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羊羔,為禦寒妙品,卿家亦備之乎?”趙普唯唯應道:“臣已備之。
”太祖大悅!遂命将重裀列于地上,憑藉而坐,就堂中熾炭燒肉。
趙普并命妻林氏,出而司酒,林氏奉命而出,拜見太祖及光義。
太祖呼林氏為嫂道:“今宵有勞賢嫂了!”趙普代為遜謝。
不上片刻,酒内具已齊備,由林氏捧獻上來,趙普斟酒侍飲。
酒至半酣,太祖問趙普道:“朕因諸國未平,時生邊患,是以寝不安枕。
他處尚可從緩,惟太原一路,接連遼邦,時來侵擾,朕欲先取太原,徐圖他國。
卿意如何?”趙普答道:“太原當西北二面,我若攻下太原,便與遼邦毗連,邊患我獨當之矣。
不如先圖諸國,俟削平各路。
太原彈丸黑子之地,不入版圖,又将安歸?”太祖笑道:“朕意亦複如此,前言不過試卿;隻是現在要削平諸國,當從何處入手?”趙普道:“莫如伐蜀。
蜀道雖是險阻,後主荒淫無度,君驕臣惰,百姓離心。
王師所至,不難一鼓蕩平。
臣主先伐蜀者,即因此也。
“太祖連連點頭道:” 卿言有理!“因又議及伐蜀計劃,君臣三人,足足談議了兩個時辰。
夜色已深,太祖方與光義相偕而去。
後人有詩一詩,詠太祖雪夜訪趙普,商議征伐諸國道:漫天風雪迎王駕,列地重裀坐主臣;不避宵寒籌妙策,艱難蜀道一時平。
太祖自在趙普家中,議定了先行伐蜀,然後削平諸國之謀,便命王全斌等,訓練兵馬,貯積糧草,伺有機會,即便興兵。
太祖伐蜀,尚有一番預備,暫按不提。
單說那西蜀地方,劍門閣道,形勢險要,土壤肥沃,古稱天府之國。
五代時,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後唐明宗,封為蜀王,唐末僭稱帝号,曆史上名為後蜀。
那蜀主孟知祥,恃着地勢險阻,不愁外兵侵入;更兼闾閻富饒,人民蕃庶,他就未免荒淫起來了。
他未曾入蜀之時,娶妻李氏,本是後唐太祖弟克讓之女。
莊宗即位,封為瓊華長公主,嫁于知祥,夫妻甚是相愛。
知祥為蜀王時,李氏一病不起,撒手長逝。
知祥自然十分悲傷!少不得從厚殡殓,擇地安葬,及知祥稱帝,遂追冊為皇後。
但知祥因李氏病殁,心中時覺不快!便借酒色兩字,消遣悶懷,因此後宮裡面羅绮似雲,嫔嫱如織,知祥受寵愛的宮嫔,也是姓李,乃是後唐的宮女。
莊宗因知祥滅梁定蜀功績很巨,所以選擇後宮美女,賜給知祥。
偏是李氏,十分湊趣,不上多時,便受了孕,生下一子,取名仁贊,便是将來的後主孟昶了。
知祥見李氏生了兒子,更加把她寵愛起來,竟造了一座幈宮,與李氏居住。
日夜在幈宮裡面,征歌選舞,飲酒取樂,但是那幈宮是怎樣建築的呢?乃是知祥自出巧思,用羅绮置成畫屏七十扇,上面皆是名手所畫的花卉翎毛,以及山川人物,細入毫發,遠望如生。
每扇屏上都裝有機關,将樞紐合起來,曲折回環,深奧幽邃,成為一座宮殿。
不識路徑的人,誤入其中,任你繞來繞去,千回百折,還在那個地方,休想走得出去;若是知道其中秘密的,卻又玲珑剔透,任意往來,毫無阻礙。
