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八回圖大事光義揮金亂宮闱惠妃縱欲話說光義納了趙普之言,暗中圖謀帝位,欲博取杜太後的歡心,便常常到仁壽宮内朝見太後,做出十分孝順的模樣來。
太後于諸子之中,本來最愛光義,見他對于自己很盡孝心,更加十分溺愛。
但是光義雖可出入宮禁,究竟為禮法所拘,不能任意行動。
這時太祖親征李筠,命光義代理政務,又充了宮廷總監,宮中一切事情,皆須由他管理。
便借此為名,日夜在宮,每天到仁壽宮問安侍膳,晨昏定省,顯出百般孺慕的樣子。
他有的是金銀财寶,常常的用些金錢,買服那班宮娥内侍之心,非但仁壽宮内,太後的左右宮娥内侍,得了他的賄賂,代他說話;就是各院妃嫔以及六宮的宮娥内侍,也時常揮霍金錢去運動她們。
這班妃嫔,雖然享了皇家富貴,究竟是婦人女子,有什麼見識?得了光義的饋贈,自然人人心喜,個個歡然,異口同聲,都說光義的好話。
獨有坤甯宮的王皇後,她位正昭陽,為六宮之主,阃令森嚴,所有宮女内侍,都懼怕皇後的威嚴,不敢私相受授。
又有長春宮的宋貞妃,端莊靜穆,恪守禮法。
她手下宮娥太監,也不敢出外胡行。
光義知道這兩處,不是财帛珍寶可以運動的,隻得擱置一旁,不去引誘她們。
惟有景福宮的韓惠妃,她本是勾欄出身,博得太祖的寵愛,封為妃嫔。
雖然置身青雲之上,輕賤的本性,究竟不能改變。
光義遇着令節,入宮朝賀太後,惠妃偶然遇見,瞧他生得體态軒昂,儀表非凡,心中好生羨慕,不免對着光義媚眼流波,嘿嘿含情以目送意。
光義是何等的聰明人物,瞧了惠妃的情形,早已明白,便記在心頭,要想設法勾引,使惠妃順從自己,可以得個絕大的助力。
隻因太祖禁令森嚴,天威咫尺,不敢胡行亂做,輕率舉動。
心裡卻很愛惠妃的美貌,垂涎已久,隻是沒個機會可以下手。
如今太祖親征李筠,巧巧的命他代理政務,又任為宮廷總監,得以出入禁掖,自由行動。
光義好不歡喜! 便一面在仁壽宮杜太後面前,做出百般孝順的模樣,朝夕去問安侍膳;一面賄通景福宮的内監,在惠妃面前,獻了不少的殷勤。
沒到幾天工夫,早把惠妃哄騙得心花大開,時常對着宮人,稱贊光義生性慷慨,相貌又長得十分俊美,話語之間,很露出不勝愛慕的神情。
那些宮人都得了光義的好處,惠妃在景福宮裡一舉一動,一颦一笑,也暗中去報知光義。
光義得了這個消息,知道時機已熟,便要乘勢下手。
這日清晨,惠妃起身之後,正在那裡梳頭,茜紗窗上,一輪日光,射在菱花寶鏡之旁,妝台上擺的奁具,都是黃金鑄成,珠寶鑲嵌,映着陽光,冉冉生輝。
惠妃坐對菱花,打散了頭發,烏漆似的萬縷青絲直垂至地。
那香氣從發中一陣一陣騰将出來,甜津津的,使人聞了心神迷醉。
有個宮娥,站在身後,輕輕的舉着金篦,一下一下的替她通發。
兩旁立着四個宮人,有的手捧金面盆,有的手拿金粉盝,有的手持金脂盒,有的手執金盥具,靜悄悄的鴉雀無聲,侍候着惠妃梳妝。
那個宮女通發通好了,分做三绺,替她挽起盤發高髻來。
忽有宮門上的太監進來報道:“晉王爺請見!”惠妃聞報,因自己正在梳頭,便說:“請王爺在外宮略坐,我即出見。
” 那太監轉身出去。
惠妃忙忙的将盤龍髻挽好,随手取了一枝珠蘭花,向鬓邊插戴。
忽聞橐橐,一陣靴聲響亮,珠簾揭起,晉王光義,已滿面春風走将進來。
見了惠妃,兜頭就是一揖道:“參見娘娘。
”慌得惠妃連忙站起來,要想還禮,那手中的一枝珠蘭還未插好,纖指一松,便從鬓邊落将下來。
也是天緣湊巧,那花兒落在地上,并不停止,一直滾至光義腳旁,光義忙彎身拾起,向惠妃遞來。
那立着的宮女,伸手去接那花兒,光義将手一擋,搶進一步,舉着花兒,笑嘻嘻的低聲說道:“待我來與娘娘插花。
”說着,逼近惠妃身旁,将花兒輕輕的插在她鬓雲上面。
惠妃此時,直羞得花暈粉頰,阻擋他又不好,不阻擋又不好,弄得進退兩難,好生侷促。
光義見惠妃紅潮滿面,現出淺嗔薄怒,羞怯怯的立在那裡,愈覺妩媚動人;再加着那脂粉香氣,一陣陣的沁入鼻觀,不覺神魂飄漾,如何忍耐得住?也不顧兩旁立着許多宮娥,便趁着插花的勢兒,将雙手向惠妃的柳腰一摟,低言悄語的問道:“聖駕出征,抛下娘娘,可覺得冷靜麼?”此時立在兩旁的宮娥,見光義與惠妃這般行徑,早已明白其意,她們預先都得了光義的賄賂,巴不得成全了兩人
