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乘輿,直至金銮殿,受了百官朝賀。
值殿官早已高聲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喝聲方止,早見文班中有一位大臣,紫袍象簡,執笏當胸,俯伏金階道:“臣守司徒,兼侍中,同平章事範質有事啟奏,願吾主萬歲萬萬歲。
”太祖道:“範卿平身,有何政事,可細細奏來。
”範質奏道:“自陛下即尊以來,在廷諸臣,俱已蒙恩,加官進爵;但各路藩鎮邊帥,亦系周之舊臣,陛下初登大寶,亦應頒诏谕知,并加恩命,撫綏外臣,便是江南,吳越兩國,在周世宗時,已經内附,也該遣使降诏,使知朝廷已易新主,令其畏威懷德,傾心内附,不敢攜貳。
臣意如此,因敢冒渎尊嚴,謹以上聞,伏候聖裁。
”奏畢,俯伏候旨。
太祖聞奏,即降谕道:“範卿所奏,實為安内攘外,撫綏遠人之要着,足見忠心為國,朕實嘉之!所有派遣各路藩鎮邊帥和江南吳越的使臣,着卿會同大臣,拟具奏聞。
其诏旨,可命翰林院撰就,陳朕禦覽。
”範質頓首領旨。
太祖見無甚政事,便将禦袖一拂,退朝回宮,遂又傳旨,敕封宋淑貞為貞妃,方翠娥為婉儀。
從此太祖有惠妃,即韓素梅,貞妃與方婉儀三個天姿國色的美人陪伴着,除了上朝聽政以外,便在後宮偎紅倚翠,左擁右抱,尋歡作樂,十分快活。
雖未統一天下,好在南漢、北漢,以及後蜀、遼邦,目前都各守疆界,并不侵犯邊境,兵戈甯息,倒很有些太平的景象。
所以太祖雖然貪戀女色,朝廷的臣僚,闾閻的人民,也不覺着他的壞處。
有一天,太祖往仁壽宮去朝見太後,因為正當春日,風景融和,後宮裡也沿着禦道,栽種了許多楊柳桃花,周世宗在日,建築了賞花樓,曾命群臣,進獻奇花異卉,後苑内栽種遍了,便把餘存下的,栽在宮中的禦道兩旁。
一倒春天,百花齊放,那禦道上,就如錦繡一般,很是可觀;更兼夾道都是合抱大的楊柳,夾雜在桃花之中,紅綠相間;又有許多奇花異卉,環繞着争妍鬥豔,芬芳馥郁,令人目觀花卉,鼻嗅芳香,覺得心曠神怡,如置身于蓬萊仙境。
所以太祖這一次去朝參太後,因要細細的賞玩風景,領略春光,便屏除侍從,并不乘坐禦辇,獨自一人,徒步而行,沿着禦道,真那萬紫千紅,芳菲滿目,心内甚是喜悅!徐徐的向仁壽宮而來。
恰巧守門宮監,因為日長無事,料想太後已息了午覺,必不傳呼,他就趁着這點兒空閑前去找尋同伴,談天說地去了。
那知太祖恰于此時前來并且不乘禦辇,又沒侍從守門宮監,如何能夠知道? 太祖到了宮門之前,見靜悄悄的,守門宮監一個也不在那裡,知道他們躲懶的躲懶,玩耍的玩耍,所以一人俱無。
當下絕不聲響,徑自入宮,并不前去朝參太後,先往各處偏宮裡面查察一番。
誰知,行到這一處,冷清清的不見宮女的影迹;行到那一處,也是寂寂無聲,沒有内監、宮女在那裡侍候。
太祖想道:“隻因太後秉性仁慈,諸事都不認真,所以這些宮女、内監十分膽大,竟敢荒廢執事,肆無忌憚了。
朕躬若不整頓一番,将來宮廷裡面,宮女、内監人人效尤,還有什麼職務呢?”一面想着,一面前進,不知不覺,行至一座宮前,擡頭一看,見匾額上寫着“靜香軒” 三字。
太祖轉念道:“這靜香軒,乃是朕妹,燕國長公主居住的地方,朕和她長久沒有見面,何不進内,略略叙談呢?”心中想着,步入裡面,走進窗前,忽聽得一聲長歎,其聲幽怨異常。
太祖聽了,不禁止住腳步,從窗隙中向内窺視。
