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而亡。
子仁贊嗣位,改名昶,是為後蜀後主。
後主初立,年始十六,委政于趙季良、張知業、李仁罕,不改元,乃襲蜀主知祥年号,稱明德元年。
尊其父知祥為高祖皇帝,生母李氏為皇太後。
至四年,始改元為廣政元年,以事誅張知業、李仁罕,始親政。
後主初親政事,尚知勸農敦耕,以重國本,嘗手自撰詞,頒給郡縣,以勸農桑,其诏書言道:刺史縣令,其務出入阡陌,勞來三農,望杏敦耕,瞻蒲勸稼。
春鶊始啭,便具籠筐;蟋蟀載吟,即鳴機杼,其各勉旃,毋負朕意。
後主精研詞翰,崇尚六經,命其相臣毋昭裔,刻孝經、論語、爾雅、周易、尚書、周禮、毛詩、禮記、儀禮、左傳,凡十經于石,盡依太和舊本,曆八載乃成。
又恐石經流傳不廣,因刻為木闆,以便傳流。
後世用木刻本書,實始于後主孟昶。
後主善賦詞,而薄纖浮之禮,平居嘗道:“朕不效王衍作輕薄小詞,乃敕史館,集古今韻會五百卷,并從毋昭裔請,營學館,镂闆印九經以頒郡縣。
”故其初政,尚有可觀。
後人曾作宮詞詠其事道:舊本新翻漶漫餘,摹镌不異太和初;君王最薄纖浮體,特敕官司勘韻書。
這首宮詞,便是詠後主刊刻經書,集輯韻會,有功于文學的。
到了廣政十三年,後晉末季,秦州節度使何建、鳳州防禦使石奉頵,俱以城來降。
後主以為實力充足,遠入歸服,便慢慢的放縱起來;并用藩邸給事之人,王昭遠、伊審征、韓保正、趙祟韬等,分掌機要,總持内外兵柄,他自己卻酣歌恒舞,日夜娛樂。
其母李氏,曾對後主說道:“吾昔日曾見莊宗,跨河與梁軍戰;又見汝父在并州捍禦契丹,及入蜀平定兩川。
當時主兵者,非有功不授,所以士卒畏威,樂為之用,所向必克;今王昭遠,出自微賤,自汝就學之年,給侍左右;韓保征等,又皆纨袴子弟,素不知兵。
一旦邊警忽起,此輩有何智略可以禦敵?高彥俦是汝父舊人,秉心忠實,多所經練,汝可重加委任,必定勝于王昭遠等萬倍了。
”後主非但不能依從李氏的話,且因王昭遠等善于逢迎,更加重用,凡一切政務,都由昭遠等辦理。
自己卻因歡喜打球走馬,強取民地,辟為打球跑馬之場,悉命宮女衣錦曳纨,來往場中,打球走馬,如蛱蝶飛舞,紅飄綠揚,以為笑樂!又因後宮妃嫔沒有絕色美女,下诏國中,民家女子,有姿色者,都赴官署報名,聽候選擇。
時青城費氏有女,生得嬌小玲珑,風姿秀逸,長成之後,不但盛鬋豐容,并且擅長吟詠,精工音律。
後主聞其才色,選入宮中,十分嬖愛。
因前蜀王建之妾小徐妃,号為花蕊夫人,也就襲其名稱,封費氏為花蕊夫人。
那花蕊夫人,既生成玉樣溫柔,花樣風流,更兼天賦歌喉,每逢侍宴,紅牙按拍,檀闆輕敲,真個是響遏行雲,聲徐流水,餘音袅袅,繞梁三日。
那花蕊夫人,又精擅烹炰,後主日日飲宴,覺得肴馔都是陳舊之物,端将上來,便生厭惡,不能下箸。
花蕊便别出心裁,用淨白羊頭,以紅麴煮之,緊緊卷起,将石鎮壓,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後切如紙薄,把來進禦,風味無窮,号稱“绯羊首”,又名“酒骨糟”。
