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若軍伍中脅命生變,他亦不得不俯從衆意。
” 這一句話,卻說動了太祖之心,暗自想道:“普言頗為有理。
朕在陳橋驿中,為部下迫脅,遂不得不負周室。
如果諸将部下,也有此種舉動,又哪裡制服得住呢?” 想到這裡,便對趙普說道:“卿言不為無見,朕自有道理處置此事。
”趙普見太祖已明白自己的意思,便也不再多言。
太祖回宮之後,過不到幾日,在晚朝時候,命有司設宴于便殿,召石守信、張令铎、王審琦、羅彥瑰等入宴。
酒至半酣,太祖屏退左右,對衆将說道:“朕非卿等不及此,但身為天子,實屬大難,反不若為節度使時,得以逍遙自在。
朕自受禅以來,已一年有餘,從沒有一夕能夠安于枕席。
”石守信等離座對道:“現在藩鎮畏服,天下歸心,陛下尚有什麼憂慮呢?”太祖笑道:“卿等與朕,悉系故交,何妨直言。
這皇帝的寶座,哪一個人不想坐呢?”守信等聽了此言,不禁暗暗驚惶,一齊伏地叩首道:“陛下何出此言。
且今天下已定,何人敢生異心,自取滅族之禍?” 太祖道:“卿等本無此意,但麾下貪圖富貴,暗中慫恿,一旦變起,将黃袍加于卿等身上,卿等雖欲不為,但勢成騎虎,也就不得不從了。
”守信等汗流浃背,涕泣謝道:“臣等愚不及此,乞陛下哀矜,指示生路。
”太祖道:“卿等且起,朕卻有一個主張,要與卿等熟商。
”守信等謝恩起立,太祖命各歸坐位,徐徐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少而壯,壯而老,老而死。
不過一瞬間事,到了撒手之時,縱有富貴,也難帶去。
惟有趁着活在世上的時候,多積金銀,厚自娛樂,令子孫不至窮苦,方才不負此生。
朕為卿等打算,不如釋去兵權,出守大藩,多置田宅,為子孫立個長久的基業。
自己卻買些歌童舞女,日夕歡飲,安享富貴,以樂餘年。
朕且與卿等,結為婚姻,世世相繼,永遠不替。
豈非是個上策麼?”守信等又頓首拜謝道:“臣等蒙陛下憐念,一至于此真所謂生死人而肉白骨了,敢不謹遵聖谕麼?”是晚盡歡而散。
到了次日,諸将一齊上表乞罷典兵。
太祖遂命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铎為鎮甯節度使;趙彥徽為武信節度使,皆罷宿衛就鎮。
就是那驸馬都總尉算是至親了,也出為歸德節度使,撤去殿前副都點檢。
諸将奉了旨意,先後辭行。
太祖又設宴厚加賞赍,都歡歡喜喜的叩謝而去。
過了些時,太祖要召取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入典禁兵。
那符彥卿,乃是宛邱人氏,其父名存審,曾任後唐宣武軍節度使。
彥卿幼擅騎射,壯号骁勇,曆晉代漢室,已就鎮外藩。
周主即位,授天雄軍節度使,晉封衛王。
世宗疊冊彥卿兩女為後,就是光義的繼室,也是彥卿的女兒。
周世宗加封他為太師。
太祖即位,仍授為太師。
此時因諸将盡皆就鎮,所以要召彥卿入值。
趙普聞知這事,忙進谏道:“彥卿位極人臣,豈可再令典兵。
”太祖道:“朕待彥卿素厚,且系姻戚,諒必不至負朕。
”趙普突然道:“陛下奈何負周世宗?” 太祖聽了此言,默然無語,遂罷此議。
既而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護國軍節度使郭從義,定國軍節度使白重贊,安遠軍節度使武行德,保大軍度節使楊廷璋,同時入朝。
太祖賜宴後苑,從容說道:“卿等皆國家舊臣,久臨劇鎮,王事鞅掌,殊非朕優待勳舊之意。
”語至此,王彥超已明上意,便避席跪奏道:“臣素乏功績,黍膺疆寄,今年力衰頹,幸陛下洪恩,乞賜骸骨,歸老田園。
”太祖亦離座,親自扶起彥超道:“卿有功不居,真可謂謙謙君子了!”武行德等,還不明白太祖的心事,反在席間,曆陳自己戰功及平日的勞苦。
太祖冷笑道:“此皆已過之事,還說它做什麼?”待至席散,侍臣已料太祖另有旨意,果然于次日降旨,将武行德等盡罷節鎮,惟王彥超留鎮如故。
後人有詩詠太祖收諸将兵權道:天下紛紛亂不窮,君臣遭際建奇功;誰知杯酒成良策,盡釋兵權一語中。
太祖既盡收宿将兵柄,及藩鎮重權,乃選擇将帥,分部守邊。
命姚内斌守慶州;董遵晦屯環州;趙贊屯延州;王彥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控制西郵;馬仁禹守瀛州;李漢超屯關南;韓令坤鎮常山;賀維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防禦北邊;又命郭進鎮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屯汙州;李繼勳鎮昭義,駐紮太原。
諸将家族,悉留汴京,厚加撫養,所有軍務,盡許便宜行事;每逢邊将入朝,必定召對命坐,賜宴赍金,厚結其心,所以邊将悉盡死力,西北得以平靜。
那時關南地方,忽有人民控訴李漢超強占民女及貸錢不償之事,赴汴京叩阍上訴,請求伸雪。
太祖即召見說道:“汝女可适何等人家?”此人答道:“不過農家。
” 太祖又道:“李漢超沒有到關南的時候,遼人曾來侵擾