真個是鬼斧神工,勾心鬥角,巧妙已極。
那蜀主知祥,既然創制了幈宮,又搜羅了許多美女。
在幈宮中,羅列着無數的奇珍異寶,使人見了,目眩神迷,不知其名。
就中單有兩件著名的寶物,乃是稀世之珍,罕有之品。
第一件叫做“皇明帳”,乃是一頂帳兒,其色淺紅,類若鲛绡,卷之不盈一握,放之其大無比;夏日張之,蚊蠅不敢飛集;夜間自有光芒生出,如镂金錯采,雖無燈火,亦複耀眼放明。
最奇怪的是無論床之大小,把這帳兒張上,總是尺寸相稱,不爽毫厘的。
蜀主因有此異,十分寶貴,又賜它一個名字,喚做“如意帳”。
第二件叫做“左宮枕”,是用一塊青玉琢成的,紋理細密,光輝滑膩,其體平方,其長卻好兩人并肩與睡;設于床榻,冬溫夏涼;酒醉之後,用以枕首,能夠解醒,任是爛醉如泥,嘔吐狼藉,隻要一着此枕,便涼沁肺腑,心酣意暢,毫無醉态,沉沉睡去。
平常睡時,用了此枕,便于夢中往遊仙境,阆苑蓬山,奇花瑤草,玉液瓊漿,神女仙姬,羅列滿前,無異登仙。
蜀主視同性命一般,愛惜非凡,也替它起個名字,喚作“遊仙枕”。
和“皇明帳”一同擺設在幈宮裡面,要算兩件至寶。
其餘的珠玉錦繡,珊瑚碧樹,也不計其數,多不及這兩件的寶貴,蜀主也不甚重視的,不過借此陳設着,貪圖誇耀富貴,争奇鬥異罷了。
後人讀史至此,有詩詠道:绡帳輕紅玉枕青,仙能入夢醉能醒;瓊華一去幈宮冷,獨旦迢迢七十屏。
蜀主這樣荒于酒色,究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哪裡禁受得住?不到幾時,便染成一病,恹恹
”太祖大悅!遂命将重裀列于地上,憑藉而坐,就堂中熾炭燒肉。
趙普并命妻林氏,出而司酒,林氏奉命而出,拜見太祖及光義。
太祖呼林氏為嫂道:“今宵有勞賢嫂了!”趙普代為遜謝。
不上片刻,酒内具已齊備,由林氏捧獻上來,趙普斟酒侍飲。
酒至半酣,太祖問趙普道:“朕因諸國未平,時生邊患,是以寝不安枕。
他處尚可從緩,惟太原一路,接連遼邦,時來侵擾,朕欲先取太原,徐圖他國。
卿意如何?”趙普答道:“太原當西北二面,我若攻下太原,便與遼邦毗連,邊患我獨當之矣。
不如先圖諸國,俟削平各路。
太原彈丸黑子之地,不入版圖,又将安歸?”太祖笑道:“朕意亦複如此,前言不過試卿;隻是現在要削平諸國,當從何處入手?”趙普道:“莫如伐蜀。
蜀道雖是險阻,後主荒淫無度,君驕臣惰,百姓離心。
王師所至,不難一鼓蕩平。
臣主先伐蜀者,即因此也。
“太祖連連點頭道:” 卿言有理!“因又議及伐蜀計劃,君臣三人,足足談議了兩個時辰。
夜色已深,太祖方與光義相偕而去。
後人有詩一詩,詠太祖雪夜訪趙普,商議征伐諸國道:漫天風雪迎王駕,列地重裀坐主臣;不避宵寒籌妙策,艱難蜀道一時平。
太祖自在趙普家中,議定了先行伐蜀,然後削平諸國之謀,便命王全斌等,訓練兵馬,貯積糧草,伺有機會,即便興兵。
太祖伐蜀,尚有一番預備,暫按不提。
單說那西蜀地方,劍門閣道,形勢險要,土壤肥沃,古稱天府之國。