後主遇着月旦,必用素食,且喜薯藥。
花蕊夫人,又以薯藥切片,蓮粉拌勻,加用五味,調和以進,清香撲鼻,味酥而脆,并且潔白如銀,望之如月,宮中稱之為“月一盤”。
其餘肴馔,另翻花樣,特别新制的,不計其數。
後主将她的法兒,命禦膳司刊列食單,多至百卷,每值禦宴,更番疊進,累月沒有重味。
那菜肴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
後人也有宮詞一首,專詠此事道:聽朔先期敕大官,绯羊首向食單刊;玉霄自具清虛府,隻奉齊筵月一盤。
後主因花蕊夫人最愛牡丹花與紅栀子花,因辟宣華苑,廣選牡丹,種植于内。
蜀中牡丹花種,最為珍貴,惟于繪圖中見之,皆稱為洛陽花,不知有牡丹之名。
後主不惜金錢,四出收集,廣加栽植,十分茂盛,改名宣華苑為牡丹苑。
當春花開時,雙開的有十株,黃的、白的各三株,黃白相間的四株,其餘深紅、淺紅、深紫、淺紫、淡花,巨黃、潔白;正暈、側暈,金含棱、銀含棱;傍枝、副搏、合歡、重疊台,多至五十葉,面徑七八寸,有檀心如墨的,花開香聞五十步,真個是錦繡成堆,繁華滿目,如入花城香國;疑是阆苑蓬瀛;後主與花蕊夫人,日夕盤桓花下,吟詩作賦,飲酒彈琴,便是神仙也無此快樂。
後主又因歌詞俱乏新調,遂于後苑,召集群臣,開筵大賞牡丹,命群臣各賦新詩,播入管弦,吹唱起來,音韻嘹亮,煞是可聽。
不啻唐元宗在沉香亭,命李太白奏清平樂,此後便著為
子仁贊嗣位,改名昶,是為後蜀後主。
後主初立,年始十六,委政于趙季良、張知業、李仁罕,不改元,乃襲蜀主知祥年号,稱明德元年。
尊其父知祥為高祖皇帝,生母李氏為皇太後。
至四年,始改元為廣政元年,以事誅張知業、李仁罕,始親政。
後主初親政事,尚知勸農敦耕,以重國本,嘗手自撰詞,頒給郡縣,以勸農桑,其诏書言道:刺史縣令,其務出入阡陌,勞來三農,望杏敦耕,瞻蒲勸稼。
春鶊始啭,便具籠筐;蟋蟀載吟,即鳴機杼,其各勉旃,毋負朕意。
後主精研詞翰,崇尚六經,命其相臣毋昭裔,刻孝經、論語、爾雅、周易、尚書、周禮、毛詩、禮記、儀禮、左傳,凡十經于石,盡依太和舊本,曆八載乃成。
又恐石經流傳不廣,因刻為木闆,以便傳流。
後世用木刻本書,實始于後主孟昶。
後主善賦詞,而薄纖浮之禮,平居嘗道:“朕不效王衍作輕薄小詞,乃敕史館,集古今韻會五百卷,并從毋昭裔請,營學館,镂闆印九經以頒郡縣。
”故其初政,尚有可觀。
後人曾作宮詞詠其事道:舊本新翻漶漫餘,摹镌不異太和初;君王最薄纖浮體,特敕官司勘韻書。
這首宮詞,便是詠後主刊刻經書,集輯韻會,有功于文學的。
到了廣政十三年,後晉末季,秦州節度使何建、鳳州防禦使石奉頵,俱以城來降。
後主以為實力充足,遠入歸服,便慢慢的放縱起來;并用藩邸給事之人,王昭遠、伊審征、韓保正、趙祟韬等,分掌機要,總持内外兵柄,他自己卻酣歌恒舞,日夜娛樂。
其母李氏,曾對後主說道:“吾昔日曾見莊宗,跨河與梁軍戰;又見汝父在并州捍禦契丹,及入蜀平定兩川。
