撞見,追問原由,便詭說是張仙之像,供奉着虔誠求子嗣的。
太祖聽了她一篇鬼話,非但毫不疑心,反命她打掃靜室,虔誠供奉,以免亵渎仙靈。
花蕊夫人得了太祖的許可,好不歡喜,便收拾了一間靜室,把孟昶的像,高高懸起,每日裡焚香點燭,朝夕禮拜,十分虔誠。
那宋宮裡面的妃嫔,聽說供奉張仙可以得子,哪個人不想生下個皇子,以為後來富貴之地。
都到花蕊夫人宮中,照樣畫了一幅,前去供養起來。
從此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從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抱子的,也畫了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
花蕊夫人對着太祖一篇鬼話,遂開了風氣,它的魔力,也可算是很大的了,後人有詩詠此事道:供靈詭說是靈神,一點癡情總不泯;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太祖自孟昶來至汴京,曾将汴河旁邊新造的邸第,五百多間大廈,賜他居住,内中一切供張什物,莫不完備。
太祖所以這樣厚待孟昶,原是注意花蕊夫人,借此以買花蕊夫人的歡心,方好于中取事。
現在孟昶母子俱已亡故,花蕊夫人又複入宮,心願已遂,便命将邸第中的供張什物,收入大内。
待衛們奉了旨意,前去收拾,連孟昶所用的溺器,也取了回來。
呈于太祖。
那溺器,是個最污穢的東西,待衛們怎麼還要取來,呈于太祖呢?隻因孟昶的溺器與衆不同,乃是七寶裝成,精美無比,侍衛們見了,十分詫異,不敢隐瞞,所以取回呈覽。
太祖見孟昶的溺器,也這樣裝飾,不覺歎道:“溺器要用七寶裝成,卻用什麼東西貯食呢?奢靡至此,安得不亡!”遂命侍衛将溺器撞碎,說宮中何用此物。
侍衛們奉旨,“撲”的一聲,化作數塊。
有一日,花蕊夫人在着碧紗窗下對鏡理妝,太祖坐在那裡看着。
隻見花蕊夫人香雲委地,光可鑒人,那脂粉香氣,一陣陣撲入鼻中,令人心神俱醉。
太祖心内想道:“原來美人梳妝,也有這一種風趣。
怪不得水晶簾下看梳頭,古人傳為韻事,詠諸詩篇了。
朕戎馬半生,哪裡領略過此中趣味,若非讨平孟昶,得了花蕊夫人,豈不枉為天子,虛生人世麼?”一面想着,一面伸手,将梳妝之具,一樣一樣的把來玩弄。
偶然将妝鏡取在手中細細看玩,恰見鏡之背面,镌着“乾德四年鑄”五個小字,不覺驚疑道:“朕前此改元,曾谕廷臣,遍考古前年号,不代與前朝重複。
如何這面鏡子上,也有乾德年号呢?”便向花蕊夫人問道:“孟昶在蜀,也曾建号‘乾德’麼?”花蕊夫人道:“孟昶初嗣位時,仍襲前主知祥年号,稱為‘明德元年’,後來改元‘廣政’,直至滅亡,并未聽說有改元乾德的事情。
” 太祖道:“如此說來,一定是前朝的年号了,這倒不可不考究清楚。
” 次日便召廷臣,詢問前代有無建号“乾德”二字的?群臣突聞上谕,皆不知所對。
獨有窦儀啟奏道:“前蜀主王衍,曾有此号。
”太祖喜道:“怪不得鏡子上有此二字,鏡系蜀中所制,自應記着蜀主的年号了。
宰相須用讀書人,卿可謂具有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