” 這一句話,卻說動了太祖之心,暗自想道:“普言頗為有理。
朕在陳橋驿中,為部下迫脅,遂不得不負周室。
如果諸将部下,也有此種舉動,又哪裡制服得住呢?” 想到這裡,便對趙普說道:“卿言不為無見,朕自有道理處置此事。
”趙普見太祖已明白自己的意思,便也不再多言。
太祖回宮之後,過不到幾日,在晚朝時候,命有司設宴于便殿,召石守信、張令铎、王審琦、羅彥瑰等入宴。
酒至半酣,太祖屏退左右,對衆将說道:“朕非卿等不及此,但身為天子,實屬大難,反不若為節度使時,得以逍遙自在。
朕自受禅以來,已一年有餘,從沒有一夕能夠安于枕席。
”石守信等離座對道:“現在藩鎮畏服,天下歸心,陛下尚有什麼憂慮呢?”太祖笑道:“卿等與朕,悉系故交,何妨直言。
這皇帝的寶座,哪一個人不想坐呢?”守信等聽了此言,不禁暗暗驚惶,一齊伏地叩首道:“陛下何出此言。
且今天下已定,何人敢生異心,自取滅族之禍?” 太祖道:“卿等本無此意,但麾下貪圖富貴,暗中慫恿,一旦變起,将黃袍加于卿等身上,卿等雖欲不為,但勢成騎虎,也就不得不從了。
”守信等汗流浃背,涕泣謝道:“臣等愚不及此,乞陛下哀矜,指示生路。
”太祖道:“卿等且起,朕卻有一個主張,要與卿等熟商。
”守信等謝恩起立,太祖命各歸坐位,徐徐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少而壯,壯而老,老而死。
不過一瞬間事,到了撒手之時,縱有富貴,也難帶去。
惟有趁着活在世上的時候,多積金銀,厚自娛樂,令子孫不至窮苦,方才不負此生。
朕為卿等打算,不如釋去兵權,出守大藩,多置田宅,為子孫立個長久的基業。
自己卻買些歌童舞女,日夕歡飲,安享富貴,以樂餘年。
朕且與卿等,結為婚姻,世世相繼,永遠不替。
豈非是個上策麼?”守信等又頓首拜謝道:“臣等蒙陛下憐念,一至于此真所謂生死人而肉白骨了,敢不謹遵聖谕麼?”是晚盡歡而散。
到了次日,諸将一齊上表乞罷典兵。
太祖遂命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铎為鎮甯節度使;趙彥徽為武信節度使,皆罷宿衛就鎮。
就是那驸馬都總尉算是至親了,也出為歸德節度使,撤去殿前副都點檢。
諸将奉了旨意,先後辭行。
太祖又設宴厚加賞赍,都歡歡喜喜的叩謝而去。
過了些時,太祖要召取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入典禁兵。
那符彥卿,乃是宛邱人氏,其父名存審,曾任後唐宣武軍節度使。
彥卿幼擅騎射,壯号骁勇,曆晉代漢室,已就鎮外藩。
周主即位,授天雄軍節度使,晉封衛王。
世宗疊冊彥卿兩女為後,就是光義的繼室,也是彥卿的女兒。
周世宗加封他為太師。
太祖即位,仍授為太師。
此時因諸将盡皆就鎮,所以要召彥卿入值。
趙普聞知這事,忙進谏道:“彥卿位極人臣,豈可再令典兵。
”太祖道:“朕待彥卿素厚,且系姻戚,諒必不至負朕。
”趙普突然道:“陛下奈何負周世宗?” 太祖聽了此言,默然無語,遂罷此議。
既而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護國軍節度使郭從義,定國軍節度使白重贊,安遠軍節度使武行德,保大軍度節使楊廷璋,同時入朝。
太祖賜宴後苑,從容說道:“卿等皆國家舊臣,久臨劇鎮,王事鞅掌,殊非朕優待勳舊之意。
”語至此,王彥超已明上意,便避席跪奏道:“臣素乏功績,黍膺疆寄,今年力衰頹,幸陛下洪恩,乞賜骸骨,歸老田園。
”太祖亦離座,親自扶起彥超道:“卿有功不居,真可謂謙謙君子了!”武行德等,還不明白太祖的心事,反在席間,曆陳自己戰功及平日的勞苦。
太祖冷笑道:“此皆已過之事,還說它做什麼?”待至席散,侍臣已料太祖另有旨意,果然于次日降旨,将武行德等盡罷節鎮,惟王彥超留鎮如故。
後人有詩詠太祖收諸将兵權道:天下紛紛亂不窮,君臣遭際建奇功;誰知杯酒成良策,盡釋兵權一語中。
太祖既盡收宿将兵柄,及藩鎮重權,乃選擇将帥,分部守邊。
命姚内斌守慶州;董遵晦屯環州;趙贊屯延州;王彥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控制西郵;馬仁禹守瀛州;李漢超屯關南;韓令坤鎮常山;賀維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防禦北邊;又命郭進鎮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屯汙州;李繼勳鎮昭義,駐紮太原。
諸将家族,悉留汴京,厚加撫養,所有軍務,盡許便宜行事;每逢邊将入朝,必定召對命坐,賜宴赍金,厚結其心,所以邊将悉盡死力,西北得以平靜。
那時關南地方,忽有人民控訴李漢超強占民女及貸錢不償之事,赴汴京叩阍上訴,請求伸雪。
太祖即召見說道:“汝女可适何等人家?”此人答道:“不過農家。
” 太祖又道:“李漢超沒有到關南的時候,遼人曾來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