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言,卻是降宋的應驗,豈不可歎麼?
“她獨自一人,孤零零的追想前情,悲傷現在,芳心似搗,柔情如織,哪裡還能安睡?
不知不覺,早又天明,監送的軍騎,已來催促登程,隻得随着衆人一齊動身,沿途前進,并無阻礙,早已到了汴京。
孟昶待罪阙下,太祖禦祟元殿,宣孟昶入見。
孟昶叩拜已畢,太祖賜坐賜宴,備加恩禮,并封孟昶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授爵秦國公,賜居汴河之濱,新造第宅;自孟昶之母李氏以下,凡子弟妻妾及官屬,均賜赍有差,就是王昭遠等一班俘虜,也盡行釋放。
你道太祖因甚如此加恩?隻因久聞孟昶之妾花蕊夫人豔絕塵寰,欲思一見顔色,以慰渴懷,又不便特行召見,恐人議論,便想出這個主意。
遍加賞賜,他們必定進宮謝恩。
就可見花蕊夫人了。
果然到了次日,孟昶之母李氏,便帶着兒子的妻妾一同入宮,拜謝聖恩。
太祖便擇着次序,一個一個召見。
到得花蕊夫人入谒,太祖格外留神,覺得她才至座前,便有一種香澤撲入鼻中,令人心醉。
仔細端詳,真是天姿國色,不同凡豔,千嬌百媚,難以言喻。
折腰下拜,好似迎風楊柳,婀娜輕盈。
太祖已看出了神,好似酒醉一般失了知覺。
等到花蕊夫人口稱臣妾費氏見駕,願皇上聖壽無疆,這一片嬌音,如莺簧百啭,呖呖可聽,方才把太祖的魂靈,喚了轉來。
太祖自覺過于出神,太不雅觀,便竭力鎮定,傳旨平身;且谕孟昶母李氏,一同旁坐。
李氏請旨入谒六宮,當下便有宮女引導,花蕊夫人也跟随前往。
太祖仍在那裡等候她們,去了好一會,方才出外,謝恩告退。
太祖稱李氏為國母,并傳谕叫她随時入宮,不必拘泥形迹,李氏唯唯而退。
太祖卻把兩道眼光,射住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瞬也不瞬。
花蕊夫人也有些覺着,便瞧了太祖一眼,低頭斂鬟而退。
這臨去時的秋波一轉,更是勾魂攝魄,直把個太祖弄得意馬心猿,竟緻時時刻刻記念着花蕊夫人,幾乎廢寝忘餐。
恰值此時,皇後王氏,于乾德六年崩逝,六宮春色,雖然如海,都比不上花蕊夫人的美貌。
太祖正在擇後,遇到這樣傾國傾城的佳人,如何肯輕易放過?無奈羅敷有夫,又不能強奪過來,思來想去,便将心腸一硬道:“不下毒手,如何能得美人?”當下決定了主意。
便在這一天,召孟昶入宮夜宴,太祖以卮酒賜之,并谕令開懷暢飲,直至夜半,方才謝恩而歸。
至次日孟遂即患病,胸間似乎有物梗塞,不能下咽。
延醫診治,皆不知是何症候,不上兩日,即便死去,年四十七歲,從蜀中來到汴京,不過七日工夫。
太祖聞得孟昶已死,為之辍期五日,素服發喪,赙贈布帛千匹,葬費盡由官給,追封為楚王。
昶母李氏,自入朝後,太祖特賜肩輿,令她時常入宮。
李氏每見太祖,辄有戚容,太祖嘗慰谕她道:“國母善自珍攝,無過戚戚,如嫌在京不便,他日當送母歸去。
”李氏問道:“陛下使妾歸于何處?”太祖道:“當送母回至蜀中。
” 李氏道:“妾本太原人,倘得歸老并州,以遂素願。
妾便感恩不盡了!”太祖欣然言道:“并州現為北漢所占據。
待朕平了劉鈞,定當為母所願。
”李氏拜謝而退。
到得孟昶病殁,李氏并不哭泣,但舉酒酧地道:“汝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貪生至此。
我亦為汝尚存,不忍遽死。
今汝既死,我生何為?”遂絕食數日而亡。
太祖聞李氏亦殁,命赙贈加等,且鴻臚卿、範禹稱經理喪事,與孟昶俱葬于洛陽。
葬事既畢,孟昶家屬,仍回汴京,少不得入宮謝恩。
太祖見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顯得明眸皓齒,玉骨珊珊,便乘此機會,把她留在宮中,逼令侍宴。
花蕊夫人在這時候,身不由己,也隻得宛轉從命。
飲酒中間,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詩,在蜀中時,曾作宮詞百首,要她即席吟詩,以顯才華。
花蕊夫人奉了旨意,遂立吟一絕道: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太祖看了這詩,擊節歎賞,極口贊美道:“卿真是個錦心繡口了!”那花蕊夫人本是個天生尤物,飲了幾杯酒,紅雲上頰,更覺妩媚動人。
太祖瞧了這樣的美人,哪裡還忍耐得住,便命撤去禦筵,攜着花蕊夫人,同入寝宮,共效于飛。
這花蕊夫人,床第之間,工夫極好,服侍得太祖心酣意暢。
到了次日,即冊立為貴妃。
花蕊夫人既順從了太祖,又受封為妃,少不得拿出在蜀中引誘孟昶的手段來,引誘太祖,每日裡歌舞宴飲,取樂不已。