未知長歎的究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
值殿官早已高聲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喝聲方止,早見文班中有一位大臣,紫袍象簡,執笏當胸,俯伏金階道:“臣守司徒,兼侍中,同平章事範質有事啟奏,願吾主萬歲萬萬歲。
”太祖道:“範卿平身,有何政事,可細細奏來。
”範質奏道:“自陛下即尊以來,在廷諸臣,俱已蒙恩,加官進爵;但各路藩鎮邊帥,亦系周之舊臣,陛下初登大寶,亦應頒诏谕知,并加恩命,撫綏外臣,便是江南,吳越兩國,在周世宗時,已經内附,也該遣使降诏,使知朝廷已易新主,令其畏威懷德,傾心内附,不敢攜貳。
臣意如此,因敢冒渎尊嚴,謹以上聞,伏候聖裁。
”奏畢,俯伏候旨。
太祖聞奏,即降谕道:“範卿所奏,實為安内攘外,撫綏遠人之要着,足見忠心為國,朕實嘉之!所有派遣各路藩鎮邊帥和江南吳越的使臣,着卿會同大臣,拟具奏聞。
其诏旨,可命翰林院撰就,陳朕禦覽。
”範質頓首領旨。
太祖見無甚政事,便将禦袖一拂,退朝回宮,遂又傳旨,敕封宋淑貞為貞妃,方翠娥為婉儀。
從此太祖有惠妃,即韓素梅,貞妃與方婉儀三個天姿國色的美人陪伴着,除了上朝聽政以外,便在後宮偎紅倚翠,左擁右抱,尋歡作樂,十分快活。
雖未統一天下,好在南漢、北漢,以及後蜀、遼邦,目前都各守疆界,并不侵犯邊境,兵戈甯息,倒很有些太平的景象。
所以太祖雖然貪戀女色,朝廷的臣僚,闾閻的人民,也不覺着他的壞處。
有一天,太祖往仁壽宮去朝見太後,因為正當春日,風景融和,後宮裡也沿着禦道,栽種了許多楊柳桃花,周世宗在日,建築了賞花樓,曾命群臣,進獻奇花異卉,後苑内栽種遍了,便把餘存下的,栽在宮中的禦道兩旁。
一倒春天,百花齊放,那禦道上,就如錦繡一般,很是可觀;更兼夾道都是合抱大的楊柳,夾雜在桃花之中,紅綠相間;又有許多奇花異卉,環繞着争妍鬥豔,芬芳馥郁,令人目觀花卉,鼻嗅芳香,覺得心曠神怡,如置身于蓬萊仙境。
所以太祖這一次去朝參太後,因要細細的賞玩風景,領略春光,便屏除侍從,并不乘坐禦辇,獨自一人,徒步而行,沿着禦道,真那萬紫千紅,芳菲滿目,心内甚是喜悅!徐徐的向仁壽宮而來。
恰巧守門宮監,因為日長無事,料想太後已息了午覺,必不傳呼,他就趁着這點兒空閑前去找尋同伴,談天說地去了。
那知太祖恰于此時前來并且不乘禦辇,又沒侍從守門宮監,如何能夠知道? 太祖到了宮門之前,見靜悄悄的,守門宮監一個也不在那裡,知道他們躲懶的躲懶,玩耍的玩耍,所以一人俱無。
當下絕不聲響,徑自入宮,并不前去朝參太後,先往各處偏宮裡面查察一番。
誰知,行到這一處,冷清清的不見宮女的影迹;行到那一處,也是寂寂無聲,沒有内監、宮女在那裡侍候。
太祖想道:“隻因太後秉性仁慈,諸事都不認真,所以這些宮女、内監十分膽大,竟敢荒廢執事,肆無忌憚了。
朕躬若不整頓一番,将來宮廷裡面,宮女、内監人人效尤,還有什麼職務呢?”一面想着,一面前進,不知不覺,行至一座宮前,擡頭一看,見匾額上寫着“靜香軒” 三字。
太祖轉念道:“這靜香軒,乃是朕妹,燕國長公主居住的地方,朕和她長久沒有見面,何不進内,略略叙談呢?”心中想着,步入裡面,走進窗前,忽聽得一聲長歎,其聲幽怨異常。
太祖聽了,不禁止住腳步,從窗隙中向内窺視。
未知長歎的究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