太後于諸子之中,本來最愛光義,見他對于自己很盡孝心,更加十分溺愛。
但是光義雖可出入宮禁,究竟為禮法所拘,不能任意行動。
這時太祖親征李筠,命光義代理政務,又充了宮廷總監,宮中一切事情,皆須由他管理。
便借此為名,日夜在宮,每天到仁壽宮問安侍膳,晨昏定省,顯出百般孺慕的樣子。
他有的是金銀财寶,常常的用些金錢,買服那班宮娥内侍之心,非但仁壽宮内,太後的左右宮娥内侍,得了他的賄賂,代他說話;就是各院妃嫔以及六宮的宮娥内侍,也時常揮霍金錢去運動她們。
這班妃嫔,雖然享了皇家富貴,究竟是婦人女子,有什麼見識?得了光義的饋贈,自然人人心喜,個個歡然,異口同聲,都說光義的好話。
獨有坤甯宮的王皇後,她位正昭陽,為六宮之主,阃令森嚴,所有宮女内侍,都懼怕皇後的威嚴,不敢私相受授。
又有長春宮的宋貞妃,端莊靜穆,恪守禮法。
她手下宮娥太監,也不敢出外胡行。
光義知道這兩處,不是财帛珍寶可以運動的,隻得擱置一旁,不去引誘她們。
惟有景福宮的韓惠妃,她本是勾欄出身,博得太祖的寵愛,封為妃嫔。
雖然置身青雲之上,輕賤的本性,究竟不能改變。
光義遇着令節,入宮朝賀太後,惠妃偶然遇見,瞧他生得體态軒昂,儀表非凡,心中好生羨慕,不免對着光義媚眼流波,嘿嘿含情以目送意。
光義是何等的聰明人物,瞧了惠妃的情形,早已明白,便記在心頭,要想設法勾引,使惠妃順從自己,可以得個絕大的助力。
隻因太祖禁令森嚴,天威咫尺,不敢胡行亂做,輕率舉動。
心裡卻很愛惠妃的美貌,垂涎已久,隻是沒個機會可以下手。
如今太祖親征李筠,巧巧的命他代理政務,又任為宮廷總監,得以出入禁掖,自由行動。
光義好不歡喜! 便一面在仁壽宮杜太後面前,做出百般孝順的模樣,朝夕去問安侍膳;一面賄通景福宮的内監,在惠妃面前,獻了不少的殷勤。
沒到幾天工夫,早把惠妃哄騙得心花大開,時常對着宮人,稱贊光義生性慷慨,相貌又長得十分俊美,話語之間,很露出不勝愛慕的神情。
那些宮人都得了光義的好處,惠妃在景福宮裡一舉一動,一颦一笑,也暗中去報知光義。
光義得了這個消息,知道時機已熟,便要乘勢下手。
這日清晨,惠妃起身之後,正在那裡梳頭,茜紗窗上,一輪日光,射在菱花寶鏡之旁,妝台上擺的奁具,都是黃金鑄成,珠寶鑲嵌,映着陽光,冉冉生輝。
惠妃坐對菱花,打散了頭發,烏漆似的萬縷青絲直垂至地。
那香氣從發中一陣一陣騰将出來,甜津津的,使人聞了心神迷醉。
有個宮娥,站在身後,輕輕的舉着金篦,一下一下的替她通發。
兩旁立着四個宮人,有的手捧金面盆,有的手拿金粉盝,有的手持金脂盒,有的手執金盥具,靜悄悄的鴉雀無聲,侍候着惠妃梳妝。
那個宮女通發通好了,分做三绺,替她挽起盤發高髻來。
忽有宮門上的太監進來報道:“晉王爺請見!”惠妃聞報,因自己正在梳頭,便說:“請王爺在外宮略坐,我即出見。
” 那太監轉身出去。
惠妃忙忙的将盤龍髻挽好,随手取了一枝珠蘭花,向鬓邊插戴。
忽聞橐橐,一陣靴聲響亮,珠簾揭起,晉王光義,已滿面春風走将進來。
見了惠妃,兜頭就是一揖道:“參見娘娘。
”慌得惠妃連忙站起來,要想還禮,那手中的一枝珠蘭還未插好,纖指一松,便從鬓邊落将下來。
也是天緣湊巧,那花兒落在地上,并不停止,一直滾至光義腳旁,光義忙彎身拾起,向惠妃遞來。
那立着的宮女,伸手去接那花兒,光義将手一擋,搶進一步,舉着花兒,笑嘻嘻的低聲說道:“待我來與娘娘插花。
”說着,逼近惠妃身旁,将花兒輕輕的插在她鬓雲上面。
惠妃此時,直羞得花暈粉頰,阻擋他又不好,不阻擋又不好,弄得進退兩難,好生侷促。
光義見惠妃紅潮滿面,現出淺嗔薄怒,羞怯怯的立在那裡,愈覺妩媚動人;再加着那脂粉香氣,一陣陣的沁入鼻觀,不覺神魂飄漾,如何忍耐得住?也不顧兩旁立着許多宮娥,便趁着插花的勢兒,将雙手向惠妃的柳腰一摟,低言悄語的問道:“聖駕出征,抛下娘娘,可覺得冷靜麼?”此時立在兩旁的宮娥,見光義與惠妃這般行徑,早已明白其意,她們預先都得了光義的賄賂,巴不得成全了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