太祖得了這個溫柔鄉,好不有興,每日退朝,便往花蕊夫人處調笑。
這一日太祖退朝回來,見了一樣東西,大為疑惑。
未知所見何物,且聽下回分解。
孟昶待罪阙下,太祖禦祟元殿,宣孟昶入見。
孟昶叩拜已畢,太祖賜坐賜宴,備加恩禮,并封孟昶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授爵秦國公,賜居汴河之濱,新造第宅;自孟昶之母李氏以下,凡子弟妻妾及官屬,均賜赍有差,就是王昭遠等一班俘虜,也盡行釋放。
你道太祖因甚如此加恩?隻因久聞孟昶之妾花蕊夫人豔絕塵寰,欲思一見顔色,以慰渴懷,又不便特行召見,恐人議論,便想出這個主意。
遍加賞賜,他們必定進宮謝恩。
就可見花蕊夫人了。
果然到了次日,孟昶之母李氏,便帶着兒子的妻妾一同入宮,拜謝聖恩。
太祖便擇着次序,一個一個召見。
到得花蕊夫人入谒,太祖格外留神,覺得她才至座前,便有一種香澤撲入鼻中,令人心醉。
仔細端詳,真是天姿國色,不同凡豔,千嬌百媚,難以言喻。
折腰下拜,好似迎風楊柳,婀娜輕盈。
太祖已看出了神,好似酒醉一般失了知覺。
等到花蕊夫人口稱臣妾費氏見駕,願皇上聖壽無疆,這一片嬌音,如莺簧百啭,呖呖可聽,方才把太祖的魂靈,喚了轉來。
太祖自覺過于出神,太不雅觀,便竭力鎮定,傳旨平身;且谕孟昶母李氏,一同旁坐。
李氏請旨入谒六宮,當下便有宮女引導,花蕊夫人也跟随前往。
太祖仍在那裡等候她們,去了好一會,方才出外,謝恩告退。
太祖稱李氏為國母,并傳谕叫她随時入宮,不必拘泥形迹,李氏唯唯而退。
太祖卻把兩道眼光,射住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瞬也不瞬。
花蕊夫人也有些覺着,便瞧了太祖一眼,低頭斂鬟而退。
這臨去時的秋波一轉,更是勾魂攝魄,直把個太祖弄得意馬心猿,竟緻時時刻刻記念着花蕊夫人,幾乎廢寝忘餐。
恰值此時,皇後王氏,于乾德六年崩逝,六宮春色,雖然如海,都比不上花蕊夫人的美貌。
太祖正在擇後,遇到這樣傾國傾城的佳人,如何肯輕易放過?無奈羅敷有夫,又不能強奪過來,思來想去,便将心腸一硬道:“不下毒手,如何能得美人?”當下決定了主意。
便在這一天,召孟昶入宮夜宴,太祖以卮酒賜之,并谕令開懷暢飲,直至夜半,方才謝恩而歸。
至次日孟遂即患病,胸間似乎有物梗塞,不能下咽。
延醫診治,皆不知是何症候,不上兩日,即便死去,年四十七歲,從蜀中來到汴京,不過七日工夫。
太祖聞得孟昶已死,為之辍期五日,素服發喪,赙贈布帛千匹,葬費盡由官給,追封為楚王。
昶母李氏,自入朝後,太祖特賜肩輿,令她時常入宮。
李氏每見太祖,辄有戚容,太祖嘗慰谕她道:“國母善自珍攝,無過戚戚,如嫌在京不便,他日當送母歸去。
”李氏問道:“陛下使妾歸于何處?”太祖道:“當送母回至蜀中。
” 李氏道:“妾本太原人,倘得歸老并州,以遂素願。
妾便感恩不盡了!”太祖欣然言道:“并州現為北漢所占據。
待朕平了劉鈞,定當為母所願。
”李氏拜謝而退。
到得孟昶病殁,李氏并不哭泣,但舉酒酧地道:“汝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貪生至此。
我亦為汝尚存,不忍遽死。
今汝既死,我生何為?”遂絕食數日而亡。
太祖聞李氏亦殁,命赙贈加等,且鴻臚卿、範禹稱經理喪事,與孟昶俱葬于洛陽。
葬事既畢,孟昶家屬,仍回汴京,少不得入宮謝恩。
太祖見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顯得明眸皓齒,玉骨珊珊,便乘此機會,把她留在宮中,逼令侍宴。
花蕊夫人在這時候,身不由己,也隻得宛轉從命。
飲酒中間,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詩,在蜀中時,曾作宮詞百首,要她即席吟詩,以顯才華。
花蕊夫人奉了旨意,遂立吟一絕道: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太祖看了這詩,擊節歎賞,極口贊美道:“卿真是個錦心繡口了!”那花蕊夫人本是個天生尤物,飲了幾杯酒,紅雲上頰,更覺妩媚動人。
太祖瞧了這樣的美人,哪裡還忍耐得住,便命撤去禦筵,攜着花蕊夫人,同入寝宮,共效于飛。
這花蕊夫人,床第之間,工夫極好,服侍得太祖心酣意暢。
到了次日,即冊立為貴妃。
花蕊夫人既順從了太祖,又受封為妃,少不得拿出在蜀中引誘孟昶的手段來,引誘太祖,每日裡歌舞宴飲,取樂不已。
太祖得了這個溫柔鄉,好不有興,每日退朝,便往花蕊夫人處調笑。
這一日太祖退朝回來,見了一樣東西,大為疑惑。
未知所見何物,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