五代時,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後唐明宗,封為蜀王,唐末僭稱帝号,曆史上名為後蜀。
那蜀主孟知祥,恃着地勢險阻,不愁外兵侵入;更兼闾閻富饒,人民蕃庶,他就未免荒淫起來了。
他未曾入蜀之時,娶妻李氏,本是後唐太祖弟克讓之女。
莊宗即位,封為瓊華長公主,嫁于知祥,夫妻甚是相愛。
知祥為蜀王時,李氏一病不起,撒手長逝。
知祥自然十分悲傷!少不得從厚殡殓,擇地安葬,及知祥稱帝,遂追冊為皇後。
但知祥因李氏病殁,心中時覺不快!便借酒色兩字,消遣悶懷,因此後宮裡面羅绮似雲,嫔嫱如織,知祥受寵愛的宮嫔,也是姓李,乃是後唐的宮女。
莊宗因知祥滅梁定蜀功績很巨,所以選擇後宮美女,賜給知祥。
偏是李氏,十分湊趣,不上多時,便受了孕,生下一子,取名仁贊,便是将來的後主孟昶了。
知祥見李氏生了兒子,更加把她寵愛起來,竟造了一座幈宮,與李氏居住。
日夜在幈宮裡面,征歌選舞,飲酒取樂,但是那幈宮是怎樣建築的呢?乃是知祥自出巧思,用羅绮置成畫屏七十扇,上面皆是名手所畫的花卉翎毛,以及山川人物,細入毫發,遠望如生。
每扇屏上都裝有機關,将樞紐合起來,曲折回環,深奧幽邃,成為一座宮殿。
不識路徑的人,誤入其中,任你繞來繞去,千回百折,還在那個地方,休想走得出去;若是知道其中秘密的,卻又玲珑剔透,任意往來,毫無阻礙。
真個是鬼斧神工,勾心鬥角,巧妙已極。
那蜀主知祥,既然創制了幈宮,又搜羅了許多美女。
在幈宮中,羅列着無數的奇珍異寶,使人見了,目眩神迷,不知其名。
就中單有兩件著名的寶物,乃是稀世之珍,罕有之品。
第一件叫做“皇明帳”,乃是一頂帳兒,其色淺紅,類若鲛绡,卷之不盈一握,放之其大無比;夏日張之,蚊蠅不敢飛集;夜間自有光芒生出,如镂金錯采,雖無燈火,亦複耀眼放明。
最奇怪的是無論床之大小,把這帳兒張上,總是尺寸相稱,不爽毫厘的。
蜀主因有此異,十分寶貴,又賜它一個名字,喚做“如意帳”。
第二件叫做“左宮枕”,是用一塊青玉琢成的,紋理細密,光輝滑膩,其體平方,其長卻好兩人并肩與睡;設于床榻,冬溫夏涼;酒醉之後,用以枕首,能夠解醒,任是爛醉如泥,嘔吐狼藉,隻要一着此枕,便涼沁肺腑,心酣意暢,毫無醉态,沉沉睡去。
平常睡時,用了此枕,便于夢中往遊仙境,阆苑蓬山,奇花瑤草,玉液瓊漿,神女仙姬,羅列滿前,無異登仙。
蜀主視同性命一般,愛惜非凡,也替它起個名字,喚作“遊仙枕”。
和“皇明帳”一同擺設在幈宮裡面,要算兩件至寶。
其餘的珠玉錦繡,珊瑚碧樹,也不計其數,多不及這兩件的寶貴,蜀主也不甚重視的,不過借此陳設着,貪圖誇耀富貴,争奇鬥異罷了。
後人讀史至此,有詩詠道:绡帳輕紅玉枕青,仙能入夢醉能醒;瓊華一去幈宮冷,獨旦迢迢七十屏。
蜀主這樣荒于酒色,究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哪裡禁受得住?不到幾時,便染成一病,恹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