當時主兵者,非有功不授,所以士卒畏威,樂為之用,所向必克;今王昭遠,出自微賤,自汝就學之年,給侍左右;韓保征等,又皆纨袴子弟,素不知兵。
一旦邊警忽起,此輩有何智略可以禦敵?高彥俦是汝父舊人,秉心忠實,多所經練,汝可重加委任,必定勝于王昭遠等萬倍了。
”後主非但不能依從李氏的話,且因王昭遠等善于逢迎,更加重用,凡一切政務,都由昭遠等辦理。
自己卻因歡喜打球走馬,強取民地,辟為打球跑馬之場,悉命宮女衣錦曳纨,來往場中,打球走馬,如蛱蝶飛舞,紅飄綠揚,以為笑樂!又因後宮妃嫔沒有絕色美女,下诏國中,民家女子,有姿色者,都赴官署報名,聽候選擇。
時青城費氏有女,生得嬌小玲珑,風姿秀逸,長成之後,不但盛鬋豐容,并且擅長吟詠,精工音律。
後主聞其才色,選入宮中,十分嬖愛。
因前蜀王建之妾小徐妃,号為花蕊夫人,也就襲其名稱,封費氏為花蕊夫人。
那花蕊夫人,既生成玉樣溫柔,花樣風流,更兼天賦歌喉,每逢侍宴,紅牙按拍,檀闆輕敲,真個是響遏行雲,聲徐流水,餘音袅袅,繞梁三日。
那花蕊夫人,又精擅烹炰,後主日日飲宴,覺得肴馔都是陳舊之物,端将上來,便生厭惡,不能下箸。
花蕊便别出心裁,用淨白羊頭,以紅麴煮之,緊緊卷起,将石鎮壓,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後切如紙薄,把來進禦,風味無窮,号稱“绯羊首”,又名“酒骨糟”。
後主遇着月旦,必用素食,且喜薯藥。
花蕊夫人,又以薯藥切片,蓮粉拌勻,加用五味,調和以進,清香撲鼻,味酥而脆,并且潔白如銀,望之如月,宮中稱之為“月一盤”。
其餘肴馔,另翻花樣,特别新制的,不計其數。
後主将她的法兒,命禦膳司刊列食單,多至百卷,每值禦宴,更番疊進,累月沒有重味。
那菜肴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
後人也有宮詞一首,專詠此事道:聽朔先期敕大官,绯羊首向食單刊;玉霄自具清虛府,隻奉齊筵月一盤。
後主因花蕊夫人最愛牡丹花與紅栀子花,因辟宣華苑,廣選牡丹,種植于内。
蜀中牡丹花種,最為珍貴,惟于繪圖中見之,皆稱為洛陽花,不知有牡丹之名。
後主不惜金錢,四出收集,廣加栽植,十分茂盛,改名宣華苑為牡丹苑。
當春花開時,雙開的有十株,黃的、白的各三株,黃白相間的四株,其餘深紅、淺紅、深紫、淺紫、淡花,巨黃、潔白;正暈、側暈,金含棱、銀含棱;傍枝、副搏、合歡、重疊台,多至五十葉,面徑七八寸,有檀心如墨的,花開香聞五十步,真個是錦繡成堆,繁華滿目,如入花城香國;疑是阆苑蓬瀛;後主與花蕊夫人,日夕盤桓花下,吟詩作賦,飲酒彈琴,便是神仙也無此快樂。
後主又因歌詞俱乏新調,遂于後苑,召集群臣,開筵大賞牡丹,命群臣各賦新詩,播入管弦,吹唱起來,音韻嘹亮,煞是可聽。
不啻唐元宗在沉香亭,命李太白奏清平樂,此後便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